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1400000017

第17章 明代萨满教的分化与衰微

一脉相承——发展演变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由于它的理论体系不如藏传佛教,加上一些政治领袖如阿拉坦汗对藏传佛教的提倡和政策的引导,所以在明末清初之际被藏传佛教黄教派所取代。

萨满教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虽然在明末清初处于末流,但依然根植民间,与远古信仰一脉相承,其文化底蕴不可谓不深厚。在这方面,萨满教对北方民俗的影响以及它的环保意识,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书写了特殊的篇章,其现实意义不可小觑。

明代社会的诸多宗教处于新旧交替的重要转折关头。当时的萨满教由于在元代受到佛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冲击,没有完成向一神教的过渡,其政治地位被藏传佛教取代。元亡后,其势力北撤塞外建立蒙古汗廷,在蒙古民间具有深厚基础的萨满教一度复兴。

明代初期,执政者鉴于前代崇奉藏传佛教的弊端,便促使汉传佛教的恢复和发展。这样一来,藏传佛教的藏传佛教在内地失去了昔日的荣光,国师、佛子在内地的佛教活动,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被挤出内地,来到关外传教。当时藏传佛教中黄教派的传播者乃济陀音首先东行,来到关外。

藏传佛教到关外传教,不仅适应了崛起中的女真人宗教信仰的需要,而且也使得东北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为了各自的利益,既互相融合,又互相排斥,体现出明代社会诸教更替的一个历史过程。

至明孝宗朱佑樘时期,东北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正式皈依藏传佛教黄教派,宣布蒙古萨满教为非法,收缴蒙古萨满教各类法器、翁贡,进行焚毁处理。至此,结束了萨满教在蒙古族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使之变成了一个非法的宗教组织,蒙古族萨满教急剧衰落。

阿拉坦汗原本信仰萨满教。但在当时的条件下,阿拉坦汗属部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人口迅速增加,急需聚敛社会财富。可是萨满教所倡导的大规模的血祭和殉葬制度,愈加冲击着本已薄弱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不分主次的多神观念使蒙古社会为争权夺利而动荡与纷争不息。所以萨满教已不可能为阿拉坦汗所选择。

随着阿拉坦汗和明王朝关系的改善,阿拉坦汗也失去了利用其他宗教的可能,而信仰藏传佛教是阿拉坦汗当时唯一的选择。

阿拉坦汗皈依藏传佛教后,宣布萨满教为非法。于是,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萨满教只好转入民间,进行秘密活动。但藏传佛教的传播,各地情况又有所不同。

地处东部边陲的科尔沁草原,当藏传佛教传入时,萨满教势力依旧炽盛。那里的普通牧民乃至执政者无不崇信萨满教。直至黄教派的乃济陀音东行,赴科尔沁地区传播藏传佛教,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乃济陀音在来科尔沁地区之前,曾经在大黄帽洞道场苦修法。有一次,他正在诵经说法,为修道备用的酸奶桶突然向东倾斜,奶汁洒向东方。乃济陀音认定,向东部蒙古传教的时刻已到。于是,在1627年,率领30名弟子,向东出发,来到盛京即沈阳,然后前往东部蒙古地区传弘黄教。

当时在盛京的皇太极诏谕乃济陀音,让他领弟子们前往蒙古科尔沁部的土谢图汗驻地去传教说法。土谢图汗驻地位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

在土谢图汗驻地位,乃济陀音敦促科尔沁部的人,禁止杀生,废除萨满教古老的翁衮崇拜,恭敬三宝。他最极力宣传《大悲心陀罗尼经》,使蒙古人相信此经文能够抵御魔鬼和灾难,确保来世幸福。

由于乃济陀音的劝诫,众多科尔沁王公、贝勒、贝子、福晋们均已皈依黄教,成为虔诚黄教的信徒,并将乃济陀音尊奉为科尔沁部10旗博克达葛根。

科尔沁部10旗王公们商议,共同集资为博克达喇嘛营建一座寺庙。并依乃济陀音之旨,选定白音胡硕,兴建了著名的遐福寺,以供驻锡。白音胡硕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镇。

在乃济陀音宣传佛法的时候,科尔沁地区萨满教最高首领郝伯克台,为了维护萨满教的利益,带领自己的众多门徒,坚决反对佛教代表人物乃济陀音的传教活动。然而,科尔沁地区北元执政者此时已皈依藏传佛教,并全力支持乃济陀音。在僧、俗联合打击下,郝伯克台最终遭到失败,向藏传佛教妥协投降。

