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69400000024

第24章 帅才虎将——陶勇(2)

陶勇环顾四周,会场上静悄悄的。

接着,陶勇又传达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的具体指示,他说:“蒋介石把60万精锐部队摆在徐州为中心的陇海、津浦线上,布下了一着重点防御的棋,想叫我们啃不动、嚼不烂。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敌人搞重点防御,我们就来个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就是要集中兵力吃掉黄兵团15万人马,完成中间突破,并求歼徐州外围冯治安部;尔后,视情况发展,或进击两淮及海州,或再歼援敌邱清泉、李弥兵团。”

这次纵队的党委扩大会,既是任务部署会,又是动员会。陶勇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群情激昂,与会的指战员纷纷表态:“不吃掉蒋介石这60万人马,决不下战场!”“英勇战斗,解放全中国!”

陶勇号召全纵队的同志,都要树立打大仗、打恶仗,连续战斗的思想,决战淮海,务求必胜。

战斗动员会后,指战员求战积极性空前高涨,战士们的挎包、背包、子弹箱、手榴弹都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枪杆短诗”,只待一声令下,即将奔赴战场。

11月初,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给华东野战军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就淮海战役提出了具体部署。

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数十万华野大军,兵分13路纵队,沿公路、大路和阡陌,从济南、兖州、济宁、临沂、曲阜等地,浩浩荡荡向南开进。他们穿过平原上一个个村庄,涉过黄泛区一条条河流,向淮海战场推进。各路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队、担架队,日夜不停地向南开进,所经各地村镇,山东解放区人民扎起大彩门,欢迎大军南征。彩门上高悬的大红匾鲜艳夺目:“欢迎大军南下杀敌!”华北解放区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支前队伍。

按照华东野战军的统一部署,以七个纵队向新安镇,阿湖地区实施主要突击,歼灭黄百韬兵团;以陶纵等三个纵队南北对进突击运河车站及其以西地区,分割黄、李兵团联系;以另三个纵队进攻韩庄、台儿庄国民党军第3绥靖区部队,再强渡运河,直出陇海路,断黄兵团退路,阻击徐州之敌东援,以两个纵队及两个旅在中野统一指挥下,自鲁西南向商丘、砀山段出击,协同中野主力进逼徐州,牵制邱兵团。

陶勇率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2万余人,从兖州出发,向黄百韬兵团驻地新沂奔袭,直插至驼阳以南战线展开位置,向运河车站实施主要突击。

部队开进途中,陶勇收到华野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电报说:“第4纵队、第8纵队由第4纵队陶司令、郭政委指挥,应以主力一部首先袭击邳县、官湖之敌,尔后即进击徐塘集、运河车站。主力应由马头至纪集段沿沂河两岸开进,由官湖以南、纪集、猫儿窝以北之间地区,由东向西分割围歼运河车站及炮车地区守敌,得手后即沿运河两岸及官湖、炮车、窑湾沿河以东地区部署阻援。该部应首先集中主力及炮兵,攻歼运河车站守敌,务求速战速决,以便控制阵地,争取阻援时间,保障主力围歼敌第7兵团之作战。”

电报中提到的郭政委是指4纵政委郭化若,郭化若是一个久经考验的老红军,1925年参加革命,曾在红一方面军任职。部队南下时,陶勇特地请粟裕司令员派郭化若来4纵任政委。郭化若生性随和,平易近人,很快就和部队官兵打成一片。陶勇和郭化若的友谊也就是在这淮海战场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彼此尊重,相互信赖,配合默契。一个具有实战经验,有非凡的指挥能力;一个精通军事理论,且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这两个指挥员在一起可谓珠联璧合,所向无敌。

陶勇看过电报后,更加精神抖擞,他迈着迅猛有力的步伐,时而奔前,时而奔后,不断地鼓动指战员们。队伍中歌声嘹亮,欢声笑语不断,透出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一望无际的淮海平原,粗犷、辽阔。秋风荡涤着黄沙落叶,满地飘舞。此时,淮海大战已是迫在眉睫了。

