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800000032

第32章 :血脉难断——台湾沦陷三十八年大史纪 (12)

但这个官二代,有时候也并不顺心,思念母亲自不必说,而且毕竟是老爹在国外生的儿子,和父亲的关系,很长时间也不亲近,郑家的许多长辈也看他不太顺眼,比如他的叔叔郑芝豹就经常欺负她。他经常在海边思念母亲,就被一些郑家的叔叔辈嘲笑。但也有赏识他的人,比如他的四叔郑鸿逵,就曾断定这孩子将来必大有作为,曾赞他是郑家日后的“千里驹。”这个郑鸿逵不是一般人,在郑芝龙的同辈弟兄里,别人也就练个武打个仗,他不但能打更能学习,肚子里有墨水,崇祯十三年的时候更高中了武进士,成为明王朝的锦衣卫指挥使。而对郑成功的判断,却也更证明了他的眼光。而在后来的那一次关键时刻,他帮助郑成功做出了人生里最重要的抉择。

郑芝龙把儿子从日本接回来,自然不是为了让他做“官二代”的,相反正是要他做千里驹。这时候的郑成功,已不叫原先的名“福松”,而是改叫“郑森”,取这个名字,也足见父亲对他的希望。像那时代大多数官宦家族一样,做了官的郑芝龙,也希望儿子走正规的科举仕途,金榜题名光耀门庭,对儿子的教育,郑芝龙自然不敢马虎,为他请了南安当地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的姓名,史料上一直有争议,但没争议的是,他被小郑成功搞的很头疼。

读书了的郑成功,跟学龄前的郑成功一样,是个经常不听话的孩子,比如老师要求他读四书五经,别的他也就敷衍的看两眼,偏偏逮着《春秋》和《孙子兵法》读个没完,老师要求他读书要认真,做到精益求精,他偏偏“不治章句”,还不知天高地厚,喜欢边读边修改,觉得书上说的不对的,就在旁边空白处写意见。又比如老师要求他好好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却还很热衷业余活动,比如习武练剑,练的上瘾了,功课就全扔一边去。这样“顶牛”的孩子,放在哪个老师身上自然都头疼。

但郑成功的这位老师,却着实是个不怕头疼的好老师,对郑成功的“不听话”,不但不压制,反而常常因势利导。喜欢读《春秋》,就讲《春秋》里的名人趣事,喜欢看兵法,那就探讨兵法,顺便学习一下古代军事家的诗篇作品,至于习武练剑之类的“业余活动”,孩子喜欢当然也不拦着,但功课一定不能落下。一来二去,却也把小郑成功调教的像模像样。外加天资聪颖,郑成功八岁就能背四书五经,十岁就能写八股文,科举考试要考的功课,样样都进步很快,科举考试不考的功课,他也学得颇有心得,比如武功练得好,兵书也读的多,却并不纸上谈兵,反而活泼好动,闲着没事就去父亲军营里闲逛,逮着当兵的,就跟人家侃行军打仗的趣事。也还是一样边读书边爱写意见,在他那时候给《孙子兵法》的批注里,曾有“挥尘谈兵效古之英豪,究心天下封侯非所愿”之语,青葱少年的凌云壮志,已然勃勃吐芽。

凌云壮志的少年郑成功,就这样按照父亲设计的人生路线走着——科场登地,光宗耀祖。他走的很不错,十五岁就中了秀才,还是福建南安二十名“廪膳生”之一。所谓“廪膳生”,就是明朝享受“国家财政津贴”的秀才,能得这种待遇的可不是一般人,其名额有限,摊在每个县也就二十个左右,必须得是当地学业成绩出色的优等生才行,十五岁郑成功,就是这些优等生中的一员。在这段时日里,他与父亲郑芝龙的感情,也渐渐的从疏离变得亲近起来,就学以后的郑成功,在父子交往中谨守孝道,礼敬有加。随着他渐渐懂事,父亲横扫海疆,力挫外敌,保卫一方平安的光荣事迹,也让他钦佩不已,他十六岁以前的诗文中,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咏叹。

