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600000035

第35章 移民身份之“哥德巴赫猜想”

水库移民启示录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叙三峡时引用一句话说:“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不知这位痴情于河流的历史老人,是否想到过三峡这片多情的山水,在20世纪和21世纪交汇期,会发生一次惊动世界的百万大移民运动。

三峡工程到底会产生多少移民?如果精确到个位数,这绝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回答的问题。在人类已把文明信息送到广袤太空的今天,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算得来加减法,为什么在移民进行了10多年后,库区还一直为此事头痛不已?

一位分管这项工作的移民局长神情黯然地对我坦言:“对移民身份的清理和界定,对移民人数的确认,我一直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为什么每一次统计完移民人数,这位分管局长心里就发紧?

为什么一说起库区移民人数,分管局长就会产生“壮士一去不复返兮”的悲壮情怀?

从北京到重庆,从库区各级政府到普通老百姓,包括全国的纳税人,谁都有权利向移民部门喝问:今天一个数字,明天一个数字,三峡移民到底是多少?

这些年来,移民人数的确定、移民身份的清理,库区上上下下不知统计多少次。我在移民局从事过移民培训,搞过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这些都与移民人数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涉及三峡移民的区县、乡镇、村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移民身份、移民人数。

但是,我每一次看到移民人数的统计,精确到个位数、十位数,甚至百位数的数字都“不尽相同”。

这里面到底藏有什么玄机和奥秘?我也不止一次陷入沉思。

按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测算,三峡库区鄂、渝两省市在册淹房移民总数是857503人,这是以分单位、分户调查的统计表为原始依据。但是,三峡移民是一个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工程,搬迁对象在17年中是不断变化着的。

按照官方专业、准确的描述,人口自然增长每年12‰计算12年,淹没线上因功能调整需随迁县城10%、集镇5%;城集镇迁建区占地移民城市每平方公里800人、县城按700人、建制镇按600人计算,1997年两省政府批准的动态建房人口为1105613人,动迁总人口数为1208766人。

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由于“要致富、进水库”的思想作怪,2005年,经两省移民局统计,总的动迁人口达130多万人!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偷偷发笑。库区移民计划远远没有库区的实际变化快。

库区在近20年的跨度中,移民的变化到底有多大?难道真的就无法记录无法统计吗?当我面对这些“不尽相同”的数据时,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到脑瓜”,茫然不知所措。

首先,从库区人口婚姻上看,嫁进移民区的多,嫁出去少;有的女人在很远的地方找了一个男人,不但不嫁出去,还搞了个“倒插门”,反而引了一个“移民女婿”进来,一个移民一下就变成了3个移民。有一移民家有3个女儿,就搞了3个“倒插门”,还美其名曰更新观念,移民易俗,提倡男子汉“嫁”到女家去。

一位姓李的“移民女婿”笑嘻嘻地对我说:“库区有优惠政策,谁不想沾点光?一晃10多年过去,孩子上大学都要加5分呢,说来不怕你笑,我还要‘勤快’一点,‘辛苦’一点,赶紧和老婆弄一个娃娃出来。不然,政策一变,娃娃高考加5分就泡汤了。”

这位“倒插门”的女婿想的很实在: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娃娃早享福。多多享受移民优惠政策,岂不快哉乐哉?

近年来,库区超生子女不少,城镇有,农村为甚。这些“超生游击队”四处出击,防不胜防,人口统计漏掉不少,但只要统计移民身份,又从“缝隙”里冒了出来。这也是移民人数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之一。

在新增的移民中,新出生的人口和占地移民占了很大的比例。

忠县移民局副局长杨盛金对我说,这些年来为弄明白移民人数,真是费不尽的力,操不完的心,上级批评,群众质疑,可百万人确实是一个运动着的变数啊。

他打了一个比方说:“请一个数学家去河滩上数一大群鸭子,如果数得一个不差,我手板心煎鱼给你下酒!”

为什么数不清?就因为它是一个运动着的、变化着的群体。

在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时,农村移民是这样算的,淹没房屋的移民都有记录在案,有名有姓,一家几人等等,这是有据可查的一群人。但他家被淹的土地,却是记在农业社的账上,这不是对他家的“歧视”,因为,他只是土地的经营承包者,被淹土地是以社为单位计算。

《淹没调查细则》规定:凡是淹没土地的村社,都统计了淹没土地的亩数,但没有登记土地承包者的姓名。

为什么不登记姓名?这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我在库区某县一个严肃的场合,听到“县领导”愤怒地质问:“张三、李四、王二哥各淹了多少地,造一个花名册,这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吗?这么容易做的事都不做,移民局不是一群饭桶就是一群草包!你们这样不负责任,就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

在遭受上峰呵斥的时候,在座的人个个噤若寒蝉,面面相觑。谁都明白,在这种时候顶嘴,无异于火上浇油,肯定“死得脆”!

