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2600000007

第7章 裹脚布

1

庞叔侃在山路上走着,听见毛泽东和杨开慧在山坡上说说笑笑,忙叫道:“先生,先生。”

“是叔侃呀,”毛泽东扶着杨开慧下了坡,回到山路上,问道,“你又招了几个学生?”

“三个。”

“好呀,不错,你开慧嫂子的学生又多了三个。有女生吗?”

“女的?没有一个。”

“看样子女生难得招。叔侃,你来了,正好,我们一起去帮你开慧嫂子招几个女弟子。”

他们一行朝韶山冲毛福轩家走去。

毛福轩也为没有女生发愁,心想着工作得从自家做起。妹妹毛霞轩答应了,他又劝妻子贺菊英。贺菊英的贤惠在韶山冲是很有名的,对公公婆婆很孝敬,和小姑子毛霞轩相处得如亲姐妹,加上她人长得端庄,还会做裁缝,毛福轩非常喜欢,只是他觉得菊英太规矩了,在娘屋里就缠了脚,现在还不拆。他希望她能自己走路,出门就不再要他背了。这次要办夜校,他觉得是个好机会。

“上夜校可以学文化,还可以明道理。”毛福轩说。

“去吧,嫂子,我们一起去。”毛霞轩在一旁撺掇说,“我天天陪你去。读书好呢,你看开慧嫂子,有文化就是不一样。跟她在一起,我都变得聪明些了,要是再听她讲课,我会更聪明的。嫂子,我们要是一起上夜校,学了字,又明理,那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呢。”

“我也想陪你去。只是,”贺菊英犹豫道,“只是,我去了像什么呢?别人说,女人上学堂,是没规矩。我不想做没规矩的女人。做了没规矩的女人,人家会说闲话。”

“什么叫没规矩呀?”毛泽东大步跨进门来,道,“菊英嫂子是我们韶山冲有口皆碑的,怎么会没规矩?”

“润之来了。”

毛泽东和杨开慧、庞叔侃走到屋里,毛福轩和贺菊英忙起身打招呼,并叫他们坐。毛霞轩去后屋烧水泡茶。

“菊英,你是我的老弟嫂,你想上夜校,就大胆去,还有霞轩妹妹。今天,我和你开慧嫂子专程来,就是请你和霞轩做她的女弟子,你愿意不愿意呀?”毛泽东说。

“愿意,愿意。润之叫我们做的事,肯定是为我们好。只是,女人去读书,我怕别人会说闲话。”贺菊英说。

“这有什么好怕的?”杨开慧说,“我不也是女人吗?我不但以前读书,现在还要教书呢!”

“菊英,你看,开慧嫂子也是女的,她老师都敢当,你去读书,怕什么。开慧嫂,我把菊英和霞轩交给你了。”

“好嘛,好嘛!”毛泽东朝杨开慧笑道,“福轩给你收了两个女弟子。”

“菊英,”毛福轩又说,“你上夜校,把这裹脚布拆了。”

“这,”贺菊英说,“这个,不妨碍上夜校吧。”

“怎么不妨碍呢?你去上夜校,难道还要我天天背着你去?”

“是的,”毛泽东说,“我看福轩说得对,你裹着脚,不好走路,上夜校也不方便。福轩事也多,总不能天天背着你。”

“嫂子,”毛霞轩说,“你看,开慧嫂子不裹脚,不是很好吗?”

贺菊英看了看杨开慧的脚,自然而又大方,又看自己的脚,裹得小小的,像包着的一对粽子。贺菊英很羡慕地看着杨开慧。

“不缠脚,走路是轻快得多。”杨开慧见贺菊英动心了,说,“来,我帮你拆。”

“这,”贺菊英忙拦住杨开慧,“这个不干净,让霞轩来。”

“没关系。”杨开慧说着,弯腰要给贺菊英拆。贺菊英按住双脚不让,毛霞轩上前想拉开杨开慧。

“菊英,”毛泽东说,“我看你就让开慧拆。她是你的先生,帮你拆了包袱,好上夜校。”

杨开慧趁机给贺菊英拆起来。毛霞轩在一旁帮忙,将拆下来的裹脚布叠在一起。裹脚布一层一层,外面的拆下来还没有什么,拆到里面,慢慢地散发出一种怪气味。毛霞轩捂着鼻子说:

“这气味好难闻呢。”

“是难闻。”毛泽东说,“好好一双脚,硬要用这么长的布缠住,让你有脚走不得路,爬不得山。封建的东西害人啦。”

“我早就要她拆了。”毛福轩说,“她怕人家说闲话。”

“你不能怪菊英。你以为她裹着脚舒服?菊英不拆,也是没办法。她怕呀,怕人家闲言碎语呀。这个闲言碎语不知害了多少人。好好一双脚,无缘无故地缠上块布,一层层,害得人走路都不方便。是不是这样,菊英?”