学业优等的同时,郑成功也迎来了人生里的又一件大事——结婚。十七岁那年,他娶了泉州董家的女儿董酉姑。这个董家不一般,新娘的父亲董飏先做过明王朝的礼部侍郎,在当时以刚直不阿著称,但对郑成功来说,这位成为他妻子的董酉姑,对他一生的影响却更不一般,这是一个知书达理,且外柔内刚的女子,在日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她以其沉稳精细,坚韧果敢,成为丈夫生活中沉默的支撑,一生事业里重要的助手。后来那一场场波澜壮阔的岁月,她与郑成功一起不离不弃,相携走过。

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不一般的女子,一般都有旺夫相,娶了董酉姑的郑成功,家庭事业都是越发的旺,婚后第二年就有了儿子,即后来继承他的事业,扎根台湾的郑经。学业也蒸蒸日上,在当地名声鹊起。到了郑成功婚后第三年的时候,他以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国子监,成为了一名监生。对于这个小吏出身,靠海盗发家,打打杀杀多年的家族来说,这更是旺到祖坟上都冒青烟了:国子监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文化圣殿,地位尊贵且前途远大,光宗耀祖的金光大道,俨然铺在了郑成功眼前。

于是二十岁的郑成功收拾行李,告别了父亲与妻儿,还有他生活了十三年的福建南安,走入了南京国子监。

跟南京比起来,无论郑成功的出生地日本平户,还是故乡福建南安,都显然不是一个档次:六朝古都,大明朝的陪都,南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兼是国子监这样的高度学府,进出的都是大人物,出入的都是大场面,传说中的文化名流,位高权重的政治显贵,到了这里全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秦淮河畔绮丽的风光,熙熙攘攘的繁华,更是先前闻所未闻。来这样的花花世界,机会多,诱惑多,当然,也很难混。

郑成功却混的很滋润,作为一个文化人,他读书时最有名的诗篇,几乎全写于此地,还多是风景田园诗,许多名作今天还被看做明朝诗词中的经典篇章,显然不但学业抓的紧,生活也过的丰富多彩。交的朋友也多,他本就是个生性活泼的人,喜好四处交游,身为官家子弟,出手也阔绰,出去聚会游玩,常常是他抢着买单。朋友自然交了不少,授课的老师,一道求学的同学,来来往往的名流人物,里里外外都至少混了个脸熟,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比如后来成为南明永历政权大学士的瞿式耜,当时就曾赞他“他日必为伟器”,另外一位当时的政治名流,江南“复社”创始人徐孚远,还曾做过他的诗文老师,他后来诗词中的苍劲豪拓之气,相当多的袭自徐孚远的风骨。而到他起兵抗清的艰苦岁月里,那些曾与他并肩战斗的同仁们,许多也是他在南京读书时的故友。

然而如果和一个人对郑成功的影响比起来,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了——钱谦益。他是郑成功读国子监时的老师,在南京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唯独他,为尚是懵懂年少的郑成功,确立了他一生坚持的东西:信仰。

钱谦益这个人,因他当时与江南柳如是的不伦之恋,以及最后卖身投靠清政府的“叛徒”结局,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笑话,而在当时的明朝士林界,他却是一个神话:中过科举的探花,做过中央级的高官,斗过只手遮天的阉党权奸,政治上几起几落却誓不低头,是晚明著名的政治团体“东林党”的重量级人物。文化地位也同样高,诗词歌赋多才多艺,一生著述辉煌,当时就有称号叫“当代文章伯”,堪称政治界与文化界的“双料”泰斗。这样“神话”的人物,看人的标尺也是相当高的,但对尚名不见经传的郑成功,钱谦益却早早就下了定语:此人英雄,非他人能比。