为了科尔沁萨满教的生存,郝伯克台及时改变策略,采取佛、巫合流,以变求存的方法,保住了萨满教。以郝伯克台为首的妥协派,遂被称之为“白萨满教派”。

科尔沁萨满教教主郝伯克台投降藏传佛教后,一部分坚信自己教旨的萨满巫师抵制其妥协行为,遂从“白萨满教派”中分裂了出来。

这些萨满巫师坚持原教旨主义立场,继续反对藏传佛教及其理念,提出“斩下僧人头,祭坛做牺牲”的口号。他们不向佛社祈祷,不与喇嘛一起做法,不进入主人家佛堂,不依桌椅,席地而坐,遂被称之为“黑萨满教派”。

由于萨满教在蒙古族聚居区的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常遭到蒙古贵族和下层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以至于从明神宗朱翊钧开始直至清代前期,萨满教在的主导地位大大下降。残酷的现实使北元执政者认识到,如不改弦更张,一味地崇信萨满教,总有一天,势必要危及蒙古贵族上层集团的切身利益。

明神宗时的1574年,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邀请西藏黄教教主锁南嘉措即三世达赖来蒙古传教。4年后,阿拉坦汗和锁南嘉措在青海相会,并为土默特部举行了隆重的入教仪式。自此,大批蒙古人出家为僧,黄教寺庙在蒙古各地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接着,锁南嘉措向蒙古各部提出了严厉打击萨满教的措施,例如,蒙古各部民如要信奉藏传佛教,必须立即放弃信奉萨满教,否则即强行抄家,没收牲畜、帐幕等全部财产。他还大骂萨满教是邪教,在蒙古地区必须连根拔除。

锁南嘉措的强硬措施,获得了蒙古贵族的大力支持。明思宗时的1604年,蒙古上层颁布了《卫拉特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禁止萨满教。其中规定:谁请萨满主持祭祀和跳神,就判罚其马匹;取缔萨满教的祖先神翁衮;为祭祀而杀牲畜者,判罚财产。

1609年,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颁布法规,强令蒙古人民在大喇嘛呼图克图和藏传佛教徒所到之处,一律供应各种所需物品和车马,喇嘛有权将违者处决。

在当时,尚在东北的清太宗皇太极也在竭力实行笼络东北蒙古的方针政策,大力赞同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流传,这对于日趋陷入危机状态的萨满教来说,不啻是雪上加霜。

这样,在清代前期,蒙古地区的萨满教就逐渐地销声匿迹了。但是,萨满教在满族生活地区,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旁注]

藏传佛教 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虽然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但是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远的影响。

汉传佛教 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我国,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同时受到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影响,但以北传佛教的影响力较大,南传佛教只在云南等地流传。事实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

黄教派 是我国藏传佛教宗派。黄教派即格鲁派,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黄教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黄教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大悲心陀罗尼经》别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因为佛所说的经典,都叫经,所以《经》这一字,就叫通名。因为只有这一部经,特别叫这个名字,其他的经典,都不是用这名字。这部经以“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来做譬喻。陀罗尼是梵语,此云“总持”;总持就是法,这种总持的法。

牺牲 古指祭祀或祭拜用品。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此外,“牺牲”二字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佛社 民间信佛者和僧尼互相配合而结成的佛教组织,在民间一般称为“法义”或“法社”。有时两者混称。我国民间结佛社之肇始,最迟不晚于北魏。北魏初年,民间为共同组织建造佛像,以齐心协力完成此类浩大工程,遂结成团体,以一族或一村为单位,时称“义邑”或“邑义”。

土默特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并重新划分6个万户,土默特部为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任命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统领右翼三万户的济农。此后,其次子阿拉坦汗占据十二土默特之大部,逐渐强大起来。以后逐渐成为右翼诸部政治、经济、宗教的活动中心。

《卫拉特法典》成吉思汗以后的蒙古家庭法,1640年制定。作为17世纪卫拉特蒙古的大法典,《卫拉特法典》鲜明地呈现了卫拉特社会封建世俗等级和僧侣等级的状况。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治理,调整厄鲁特与喀尔喀各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族势力的同盟。

[阅读链接]

1653年,乃济陀音离开白音胡硕“遐福寺”回到归化城小召寺,即后来被清康熙皇帝赐名的“崇福寺”诵经作法。不久,乃济陀音接到科尔沁左翼中旗王后宾图哈敦病重的消息,应清顺治帝敕命和弟子们的恳求,前去为其主持祈祷。当他走到翁牛特部境内的锡尔噶河北岸时,得悉宾图哈敦的讣报,遂返回。