贺菊英笑了笑,说:“道理我不懂,但润之说的,准没错。如果福轩要像你这么说,我也早就拆了。”

“我的面子小了,还是润之和开慧的面子大。”

大家都笑了。毛霞轩更是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嫂子去,我就有伴了。”

“霞轩,你把裹脚布给我看看。”毛泽东忽然说。

“哎呀,”贺菊英不好意思地说,“润之,别看吧,臭死人了。”

“唔,是臭呢。难怪文章写得不好,就比喻像这裹脚布,又长又臭,这裹脚布是好臭呢。”毛泽东把脸别在一边。

“润之,别看了,给我,”毛霞轩抢过裹脚布说,“让我丢了它。”

“哎,哎,”毛泽东忙说,“不要丢。不要丢。”

“这么臭,还留着,有什么用?”

毛泽东望着杨开慧,意味深长地说:“大粪臭可以肥田,裹脚布这么臭,一定有它的用场,开慧,你说呢?”

“唔,是的。”杨开慧点点头说,“霞轩,别丢掉,把它收好。”

2

离开毛福轩家,毛泽东和杨开慧去炉门前吃年饭。快到炉门前时,杨开慧有些犹豫了。

“我去好不好呢,她家又没请我。”

“到都快到了,怎么还能打退堂鼓?”毛泽东笑着说,“不要怕,有我呢。你今天已收了两个女弟子,说不定,吃餐年饭,又可以收个女弟子呢。”

到了炉门前罗家门外,就已闻到炒菜的香味了。

三秀正在门边打望,见毛泽东来了,本来很高兴,见杨开慧也跟在后面,马上把脸板起,靠在门枋上。

毛泽东看见三秀,笑着打招呼。

三秀忙把身子一侧,让毛泽东过去。

杨开慧朝三秀笑了笑,准备跨过门去。

三秀见杨开慧就是早晨在田塍上遇见的那个女人,想想她是杨开慧,像大姐一样得到毛泽东的敬爱。以前姐姐一秀回娘家,三秀便问,小姐夫对你好不好。姐姐说好呢,把她当姐姐一样,有好吃的要喊她,还教她读书,教她写毛笔字。姐姐说,姐夫的毛笔字写得比爹还好。三秀望着杨开慧,想起因为有了眼前的她,姐夫很少来炉门前了,自己也不能常去上屋场,不由心里憋气,把手一拦。

“你是谁?我不认识。”

“你是三秀吧,”杨开慧站在门口,笑着说,“我,我是你大姐开慧呢。”

“我大姐?”三秀仍然不让杨开慧进去,板着脸说,“我大姐早就死了。”

杨开慧显得很尴尬,说:“我是你姐夫润之的新夫人呢。”

“新夫人?我不晓得,也没听说过。”三秀鄙夷地看着杨开慧,说,“我大姐嫁到上屋场,是八抬大轿抬去的,我还去做了上亲,坐了上席,喝了上亲酒。你什么时候成了我姐夫的新夫人?我没去做上亲,没听说过我姐夫办了喜事,哪里冒出来一个新夫人?不晓得。”

三秀还是不让杨开慧进去。

毛泽东进屋后,忙着与罗鹤楼打招呼。毛泽东还是喊罗鹤楼岳父。罗鹤楼一见毛泽东,自然十分高兴,马上拉着毛泽东去厨房见三秀娘。三秀娘正在用子姜炒鸡,炒得一屋香气腾腾,见毛泽东进来喊她,显得十分激动,答应一声,放下锅铲,拉着毛泽东的手左看右看,然后又说:“坐,坐,坐!”又张罗泡茶,真是岳母娘见了郎,屁股不挨床。

三秀娘失去一秀后,这些年都很伤心,看见毛泽东,自然像看见一秀一样,所以毛泽东每次回家都要来罗家看看,罗家一直还把他当女婿看。

罗鹤楼像个父亲一样关切地问:“这几年还好吧?”

“还好,还好。结婚这件事本想请你们二老,只是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就没有惊动二老了。”

“只要你们好就行。”罗鹤楼很诚恳地说,“听说你都有两个细伢子了。她怎么样?”