钱谦益赏识郑成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与其父郑芝龙的关系,晚明的政治领袖,多喜好结交武将,以待关键时候为自己所用。在郑成功考取国子监的前一年,即明朝崇祯十六年,钱谦益还曾亲写贺诗,为郑芝龙贺寿。其中有“荷鼓光芒朝北斗,握奇壁垒镇南冥” 之语,极力赞颂郑氏家族痛击荷兰,拱卫海疆的大功。所以自郑成功至南京求学后,就对他格外关照,而更重要的原因,却还在于郑成功自己。他跟随钱谦益系统学习的,基本是传统儒家的经典思想,因他天资聪颖,对各类学问的理解,总比别的学生快得多。而且他还很胆大,别人都死记硬背,他却喜欢勤于思考,经常举一反三不说,还和钱谦益发生过多次辩论。在重视师道尊严的晚明,这种行为犯到一般老师身上,当然是自找倒霉,但钱谦益不是一般老师,连妓女都敢娶回家当正房妇人的人,观念自然开放,对郑成功的“冒犯”不但不介意,反而经常奉陪,还经常“开小灶”,把郑成功带到家里单独辅导,郑成功自己的诗文里曾经记录过,他曾在钱谦益位于苏州常熟虞山的家中,与钱谦益就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教条,展开逐一的辩论,吵的激烈,却更对了脾气。

而在越来越多“对脾气”之后,钱谦益终于确信:这个聪颖,刚毅,勇敢的青年,他日必为英杰人物。因此,他做主给郑成功取了字——大木。木者,国家栋梁之才也。

而对郑成功来说,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个字了。身为“东林党”的大佬,钱谦益本身就是很有政治热情的,晚明最后几年时局的艰危,国家的内忧外患,无不牵动他的忧心,郑氏家族扬威东南的武功,少年郑成功的勃勃英气,也同样成了他心中挽救朝局的希望。早在明王朝与李自成打的天昏地暗的时候,他就曾上书明朝政府,要求调郑芝龙的军队北上保卫南京,并大赞郑家强兵“如长鱼拥剑,跳跃于惊涛巨浪之中。”虽未被采纳,但这一切希望,也被他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弟子郑成功。他教郑成功最多的,除了儒家的学问典籍外,更多的,则是儒家传统的君臣之道,忠义思想,经常为他讲述当年东林党人不惧强权,勇斗阉党宦官,以身报国的事迹。

也因钱谦益的缘故,郑成功在南京交往最多的,是当时明朝“东林”“复社”这些清流团体的人物,这些人多以气节自居,往来交谈,说的最多的也往往是忠孝节义,家国社稷。东林党人当年百折不挠的斗争,恩师的心怀天下,忠贞高洁,复社名流们的慷慨激昂,道德节义,无不让年轻的郑成功心向往之。二十岁,恰好是一个男人开始树立偶像的年龄,在此时的郑成功心中,应该有两个偶像,一位是他抵御外辱,佑护东南的父亲郑芝龙,一位是教他做人,受他尊敬的钱谦益。同样的,也是一个男人树立信仰的年龄,从童年母亲的教诲,十三年正规儒家思想的教育,到钱谦益的激励训导,年轻的郑成功,也终于确立了终生始终不渝的信仰:精忠报国,匡扶社稷。

这时候的郑成功,按照史料上的说法,是“风仪秀整,倜傥有大志”,俨然一个英姿勃勃的热血知识青年。从一个平凡的富家子弟,到信仰坚定,万众敬仰的民族英雄,在他心灵的成长中,这是重要的一步。

明朝天启二年,二十岁的郑芝龙还在忙着闯世界,那时候的他从小就出来跑船,家国观念基本没有,老婆孩子说扔就扔,唯一的念想就是拉队伍,赚钱,抢地盘,,管你是朝廷,海盗,荷兰人,谁给我好处,我就和谁合作,谁挡我的路,我就和谁玩命。

明朝崇祯十七年,二十岁的郑成功正忙着读书受教育,读四书五经的典籍,听恩师钱谦益的教诲,经常为东林党人的无悔牺牲感动一把,也时常跟着复社清流的慷慨阔论激动一把,平日里满脑子的忠孝节义,天下为己任,心里头碎碎念一个愿望:有一天,我一定要像他们一样。

这对父子的信仰不同,但就像一位欧洲哲学家说的,生存逼出来的信仰,是层次很低,却很牢固的。考验是最简单的。但生活造就的信仰,是层次很崇高,却是不牢固的,考验是最残酷的。郑芝龙的信仰,是生存逼出来的:生计无着的破落公子,无家可归的罪犯,避居台湾的拓荒者,闯荡海洋的枭雄,称霸东南的大明朝福建总兵,东亚海洋的保护人。一切都是为了生存的本能,层次很低很牢固,考验也貌似简单,却还是打了许多仗,耍了许多心眼,杀了许多人,逃了许多次命,一步一个脚印,终成大业。

