登陆注册
18342100000030

第30章

释曰。菩萨种种方便。治心令熟。犹如金师炼金使真。已熟治心说名随用。何以故。由此定故。菩萨若欲成熟佛法缘一境。如意能得久住。未得令得。已得令满。已满令不退。于现在世有如此能。于未来世所受生处。能多行利益众生事。及值佛出世得闻正法。名胜生处。由此定故。菩萨于胜生处得取住舍三。能随意运用无退无尽。声闻乘中无如此定。故言差别

论曰。随引差别者。能引无碍通慧于一切世界

释曰。菩萨有大事定。谓于一切事及一切处。悉无有碍。引有二义。一能引。谓定势力。或随人或随境或随修。若利根人缘无为境。得入住出三种自在。二所引。谓定所成事。动地放光等于此事中胜通慧不能夺。所现事悉如心。惑不能障。业不能阻。故称无碍引。但有体无用。用即事差别。但菩萨有此定。非二乘所修。故言差别

论曰。由事差别者

释曰。由如此事。应知菩萨定与二乘定有差别。何者为事

论曰。令动

释曰。如意能动十方世界

论曰。放光

释曰。如意能照十方世界

论曰。遍满

释曰。光明法音分身。如意能遍满十方世界

论曰。显示

释曰。余众生承菩萨通慧。能见无量世界及诸佛菩萨。随所应见如意皆睹

论曰。转变

释曰。四大等性互令改异

论曰。往还

释曰。于一刹那中能往还无量世界。此通慧自有三种。一心疾通慧。如心所缘应念即至。二将身通慧。犹如飞鸟。三变异通慧。谓缩长为短

论曰。促远为近

释曰。使远成近无复中间。此有三事。谓见闻及行

论曰。转粗为细

释曰。令无数世界细于邻虚。入邻虚中邻虚如本

论曰。变细为粗

释曰。令一邻虚苞无数世界。世界如本

论曰。令一切色皆入身中

释曰。一切希有。有多种事。皆现身中

论曰。似彼同类入大集中

释曰。如诸菩萨往忉利天。同彼形饰及以音声。入大集中教化度彼

论曰。或显或隐

释曰。能于无中现一现多为显。能于有中无一。多相为隐

论曰。具八自在

释曰。八数如前说。又如佛世尊令魔王修行佛道。后得成佛等亦名自在

论曰。伏障他神力

释曰。由菩萨定力。令他通慧皆不成就

论曰。或施他辩才

释曰。若人欲问难辞情拙讷。菩萨能施其辩才

论曰。及忆念

释曰。若人邪见。令识宿命自验因果

论曰。喜乐

释曰。菩萨或入地狱。或生饥馑世。或在有疾处。如菩萨所受喜乐。令此众生平等皆尔。或但与乐。或先与定。或正闻法时。令由此喜乐经六十小劫。谓如刹那顷

论曰。或放光明

释曰。为引他方菩萨皆来集会

论曰。能引具相大通慧

释曰。如声闻圣通慧。能作百一事。菩萨通慧所现之事。不可称数。复欲显未说事故。先标此总句

论曰。能引一切难行正行

释曰。成就他事已如前说。此下更明菩萨自行。此定能引菩萨正行。非二乘所能行

论曰。以能摄十种难修正行故

释曰。此十种正行是定种类故。定能摄此正行

论曰。何者为十。一自受难修。自受菩提善愿故

释曰。若依他发十愿。此非难行。以未成立故。菩萨自有三能。一有智慧能了别方便。二有慈悲能摄众生。三有正勤能成满十愿。此三难得菩萨能得。由具此三能故。不依他自能发愿。又若为自身受善愿。此不为难。若无因缘但为他受。此则为难