毛泽东知道罗鹤楼说的她是指杨开慧,说:“她还可以。她爹是个教书先生,她也像一秀那样贤惠。噢,我把她带来了,给你们看看。开慧,开慧人呢?”毛泽东返头一看,身后不见杨开慧。

“哎,我在这里。”门外,杨开慧答应一声。

罗鹤楼见三秀霸王一样拦在门口,忙跑过去,拉开三秀说:“你这是在做什么?吃饱了?这,这是……”

“她就是开慧呢。开慧,这是一秀爹。”毛泽东忙走过来介绍。杨开慧忙叫道:“爸爸。”

“呃,呃。坐吧,屋里坐吧。这是三秀。”罗鹤楼答应着,并往里让座,“三秀,你站在门口做什么?还不给大姐和姐夫泡茶。”

“我没有大姐了,我大姐死了。”三秀赌气说。

“你,你找打不是?”罗鹤楼鼓起眼睛瞪着三秀。

杨开慧忙牵着三秀说:“我和三秀在说话呢,三秀没说错,三秀的大姐是死了,看三秀愿不愿意认我这个姐。”

罗鹤楼见杨开慧很大度,说:“她呀,细伢子一样,只晓得做事,不懂礼节。”又对三秀说,“还不给姐姐泡茶。”

三秀并不领情,黑棋子一样的眼珠砸了杨开慧一下,转身就进了厨房。

三秀在后屋只泡了一碗茶。三秀娘又拿了个碗,三秀不往碗里放茶叶。三秀娘倒开水时发现一只碗里没有茶叶,又向那碗里抓了一撮,冲上开水泡好。三秀却不端。

三秀娘无奈,端着两碗茶出去。杨开慧忙起身接过茶喊妈妈。三秀娘高兴地答应着,满面笑容地端详着杨开慧。杨开慧接过茶,一碗端给毛泽东,另一碗端给罗鹤楼。三秀娘忙上前对杨开慧说:“这是给你泡的,他另外有,他另外有。”忙又向厨房喊道:“三秀,给你爹端茶来。”

三秀闷闷不响地端着一碗茶出了厨房,把茶放在罗鹤楼坐的桌子边,又闷闷不响地进去了。

“你赌什么气呀你?”三秀娘追到厨房,看了看锅里焖的鸡还没焖烂,说,“快给我加把火。”

三秀坐灶门口,往灶里添柴禾,灶里的火旺了起来。

“你大姐夫找的这个,我看蛮好,你为什么不高兴?”三秀娘又把盖子揭开,用铲子把鸡翻过来翻过去,那鸡越焖越香了。她用筷子夹一块咬了咬,说,“唔,烂了,好香。”

“不高兴就是不高兴,没有为什么。”

吃饭的时候,三秀不上桌,坐在厨房灶台边吃。灶台上有一只菜碗,铲了些菜。杨开慧在堂屋见三秀没来,对罗鹤楼说:“让三秀一起来吃吧。”

罗鹤楼望了一眼厨房,说:“这妹子,不管她。”

“还是一起来吧。”杨开慧起身向厨房走来,并一边喊着,“三秀,三秀,上桌吧。”

哼,假心假意,谁稀罕你。三秀在厨房听见喊,在心里说。

杨开慧知三秀一下子还不接受她,向毛泽东望了一眼。毛泽东会意,起身跟着杨开慧来到厨房,端起灶台上的菜碗给杨开慧,又和杨开慧把三秀往堂屋推,说:“去吧去吧,你看,你的面子好大,两个人请你上桌。”

“我不去,我不去嘛。”三秀挣脱着。

“去吧,三秀。”杨开慧拉着三秀往外拖,“吃了饭,我们还要商量你读书的事。”

“读书?”一听说读书,三秀停止了挣扎。以前毛泽东来炉门前,看见三妹总要她读书识字。三妹好想读书,父亲说她是女孩,读什么书。今天杨开慧又讲读书,她望着毛泽东问:“读书?姐夫,我这么大了,还能读书?”

“怎么不行?行呢,上夜校读啊。”杨开慧拉着三秀的手,看着三秀清丽姣美的面容,想她的姐姐大秀,也一定是这样清丽姣美。据毛泽东介绍,大秀的脾气是十分的温柔。三秀是最小的妹妹,自然要娇着点。这么骄横的小妹妹,也是很可爱,怪不得毛泽东常提起她。她想,这次一定要劝她去上夜校,也了却毛泽东一桩心事。她很诚恳地对三秀说:“只要你想读,你愿意去读。霞轩和她嫂子贺菊英,年纪和你差不多吧,她们都去呢。”

“真的?”三秀还是向毛泽东问。

“是真的,你开慧大姐不会哄你。”毛泽东指了指杨开慧说,“她就是教书先生。今天是教书先生和我上门请你去读书,你还不给面子?”