在返回归化城途中,乃济陀音圆寂,据说终年96岁。弟子们将其舍利安放银质覆钵式灵塔内,置于白音胡硕遐福寺主殿楼上,以备后世信徒供养。

清代满族的萨满教祭祀

明末清初之际,藏传佛教在满族虽有一定的势力,但未能压抑住萨满教,而满族萨满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释、道二教以及民间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成分,因而在明末清初东北的满族聚居区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女真族领袖努尔哈赤、皇太极正在积极利用宗教巩固其政权。虽然他们当时未将萨满教列于其中,但由于萨满教始终为满族所信奉,故又采取听之任之的政策。

清王朝建立后,具有悠久萨满教信仰历史的满族在入关定鼎中原后,把萨满神祭仪式带入了京城,在皇城内建神堂祭祀萨满诸神。1747年,清乾隆帝命庄亲王允禄等总办、官著承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这是清代对萨满祭祀仪式的一次官方性质的大规模整理。

作为一个多神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在清代初年信奉3个神系:自然神、动植物神、祖先和其他神。

清初萨满教的自然神崇拜,主要表现在对七星神、火神、山神的崇拜。

七星神即北斗七星神崇拜和祭祀,对满族来说古已有之。满族很早以来就认为,夜晚万籁俱寂时,七星北斗在繁星之中显得特别耀眼夺目,并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因此,企图通过对它的祭祀,达到消灾免难的目的。

当时祭星的具体做法是:用明末由辽东传入的汉地巫术,即剪纸人的办法,先由萨满剪成若干张纸人,然后对北斗七星祈祷,希望它能帮助人驱逐恶魔病鬼,转嫁于纸人。

清初火神崇拜,体现了满族历来对火的重视。满族一向认为,人世间,只有圣洁的火才能祛除妖邪,保佑人们平安。萨满教中作为神、人相通的媒介萨满,一向有使用火的高超绝技。因此,满族十分重视对火神的祭祀,每年春秋祭祀火神木雕像。

清代对山神的崇拜依然如旧。满族贵族认为自己发源于长白山,受到山神的保佑,取得一统天下的大权。因此,清代历朝执政者总要派官吏拜祭长白山。1677年,清圣祖康熙皇帝诏封长白山神祭祀如“五岳”祭祀的规模,从此对之届时望祭无缺。1754年,清高宗乾隆皇帝巡幸吉林时,特意望祭长白山。1875年,清光绪皇帝加封长白山神为保民。

清代萨满教的动植物神崇拜,主要表现在对乌鹊、狗和柳树的崇拜。

关于乌鹊崇拜,清代广泛流传着的有关其始祖的传说,就是与乌鹊联系在一起的。据史载: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一泊,名布儿湖里。

初,天降三仙女,浴于泊。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古伦,浴毕上岸。有神鹊啣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色甚鲜妍。佛古伦爱之不忍释手,遂啣口中,甫着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后生一男,生而能言,倏尔长成。母告子曰:天生汝,实令汝为夷国主,可往彼处。将所生缘由一一详说。乃与一舟顺水去,即其地也。

这个男孩,被称为满族贵族的始祖;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的布儿湖里,被认为是满族的发源地。

据说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的清王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其军队和明军在辽沈地区作战时,乌鹊多次充当了救命恩人的角色。因此,满族贵族以及一般平民十分崇拜乌鹊。祭祀之时,各家均于院内立一神竿,每天放置米谷,称为供神鹊。

满族对犬的崇拜也由来已久。满族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民族,缺少马匹和牛具。因此,狗在打猎时充当了主人的得力助手。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中,狗又成为满族人民重要的交通工具。

扒犁对缺少车马的满族人民来说,是冬天在雪地和冰冻的江河上最好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由1只至4只狗在前牵引的。狗拉爬犁的故事和传说,至今还深深地埋藏在东北人民的心目中。

正因为狗在满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颇受崇拜。清太祖努尔哈赤时就明确规定:不准杀狗、吃狗肉,不准穿戴用狗皮做的任何物品。至今,东北的某些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还在这样做。

柳树与满族的关系也很密切。满族远古先民的女性崇拜就是证明。在满族社会中,柳还被解释成世间初起时的一种物质,一些家庭在举行家祭时,常在供案上摆一些柳枝,上面有9枝绿叶,象征着九天,祭后将柳枝请入神龛中。家祭仪式体现了萨满教的植物图腾。