论曰。二不可回难修。由生死众苦不令退转故

释曰。无始生死八苦。及发心后当受长时八苦。不能违菩萨慈悲。退菩萨菩提行。广说如地持论。是故难修

论曰。三不背难修。由众生作恶。一向对彼故

释曰。众生于生死中恒起恶行。菩萨不观过失。为令解脱恒向彼行善。是故难修

论曰。四现前难修。于有怨众生现前。为行一切利益事故

释曰。若众生对菩萨作极重恶。菩萨对彼以大恩德报之。是故难修

论曰。五无染难修。菩萨生于世间。不为世法之所染故

释曰。菩萨由爱故入生死。入生死已。不为世间八法之所染污。爱而不染。是故难修

论曰。六信乐难修。行于无底大乘。能信乐广大甚深义故

释曰。无底有三义。一教难思。二道难行。三果难得。威德圆满故。广大理微细故。甚深威德有三种。一如意。二清净。三无变异理。即三无性理。并非下地境界。是故难修

论曰。七通达难修。能通达人法二无我故

释曰。先于十解已通达人无我。今于初地又通达法无我。此二空离有无性。若能通达则与此法同。是故难修

论曰。八随觉难修。诸佛如来甚深不了义经。能如理判故

释曰。如来所说正法。不出了义及不了义。若众生但有信根。未有智根。如来为成其信根故。作不了义说。如二乘教。又欲伏憍慢众生故。作不了义说。广说如十七地论。为生闻思修慧故说了义经。不了义经其言秘密。能如理判。是故难修

论曰。九不离不染难修。不舍生死。不为生死染污故

释曰。由慈悲故不舍生死。由般若故不被染污。于生死涅槃无著无住。是故难修

论曰。十加行难修。诸佛如来于一切障解脱中住。不作功用。能行一切众生利益事。乃至穷生死后际

释曰。具显三身故言诸佛如来。一切障。谓三障四障三十障等。法身已得无垢清净。是故住于一切障解脱中。法身常住解脱中。穷生死后际。依法身起应身。于一切正事自然恒流。不作功用。依应身起化身。行一切众生利益事。随根性令下善种。乃至得解脱

论曰。乐修如此加行故

释曰。欲得为乐。起正勤为修。恒修恭敬修为加行。是故难修

论曰。于随觉难修。诸佛如来说不了义经。其义云何。菩萨应随理觉察

释曰。十难修中九义易解。故不重释。第八难解。菩萨应随觉察故。须更示其相

论曰。如经言。云何菩萨不损一物不施一人。若菩萨善能行施无量无数。于十方世界修布施行。相续生起

释曰。菩萨舍自爱。摄一切众生为自体。一切行道一切财物。悉属众生故。财非己有。用者非他。彼物彼用岂关于我。若能如此运心。则是善能行施。复次菩萨舍自爱。摄一切众生为自体。一切众生行施。即菩萨行施故菩萨起随喜心。得无量施福。亦是不损一物。不施一人。名善能行施

论曰。云何菩萨乐行布施。若菩萨不乐行一切施

释曰。若菩萨不乐行随至等八施。义至但乐行菩萨净心施。复次若菩萨不乐世间着三轮施。乐行不着三轮施。复次著名为乐。若菩萨着施因。或着施果。名乐行施。若菩萨不着行施。名不乐行施

论曰。云何菩萨行信施心。若菩萨不行诸佛如来信心

释曰。由菩萨自证施故行施。不由信他故行施。前信有根故成信。后信无根故不成信

论曰。云何菩萨发行布施。若菩萨于布施中不策自身

释曰。若菩萨自性能行施。无有贪吝嫉妒等障。非策自身方能行施

论曰。云何菩萨恒游戏布施。若菩萨无布施时

释曰。菩萨非时施。不随一物施

论曰。云何菩萨大能行施。若菩萨于施离娑罗想

释曰。娑罗名目二义。一目贞实。二目散乱。贞实是直语。散乱是密语。若取直语离贞实。则与大施相违。若取密语离散乱。则与大施相符。若离欲三界后行施时。名为大施。何以故。离欲菩萨行施。具缚凡夫行施。百千万倍所不能及。若施定互相妨不名大施。由不相妨故得大名

论曰。云何菩萨于施清净。若菩萨郁波提贪吝

释白。郁波提名目二义。一目生起。二目拔根弃背。生起是直语。拔根弃背是密语。若取直语生起贪吝。则与清净施相违。若取密语拔根弃贪背吝。则与清净施相符。拔根是除身见。身见是贪吝根本。弃背是除贪吝体。由菩萨能断身见灭贪吝故。于施清净

论曰。云何菩萨能住于施。若菩萨不住究竟后际

释曰。究竟后际有二义。一施有初中后。以最后为究竟后际。若依此义。不住施最后分。岂得言能住于施。此则相违。二若有余涅槃名究竟。无余涅槃名究竟后际。若声闻住无余涅槃不更起心。无利益众生事。则不能住施。菩萨依大悲不同声闻。住无余涅槃故。恒起六度无有穷尽。若依此义则与能住施相符

