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9900000001

第1章 宁夏人民出版社历史简述

历史回顾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是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其前身宁夏人民出版社是伴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而诞生的。五十多年来,为宁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一节 从初创到“下马”时期的出版部门(1958~1962年)

1957年7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议,以原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基础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全国掀起热情支援宁夏地区建设的高潮,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市,每天都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自治区党政领导非常重视新闻出版工作,拟成立出版机构,在自治区工委的统一安排指导下,筹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的工作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

这个时候新闻出版领域的干部奇缺,宁夏工委派专人赴上海寻求支援。为了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上海出版系统积极响应,采取普遍动员、自愿报名、领导批准的方式,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带头作用。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布凤友在全社范围作了紧急动员,并带头于当年10月携家属来到银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创作员陶干臣,画家杨步升、洪荫培等在接到上级发布的有关支援边远省市建立美术出版机构的通知后,满怀激情相约一起到宁夏去,打算帮助筹备和组建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美术部门,为改变西北地区美术出版领域的空白和贫乏的状况做出贡献。时任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工会主席、编辑部负责人的共青团员李兆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携带年届花甲的老母、妻子和四岁的幼儿,义无反顾地告别了繁华的大城市,9月22日乘上西去的列车,26日到达边塞古城银川。同期抵达的还有上海文艺出版社、解放日报等新闻出版单位的一批支宁干部和专业人员。

创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是在1958年的年末,次年元旦正式挂牌,筹备时间只有两三个月。出版社组建时没有办公用房,便借用宁夏日报社的两间土坯房开展工作。1958年12月,出版社筹备小组结合当时的国内形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的名义率先出版了《炼钢的人们》《宁夏回族自治区概况》《宁夏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选辑》《毛泽东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和《战士文艺》五本书,这五本书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史上最早出版的图书。

1959年1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正式宣告成立,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甘春雷兼任社长,布凤友同志任副社长并主持工作。成立初期的出版社只有布凤友、李兆仁、陈兴起、刘和芳、姚平、陆顺兴、刘国卿、蔡笃重、邵秀娟9人。当时,由于受到条件限制,除编辑出版部门对外使用出版社名义独立开展工作外,行政管理部门附属于宁夏日报社,编辑出版业务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人事、财务、总务等暂由报社兼管。

这一时期,出版社职工主要是深入厂矿、农村、部队等基层搞调研,配合传统教育和国内外形势,出版革命回忆录和面向各族群众使用的扫盲读本。

同年8月,出版社人数达33人,其中编辑24人。出版社下设办公室、政治组、经济组、文艺组、美术组、编务组、出版组。财务仍由宁夏日报社兼管。副社长布凤友,编辑办公室主任李中,政治经济组负责人路倞、宫燕侠,文艺组负责人李兆仁,美术组负责人李铁良、杨步升。其间出版社抽调多名同志下乡整社。为配合形势,出版了《怎样写革命回忆录》,接着组织本区老干部并联系其他作者撰写出版了《难忘的三十分钟》和《深山里的战斗》以及《鲜花朵朵》《朝阳初升》《回族歌谣》等。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在初创当年,即出版本版图书79种,课本37种,总印数达到278万册。

这一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运动。运动使国家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运动中,出版社副社长布凤友被错误地定为重点批判对象并下放劳动(1962年5月作甄别结论)。

1961年10月,宁夏人民出版社从报社分出,编辑出版业务仍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行政管理由自治区文教厅领导。翌年5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撤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并入宁夏日报社,除了保留10人作为宁夏日报图书出版部的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被调出或精减。自治区内使用“宁夏日报图书出版部”印章,自治区外使用“宁夏人民出版社”印章。出版社的“下马”,给宁夏的出版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出版社从筹建到撤并,其间出版了许多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图书,主要有《炼钢的人们》《战士文艺》《在毛主席身边》《江姐》《渡江历险记》《寻牛》《团圆》和《放羊娃》等,这些图书对于当时自治区各族群众获取文化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毛办”(1963~1974年)