家祭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因为多在春秋时节进行,所以又称为“春秋祭”。在祭祀前的一段时间里,从环境到物质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此期间,一是不允许争吵、打斗,借债、不允许嬉笑,二是不允许孕妇及各种不洁的人参加,三是要准备好各种食品和供祭祀使用的器具。

家祭的第一天是祭神,分为朝祭和夕祭。神位设在正西墙上的神龛里,所祭之神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关帝圣君。西炕设供桌,摆放糕、酒、饼等各种食品。萨满头戴神具,摇铃持鼓,口念吉词,款款起舞,众人也击鼓相和。夕祭的神位在西北角,所祭之神都是部落之神和祖先。需要背灯祭的是“佛多妈妈”,希望她保佑家族人丁兴旺。

家祭的第二天是祭索伦杆,也叫神杆。索伦杆高约2.5米至3米,上有锡斗。祭杆时将猪的各种内脏放在里面,如果3天之内,被鸦鹊吃完,便是大吉大利。因为每次的大祭都要重新更换索伦杆,所以这种祭杆大典是十分隆重的,参加的人,甚至路过此地的陌生人,都可进去分食祭肉,并且不必向主人致谢,只要向神杆磕头便可。

第三天是换索的仪式,要在院内插柳,并将孩子脖子上或腕上的线圈取下,再把柳枝上的新锁为其戴上,这就是换锁,目的是想求得神灵的保佑。

满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也认为人死后灵魂到了阴间。这种灵魂不灭的观点,直接导致对祖先和其他神的崇拜。

祖先崇拜在萨满教的宗教信仰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早在关外时期,满族就有所谓竿祭礼,即家家屋前都竖立一根丈余长的细木,杆头系上布片,表示祭祀祖先。至入关定鼎北京后,上自宫廷皇室、下至平民百姓,均祭祀祖先,其程序和礼仪完全系统化了。

清初,在执政阶级重视释、道二教的影响下,萨满教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即从不知有佛存在,见有诵佛经者即哂笑不已的情况,到吸收释、道二教的观念,开始崇拜和祭祀释、道诸神。

在清宫和民间祭祀的诸神中,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关圣帝君、观音、火神、龙王、山神、菩萨、财神等,都赫然列名其中。

其中清代皇族爱新觉罗家族的萨满祭祀场所叫堂子,又叫国祭,但官员庶民禁止设堂子。入关前和入关后,他们在各地修了许多用于祭祀的堂子。

堂子祭典礼各不相同:元旦拜天及出征、凯旋祭堂子,是国家大典,由皇帝主祭,王公大臣陪祭。日祭、月祭、立杆祭,则是皇室或皇帝个人的祭典,属于家祭,无须陪祀。

堂子祭祀,首先要立神杆。立完神杆的堂子祭祀,分为朝祭与夕祭。朝祭神有3位,即释迦牟尼、观世音、关帝圣君。朝祭神的设立显然深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

一般满族家中除供观世音、关公、楚霸王神位外,还喜欢供“锁头妈妈”,用麻线栓一支箭在门头,一年祭三四次。祭祀时,一般在晚上把箭头拿下来,摸黑磕头,祈求“锁头妈妈”保佑一家平安。

在清代,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主要分为两类:祭祀和跳大神,但无论是哪一类,都是通过萨满教的巫师萨满进行的。

清代满族的祭祀活动有许多种,如祭天、祭祖、祭神等,甚至婚丧大事,也要祭祀。所有这些祭祀,萨满均参与其中,上香、手摇神铃、歌乐词、念祭文。其中的男女结婚仪式,最能够体现萨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满族的青年男女结婚仪式,一般要进行3天。第一天,清晨,新郎跪在祖先神位前,亲友在旁站立,倾听萨满念祝词:

鹊神安排的一对美满夫妻,有山路神保佑,一定把新妇娶到家。

新郎是个勤劳的人,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捕鱼,是穆尔察家族的好后代,能永远听祖宗们的话。