这不是登记、不登记的问题,关键是怎么登?如何登?都不是这位“县领导”想象那样容易简单。

比方说,一户农民有6个人,有6亩土地,三峡涨水淹掉他家3亩地也记录在案。但如果要登记移民人数,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问题一:他全家6口人都算移民?还是只算3个移民?

问题二:如果只算3个移民,是儿子算移民还是老子算移民?

问题三:如果非界定不可,是由政府界定还是由他家界定?

问题四:如果由政府界定,凭什么介入他的“家务事”?

问题五:如果由他家自己界定,时间是十天半月还是一月两月?

问题六:如果时间拖不起,三峡又如何保证按时蓄水?

移民身份和移民人数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充斥着各种矛盾,牵扯到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复杂问题。

比方说,一个农业社淹了一半的耕地面积,那么,这个社是算一半的移民,还是全社都是移民?

如果只算一半,这一半中谁家是移民?谁家又不是移民?

如果有一家是6口人,只淹掉两分地,又怎么算移民人数?

如果硬要按落实到人头上计算,家中就会产生谁是移民,谁不是移民的纷争。搬迁的时间就会一拖再拖,不仅会耽误三峡按期蓄水,而且还会造成家庭不睦,父子反目,兄弟阋于墙。

一个工厂只淹掉一个车间,这个车间只有30名员工,而全厂有200名员工,是全厂都算是移民?还是一个车间算是移民?

一个搬迁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下,不得不宣布在一个黎明前“死去”,这个“经济合作组织”消失之后,职工作鸟兽散,人去楼空,这部分人还算不算移民?

一个淹没企业的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换成新职工,是新职工算移民?还是老职工算移民?政府给移民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相关待遇,是该老职工享受还该新职工享受?

为弄清移民身份、移民人数复杂的成因,我在库区各地走啊,走啊,不知奔波了多少趟,不知求教了多少人,可是越走越苦恼,越听越糊涂,结果还是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使得我不得不仰天长叹:三峡移民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我先后请教了重庆市移民局的陈联德副局长、徐江副局长、李善联处长、涪陵区移民局的黄杰科长、丰都移民局的李忠德科长、忠县移民局的杨盛金副局长、巫山县的冯光辛科长、奉节的程功勋副局长、开县移民局的陈能文书记等人,我之所以有针对性地请教这部分移民干部,是因为他们大多都参加过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三峡淹没实物指标的调查,知道三峡移民身份形成的前因后果。

在三峡库区,不管是重庆还是湖北,上上下下都有一种说法,1992年4月4日是一道“时间的硬杠子”,凡是参加过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三峡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的人,都是搞移民工作的“老师傅”,是库区移民工作的绝对中坚力量。

追根溯源,造成移民身份、移民人数复杂的原因,还是补偿资金、政策待遇等利益分配问题。

巫山县曾经有一则新闻惊动了整个三峡库区,在计算移民人数时,统计报表里出现了小数点,如3.4个移民,0.3个移民等等。

天哪,这算哪门子事哟!移民都是一个一个的,未必把人砍为几半截来计算?这也太残忍、太不人道了吧。如果让西方记者们知道了,绝对算得上是一则轰动整个世界的新闻。

为什么会把一个活人搞成“零点几个”人?“小数点移民”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产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带着种种疑惑,我又一次来到巫山调查。

原来,“始作俑者”是移民补偿金的计算和分配方式。

计算农村移民的补偿,在库区的政策是相同的。移民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就考虑到必须“同库同策”,否则,将会惹出一大堆麻烦事。

但由于三峡移民的管理体制是“县为基础”,各区、县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因而在计算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从严格意义上讲,移民土地的产权仍属集体所有,他们只是承包经营者。一个农业社淹地移民数量,是按淹没耕园地的面积占该社耕园地总数的比重来确定的。这就是说,如果一个社淹掉1/3的耕园地,则社员总人数的1/3算为淹地移民。

重庆在具体实施中规定,淹地人口要取整数,优先秩序为:双淹户、淹房户、淹地多的户。重庆库区还规定,每一个农村移民至少可领到1万多元(1993年5月末静态补偿7000元加上物价指数)的生产安置费。