1962年9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第二年,根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的指示,出版工作的重心开始面向农村。1966年9月,自治区召开毛主席著作印刷发行工作会议。翌年5月,“中央文革”宣传组从首都出版、印刷、发行、物资部门和国家计委等单位抽调一支队伍,成立了“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简称“毛办”)。它的名称上既无“中央”和有关部委的机构名称,也不是国家编制系列内的管理部门,但它却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承担了组织全国出版部门大量出版毛主席著作的职责。在当代中国的出版史册上它是特殊的一页。经过充分考虑和当时形势的需要,1968年2月27日,毛主席著作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10月,宁夏日报图书出版部划归自治区毛办时,仅剩3名工作人员(其余被下放农场劳动改造),常规的出版工作实际已停顿。其间主要出版印制毛主席著作和学习册,分批共印制《毛泽东选集》40万套,《毛主席语录》120万册。

1969年8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印章启用。1970年4月,自治区毛办下属编辑出版组交自治区新华书店革委会管理。1972年10月,自治区毛办根据中共中央[1971]43号文件批转国务院《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报告》的精神,对“文化大革命”前后至林彪反党叛国事件发生期间的宁版图书进行重新审查清理。“文化大革命”前,共出版宁版图书268种,作报废处理的共218种;“文化大革命”开始至林彪事件发生,共出版宁版图书247种,作报废处理的共232种。总计核定报废图书资金240万元。1973年7月,自治区革委会决定撤消自治区毛办,恢复重建宁夏人民出版社。

1974年5月,自治区党委下发了《关于成立宁夏人民出版社和宁夏人民出版社代行出版行政管理工作的决定》,批准成立宁夏人民出版社,代行出版管理职能。下设办公室、编辑室、出版部。全社当时有职工51人。1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下属部门(单位)启用新印章。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书店革命委员会印章作废,启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书店印章。1975年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建制正式恢复。

1976年,自治区毛主席著作出版领导小组成立。从1951~1976年,全国共印制属于第一版的各种版本的《毛选》(包括少数民族文版、盲文版、外文版)大约2.5亿套。宁夏和其他省市一样,在出版印制毛主席著作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局社合一”的出版机构(1978~2000年)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翌年7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开始清理涉及“四人帮”的图书,先后发出处理目录共两批52种,其中报废14种,封存37种,总计124万册,价值23万元。

1977年9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制订了《稿酬及补贴试行办法》。1978年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向自治区党委上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1978~1985年出版事业发展规划(草案)》,建议成立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10月,自治区党委批转了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关于全区出版发行工作会议的报告》,并同意成立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同年,宁夏外文书店成立。

1979年3月,宁夏印刷物资公司获准成立,隶属于宁夏出版事业管理局(宁夏人民出版社)。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正式成立,与宁夏人民出版社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分行政、事业两种编制。霍一禾同志任党组书记、局长、社长、总编辑,布凤友同志任顾问,陈晓光同志、万超同志任副局长,朱季燕同志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杨伯元同志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宁夏新华印刷厂、宁夏新华书店、宁夏外文书店、宁夏印刷物资公司同属出版社领导,宁夏出版事业首次形成了“编印发供”为一体的、完整的体系。

1980年2月,宁夏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宁夏各级新华书店自1980年1月1日起实行利润留成制度。7月,《宁夏人民出版社稿酬暂行办法》实行。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期刊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实行。

1981年4月10日,宁夏外文书店开始正式营业。同年,《宁夏画报》试刊。1982年2月,《宁夏画报》获自治区党委书记办公会议批准创刊。画报的具体工作由图片部负责,对外使用“宁夏人民出版社画报编辑部”的名称。2月26日,全区外文图书发行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外文图书发行工作会议精神。3月30日,自治区出版事业管理局举行发奖大会,表彰奖励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的《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流沙治理研究》的作者、编辑宫燕侠及有关出版人员。

1982年,宁夏人民出版社迎来了改革开放后分配来的第一批大学生,2月由兰州大学分配来的有郭光华,8月从中央民族学院分配来的有马洪真。次年后,金孝立、李秀琴、陈文军等陆续分配至宁夏人民出版社,他们成为宁夏人民出版社后来的中坚力量。

1983年2月,《宁夏画报》正式以季刊形式向全国发行。《宁夏画报》立足宁夏,兼及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宁夏与国内各省及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等交流的桥梁,是国内外各界人士来宁参观、考察、投资、兴办实业、旅游观光、访亲会友的一本导向性刊物。《宁夏画报》创办之初,就以突出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塞上风情、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精美的编排印刷,赢得了读者的好评。