新妇是个和顺姑娘,在家勤劳能织网,能养蜂,能下水捉蟹捕鱼。

两户亲家和睦相帮,愿把新娘娶到家,永远吉利。

太阳出来后,全体宾客均到院子里祭天地诸神。萨满任主祭,并高举香火念祝词,同时又敲打神鼓,边唱边舞。接着,众人一齐跪向天地诸神叩拜。

夜间,众人还要举行野祭,萨满的角色与白天相同。他们先向神偶祈祷,希望能保佑平安、幸福。然后,萨满领着众人跳舞、唱歌。

第二天喜宴,第三天娶亲。当新娘被接到新郎家里后,举行成婚仪式。首先萨满要念祝词,接着新婚夫妇到院子里的神杆下面叩拜天地、祖先诸神。至此礼成,萨满参与的活动结束。

清代满族萨满教也跳大神流行。在当时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不发达的时代,不懂得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办法,而误为是鬼神妖怪作祟,于是就请萨满跳大神,以消灾祛病。清初人曾记录顺治年间黑龙江宁古塔地区满族萨满教的跳神情景:

跳神开始时,萨满先持鼓静坐,接着连打几个哈欠,双眼紧闭,呼吸好似停止一番,恍恍惚惚,好像神已附在体内。忽然,他开始抖动身体,同时用手击鼓高歌。之后,又站起身来,逐一请神,并问明何神致病,用何法处置。询问明白,萨满开始祭神,口中念念有词,词意谁也听不清楚。念毕,萨满告诉人们,作祟的鬼神妖魔已除,病已好。

祈祷后,若病人痊愈,需还愿酬神;若未痊愈,则称病人供献不周,需再多供献钱财。

清代满族萨满教的这些祭祀活动,与满族原始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原始崇拜在日常习俗中的表现。

[旁注]

定鼎 新王朝定都建国的意思。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炊具,三足,两耳,圆形;亦有长方四足者。相传禹铸九鼎,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们作为传国重宝,此后“鼎”便成为拥有政权的象征,后世因称定都建国为“定鼎”。

后金 或称后金汗国,是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满洲建立的政权,为清王朝的前身。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改元天命,两年后公布“七大恨”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至其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大金”国号停止使用。

扒犁 满语称“法剌”,是满族、赫哲族等民族冬季的主要运载工具。曾经流行于吉林、黑龙江等省。用两条辕木做底,上面立插四柱,每柱高约三寸,上面穿两根横木,横木上或铺木板,或铺搪木,前辕上翘,穿绳,一般套马两匹,行于冰雪之上,速度快捷。

神龛 是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神佛龛座位不分台阶,依次作前中后、左中右设位;祖宗龛分台阶依辈序自上而下设位。少数多姓合祠者,也分龛或座依各姓辈序设位。祖宗龛多为竖长方形,神佛龛多为横长方形。龛均木造,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和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图像,金碧辉煌。

爱新觉罗 是清为朝皇室姓氏。“爱新”是满语“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即今黑龙江省依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

宁古塔 是我国清政府治理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后来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即今吉林市。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据《宁古塔记略》说努尔哈赤兄弟6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

[阅读链接]

据传说,清乾隆年间由朝廷秘密派来的叫达木丁毕喜日勒图的高僧,决定在陈巴尔虎的北部叫希拉乌苏的地方,以大展法力、各显其能、一决雌雄为名召集众多佛教徒和萨满、巫婆,并计划乘机将萨满们一起烧死。

由于萨满们预作法术,同时长天生“蒙克腾格里”也保佑他们,等到约定的那一天,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不但没有人应邀前来,而且也无法放火焚烧,结果,企图把萨满集中起来烧杀的恶毒计划没有得逞。

同类推荐
  •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自然知识

    自然知识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很早以前,在现在的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一带,曾经有一个强悍的妇女王国叫“亚马孙”。1541年至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德奥雷利亚纳到亚马孙河流域探险,经常受到土著袭击,其中一个部族的战士全为女性。后来此事传扬出去,轰动一时,就把这个部族的人称为亚马孙人,大河亦因此得名。
  • 梦是怎么来的

    梦是怎么来的

    你的梦源自你的心灵结构,你制作它们。你的某个部分创造了它们,并知道每一个梦的意义。只要你研究你的梦,努力学习参与整个制作历程,你就更能明白它们的意义。梦与梦境自从这个世界开始有人类,梦也就来到这个世界。人们总是把梦放在一个特殊的地位上。我们的神话、圣经和各种文学里都可以找到它。在人类各种心灵活动中,“做梦”可以说最奇妙、诡谲、多姿而令人着迷。
  •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江泽民在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的序中指出:“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干部要从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度认清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仙剑四之山海情缘