巫山县在确定淹地移民时,各家各户争先恐后当移民,乡镇村社难以做通思想工作,就按群众的要求进行计算,用每户实际淹没耕园地的面积除以人均耕园地面积来确定移民人数,即生产安置人数,这就是“小数点移民”的形成原因。

比方说,一个社淹掉100亩土地,政府算上12年的增长人口,给了120个生产安置指标,情况就特别复杂。移民老王家4口人,共承包土地4亩,淹掉2亩,就折算成2.4个人,按此计算,可领取2万多元的生产安置费。这就是产生“小数点移民”的缘由。

这个例子如果让某些记者来写稿,或许就变成了一则“有鼻子有眼”、有理有据的新闻,我不妨为“别有用心的记者”代拟一稿:

主标题:三峡库区惊现“小数点移民”

副标题:巫山移民官员层层克扣移民补偿资金

本报讯(记者)记者某月某日前在重庆市巫山县

乡镇村采访,发现移民老王一家4个移民在花名册

上变成了2.4个移民。用“小数点”把一个人进行肢解,是继三峡大坝出现裂缝之后移民工作发生的一大裂变。

老王一家4口人都是移民,共承包土地4亩,土地被淹掉了2亩。老王告诉记者说,他没有拿到4个人的移民补偿金。乡政府和村干部把他家4个活生生的人“砍成”了2.4个人。

在三峡库区,移民生产安置费的发放,是按每人1993年5月静态补偿7000元计算的,加上多年的价差补助,实际每人可拿到1.1万元左右。照此计算,老王一家4个人的生产安置费应该是4.4万元左右,可老王拿到手的只有2.64万元,还有1.76万元就被县、乡、村的移民官员层层克扣和贪污了。

当我把这条“代拟稿”交给一位资深新闻人看,他感叹说:真是一条事实准确、条理清楚,无懈可击、无一句废话的新闻!如果拿到世界范围参加评比,极有可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当我把这条“代拟稿”给一位资深移民干部看,他说:“这是一条混淆视听的新闻!除了专业移民工作者,一般读者可难辨真假啊!”

其实,一个农业社的移民全部就地后靠,出现“小数点移民”问题不大,也好解决。但在移民外迁他乡的过程中,就大大增加了移民的人数。比如:张三家有4人,生产安置1.3人,李四家有3人,生产安置1.7人,两家人都要求外迁到其他省市安家,接收移民的省市肯定要给这两家人划7个人的承包地,而迁出地肯定得付7个人的生产安置费。这也是移民人数不断膨胀的又一个原因。

因为移民有立即兑现的移民补偿金和后期扶持政策,库区才出现“社社争当移民,家家争当移民,人人争当移民”的复杂情景。

站在移民的角度思考,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农村移民界定难,城市移民身份界定也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我在调查中发现,移民身份不界定清楚,移民人数就无法统计出来。

城镇人口计算,一般是以居民的居住地街道办事处为准。但由于牵涉到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淹没补偿,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比如说,一个企业单位有200人,这200人中有50人的“集体户口”在单位,还有150人的户口就分布得“五花八门”,有的在父母处,有的在媳妇处,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地方。还有的职工甚至户口都没在本地。有的城市移民由于住宅被淹,居委会报表上有他的名字,但在单位上的在册人数就只占一个“人头”,没有他的姓名。

统计口径不同,移民人数就不同。

淹没搬迁的企事业单位,一般都有在册人数,然而,时过境迁,企业关停并转、破产、重组、转产,不少企事业单位已面目全非。有的企业还“活着”,职工从几十人变成了几百人,也有减裁冗员的企业,人数从几百上千人变成了几十人,但人还在,这些人算不算是移民,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事。

比如说,大中专学生读书,小伙子参军,娶进嫁出,犯人劳改等等,所在地的户口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没准儿以上列举的这些移民,户口一迁走,就不是移民,可大中专学生读完书又回家乡,参军后复原回家,劳改犯刑期满回到原籍等等人群,以前户口在本地就是移民,户口一转走又不是移民,现在户口转回来,你说他们还是不是移民?