11月4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在曲阜发布了《淮海战役攻击命令》。攻击命令分析了徐州敌军的态势和企图,指出中原野战军各部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已由陈毅、邓小平率主力东进,并指挥华野3纵和两个纵队从西面和南面威逼徐州,以钳制和吸引徐州以西的敌人。攻击命令明确了各部队的战斗任务和目标。

11月6日,华野各部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淮海地区,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从东起海州西到商丘700多里的陇海线上,人民解放军对徐州刘峙集团的防线发起强大攻势。

陶勇的作战计划是:第10师,以一部兵力围歼岔河之敌,得手后继续向加口圩方向挺进,攻占徐塘集。一部则沿运河东岸构筑工事,阻击可能东援之敌。第12师,以一个团渡河攻占邳县城,得手后向官湖警戒,主力直插运河车站,切断运河车站与铁桥之联系,控制车站西之铁桥,围歼大榆树之敌。第11师,以一部兵力攻占小黄家、白龙埠一线,得手后乘机攻歼官湖守敌;一部渡河南下,切断炮车至运河车站之联系,保障第12师左翼安全。尔后全师沿铁路以南西击,配合第12师围歼大榆树之敌。

战斗打响后,陶勇率领部队兵分三路杀向敌人。初冬的夜晚,没有丝毫凉意。前线指挥部里气氛异常热烈而又紧张,各部不断报来进展战况。7日,第10师第28团进占加口圩,第12师第35团攻占邳县,守敌东窜。8日,左路第11师自三面逼近官湖;中路第12师第35团在敌炮火下强涉邳县以东大河,于城东沿歼敌第9军一个加强连,进至连燕又歼敌第9军一个连;右路第10师向滩上镇攻击前进,一部由邳县以西渡河。

自发起攻击后,已经两天没合眼的陶勇毫无倦意,精神十足地指挥着战斗。

陶纵的神速行动,一下子打破了黄百韬的如意算盘。第4纵队12师师长彭德清向陶勇报告,该师已打下邳县,直指运河车站。陶勇命令彭德清迅速同友邻部队加速南北对进,抢占运河车站,防止黄百韬西逃。

果然,黄百韬兵团的三个军及44军已弃新安镇西逃,拟撤至运河以西及徐州附近地区。陶勇立即向各部队发出命令:全力追击,坚决切断黄百韬西逃的去路。在陶勇的指挥下,战士们奋勇争先,如龙似虎,强渡邳县以北数道河流,以迅猛跃进的步伐向前。

见机不妙的黄百韬望风而逃,溜得挺快,陶勇发现狡猾的黄兵团主力正向运河以西撤退,便命令各部队不顾河深水凉、侧翼威胁和飞机拦截,大胆楔入敌人队形之内,穷追猛打。

追击部队不顾敌机轰炸扫射,强渡邳县以东大河,当急流滚滚的运河出现在跟前时,陶勇亲自指挥纵队直扑运河守敌。9日晚,当陶勇先头部队赶到运河东岸时,守桥的敌人还以为是自己的后尾部队,正在大吃大喝从老乡家里抢来的鸡。陶纵一下子冲进营房,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纷纷缴械投降。接着,部队一路猛冲猛打过去,又消灭了敌桥头堡的敌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陶纵和8纵完全占领了运河大铁桥。

陶勇率部当即跨过大桥,向西追击敌人。此时,敌黄兵团四个军12万人已陷入人民解放军合围之中,敌63军和25军已被打得溃不成军,25军在拼死挤过桥时,被踩死、挤死和淹死已近一半,只剩下64军和44军这两个完整的军,在碾庄圩及周围不到18平方公里的一块荷叶型的地区内据守顽抗,寄希望于增援部队来解救。

黄百韬兵团已成瓮中之鳖了!

此时,总前委密切地关注着淮海战场上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局。陶勇纵观地形开阔,多洼地、水塘的土围子村庄时,他对这场以碾庄圩为中心的地区,将开始的围歼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尽管敌人构筑了比较完整的防御阵地,但陶勇率部包围了碾庄北面之后,迅速展开了三个师的兵力,华野主攻的四个纵队也已摆好了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阵势,其他各纵也层层摆下了阻击阵势。徐州东援之敌无法与黄兵团会师,黄百韬插翅难逃!

