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73600000018

第18章 移民·乡长和狗

“糖块”,是移民冯文化的一条棕黑色的小狗。

移民外迁不允许带“活物”同行。迁出当地,但不迁出重庆的部分移民,考虑到迁到新家路程并不远,就偷偷用编织袋、竹笼把猫、狗藏起来,放在搬运家具的货车中运到新家。

万州区长坪乡绿山村三组的移民冯文化,房屋处在175米水位淹没线下,大部分土地也要被淹掉,乡里就安排他一家四口人全部外迁,并定于2006年4月28日迁到璧山县正兴镇文家村三社安家。临走前的下午,由于很多东西无法搬走,冯文化就租了一辆车,准备把无法带走的东西搬到长坪乡樊家村6社的妹妹冯海燕家。正在收拾家具的时候,棕黑色小狗“糖块”似乎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它一直围着家具转来转去地嗅,怎么也不停歇下来。

“糖块”怎么办?已读初二的大女儿冯雪琴眼睛有些湿润。

“嘘——”冯文化打一声呼哨,“糖块”像一道棕色的闪电一下就窜到他面前,不停地摇着尾巴撒欢。

吹口哨呼唤“糖块”,是冯文化呼唤小狗的一大嗜好。不管在屋前屋后,坡上坡下,赶场上街,他的口哨就是一种特殊的号令。锄地时累了,一声口哨,“糖块”会带给他欢乐;坐在田埂上歇息,一声口哨,“糖块”会为他消除疲劳。他耕田脚上糊了一腿稀泥,“糖块”会一口一口地舔舐,直到把他腿上的泥舔干净为止……

可是,这一次举家远迁,无论如何也无法带走可爱的“糖块”。冯文化和妻子蒲东芬商量了几个晚上,决定把“糖块”送给妹妹冯海燕喂养。他们担心全家迁走后,聪明的“糖块”循着山路找回来,房子在175米淹没线下,人一搬走就会立即拆除。所以,他们选择在晚上送走“糖块”,装进笼子之前,还特地蒙上它的眼睛,过了溪沟,转了几个圈子,还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把它送到冯海燕家。

考虑到“糖块”到新家不习惯,冯文化就让读二年级的小女儿冯雪娇住在妹妹家两个月,把这一学期读完再到璧山的新家。

2006年4月28日,冯文化和妻子蒲东芬、大女儿冯雪琴挥泪告别即将淹没的房屋和土地,先是乘船到了万州,然后换乘大客车直奔新家。这一天,长坪乡有200位移民外迁。万州区移民局周一川科长、长坪乡乡长冯天荣等30名护送干部一路同行。400公里距离不算太远,从万州出发,四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璧山县正兴镇各个移民安置点。

小“糖块”被蒙着眼睛,晕头晕脑地到了新主人的家。冯海燕怕它跑了,就用一根铁链子拴着,它不止一次想挣脱锁链,可使尽力气也是徒劳。应该说,以前冯海燕经常到哥哥家“走人户”,近几天她又到哥哥家帮忙拾掇家什,它对冯海燕也很熟悉。

第一天,“糖块”没见到主人,只是汪汪地叫着,呼唤着自己的主人。叫累了,它就伸长脖子、竖直耳朵,希望听到主人那熟悉的脚步,尤其希望听到主人一声尖厉的呼哨……

见不到主人,听不到口哨声,“糖块”开始“绝食”了。两天、三天……过去了,“糖块”仍不吃东西。它不明白,主人为何要把它送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来,更不相信主人会弃它而去。

“哥,‘糖块’不行了,它几天都不吃……”冯海燕几乎是哭喊着给哥哥打电话。

“你给它弄点好吃的。”冯文化搬到新家就安了电话。听到妹妹说“糖块”不吃东西,泪水夺眶而出……

“那……你叫雪娇喂它试一试?”