2006年7月24日,我在丰都县移民局了解移民身份情况,李忠德科长告诉我说,丰都三个移民乡镇有刑满释放人员9人。这些人,有的被判3年,有的被判两年,他们以前是移民,被判刑后又不是移民,现在回来了,又变成了移民,我们都安置了。如果加上读大中专、参军、复员、婚进婚出、生老病死等因素,就可以想象移民人数的变化震荡之频繁。

由此可见,移民人数的增减,长期都在变化着、运动着。

而统计尺度不同,移民人数就大不相同。

移民身份、移民人数为什么会成为库区最为复杂、最头痛的问题?其实,只要想一想人口普查时,政府机关人员倾巢而出,白天登记,晚上敲门统计,还会有“漏登漏统”的人,移民人数调查,则远比人口普查更为复杂,也更为艰难。

前几年,经常有人问我,移民局一天都在昏忙,三峡到底移民多少人?现在移了多少?还有多少没移?将来移民是多少人?国家常常拿钱支持库区,库区是不是一个无底洞?

斗胆妄言:移民身份、移民人数在很多年后,仍将是三峡库区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到库区的丰都、忠县、奉节、开县、巫山等县调查发现,几乎天天都有人为移民身份和补偿问题找政府和移民局。

国家政府对百万移民承诺的八个字是“前期补偿,后期扶持”。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允许出点误差,移民人数却不能出误差,少一个漏一个都不行,就算你不去找移民,移民就会登门造访,找你讨个说法。移民的道理很简单,我的地被淹了,房也淹了,我说补偿少了,你也不会多给,但总得给我补偿吧,后期扶持,谁敢少我一份?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工业并不发达,计算机在当时的库区政府还是稀罕之物。如果当时能在库区上下都建立一整套的电子档案,不管移民身份如何变化,今天对移民人数的确认和管理就不会太犯难。

2006年5月,国家高层透露一个数据,三峡工程产生的移民人数将会在140万人左右。

截至2006年3月21日,重庆库区经过几个月对移民身份的核实和清理,统计数据为113.8万人。这是一个历尽艰辛而又十分不易的统计结果。

移民身份界定和移民人数的清理,是政府关注、移民关心、必须向纳税人说清楚的一件大事。

“剪不断,理还乱,独自轻许几声怎么办?”我搞了6年多的移民工作,为何对移民人数成因的了解还是“半罐子水”?为何总体感觉上仍然是稀里糊涂,半醒半醉?苦笑之余,一副自嘲的对联倏地冒出脑海:

上联:前期补偿,前期是你找移民搬家;

下联:后期扶持,后期是移民找你算账;

横批:难得糊涂。

同类推荐
  •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朴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 花痴日记

    花痴日记

    本书是刘墉在一个冬天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透过自然的风花雪月,反讽人间的爱恨情仇。纽约多年不遇的酷寒,使莱克瑟丝湖一夜冻透成黑冰,湖面上粉雪流浪,而刘墉的湖畔家中,因着一百二十盆花草而充满生机。暗香扑鼻的蜡梅、自恋的水仙、挂满屋檐的冰笋、湖面上的雪泥鸿爪……在这个寻常也特别的天地里,季节的界限开始消弭,无论年纪,无论贫富,肃杀的冬日里也掩藏着喜悦,一花一草,一个小小世界。跟随刘墉先生的导引,跟随他的文字、绘画与摄影,跟随他思绪的漂移融合,一个冬天里的春天,毕现出平凡中的美好。你会发现,有时,角度微移,我们都会成为他一样的生活艺术家。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祖先图腾故事

    祖先图腾故事

    远古时候,世界混浊一片,没有天,没有地。那时候,只有创世主——迦萨甘。迦萨甘四肢兼具,五官齐全,长相和人差不多,有耳能听,有眼会看,有舌头可以讲话。迦萨甘先创造了天和地。最初,天只有圆镜那般大,地只像马蹄一样小。迦萨甘把天地做成三层:地下层、地面层和天空层。后来,天和地各增长为七层,而且在慢慢地长大。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热门推荐
  • 天涯莫寻

    天涯莫寻

    ————————————————莫道欢未散寻途悲尽然——————————————————
  • 龟巢稿

    龟巢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问剑道心

    问剑道心

    他身世离奇而不自知,他命运多舛而不自弃。他是青莲剑宗一代剑仙,他是九州世界一世传奇,他的名字响彻仙妖魔,他的人生波澜壮阔。这里有他的仙侠,这里有他的情仇,自他踏上青莲剑宗的那一刻,故事便发生了......
  • 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诛国

    诛国

    害至亲者,我必杀!乱家国者,我必诛!人挡杀人!神挡杀神!任你是一镇强藩,亦或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照杀不误!争地盘,夺天下?又有何不可!
  • 掌驭鹿鼎