相比之下,二十岁的郑成功,还更像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没冒过险,没打过仗,没杀过人,没逃过命。无忧无虑的生活了几十年,他的所谓信仰,是母亲灌输过的,老师课上课下教过的,子曰诗云的书本里讲过的,同学朋友吃饱了没事探讨过的,探讨的激动了跟着喊过的。很崇高,却很不牢靠。它一步一个脚印的考验,也将注定更残酷。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深夜,郑成功还在南京国子监,千里之外的大明王朝国都北京,一场惊天动地大事的发生,拉开了这场残酷考验的序幕: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煤山上吊,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中央政府,灭亡了。

从一个一心苦读圣贤书的儒生,到以身许国的勇士,收复台湾的英雄,天崩地裂,孤军奋战,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矢志不改。一切的光荣与残酷,希望与绝望,皆从此开始。

同类推荐
  • 迷失在南宋末年

    迷失在南宋末年

    公元1275年,蒙古人马上就要灭亡南宋,席卷天下。而这个时候,一群由政府公务员,矿产工人,军队士兵,艺术家组成的穿越团队穿越到了琼崖。他们只有三个目的,生存,发展,拯救华夏衣冠。
  • 夜迷宫:鹅城

    夜迷宫:鹅城

    马可本来是海盗捡来的奴隶,赎身之后开始卖菠萝,从威尼斯卖到了俄罗斯,从地中海买到了波斯湾,从印度洋卖到了太平洋……
  • 权握天下

    权握天下

    谁不想快意恩仇?谁不想纵意人世?金戈铁马,万丈豪情,谁不想决胜一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很令人心动的形容,可是,真的那么令人憧憬吗?为了千里之外的胜负一线,为了自己一生的荣辱生死,有多少人不得不终生困在那高墙碧瓦的方寸天地之中,看不到千军万马的激斗,看不到生死之间的碰撞,但是,他们的手轻轻一落,就有无数的人为此战斗、死亡!他们权握天下,只手之间,翻云覆雨,代价就是一生不为人知的步步惊心。——————新书《紫华君》已在起点上传,正在参加女频PK,请各位朋友过去看看,如果喜欢,请收藏、推荐,有PK票的朋友请帮忙投票支持。书号:1001284女频的地址是mm.qidian.com/MMWeb/1001284.aspx
  • 卧龙出山

    卧龙出山

    刘桂原来只是浙江一个到处找零时工打的屌丝,居然成了游族网络公司导演的死党,凭借着自己的关系,一路高升,短短几个月便接替了副导演的职位。就在刘桂兴冲冲的去领自己第一个月的天价工资——5万元时,以前的鸿运却好像用完了似的,连花花草草都和他过不去,直接被大自然给甩进了湖里,虽然抢救成功了,但是当他醒来的时候,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诸葛亮。一个下午的功夫便被抓紧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另一端,诸葛亮看着自己家的草屋,满是疑惑,自己可是城里人,怎么来到乡下了?一端是奇门遁甲的全才接替了屌丝刘桂的位置。另一端是废材接受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宿体。而三顾茅庐就要开始了,诸葛亮该怎么逃脱?
  • 亚历山大四世

    亚历山大四世

    主人公是一位来自21世纪的青年,一心沉醉在历史长河中,在一次到锡瓦绿洲的旅行中遇见阿蒙神显灵,主人公穿越到了公元前317年的继业者战争时期,并附身到了亚历山大大帝与罗克珊娜之子亚历山大四世的身上。从此,主人公利用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不凡的智慧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先后打败了实力最强大的安提柯,再降服了野心勃勃的托勒密,进而击败了宿敌卡山德。然后挥军与崛起的旃陀罗笈多决战,使刚刚兴起的孔雀王朝迅速灭亡。最后主人公开始完成亚历山大大帝临死前就拟定的政策,率领他的庞大军队横扫阿拉伯及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国。本文虽是架空小说,但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除了被主人公所改变的历史格局之外,里面的人物和事件都尽量贴近史实,读者可以从文中看到公元前4世纪比较真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元素。该书绝不会太监,无论反响如何,我都会认真写下去。亚历山大四世QQ群:226840192
热门推荐
  •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暴君倾城之朕本轻狂