论曰。云何菩萨于施自在。若菩萨于施不得自在

释曰。若菩萨不得施障自在。菩萨于施则得自在。昔在凡夫地中。见修二惑无道对治。欲起便起故得自在。今入圣位为道对治故。菩萨于惑不得自在。于施能得自在

论曰。云何菩萨于施无尽。若菩萨不住无尽中

释曰。无余涅槃名为无尽。菩萨不同声闻入无尽中。无利益他事。是故菩萨于施无尽

论曰。如施经。于戒乃至般若。如理应知

释曰。如施经说施有不了义语。说余度亦有不了义语。皆须如理分判

论曰。复有经言。云何菩萨行杀生。若菩萨有命众生断其相续

释曰。若有命则知有业。若有业则知有惑。由具此三六道四生相续不断。若菩萨随其根性。为说三乘圣道。令彼修行断此三法。得无余涅槃果不相续。即是断命故名杀生

论曰。云何菩萨夺非他所与。若菩萨自夺非他所与众生

释曰。菩萨以大悲。摄一切众生为自眷属。令离生死崄难。非彼父母及人主等所与。故名夺非他所与

论曰。云何菩萨行邪淫。若菩萨于欲尘起邪意等

释曰。菩萨三业与淫欲相反。意知其虚妄不实为众恶本。口亦作如此说。身不行其事。亦是相反。即是于欲尘起邪意等。故名行邪淫

论曰。云何菩萨能说妄语。若菩萨是妄能说为妄

释曰。一切法皆是虚妄。菩萨如虚妄而说故。名能说妄语

论曰。云何菩萨行两舌。若菩萨恒住最极空寂处

释曰。两舌令彼此不和。菩萨思空说空。令自他不见此彼。何况和合。故名行两舌

论曰。云何菩萨能住波留师。若菩萨住所知彼岸

释曰。若依直语波留师。名目恶口。住恶口人不为他所亲近。菩萨住所知彼岸即三无性理。亦不为众生所亲近。以此理非凡夫二乘所行处故。故名能住恶口。又若依密语。波留师名目彼岸住。即以密语显于直语

论曰。云何菩萨能说不相应语。若菩萨能分破诸法随类解释

释曰。菩萨能分破诸法。谓根尘识皆无所有。此无所有非定是无。亦非定有。有无悉不可得故。名能说不相应语

论曰。云何菩萨行阿毗持诃娄。若菩萨数数令自身得无上诸定

释曰。若依直语。阿毗持诃娄名目贪欲。行贪欲者必爱乐外尘。菩萨恒乐令自身得最胜定。故名行贪欲。又若依密语。阿毗持诃娄名目数数得定。即以密语显于直语

论曰。云何菩萨起憎害心。若菩萨于自他心地能害诸惑

释曰。嗔恚以憎害为相。菩萨作意欲断自他一切烦恼故。名起憎害心

论曰。云何菩萨起邪见。若菩萨一切处遍行邪性。如理观察

释曰。大乘以有分别为邪性。分别性遍行于依他性。即是邪性。若离分别名人法空真性。小乘以身见为邪性。因此身见生诸惑故。若离身见。一切邪执皆不得起。得人空真性。菩萨能如理观察此邪性。见其是邪故名起邪见