    掌驭鹿鼎

    “鳌拜算啥,在我的绝技撩阴腿下乖乖的躺下,武功高强算啥,还不如当高官抱美女来的实在!”这是新版韦小宝闷骚的一句话。神话中的神兽存在,被麒麟咬屁股,洗澡被玄武咬,在江湖被人砍,霉运,鸿运,两个结合的矛盾体的韦小宝,闯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活录,口头禅“美女,我来啦!”
  • 重生娱乐圈之名门盛婚

    重生娱乐圈之名门盛婚

    她是山区里飞出的金凤凰,她是嫁入豪门的灰姑娘,她是娱乐圈光芒璀璨的三栖巨星,她是华娱传媒幕后最神秘的掌控者。她是这个世界最美丽的奇迹,她是林思琪,重生在残酷命运的转折点,于万众瞩目之中,成就屹立不倒的盛世传奇!……作为一个重生的妹纸,林姑娘最想做的事,和相爱的男人谈一场干净纯粹的恋爱。但素,谁能告诉她,为神马那个和她死亡时间一致的老公不见鸟!……他是十七岁就坐拥万千家财的青城首富,他是京城楚家流落在外的名门之后,他是寰宇集团皎若月华的美男总裁!翻手为云覆手雨,听说,私底下大伙称呼他,教父?风光霁月、清雅如玉,这是人前!冷漠凉薄、散漫桀骜,这是人后!……后来,林菇凉默默的发现,这一世的宋先生好难搞。那啥,还要搞咩?咩。……男主伪高冷真流氓,女主属性略呆萌。贴上甜甜哒小剧场:……【一、结婚】看着茶几上两个红本本,林姑娘目瞪口呆:“这是?”“结婚证。”某男淡淡抬眸,见她诧异,笑了笑,补充道:“我们的结婚证。”“我知道。”林姑娘一时语塞,脸蛋红红:“我是想问,嗯,为什么你会有我们的结婚证?”“哦?”某男微微挑眉,修长白皙的手指捏起其中一个,递了过去,散漫而笑:“给,你也有。一人一个。”林姑娘:“……”重点真的不是这个好吗?重点是,你为什么一个人就领了结婚证?!【二、萌宝】清晨,落地窗外阳光正好。林姑娘小口的啃着面包,看着对面三双漂亮清澈的琉璃眸子,语带试探道:“嗯。可能有个小宝宝以后要和你们一起玩了。”对面喝牛奶的三只小萌宝齐齐住口,仰头看过来。萌宝一:“没意见。只要不是弟弟就好。”萌宝二:“没意见。只要不是哥哥和弟弟就好。”萌宝三看着麻麻欲哭无泪的一张脸,话锋一转,软软糯糯道:“麻麻,生个萌萌哒的小宝宝和我玩吧。只要不是哥哥就好啦。”林姑娘:……楼上下来的某男愣在当场,目光落在老婆平坦的小腹上,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怀孕鸟?能回到当夜戴个套么?【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娱乐圈元素,豪门总裁系,《影后》姐妹篇,林思琪和宋望重生的故事,亲爱滴们,欢迎跳坑么么哒】
  • 凶灵人

    凶灵人

    一次诡异的灭门惨案,让白俊遭到了红衣怨魂的诅咒。为了解开诅咒,他经历了一系列离奇怪异的事件。山村怪尸,枯井冤魂。小鬼抬轿,红蜡缚灵。医院里的索命死婴,殡仪馆里的无头女人,无尽的怨灵鬼魅在黑暗中等待着他。无限恐怖,死亡循环。(警告:书中真正存在厉鬼凶灵和民间禁忌,胆小慎入。)
  • 妖孽重生:至尊霸宠妖孽

    妖孽重生:至尊霸宠妖孽

    一场大爆炸,为了救下自己的队友而伟大的牺牲,她就是光。一场大火,她华丽的重生,再次睁开双眼灵魂已还,她不再是人人口中的废物,而是重生后的妖孽!他,是天地的主宰,却是别人故事里的男配角,注定了只能在远处观看着别人的爱情。为了逃脱,他开始了四处的行走。直到遇上了她,生命中的妖孽,从此便开始霸宠着她。他说:“以后我便是你的人了,你得对我负责。”她说:“我可没钱养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他说:“我有钱,你只要对我负责就行,还有,我觉得你的怀里最凉快。”说着便往她的怀里蹭。
  • 未来兑换系统

    未来兑换系统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大都是走走停停。然而,许毅却在短暂的停顿后,一骑绝尘。“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