1983年,宁夏出版事业管理局撤消,保留宁夏人民出版社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出版行政管理工作职能再度由出版社代行。宁夏人民出版社为了加强编辑工作,提高编辑工作地位,明确分工与职责,撤消了编辑部,根据专业分工成立了5个编辑室(科技文教编辑室、文艺编辑室、美术少儿编辑室、政史编辑室、《宁夏画报》编辑室)。这一年,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图书共326种,印数2081万册(不包括课本和租型书),其中再版图书46种,宁版图书出现了喜人的景象。

1984年3月12日,全区出版工作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明确提出了“立足本区,面向全国,突出重点,质量第一,发扬优势,形成特色,以书养书,略有盈余”的指导思想。4月2日~8日,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和宁夏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了“美国普兰蒂斯·霍尔出版社图书展览”,宁夏外文书店经办具体事宜。5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发出关于实行“准印证”的通知。7月,大型文学季刊《女作家》申办获得批准(1985年3月正式出刊)。1984年年底,陈忠同志出任出版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杨伯元同志为党组副书记、副社长、副总编辑,胡菊新同志为副社长,徐庄同志为副总编辑,陈晓光同志担任顾问。

1985年2月,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成立。宁夏人民出版社推出5本一套的《六一诗丛》和6本一套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丛书》获得好评。《文艺报》《辅导员》等报刊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儿童诗丛的出版在国内尚属首次”。同年,图书发行公司(不定级别)和劳动服务公司相继成立,率先成为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

1986年9月,宁版《张贤亮自选集》在上海书市期间热销。11月,宁版连环画《抓来的“老师”》(编辑:金正磐)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文学脚本三等奖,这是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文学脚本首次在全国获奖。

1987年1月1日,国家标准局颁布的《中国标准书号》开始实施,宁夏人民出版社的新社号为ISBN7-227。4月15日,宁夏新华书店隆重集会,纪念新华书店创建50周年。7月14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宁夏新闻出版局,与宁夏人民出版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局社一个党组,内部职能分开。新闻出版局下设新闻出版处、印刷发行处、版权处。9月29日,银川市新华书店举办“国庆书市”。12月31日,宁夏新华印刷厂、宁夏新华彩色印刷厂合并为宁夏新华印刷厂。第四季度,出版发行3年的《女作家》宣告停刊。3年中,《女作家》共出版12期,其中发表小说87篇,散文72篇,诗歌近百首,评论51篇,译文25篇,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自1987年6月全面铺开以来,至年底,此项工作基本完成。截至1987年年底,共评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6人,初级职称21人。

1988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80~1985年)评选揭晓,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雁翅下的星光》(作者:路展,责编:吴音)获奖。6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责编:龙城顺)在全国第一届教育图书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版权局成立,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为版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9月1日~7日,宁夏人民出版社首次出席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送展153种图书,其间对外举行了小型座谈会,向与会的新闻界、出版发行界朋友介绍了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发展和业务情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央电视台给予了及时报道,对提升宁夏人民出版社在国内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10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出版工作者协会在银川成立。11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印刷技术协会在银川成立。1988年,宁版图书共荣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28种,其中《张贤亮自选集》(责编:布鲁南)荣获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修辞写作丛谈》(责编:陈文军)、《全国一等奖小学生作文选》(责编:张允官)荣获第一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责编:陈琢如)、《东方文学名著讲话》(责编:何光汉)等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省区文艺读物一等奖。

1989年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忠在《宁夏日报》发表了题为《回顾与展望》的文章,庆祝宁夏人民出版社成立30周年。10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建社30周年大会召开,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惠云、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蒋光东、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张仕儒、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吴尚贤等到会祝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白立忱专程来到宁夏人民出版社参观了30年图书出版回顾展。宁夏出版系统从1978年以来至1989年秋季,已连续12个年头做到了“课前到书”,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表扬和学校师生的好评。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1989年,宁夏人民出版社注重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图书质量,出版了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图书,主要有《回族民间文学史纲》《番汉合时掌中珠》《吐蕃史》等。其中《回族民间文学史纲》(李树江著,责编:袁凤影)的出版,标志着回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影响力进入到国际领域,此书荣获首届(1979~198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和第四届中国图书奖。