    仙剑四之山海情缘

    幻冥界与妖界再次大战,玄霄邪煞登场看他如何血屠天庭,踏破苍穹。夙玉复活,云天青势为孤魂野鬼也要守护挚爱。墨守成规的琼华派弟子慕容紫英居然成了半妖半仙。如何才是韩菱纱生命的最终归属,看她如何将短暂的生命演奏成骇人心悬的最终曲。柳梦璃又是否会回归到恋人身边。这一切的一切,云天河到底能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看他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慨。悬疑,浪漫,纠葛,神秘,探索,尽在《仙剑四之山海情缘》
  •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她只是去买个包子而已,竟然会被狗追的坠楼,好吧,她倒霉她认了!坠楼之后,她就发现自己穿了,OK,穿就穿了吧!总比被摔得血肉模糊,半身不遂的好啊!但是能不能给她换个出场方式啊,怎么能直接从人家的房顶上砸下去呐~~~害的她刚穿过去就变成了一个债奴,这也太强悍了吧!“儿啊,娘总算找到你了啊!”这是什么情况,突然冒出了一双爹娘,还硬说她是她的现任债主,那个跟笑面狐狸一样的王爷,从小就预约了的王妃,骗人的吧?“烟儿,过来,我们该入洞房了”一脸微笑的向她伸出了手,猛摇头,她不要啊,王爷,您别客气,直接给她一封休书就OK!她挺得住...“非烟,跟我走”深情的他走了过来,不是吧,你没听过,哥哥妻弟弟不可欺这句名言吗?“凝儿,你真的不记得律哥哥了吗?”一双满是悲痛的眼睛,凝望着她,这真的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教教主嘛,她要怎么跟他解释啊!苍天啊,她惹不起,她跑总可以吧......
  • 揭穿假闺蜜

    揭穿假闺蜜

    世上有什么,比假闺蜜更可恨,他们披着闺蜜的皮,欺骗你的友谊,掠夺你的爱情,从今天开始,斩裂虚假的友谊。我珍惜你,并不是你伤害我的理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侦探之白宗的秘密

    大侦探之白宗的秘密

    大学生侦探光远和同学李峰回家探望大姑,却在去学校找光远哥哥时离奇发现其哥哥惨死在校园雪地上,面目全非,就连大姑也离奇失踪,屋内弥漫着毒气。。。一段陌生的电话,校园操场上惨死的哥哥,离奇失踪的大姑,屋内的定时炸弹,黑衣人夜袭医院。。。恐怖的老宅,神秘的白宗,水中被分割的女尸,疑点重重的警长。。。这一切怪异的事情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莫名的关联呢?《大侦探之毒枭父亲》与您一同揭开谜底。记住,这不是推理解谜!只是一段有趣的故事。------WJAZ
  • 小混混

    小混混

    在大多数人的想像中……豪门就应该有威严紧闭的两扇大铁门,当主人坐驾‘回宫’的时候,身穿洁白上衣的菲律宾女佣,会在门外又手合十,微微低头迎接。这样的想法完全属于香港TVB电视剧看多了以后留下来的后遗症。
  • 越世帝姬:血族霓裳

    越世帝姬:血族霓裳

    千年前,一个钥匙,让她与她定下千年赌注。“珑染栀,你可想好了?”下界之后,她惨遭背叛。“房绯月,这王位就如此重要?”“当然,我不会让你再活着回血族!”转世,遇到故人,可是·····“肖遥姐,不!!!”“张野,你够了!”“我恨你!”赌注完成,她却······“母后,我愿意千年修为换他平安!”她,他,到底该如何让一段跨界之恋得到永恒?详情请看:越世帝姬,血族霓裳
  • 审视你的心灵

    审视你的心灵

    心灵是条大道,行路人赶早赶迟,都在这条路上奔波。昔日蒋公中正先生有言:“穷理于事物始生之际,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是窥视人生智慧的大境界。他提醒世人行走大道要注意判断起步之际心灵的感念与选道的对错。故春秋荀况《劝学》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更进一步讲述每个人行走人生大道的行径应该从小做起,要善于积累、善于发现、善于挖掘,直至成才。本书提出的“心灵大道”论,就是一念之间的哲学,它要求我们时刻牢记,心灵在一念之间进行善恶、是非的选择,人生大道的方向就呈现出光明与黑暗两个极端。
  • 巨匠光华映钱塘:夏衍研究文集

    巨匠光华映钱塘:夏衍研究文集

    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赛金花》《秋瑾》《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本书集合了全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为夏衍研究的论文集。
  •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