“它也不吃,你以前喂它要吹口哨,我又不会吹……”

冯文化以前呼唤“糖块”吃饭,总是要吹几声口哨,搬到新家的头几天,他有时习惯性地打一声尖厉的呼哨,想起“糖块”已经留在了三峡老家,总是泪湿眼帘。

大女儿冯雪琴失去了“糖块”,整天就像丢了魂似的,想起“糖块”就泪如雨下,到附近镇上中学去上课,眼眶也都是红红的。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给了她无尽的关爱。可放学回到家,看不见还在老家读书的妹妹,看不见也是家中一员的“糖块”,便躲进自己的房间蒙着被子哭泣。她不明白,迁到新家为什么就不能带着小“糖块”呢?

冯文化从小喜欢养狗,在远近都出名。有一条狗他竟养了17年。妻子蒲东芬看到丈夫和女儿思念小狗,一连几天也都是以泪洗面。她对冯文化说:咱们去买一条狗吧,家里没有狗,一家人都不习惯。冯文化很快去买了一条棕色的小狼狗来喂养,颜色和“糖块”也差不多。家里有了这条小狼狗,他才有了些欢愉。一连哭了几天的大女儿雪琴才开始有了一点笑容。

“糖块”已经四天没进食,汪汪的叫声已经有些嘶哑,尤其是夜晚,它那拖着长音的声声哭号,如泣如诉,令冯海燕一家人心都碎了。渐渐地,它的声音越来越弱、越来越弱……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知道自己将来会死去,而动物永远不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去。“糠块”再聪明,怎么也不相信主人会离它而去。

冯海燕没了办法,就强迫给它灌食,可“糖块”倔强地扭着头死活也不进食。第五天,7岁的小主人冯雪娇才强迫它进了点食,也许,小主人还在,主人还会回来,这成为“糖块”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糖块”虽然只是一条狗,但“饿死不食周粟”的感人故事在附近的村民中迅速传开了,长坪乡乡长冯天荣知道后陷入了沉思,一连几个晚上都不能入睡……

安排迁往璧山县的200名移民,冯天荣对每一家都很熟悉,因为每一个移民安置点的住房都是经他一一选定的。他清楚记得,冯文化的住家原来在公路后面一点的地方,是他和璧山县正兴镇一起协商,才决定把住房建在公路边上。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糖块”送还给冯文化。之所以说这种做法“大胆”,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同。作为乡长,作为公务人员,他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移民外迁不准带“活物”同行,也不准带更多的杂件。这次迁到璧山县的移民,规定每一个人所带的东西不能超过2立方米,冯文化一家四口人,可以带8立方米的家用物品。

移民外迁搬家,如果不做出相关规定,移民会把撮箕、扫把和沉重的石磨都搬走,家破值万金,很多东西都是舍不得丢弃的。1999年外迁移民试点期间,就发生了一家移民外迁时就装了近30吨货物的“事件”。

长坪乡民风淳朴,移民们也按每一家的容积规定装运家什杂件。

几百人搬迁也十分顺利,这使乡长冯天荣十分感动。

被淹掉房子、土地的“双淹户”冯文化一家,搬家时泪别故园,无法能带走已与他相处三年的伙伴小“糖块”,就是自觉执行了不多装、不人畜混装的“有关规定”,表现了一个淳朴农村移民的理智和胸怀。

作为乡长,如果去为外迁移民冯文化送小狗,就是一种职务行为。但作为同乡,就是一种个人行为。正好,在重庆通讯学院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冯洋打来电话,说是放暑假之前要搬一些东西回家。他决定休息日去一趟重庆,顺便把倔犟的小“糖块”也带上。从长坪乡到冯文化的新家,高速路只要四个多小时。

2006年6月30日是一个周末,下午,冯天荣搞完庆祝活动,就和要到重庆办事的乡干部李军一道,驱车前往璧山县正兴镇。

临行前,冯海燕把小“糖块”抱了过来,还特地在它的脖子上挂上一条彩带。冯文化读二年级的小女儿冯雪娇也随行,离开爸爸妈妈两个月了,这位小移民还从未见过自己的新家。临行前,冯乡长给雪娇买了饮料,又特地给小“糖块”买了几根火腿肠。