10日,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以绝对兵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全面攻击。陶勇命令第10师攻击大兴庄,第11师攻击秦家楼,但均未奏效。攻击大兴庄之战打得异常残酷。大兴庄是黄百韬兵团所在地碾庄圩设在东北侧的一个重要据点。敌人在此部署了一个加强团兵力,发起进攻前,我军误以为只有一个营,并且判断敌人是逃窜的、慌乱的,工事不会有多少。其实敌人是有准备的,他们修筑了完备的野战防御工事。另外,当时兵力运用不当,没有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只用双方相等的兵力,企图一举拿下,结果欲速则不达。

看着阵地上浴血奋战的官兵,陶勇的心沉甸甸的。

陶勇与第10师的指挥员一起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过细研究敌情,分批组织干部到敌前沿反复观察阵地,侦察敌情,研究部署。经过侦察,不但了解了敌人在大兴庄配有强兵,而且设防完善,构筑了子母堡群,设置了鹿砦,其地势也高出地面十来米,周围是开阔地,易守难攻。为了保证拿下大兴庄,陶勇决定投入第10师全师兵力集中兵力、集中火力,同时命令各部队严密组织战斗。

13日夜,在陶勇的命令下,第11师首先发起进攻,一举攻占秦家楼,全歼国民党守军一个团。

14日夜,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第10师奉陶勇之命向大兴庄之敌展开攻击。该师所属三个团奋力出击,第30团由北向南担负主攻任务,第28团从大兴庄的东面往西打,第29团从西北往东南攻,负责切断敌人往西的退路,以此保证第30团的中央突破。

轰隆隆的炮声划破夜空,炮弹呼啸着向敌阵地飞去。刹那间,大兴庄地动山摇,烟雾滚滚,枪声、炮声淹没了一切。炮火摧毁了一座座敌堡和主要工事,并压制了敌人的火力,敌堡顷刻瓦解,战士们踏着硝烟杀向敌群。第30团迅速打开了突破口,战士们顽强战斗,用集束手榴弹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从黄昏一直战斗到午夜,连续打垮了敌人多次反扑。战至15日拂晓,大兴庄为第10师攻占,敌第64军第467团全部被歼。

陶勇获知全歼守敌一个加强团的喜讯,非常高兴。

11月19日,华野部队对黄百韬兵团部固守的碾庄发动了总攻。在整个战场上,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发起了猛烈攻击。碾庄周围,火光闪闪,浓烟滚滚,大地在抖动。每天,包围圈都在缩小,特别是到了夜间,整个包围圈四周都响起激烈的枪炮声,到处硝烟弥漫。人民解放军用大炮猛轰敌人,敌人也从纵深阵地用重炮反扑,阵地炸出无数的弹坑。

由于包围圈不断缩小,敌机空投的粮食、弹药多数落入人民解放军阵地,急盼援军却不见影的黄百韬悲观绝望之余仍负隅顽抗。此时,人民解放军的大炮像雨点般地落在敌前沿阵地和地堡群里,打得山崩地裂,浓烟弥天。

陶勇指挥四纵从北圩墙猛攻碾庄。黄百韬只顾指挥向西圩增援,没想到陶勇从背后杀将过来。陶部占领北圩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涌进圩内,从黄百韬兵团背后,直插碾庄镇中心。

黄百韬趁人民解放军还未到,只身爬出掩蔽部,继续组织部队顽抗。经过一天一夜的恶战,黄百韬的血本军队25军已经差不多损失殆尽,只剩下部分兵力困守在尤家湖负隅顽抗。

粟裕亲自打电话给陶勇,要陶部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尤家湖。粟裕还在电话里说:“调拨特纵四辆坦克归你指挥!”