    暴君倾城之朕本轻狂

    ‘他’是让人闻之丧胆的嗜血暴君,本性残忍嗜杀;她是冷寂孤傲的佣兵王者,一场穿越之旅,终让她学会如何去爱,却也在这个华丽诡谲的异界里尝遍种种,伤了,累了,可也无悔,只是心里某个地方进驻了很多东西,也多了某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小小晗,不要丢下我,我会乖乖的,我可以铺床,暖床··还可以···”看着眼前精致妖孽,如仙如魔的男子,那双瑰丽紫眸氤氲着朦胧的水雾,哽咽的声音带着窒息的磁性,她何德何能。“上穷碧落下黄泉,三生三世只你一人”他是清寂如月般的男子,满身倾华,一双洞穿尘世的明眸却染上了疯狂色彩。(本文一对一,微微带点耽美,女主淡漠,睿智,腹黑,冷傲,铁血)
  • 洪秀全演义

    洪秀全演义

    《洪秀全演义》这部小说是集太平天国的史料、传闻写成的章回历史小说。所写人物都是真人,事实也有实据;有些重要檄文、书信、诗文、碑记也全文照录,不易一字。所以小说既以史料的可靠为支撑,又以情节的生动来吸引读者,写得波澜壮阔,人物众多,史事详实,树立了洪秀全及钱江等正面形象。
  • 邪王宠妃:双生姐妹花

    邪王宠妃:双生姐妹花

    她和她、双生姐妹、性格却完全不同、妹妹调皮爱闹、姐姐安静。十年前还在娘肚子里的她们,被自己的父亲赶出家门,十年后父亲有求于人、找上门来、母亲仙逝,两人早已是圣灵教教主!看她们如何治姨娘、玩转后宫!他与她相遇、又将撞出怎样的火花、一个调皮捣蛋、一个腹黑冷酷、且看他们如何走到一起!
  • 人道枭雄

    人道枭雄

    此书重写,并更名为《奸雄志》,正式发布于起点中文网,大家输入书名进行搜索即可!
  • 乾坤炼道

    乾坤炼道

    和我比材料?还是别比的好,一比你得扔啊。和我比法宝?还是别的好,那你得哭啊。和我比法术?还是别的好,你只能挨打啊。和我比天材地宝?我能炼本返源,逼急了我,我逆返先天,你那些破烂还是扔了吧…插个QQ群:117264205乾者为天,坤者为地,乾坤炼道,天地可炼法财侣地,一鼎在手,天地我有,纵横万界这是一段张扬无比,从不装孙子的乾坤炼道之路……———————————————————————————————————————求票是一种态度,想一直写下去的态度,希望越写越好的态度,漂泊在此拜求各种票子,推荐,收藏,点击,评价,催更……
  • 节韵幼仪

    节韵幼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权少求娶:天黑说晚安

    权少求娶:天黑说晚安

    他是赫赫有名的陆氏财阀权二少,冷酷无情,却唯独对她上了心动了情。她使了十八般手段成功的和他结合,他却潇洒走人。“我们不般配。”“我们身高匹配,大小合适,深浅适中,哪里不配?”他追追追,她逃逃逃,日复一日,她忍无可忍的怒吼。“你到底想要怎样?“他淡淡勾唇,拥她入怀,“亲爱的,嫁给我。”她粲然一笑,“想求婚,请排队。”
  • 夜族圣骑士

    夜族圣骑士

    “是我选择了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了我?”“亦或者,我们只是妓女与嫖客的关系,在相互玩弄而已?”“哈!”“究竟是现实中懦弱的残暴在统治世界,还是思想中理智的疯狂嘲讽时代?”“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你不知道!”“因为我也不知道!”“你说我是疯子?”“哈!”“你说对了!我是个疯子!”“那么,想听疯子给你讲一个关于屠杀与被屠杀的故事么?”“不想的话就滚蛋,想的话就请我喝上一杯!”于是,我掏出身上最后一枚银丹顿,请眼前这个看上去很有故事的疯子喝了一杯,并将听到的故事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