1990年3月,香港、台湾等出版机构的代表在“(深圳)第二届合作出版洽谈会”期间与宁夏人民出版社就有关回族伊斯兰教图书选题进行了初步洽谈。4月,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部派代表与宁夏人民出版社签订了《关于合作整理、编辑、出版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部收藏的黑城出土西夏文献协议书》,标志着宁夏人民出版社对外出版交流业务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年5月,在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主办的1982~1988年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评奖中,宁版儿童诗《鹅鹅鹅》(责编:吴音)荣获三等奖。宁夏电视台播出专题片《为了孩子的明天》,向外界介绍了宁夏人民出版社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事迹:十年来,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各类少儿读物200余种,发行1500多万册,其中有11种在全国获奖。1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被中国版权研究会批准为团体会员。

1991年3月,陈振基同志任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局长、社长、总编辑。5月,宁夏人民出版社为了出好书、抓根本、找差距、提措施,更好地贯彻中央提出的抓出版繁荣的精神,先后三次召开选题工作研讨会,修改制订了《宁夏人民出版社关于加强选题工作的意见》。9月,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届(1980~1990年)中国优秀美术图书评奖活动揭晓。宁版《书法美》(责编:龙城顺)、《胡笳十八拍图卷(月历)》(责编:许家麟)获铜奖。

1992年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宁夏百科全书》宣传发行座谈会在银川召开。9月2日,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费孝通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举行座谈会,彭冲、钱伟长、杜润生、项南、顾秀莲、冯之俊、梁柱、厉以宁、袁方、伍精华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9月9日,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周末文汇》。9月21日,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10月,中国编辑学会在北京成立,宁夏人民出版社被批准为团体会员。12月,国家民委、新闻出版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届中国民族图书奖颁奖大会,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史论稿》(责编:沈克尼)荣获三等奖。宁版图书《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责编:刘如珠)荣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三等奖;《虫媒传染病学》(责编:孙立明)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1993年3月,《周末文汇》试刊号与读者见面。5月,宁版图书《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与向西开放》(责编:金孝立)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1992年度“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6月,宁夏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宁夏经贸总公司正式开业。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创办的《画书大王》试刊。

同年9月,吴宣文同志任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10月13日,宁夏人民出版社召开了深化出版改革会议;15日,宁夏人民出版社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通报改革方案讨论修改情况;23日,召开了出版局、出版社全体人员大会,宣布了局社改革和出版社实行干部聘任的决定,由此拉开了出版社干部聘任制的序幕。

1994年3月,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获准成立。8月18日,“塞上江南图书节”在银川隆重开幕,同时举行了“爱我中华,振兴宁夏”全民读书活动。10月,《张贤亮中短篇小说精选》在武汉全国书市上被评为十大单本畅销书。吴宣文同志在任期间,为打造宁夏人民出版社的整体形象,亲自抓图书选题,先后出版了“九头狼丛书”和“AB卷”系列教辅图书,后者成为了出版社的产业经济支柱,为出版社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11月,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揭晓,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羊绒组织结构变化研究电镜图集》(责编:勉树人)一书获此殊荣。12月17日,宁夏人民出版社政史编辑室主任郭光华赴京参加了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颁奖大会,宁夏人民出版社郭光华、勉树人荣获此奖。

1995年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少女少男心理小说选》被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年图书馆收藏,并列入“国际青少年文学精品书目”。5月22日,《上海读者导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文坛泰斗支持出版事业,巴老同意出版〈巴金杂文选〉》的文章,介绍了巴老热情关注宁夏人民出版社,亲笔致信给吴宣文同志并同意出版自己的杂文集的消息。8月,为迎接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圣立义海研究》《贞观玉镜将研究》三部重要的西夏文献研究丛书。9月,宁版图书《行行重行行》(责编:姚毅)、《〈古兰经〉哲学思想》(责编:金孝立)、《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责编:郭光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2月21日,第九届中国图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神话学》(责编:高晓铃)荣获此奖。