“你又没讲,我怎么晓得。”三妹没气了,心里暗暗地高兴起来,不再固执,只站着不动。杨开慧见火候已到,拉了三秀一把,说:“我们快点吃饭,吃了饭好商量读书的事。”

三秀这时觉得杨开慧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刚才自己对她那么凶,她不仅不计较,还是像姐姐一样让着自己,关心自己。三秀有点不好意思了。杨开慧又在拉她,她也就顺势进了堂屋,走到餐桌前,在毛泽东对面坐了下来。

同类推荐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李嘉诚传:峥嵘

    李嘉诚传:峥嵘

    本书是两岸三地资料最详实,最权威的传记版本。本书作者持续跟踪采访了李嘉诚等两岸三地三百多位政经名人,大量独家图片与第一手资料,磨砺十年终成此书。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热门推荐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我的女友2000岁

    我的女友2000岁

    沉迷于古代传说的谢非欢,因为一封邮件,无意中闯入实验基地,于是卷入了一系列诡秘的事件当中。他认知中的女友,是漂亮、自信的女教授,却未曾想她竟是来自于2000多年前的……他以为他的敌人,只是精于算计,野心较大的商人,却不知这神秘组织头领竟然是人人皆知的“他”。
  • 三千帝宠

    三千帝宠

    七年前,她是他的妍儿,是他口中天下最灵慧的女子。七年后,她是他的皇后,是万民口中的祸国妖妃。不过七年。“臣妾在想,如果在最无知的时候没有遇到皇上,是不是不会痛,不会受伤,更不会……生,不,如,死!”她恨,骨肉腐烂之痛,原来她只是他任意取舍的棋子。他爱,死性不移之苦,她是他永远开在池中的芙蓉花。帝王之家,在江山红颜之间利弊权衡,谁又能承诺。却不知,她于他,可辜天下,他于她,三千帝宠,不敌其爱。“妍儿,很庆幸,我能为你准备好一切。”“羽千涔,此生此世,你都不能再抛下我。”他为她付出所有,只希望,所有能如七年的初见。
  • 诱爱冷妻

    诱爱冷妻

    那一年,老谋深算的京墨一不小心,迷上了这个浑身上下都写满了秘密的女子。他疼她宠她,却从不在她面前谈及“爱”。当放浪不羁,身世神秘的无良男医生到最心狠手辣的冷面女杀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周远途勇闯天涯

    周远途勇闯天涯

    哪位哥们能帮我做个封面啊?实在是找不到好图了。
  • 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

    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曜帝君

    仙曜帝君

    旷世奇才为何沦落街头?新婚燕尔为何成为生死宿敌?幽冥之下为何有仙人飞升?周天之内为何劫数频频?连环修仙者遇袭案,究竟是何人所为?九天伏魔大阵每晚鬼哭神嚎,究竟是福是祸?数百世的轮回,一代代文明的陨落,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义的沦丧?是魔的执念还是神的贪婪?敬请关注宗烨新书《仙曜帝君》。(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谢谢各位书友。)
  • 在阳光下晾晒

    在阳光下晾晒

    小说通过描写乡下青年秦林离家出走,混迹大都市打工谋生的故事为主线,给读者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多彩,同时也将都市生活的危机、陷阱等的另一面也暴露在读者眼前。作品将都市的阴暗、男人泛滥的激情、女人潮湿的心统统放在阳光下晾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泪妾

    泪妾

    她被自己的丫环诬蔑、被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出卖了。他说过他爱她的,她以为他定会相信自己,然而一切却不然。当愤怒凌驾于一切时,她的夫君变得遥不可及,变得冷酷变得无情,在他那充满仇恨的双眸内,她看到了绝望。死,唯有一死她才能解脱.偏偏在寻短见之时,腹中的孩儿踢了她一下,就这一下触动,她知道她不能死。于是她决然地离开了,成为了一个已死之人。带着孩子在这个世上苟活着,以为已将前尘如梦般抹去,然而却依旧逃不开这个男人的法眼。在得知她还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时候,他再度如鬼魅般出现,扰乱她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