论曰。复有经言佛法甚深

释曰。初明六度。次显十恶。此下明道及道果。故言甚深

论曰。何者甚深。此论中自广分别一切佛法。常住为性。由法身常住故

释曰。诸佛法身常住。一切佛法皆依法身以法身为上首故。法身常住为一切佛法性

论曰。一切佛法皆断为性。由一切障皆断尽故

释曰。一一佛法悉无惑障及智障故。障断尽为一切佛法性。现在烦恼灭为断。未来烦恼不生为尽。即是尽无生智

论曰。一切佛法生起为性。由化身恒生起故

释曰。由慈悲本愿生起化身。相续无尽故化身生起。为一切佛法性

论曰。一切佛法能得为性。能得共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行故

释曰。一切佛法以无所得为性。此是正说。由三无性不可定说有无故。虽以无得为性。亦有能得义。若离佛法。不能得了别所对治惑。不能得安立能对治道故

论曰。一切佛法有欲为性。有欲众生爱摄令成自体故。一切佛法有嗔为性。一切佛法有痴为性。一切佛法凡夫法为性

释曰。此有二义。一菩萨摄一切有欲众生为自体。一切佛法皆依自体故。二大悲为爱爱即是欲。菩萨以大悲摄一切众生。依大悲生福德智慧行故。嗔痴及凡夫法亦尔

论曰。一切佛法无染着为性。成就真如。一切障不能染故

释曰。道后真如断一切障。尽是无垢清净故名成就。一切障所不能染。一切佛法以此真如为体性故

论曰。一切佛法不可染着。诸佛出现于世。非世法所能染故

释曰。前明真如境。此明真如智。诸佛菩萨以真如智为体。即是应身。此体是唯识真如所显。非根尘分别所起。非八种世法及世法所起。欲嗔等惑所能染着。何以故。是彼对治故。修得无分别智成就。名诸佛出现于世

论曰。是故说佛法甚深

释曰。此语结前意。示难思难行难得。具三义故甚深

论曰。为修行波罗蜜。为成熟众生。为清净佛土。为引摄一切佛法故。菩萨三摩提业差别应知

释曰。此论中明菩萨三摩提。不别说事差别。但通说业差别。诸菩萨修定有总有别。总有此四。别有五百。此四是诸定通业。何以故诸菩萨修得定已。依此定修行十度。依此定成熟众生。云何成熟众生。依此定起通慧。引令入正定位。又依此定力清净佛土。何以故。由心自在。如意能成金宝等净土故。又依此定得现在安乐住。能引摄成熟一切佛法故。此四事是一切定通差别业。应如此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豪门闪婚:总裁老公,请克制

    豪门闪婚:总裁老公,请克制

    为还赌债,她被亲哥哥无情的卖给债主,还要当众羞辱她。万念俱灰之际,他出现了。“我的女人谁敢动?”随后她被逼着和他领了证,本以为逃离了虎穴,不料却又进了狼窝。他霸道强势,夜夜将她扑倒在床上,折磨她,虐她。“你如果不爱我,就请放我走。”她恼羞成怒。他将她禁锢在床上,“折磨你是我的乐趣,怎么可能让你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庭养花万事通

    家庭养花万事通

    本丛书作为综合性的现代时尚家庭生活必备读物,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新颖,详细地介绍了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小知识、小经验、小技巧和小窍门,具有知识广博、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现用现查等特点。翻阅本丛书,您会从中找到良方,轻而易举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您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简单而轻松,您将成为一个“家庭生活万事通”。
  • 美艳飞贼

    美艳飞贼

    话说江湖之中出现新的飞贼。无人知其面目,人们只是称之“美艳飞贼“。美艳飞贼劫富济贫,但主要是劫富。不过劫富偷财是不是已经不够了呢?也许还是劫色偷心才是“美艳飞贼“的目的?
  • 异能七星

    异能七星

    七个来自华夏各地的异能少年集合在一所高中,在同一个班级,合成一个逆天整体,“不管你有多强,我们都会把你踩在脚下”。
  • 憩园词话

    憩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库全书精编2

    四库全书精编2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盲婚:爱妻的秘密

    盲婚:爱妻的秘密

    妻子一向温柔可爱,但是最近,他发现妻子好像心里有了别人。结婚十年了,孩子都七岁了。这样的感觉,让他好像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恐惧又想死……怎样去面对?
  • 九幽封神曲

    九幽封神曲

    杭州城中一个小乞丐的修仙之路!说多了怕剧透,剧透怕你们打我!!
  • 重记你的笑

    重记你的笑

    她,清新脱俗,不认输,确定了得东西绝不放弃。她,漂亮脱尘,任性,喜欢自由。她们被父母逼来韩国,在韩国遇见两个韩国男,是她曾经的爱人,但一常车祸让她差点死去,醒来后忘了他只记得身边的人,
  • 清宫婉兮清扬兮

    清宫婉兮清扬兮

    内容简介现代社会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江晓月,在一场车祸中意外来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了五品武官的女儿他塔喇氏·婉心。她不得不卷入一幕幕宫心计,应对步步惊心的宫廷斗争。婉心开店经商、救灾行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这个时代注入了各种超前的元素,她和各种束缚进行着抗争,其中夹杂的无奈与残酷也让她不断妥协。洒脱不羁的十三阿哥,深沉内敛的四阿哥,单纯直率的十阿哥,聪慧仗义的十四阿哥,她洞悉历史,她知道每个人最后的结局,可放不下抹不去的仍是那魂牵梦绕的爱,哪怕只有生离,只有死别……强烈推荐喜欢清穿的读者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