当天,我调查三期水位清库验收情况刚回重庆,听闻此事后,就立刻在高速路口“截住”冯乡长一同赶往璧山。上车一看,冯雪娇晕车,吐了一地,一条链子拴着的小“糖块”在一旁依偎着。冯乡长说,他还给移民汪琴带了一只搬迁时没有带走的猫儿。

冯乡长告诉我说,长坪乡是万州区最上游的一个移民乡,对面就是名满天下的石宝寨风景区。199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全乡共有移民2714人,淹没土地2940亩,由于淹没的全是河滩上的良田熟地,先后有1447名移民迁到湖南、湖北和重庆市内的璧山县等地。冯文化就是乡里最后一批外迁的移民。

晚上7点多钟,当冯乡长带着猫、狗和小雪娇来到移民安置点时,冯文化早就守候在公路旁。

车一停下,冯文化把小“糖块”抱下车来,对着它打了一声响亮的呼哨,小“糖块”像是回应似的对着他汪汪地叫了几声。我看见,晶莹的泪水一下就贮满这位男人的眼眶。老家的乡长为他送来朝思暮想的“糖块”,他激动、哽咽,说话也语无伦次……

突然,小“糖块”摇晃着头,挣开冯文化的手,像发了疯似的拖着链子直奔新家而去。

“它要撒尿了。”冯文化眼睛红红地说。

果然,小“糖块”在它从未见过的新家门前的一堆碎石上撒了一泡尿。它用这种独特的、只有它自己才懂得的记忆方式,永远记住了主人的家,它不愿再离开主人了……

“啊,‘糖块’也真乖巧,在车上四五个小时都没有拉屎撒尿。不然,我要洗车了。在车上,‘糖块’只是闻了闻我给他买的火腿肠,还是绝食哩。”冯天荣感慨万分地说。

我走进冯文化的新家,听他讲着他与小“糖块”的许多难忘的往事,他的妻子在一旁站着,半个小时一直在陪着流泪。大女儿冯雪琴激动得抱着小“糖块”,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泣起来……

移民安置点沸腾起来了。“娘家的乡长来看望大家,给冯文化送来了女儿和狗儿,移民汪琴的猫儿也带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会儿工夫,冯文化门前就围了一大群移民和村民。

当冯天荣听他们说当地没有种柏树的习惯,而移民们在三峡每一年都要用柏树枝熏腊肉,冯天荣说:“下次我一定给你们带些柏树苗来,就种在这门前做我们长坪乡的纪念树吧。”

从乡长冯天荣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烁,从这几件小事上,也看到了基层干部一颗挂记着移民乡亲的心。

告别冯文化等几家移民,我们驱车赶往重庆。冯文化一家四口激动得泪水涟涟的画面,却叠印在我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小“糖块”这只小狗拼死也要跟随自己的主人,以倔强的行为抗争,赢得了人类的尊敬,在冯天荣乡长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主人身边。

同类推荐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冰心集(大家小集)

    冰心集(大家小集)

    本书精选冰心1919年至1993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等作品。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生命依赖希望,希望抚育生命。这是一位智者的话,精辟形象地阐明了希望对人的生命,犹如阳光、水分一样重要。几十年来我自信生命一直充满活力,保持年轻心态,就是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希望。这个希望除了做一个好教师外,就是将遨游于生活沧海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写成文学作品,在报刊上露脸,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个希望与所学中文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它犹如吸烟、喝酒、钓鱼让人成瘾。这样实现起希望来就不会有驱使身为心役的感觉,而是乐此不疲地去做。多少个茶余饭后、周末岁首时间,蜗牛般爬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散见于报刊的散文、随笔之类文章。加上连自己也恨得咬牙切齿的古怪性格——不会养花,不会下棋,垂钓于河边、湖畔,又嫌鱼儿上钩太慢,没有耐心等下去,见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凡事都有两重性,这样促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移情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加快实现希望的步伐。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极域之眼