陶勇立即组织对尤家湖的攻击战,他向各师下达任务,要求当晚发起战斗,不许放跑一个敌人。陶勇命令第10师29团把交通壕、掩体挖至敌外围据点附近,组织强大的火力队。

黄昏时分,陶勇来到前沿指挥所,亲自上阵指挥。

晚8时,攻击开始,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拂晓,第29团攻占了尤家湖北侧两个集团堡群,为总攻突击扫除了障碍。

21日,陶勇部署第10师、11师和第12师34团合力围攻尤家湖,特纵的坦克也配合陶纵作战。下午4时半攻击开始。大炮轰鸣,摧毁着敌人的工事,四辆坦克威风凛凛地突然在敌前展开,冲向敌前沿工事,步炮坦克联合进攻大获成功,34团一个连迅速歼灭村南守敌,俘敌600多人。当晚,陶勇下令各部发起总攻,经过三小时激战,全歼守敌4000余人。俘虏第64军军长刘镇湘。

22日,黄兵团残部经陶纵阵地向西突围。陶勇一马当先,率部协同友邻部队全线出击,碾庄被攻破,敲响了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的丧钟。

次日晨,黄百韬兵团赖以保驾的第64军,在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攻势面前,也开始动摇,陷入绝望的黄百韬在其总部被攻破的一刻开枪自杀了。他在遗书中写着:“将帅无才,累死三军”。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华野和中野紧密配合,取得了歼敌18个师的巨大胜利。同时,把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兵团分割在徐州、蚌埠、双堆集三处,为尔后分批歼敌造成了极为有利的态势。陶部以伤亡5000人的代价取得歼敌2万的伟大胜利,其中,俘敌中将军长以下1.3万余多人。

人民解放军全歼黄百韬兵团,使国民党徐州“剿总”失去了一臂,敌人的战斗力大大下降,士气更加低落,淮海战役的战斗正朝着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

由于淮海战役的规模广大,根据粟裕的提议,中央军委统一成立了“总前委”,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整个战役。

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个野战军作战,使原来由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的格局,逐步演变成由两个野战军联合作战,共同执行淮海决战的新格局。这是南线战局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态的发展,是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在战场上总兵力还少于敌军的条件下,敢于进行战略决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徐州战场战斗双方的态势,淮海战役总前委分析商定。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中心,是集中中野全部兵力和华野一部分兵力,坚决包围歼灭黄维兵团于浍河、涡河之间。黄维兵团千里来援,沿途又经中野2、6纵队一路阻击已经相当疲劳,并且距徐蚌的国民党兵团较远,是个孤军跋涉疲劳之师,可以乘它于运动之中就势围歼。黄维兵团是蒋介石仅剩的三个王牌兵团之一,若歼灭了这个兵团,则徐州之地就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然后,再就势歼灭徐州守军,则淮海战役就能大获全胜。因此,中央军委决定,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主要以歼灭黄维兵团作战为主。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部队,辖第10军、14军、18军、85军和第4快速纵队,共约12万人,该兵团装备完好,有较强的战斗力。其中的第18军是陈诚一手扶植起来的,全为美式装备,各级军官是清一色的军校毕业生,受法西斯教育较深,号称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

在华东野战军举行的作战会议上,粟裕首先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必须加强军队政治工作和实行随战随补,随补随战的方针,使全军士气旺盛,精力饱满,经常保持满员。”接着,粟裕又点了陶勇的将,命令陶勇统一指挥第4、第11、第12纵队和渤海纵队,组成东路阻援集团,控制徐州东南一带阵地,配合友邻阻击徐州南援之敌!

这是陶勇第一次指挥如此规模的大兵团作战,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陶勇和郭化若一起分析了面临的局势,为保障中野合围全歼黄维兵团,华野负责阻击徐州南援之敌并迎击由蚌埠、固镇北犯的敌人,兵分两路。他统一指挥东路阻援集团,将与敌人展开殊死拼搏。黄维兵团被中野大军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后,蒋介石急令徐州之敌沿津浦路南援,遭到解放军阻援集团顽强抗击,前进迟缓。

蒋介石眼见徐州三个兵团难以突破华野阻援阵地,为保存主力,挽救其全军覆灭的命运,即令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至蚌埠监督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再次北援,副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放弃徐州,绕道萧县、永城南下,企图攻击中原野战军侧翼,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邓小平和粟裕及时查明了敌人行动,当即命令一个纵队,采用多路截击、迂回拦击的战法,全线向西穷追猛打,务必包围住西逃的杜聿明三个兵团人马。