1996~1999年,宁夏人民出版社经历了二次创业、坚守特色、服务社会、纠正偏差和再次飞跃的过程。作为宁夏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宁夏人民出版社40年栉风沐雨,成长壮大。40年来,宁夏人民出版社恪守着“反映时代精神,注重文化积累,满足读者需求,创造一流业绩”的办社宗旨,深挖出版资源,不断培育新的图书品种,形成了建构丰富的图书出版格局:回族伊斯兰文化、西夏学等特色图书独领风骚,影响波及海内外;学术人文精品和大众精品生动崛起,势头喜人;主旋律图书和畅销书出版稳步图书市场;版权贸易展露生机。40年来,宁夏图书出版硕果累累,凝聚着出版人的心血与期望,13000多种各类图书走进了市场,走到了千百万读者的身旁。有500多种图书在国内各项评奖中获奖,其中有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等。1999年1月5日,局社隆重举行宁夏人民出版社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及自治区领导毛如柏、马启智、马思忠、任启兴、王正伟、刘仲等题词,任启兴、王正伟、刘仲等到会祝贺。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任启兴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庆祝大会由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局长丁思俭主持,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树江致辞。同时,表彰了在宁夏出版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2月2日,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爱国主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四十大庆宣传宁夏优秀出版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区出版系统第二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3月18日,宁夏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总结了1998年工作,安排了1999年任务,并通过了增补丁思俭同志为宁夏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李树江同志为宁夏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5月28日,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举行向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校赠书仪式,自治区副主席刘仲到会讲话,局社及新华书店共向宁南山区8县的30所中小学赠送图书3000余种、83000册,总价值72万元。6~12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在《宁夏日报》举办“我喜爱的宁版书”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应征稿件90篇,发表29篇。此举加强了宁版图书的宣传力度,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宁夏解放50周年,宁夏人民出版社认真策划、精心制作,于国庆节前隆重推出70种献礼精品图书和音像出版物。9月24日~10月5日,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自治区新华书店联合组团参加了在长沙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书市。展销本版图书328种,教辅读物82种,销售码洋151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全区教育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表彰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宁夏人民出版社获得“尊师重教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1月17~20日,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召开了2000年选题论证会。会议按照局社党组提出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的指导思想,对各编辑室策划的选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充分的论证,“冲刺市场,发展产业”的观念有所加强,选题思路有所创新、突破,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为今后的出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中央[1998]17号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参加第二批集中“三讲”教育。11月19日,局社党组书记丁思俭作了动员报告,在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的指导、帮助下,到12月底共进行了三个阶段,“三讲”教育取得了实效。

第四节 政企分开后的出版事业单位(2000~2008年)