    极域之眼

    天之际,有域谓之极。极域者,纵横不知几千万里也,其处天风浩荡、域海苍茫;相传极域之中有眼,可下联八合,上溯洪荒,然神往者众,却难觅亲临回诉者,时光荏苒,渐沦为极域之千古秘闻……一个倒计时走向毁灭的世界,一段穿越后奇异的成长历程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没有11没有11只有一份单纯执着的爱恋和一篇拯救异界苍生的史诗
  • 孤月魔后

    孤月魔后

    魔界混乱,魔君不知所踪!魔界企图造反之人称霸之人控制魔界,下令六界追捕魔君。她是人,他是魔君,人魔殊途,师父让她顺从天意,她偏要逆天而行。遭遇天谴,修仙成魔!
  • 请叫我男神

    请叫我男神

    都说“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桃花镇这回可谓是“躺了刀”了。作为一个世外桃源的小镇,从来都是无人问津。可不知从何时起,仙族、游侠,这些个修士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波一波赶过来。夏小满是个桃花镇孤儿,靠“与野狗抢食”的光荣战绩做了乞丐头儿。但在自家地盘儿上,居然被那帮修士逼得亡命天涯。好在有个落魄游侠,一人一剑一马,卖相挺唬人。这游侠问他:“小满啊,你可愿与我仗剑走天下?”夏小满勉强答应道:“那就做个游侠吧,要做就做个一代男神的大游侠!”
  • EXO之加油梦想少女

    EXO之加油梦想少女

    在一次父母的相约下,他们正式的见了第一面,而当梦倩真正打开心扉时,她的好友却乘虚而入。等她放弃他们时,他们才反应过来,不是她可恨,而是他们自己才是最可恨的。她以明星出道,来向他们以及背叛自己的好友复仇。他们请求她的原谅时,她说:“当初如若你们不狠心对我,难道你以为我会变成这样吗?说实话,还真感谢你们呢。”一场华丽的复仇即将开始!想知道她会原谅他们吗?那就来看看吧
  • 绝色神王巨宠妻

    绝色神王巨宠妻

    阴差阳错,六界之主错被封印。神后解救,万般无奈却被阻挠。神魔之战,魔族奸细浮出水面,却不知,一切皆有定数。
  • 暴虐王爷的贱婢

    暴虐王爷的贱婢

    意外穿越,谁知竟重遇负心人?在这里,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她只是一个丫鬟。这也就罢了,她只想尽快逃离这里,这个暴虐王却不肯放过她,欺负她的人不是死就是伤,甚至就连她照顾不好自己也要杀人?暴虐王,你可不可以温柔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被庶妹放火烧死在冷宫,再醒来却发现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无视,继母毒辣,姨娘阴险,庶妹算计!小小言家二房后院步步惊心,处处算计!看重生嫡女如何走出自己的锦绣前程!
  • 沧浪三国

    沧浪三国

    现实的绝望让他在新的世界点燃了期望,不依靠火药枪弹,不依靠现代科技,实事求是的还原三国历史风貌,最大限度保留传统历史文化,让你跟随主角畅游你所不知的三国,认识真实的历史。如何生存,如何融入社会,如何让一个现代人从零开始拼搏。儿女情怀,兄弟情义,父母孝道,在战乱中苟且偷生?还是勇往直前!当你读到这本书,了解的不单单是历史,还有众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 再见已是经年

    再见已是经年

    那一世,她遇上他,已经太晚。他未婚,她已嫁。“遇上”这件事常常需要运气。那一世,刚刚好,她一醒来就看见他在那里。在那个森林里,他正背对着她,举目远眺,背影是孤零零的。她知道,她不能跟他在一起。她只能把他深藏在心底。那一世,他送她,经过高山,经过牧场,直到白云贴着远地。她站在那片空旷里,等了好久好久,他才知道跑过去。她哭泣着笑了起来,尽管身后是漫天血雨。这一世,她醒来,容颜未改,臂上的疤痕还在,可是他在哪里。这是一个关于为爱痴狂的故事。爱情故事。
  •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本书尝试从心理的角度,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职场上、商场上、亲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欢迎、最能呼风唤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