粟裕命令陶勇统一指挥四个纵队和渤海纵队,经徐州以南向萧县、永崮方向急进,追歼徐州之敌。

陶勇接到命令后,迅速组织力量向西猛追。他提出“勇猛追击,连续作战,活捉杜聿明”的战斗口号,第一天急追100余里。

陶勇率领战士们大步奔跑急进,快追,不让敌人喘息!部队边追击边进行战斗动员,郭化若号召大家“一定要克服疲劳和困难,就地歼灭杜聿明的邱、李、孙三个兵团,活捉杜聿明”。

部队不分昼夜追击,冒着严寒杀敌,阵地到处响起枪炮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头顶上袭扰的敌机也奈何不得无畏的战士,饥渴交加也不在话下,人人只有一个念头:“英勇杀敌!”

先头部队已经和敌人打起来了。敌人惊慌失措,沿路溃逃的敌军队伍被陶部打得狼狈不堪。陶勇指挥部队追上一股逃敌后,命令部队立即插入敌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乱成一团,然后逐个歼灭。追击途中,连续消灭十几股敌人,加起来有3万余人。

12月4日拂晓,陶勇率领的4纵和友邻纵队,将杜聿明集团三个兵团30万人,全部包围在萧县、永城之间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这是一个纵横不到20里的地区,一场以华野11个纵队又两个独立旅,共30多万人马对阵杜聿明集团的30万人马的决战即将开始了。

此时,陶勇接到华野陈毅的电报,电文中要求陶勇命令部队从东、西、北三面猛攻,南面全线坚守,不让杜聿明集团从南面打出去同黄维会师。

根据陈毅和总前委的指示,从12月6日起,陶勇按照三面围攻,一面坚守的战法,对杜聿明集团实施轮番攻击,加上天寒地冻,开展强有力的瓦解敌军工作,敌军心不稳,不管在早晨、晚上,还是在严寒的深夜,总有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的敌人跑到解放军阵地投诚。陶勇的纵队指挥所里,不断传来各师团胜利的报告。

在战斗处于紧张的时刻,陶勇号召部队确立打大仗、打硬仗、打到底的思想,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怕牺牲、不怕饥饿和连续作战的光荣传统。战士们愈战愈勇。

战至12月10日晨,华野各纵不仅粉碎了杜聿明向南突围的企图,并且歼灭了妄图单独突围的孙元良兵团,攻占村庄50多处,将杜率领的邱、李两部紧紧包围在陈官庄,陷入同黄维兵团一样的处境。

为了垂死挣扎,只剩下两个兵团八个军残部约20万人的杜聿明集团,在空军、坦克、炮兵火力支援下,疯狂向东南突围,却遭到失败。一时间,在淮海战场上形成中野、华野围困敌人的两大包围圈。

在此情况下,邓小平和陈毅决定,对已包围的两处敌人“吃一个、围一个”,先集中兵力全歼黄维兵团,尽快腾出兵力,以对付新情况,对包围的杜聿明集团继续加以围困。总前委交给陶勇的任务是继续围困杜聿明部。

全歼黄维兵团的战斗打响后,解放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向黄维集团发起总攻。一周以后,黄维兵团已被压缩在甚小的包围圈内,12月12日,刘伯承、陈毅发出了《促黄维立刻投降书》,设在邯郸的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反复广播,极大地瓦解了敌人的军心。但黄维拒绝投降。

12月15日17时,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部队发起最后攻击,战至15日夜11时左右,全歼黄维兵团的战斗基本结束。敌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兼85军军长吴绍周被活捉。敌兵团副司令胡琏只身逃脱。至此,国民党主力部队之一的黄维兵团12万人,除少数漏网外,其余全部被我军歼灭。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此时,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东北野战军已挥师入关,华北的60多万国民党军惊慌失措,连忙收缩兵力,准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撤回江南。毛泽东审时度势,为了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毅然决定在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邱清泉、李弥兵团余部,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敌之部署。这样,就给蒋介石吃了一颗定心丸。人民解放军就可以使淮海、平津两个战役互相配合,钳制敌人,达到歼敌于长江以北的目的。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命令淮海前线解放军各部,对杜聿明实行围而不打方针。华野做出部署,以八个纵队严密包围杜聿明集团,进行战场轮番休整,以七个纵队在夏邑、永城、濉溪口等地进行战备休整。