2000~2003年,出版社开始注重图书质量和市场开拓,进一步强化了“自费图书市场化,市场图书畅销化”的编辑理念,陆续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图书。2002年秋,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李东东以在宁夏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创作了《宁夏赋》。文章咏赞宁夏悠远的历史、美丽的山河、神秘的文化、独特的风情,抒发了今日宁夏人创业的激情,寄托了宁夏人对辉煌未来的憧憬,才思飞扬,笔力雄健。文章问世,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对外宣传,提高了宁夏的美誉度。我区书画名家曾杏绯、胡介文、田兵等也纷纷以此为题,或泼墨,或书写,抒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接着出版社召开党委工作会议,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高伟同志作了《创新出版思维发展综合实力 开创我社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报告。社党委明确提出了今后几年有关宁夏人民出版社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立社宗旨、社训、社风、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号召全社员工要居安思危,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我社发展的五大板块,努力为实现“二次创业、外向发展、创新超越、谋远图强”的发展战略多做贡献。宁夏出版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关心和支持,副署长于永湛、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先后来宁夏人民出版社就繁荣出版事业、加快发展出版产业和版权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在听取了宁夏人民出版社工作汇报后,署领导充分肯定了宁夏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出版工作取得的成绩,鼓励宁夏人民出版社克服困难,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把宁夏的出版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自治区领导马文学、李东东、郑小明先后视察了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工作,并参观了出版社近年出版的新书和新落成的宁夏出版大厦。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宁夏人民出版社党委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职责,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放弃五一休假时间,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宁夏迎战“非典”行动手册》首批1万册的出版,以最快速度于5月4日与全区广大人民群众见面,为预防“非典”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构筑了一条我区防治“非典”的知识防线,并向区直机关各部门、学校、防治“非典”定点医院等单位捐赠图书5500余册,价值4.4万余元,受到了全区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自治区领导的肯定。仅用3天时间就组织完成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免费赠送我区农村防“非典”用书《非典型肺炎自我防范》(普及本)10万册的印装任务,并于5月9日向全区发行。社党委、第二党支部,高伟、哈若蕙、孙立明、樊建强、贾羽等五位同志受到自治区党委的表彰;宁夏人民出版社、高伟同志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表彰。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宣传宁夏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成就,大型精品图书《今我宁夏》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新闻出版局、宁夏人民出版社共同启动。该书包括一本精美大型风光摄影画册《今我宁夏》和一本关注历史与文化的旅游手册《宁夏羊皮书》,并配有《宁夏赋·中国宁夏》VCD光盘一张。这套全方位立体展示宁夏风貌的具有独特品质的图书在宁夏对外宣传工作中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2007年以后,面临出书品种少、出版规模小和资金投入偏少、发行力度不够的矛盾,社领导和各编辑室积极探索和民营文化出版公司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外优质出版资源,先后和北京全品公司、西安荣信公司、天津阳光公司进行了大范围、多形式的出版合作,合作的品种达百种,实现了出书品种和经济效益翻番的目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13日我社给四川出版集团发出慰问信,转达我社干部职工对灾区人民最诚挚的慰问。同时决定社领导每人捐款1000元,中层干部每人捐款500元,其他人员每人捐款200元,共计70368元电汇四川出版集团转给灾区人民。22日下午又举行了全社党员交纳“特殊党费”仪式,共交纳特殊党费49316.60元。28日,传达《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精神,并在全社员工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实践两个《意见》专题活动,迅速将全社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决定和我社转企改制、组建集团公司上来,为即将进行的改革工作扫除思想障碍,营造良好氛围。为庆祝建党87周年,宁夏人民出版社举行了表彰先进暨诗歌音乐会。大会表彰第六党支部、第七党支部为“五个好”党支部,贾羽、许晓红、贺飞雁、柳毅伟、谭立群、惠冰、马若飞、郭颖明、何志明、王晓莺10名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那大庆、陈海洋、杨玉林、石晓燕、杨旭红、杨过6名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并给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诗歌音乐会气氛热烈,编排新颖,整台演出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主线,表达了全社员工改革创业的激情和战胜地震灾害的坚定信念。是月,申请取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拥有网络图书、网络文学等出版资格,成为我区首家拥有互联网出版资质的单位。同年,在宁夏首届文化旅游产品展示会上,宁夏人民出版社提供了近百种参展图书。展示会期间,宁夏人民出版社还邀请区内知名作家现场签名售书、开办讲座等。在随后举行的宁夏首届文化旅游产品展示会评奖活动中,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鲁迅文学奖·宁夏作家自选集》(责编:哈若蕙 戎爱军等7人)获图书类金奖,《宁夏岩画》(责编:陈海洋 谭立群)、《宁夏民俗大观》(责编:何克俭 杨过)、《宁夏五千年史话》(责编:马若飞)获图书类铜奖。

同类推荐
  •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汉朝这些人③(刘彻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历史年鉴:1906

    历史年鉴:1906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悍岳

    悍岳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千年前的宋金战场,成为了岳飞的次子,随岳飞一同举起抗金大旗。主人公将如何阻止名族英雄岳飞的含冤而死,又将如何收复大宋的万千疆土?且看锋帅为您展开岳雷的传奇一生,看他如何统帅岳家军抵抗金人,吐蕃人,蒙古人的侵略,看他如何向西方最精锐的圣殿骑士团发起冲锋……铁血之外,自有柔情,那段萦绕了千年的爱恋又将怎样开始,怎样结束?悍岳书友QQ群:119110345
  • 水浒天行

    水浒天行

    话说北宋末年,朝纲崩裂,奸臣当道,许多英雄好汉不得已走上落草之路,最后聚义梁山水泊,共拒官军,诸如宋江、晁盖、林冲、武松、李逵、杨志等好汉之名之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怎奈施公耐庵差强人意,一个风起云涌的英雄传奇尽皆付之于招安,悲兮?叹兮?……我愿提起拙劣之笔,再绘水浒英雄谱!………………………………………………………………………原来,宋江本是皇族之后,太祖赵匡胤之嫡亲之子孙……原来,林冲并未一气而吐血身亡……原来,武松与那潘金莲曾是旧识……原来,李逵并非一味莽撞,也曾娶妻,也曾儿女情长……………………………………………………………………………本文立足施公之水浒,集三载心血,欲再造水浒之英雄世界……不喜请绕道!
  • 一品纨绔