在20天的战备休整期间,陶勇和4纵一直坚守在阵地前沿。一面开展政治攻势,将大批传单撒向敌营。每晚到前沿阵地,用喇叭向敌人广播形势和喊话。一面恢复和整顿战斗组织,提拔补充干部,充实基层,抓紧对俘虏兵的教育,把教育成熟的人员,迅速补充到基层连队。在这一过程中,深入进行形势教育,广泛开展立功创模运动,通过多种形式教育部队认清形势,鼓舞部队斗志。

同类推荐
  • 红楼绝唱:曹雪芹

    红楼绝唱:曹雪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楼绝唱:曹雪芹》对曹雪芹这个人物本身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从曹雪芹这个“圆心”出发,不断伸出半径,延伸到他的整个家族和他所处的整个时代背景,浓化对曹雪芹思想、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渲染。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 吴宇森传

    吴宇森传

    本书是吴宇森亲自授权撰写的中文传记,讲述了吴宇森从平民小子到国际大导演的奋斗经历,以简洁优美的笔调展现了吴宇森的生活历程和电影拍摄过程。书中内容都是吴宇森导演直接讲述、整理成文的,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众多著名人士作序并推荐,并附有周润发、牛春龙对吴宇森的评论文章。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青冥异录

    青冥异录

    仙、凡之间真有天渊之别?什么样的人可以修炼成仙?仙女的身体是否奥妙无穷?……本书专门刨根问底裤!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老师你好

    老师你好

    我叫房俊,梁国公是我亲爹,太宗皇帝是我丈人,高阳是我老婆......不对!我叫陈志和,是大学老师,我爹是农民,没有老婆......
  • 飞鲨掠涛

    飞鲨掠涛

    军人,不能忘却热血青春寸土当护;军人,不能忘却使命报国青春不悔!血洒碧空,振兴中华!……………………………………………………………………完本精彩短篇《未上膛的子弹之天生将才》《幽灵军刺》,读者群【324080528】期待你的加入
  • 妃笑倾天下

    妃笑倾天下

    官家庶女,被逼进宫。只想安安稳稳静候一生,谁知后宫阴险,步步惊心,万般无奈之下,高处走钢丝,妃笑天下。
  • 今霄酒醒何处

    今霄酒醒何处

    余一鸣,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中、短篇小说选共四本,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表小说50多个,小说十多次入选选刊和年度选本,并多次进入小说排行榜。曾获2012年人民文学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奖、2011《小说选刊》年度奖、《人民文学》2011年度小说奖等奖项。
  • 异界之归途路

    异界之归途路

    身为华夏国的物理科学家,在一次时光机的实验中,意外来到了异世界,看过的穿越小说很多,可惜主角的穿越之路确实悲催无比。在最底层拼搏,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又怎么是前世科学家所能体会到的辛酸。一步一步走下去,与大多穿越者不同,他没有光环,他为了生存拼搏,他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但他有个梦想,回家——地球,支撑着他走下去的第一个信念。
  • 卢梦求职记

    卢梦求职记

    以倒叙的写法,讲述了大学毕业生卢梦经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并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的故事,同时在爱情方面,她也收获了甜美的果实。
  • 惊世拳芒

    惊世拳芒

    昊天武道,六阶九品;血脉造化,上古称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十二只

    EXO十二只

    张懿(标准行星饭)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EXO北京演唱会,在演唱会上她遇见了小赵权,小赵权强烈建议她参加SM公司,懿懿从未想到自己会来到自己男神所在的公司,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加入了SM。公司将她安排到EXO的宿舍,暂时在EXO的练习室练习,究竟张懿和EXO成员会有怎样的爱恨纠缠呢?最后究竟她将与谁喜结良缘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