    一品纨绔

    小刑警穿越到盛世大唐,变成了大胡子老程家的大少爷,庸人二公子之一的程处默。程大少喊道“我要恶狗,要奴才,要美婢,要娇妻,要知己,要大大的破案!”穿越后要风花雪月,对酒当歌,调戏大唐的公主们。PS:大唐完全是一个背景,人物,历史什么的,大家别当真。
热门推荐
  •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 傻妃不傻

    傻妃不傻

    美男,她要!权利,她要!至高无上的地位,她要!唯独爱情,她不要!要知道,冥王府的傻妃——不傻!二十一世纪头脑的女侦探,即便穿越成一弱弱小绵羊,她仍旧可以在古代吃香的喝辣的,娶一堆漂亮的老公!
  • 棺中有仙

    棺中有仙

    墓中有仙药,食之可以成仙。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成仙者不计其数。那他们的肉身在哪里?吕青身怀上古仙术,破一切虚妄,点墓成金,开棺......。
  • 大道行者

    大道行者

    我的大道叫做华夏,身处异界我依然是炎黄子孙!在这夷狄横行的世界,大道艰险,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 灭世暴君

    灭世暴君

    神,魔,妖,人四族共存的世界,曾经万民景仰,仁爱天下的人族之皇东皇太无,手持无上剑,身穿龙神宝甲,通天玄眼大开,誓要灭世重生,所为何事?被三大至高天集合千万大军击败于天神山下,幸得龙神宝甲保护,免于一死,却已经变回二十岁时候的皇东太无,功力,武学皆完全退回二十年前,又是否继续他的灭世重生之旅?
  • 绝品弃少

    绝品弃少

    步凡渡劫失败,穿越到地球,修为陡降,恰逢被家族抛弃,情敌上门。重重压力之下,步凡,开始寻龙夺宝,与各大地下黑暗势力及巅峰高手展开一系列斗争。
  • 泪倾城之梦汐醉

    泪倾城之梦汐醉

    一梦回眸,百媚生。倾国之美,皇室公主。她爱的人弃她如草芥,爱她的人多如海水滔滔不绝。一曲长歌,昭阳公主摆驾扬州。传出消息,半个月时期至,昭阳公主作为畅欢楼的花魁,第一次登台献艺。畅欢楼人山人海,中心的台子前,她不是身着旗装的公主殿下,而是一袭轻盈的舞衣,长袖翻飞。一曲扇舞,一恋长歌。而台下并排站着两个男子,目光紧紧圈住她。她的一生将与他们牵绊在一起,或喜或悲,谁才是最终的依归?蒙古小王爷,裕亲王府贝勒爷,文渊阁大学士之子,亦或是天下第一庄庄主。都不是她心之所向。陌路相逢,相见不识。
  • 卿舞彼岸

    卿舞彼岸

    “愿君,一世长安。”“你……是神?”“月局月上,在此。”“卿舞姐!”“我要看到的可不是一个等死的人!”“女人,做本尊的妃,委屈汝了?”“夙卿,做我的后,共赏阖宫荼蘼可好?”“想你了,我便种一颗桃树。夙儿,来我身边。”“汝无论怎么恨本尊,本尊都甘之如饴。女人,本尊爱上汝了!”“别哭,我等你。”“何苦呢……”“女人,本尊不准汝离开!”“奈何桥旁,你等我。”“修哥哥,对不起……”“下个夏天……我便回来,永不……离开……”
  • 锦绣凤华

    锦绣凤华

    戚兰若,异世穿越而来,成为了成国的护国侯。受皇恩,必须要回报。为国征战,这是一个武将的职责!对于一个随时为国牺牲的女子,爱情似乎成了一件奢侈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床畔

    床畔

    1976年成昆铁路建设中一位连长为救战士负伤,成为植物人。护士万红以优异成绩被选为英雄的专职护士,一当几十年。万红一见张谷雨就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神奇的默契和交流,她一直观察研究张谷雨的病情,坚信他有康复的可能。万红漂亮,有很多的追求者,军区一把刀吴医生,痴心等她十年,和她一起寻找张谷雨不只像植物一样存在的证据,然而他此生只能在心中珍藏万红的身影;大校记者追求她,帮着她到处呼吁改善张谷雨的处境,把新闻报到了全国,万红“普通天使”的称号享誉全国,而万红依然一直守护在张谷雨身边……时代变幻,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只有护士万红的信念与坚守成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