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32500000014

第14章 湖北枪炮厂

对于洋枪洋炮的威力,张之洞早在中法战争中就已经领教过。在两广总督任上时,他就开始创办枪炮厂。只是当时的规模很小,无法满足张之洞的要求。于是,他就通过清政府的驻欧洲大使联络德国人,希望从德国进口枪炮的生产设备。然而,还没等设备运到广东,张之洞已经调往湖北。

李鸿章虽然对张之洞的铁厂设备不感兴趣,但是,对于张之洞的枪炮厂设备却兴趣十足。李鸿章积极走动,希望能够把张之洞订购的枪炮厂设备转运到天津或北京,使之处在他控制的北洋势力之下。张之洞对大型枪炮厂心仪已久,无论如何是不会答应李鸿章的。由于李鸿章怂恿他的哥哥、接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不要接手铁厂,张之洞就趁机要求把铁厂和枪炮厂一起转到湖北。为此,张之洞还提出了将枪炮厂设在湖北的好处:首先是他要在湖北办铁厂,铁厂可以为枪炮厂提供原料;其次是湖北为九省通衢,设在湖北可以支援周边各省,即便沿海地区急需枪炮,也可以通过长江水道快速抵达;最后,在湖北设厂对于改变当地落后的面貌有不小的帮助,有利于西部的稳定(后来四川的保路运动分散了湖北新军,革命党则趁机在武昌发动了起义,这与张之洞的设想完全相反)。

对于清政府而言,他们更关心如何制衡这些把持地方大权的官僚。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位高权重,如果再给他一个大型枪炮厂,实力必然会再次提升。再者,张之洞和李鸿章的关系不融洽已不是什么秘密,壮大张之洞制衡李鸿章也未尝不可。出于这样的考虑,朝廷方面决定让张之洞把枪炮厂也带到湖北去办。如此,张之洞在德国订购的枪炮厂设备算是保住了。

张之洞建枪炮厂,继续坚持“要建就建最好”这一原则。1891年,已经就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听说德国在1888年又研制出了更为先进的步枪,比之前的毛瑟71式步枪还要好。于是,他就要求德国方面把设备换成生产新式步枪的设备。德国方面听说张之洞要求更换设备,而且还是最新式步枪的设备,当然不乐意。不过,也没有拒绝张之洞,而是要求加价,而且是45万马克高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张之洞答应了。

如果单从技术标准上来说,张之洞买到的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步枪。但是,枪械所追求的,不是技术上最先进,而是士兵在使用时的可靠。以AK47和M16这两种突击步枪为例,M16出现的时间比AK47要晚将近20年,从技术角度而言,M16肯定优于AK47,但是,在越南战场上,美军士兵很多时候会扔掉自己的M16,捡起越南士兵丢下的AK47,其原因就在于AK47在使用时出现故障的概率远低于M16,比M16更为可靠。

所以,枪支在使用时的可靠性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从枪支的可靠性上来说,德国人这次狠狠地坑了张之洞一回。

张之洞新看上的那款德国步枪被称为1888式“委员会步枪”。1888年,为了抗衡法国的新式步枪,德国的一个步枪试验委员会利用已有的技术,拼凑出了这款新式步枪。这款枪并非毛瑟工厂的产品,只是德国军方迫于武器的发展形势临时拿出的一个方案。当时,德国军队急于装备新枪,而毛瑟工厂研制新枪又很费时间,所以这款临时拼凑的枪就成了德国军方的首选,短时间内大量装备德国军队。然而,装备到部队的新枪很快就暴露出了问题,比如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最严重的是炸膛。枪容易炸膛,这还了得?本来是要杀敌的,这一炸膛,估计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了。德国方面已经生产了很多这样的枪,可以说是骑虎难下,只能修修补补勉强维持,当毛瑟工厂设计出新的枪械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真正的毛瑟步枪。

当张之洞要买毛瑟步枪生产设备的消息传到德国方面后,德国人立马有了主意:把1888式“委员会步枪”当作毛瑟步枪卖给张之洞。身处中国的张之洞对于发生在德国的事情并不清楚,更何况德国人已经声明,卖给张之洞的是最新式的毛瑟步枪。而张之洞经过考察,发现德国人拿出的步枪确实比以前买的步枪要先进,于是,他就买下了这种让德国人头疼的枪。就这样,德国人在加价之后,把一款问题不断的枪支卖给了张之洞。这款步枪到了中国之后,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汉阳造”步枪。

1892年,湖北枪炮厂破土动工,两年以后于1894年建成。枪炮厂在当年6月完工后,张之洞于7月初亲自视察枪炮厂,由此可见他对枪炮厂的重视。然而,张之洞视察后没多久,在7月中旬,枪炮厂就发生了一场大火。就这样,刚刚建成还没来得及投产的枪炮厂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这场大火也暴露出了管理上的漏洞,这一点和铁厂毫无二致。

看着化为灰烬的枪炮厂,张之洞怒不可遏。他想要追究责任人,可是,枪炮厂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使得责权不明、分工不清,这场大火似乎谁都应该负责,但是每个人又有足够的理由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到头来偌大一场事故竟是因为一点小差错引起。一个小差错会引起这么大的事故,不是因为小差错有多么可怕,而是因为小差错背后藏着数不清的大问题。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使得没有人去及时纠正小差错,小差错才有机会酿成大事故。如果枪炮厂各个岗位的人员能够分工明确、各守其责,那么,这些小差错会在第一时间被消灭,如此这般,又怎么可能引发大灾难呢?所以,一个小差错能引起大事故,这绝不是小差错的问题,而是因为造成大事故的问题早已存在,小差错只不过是那么轻轻一堆,于是,所有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张之洞如果要追究责任,他自己就要担负最大的责任,他那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张之洞找不到应该为枪炮厂大火负责的人员,心里很是郁闷。忙活了这些年,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最终却成了一堆灰烬,这让他的信心倍受打击。而且,在这个时候,中日间的战争已经爆发,朝廷一时也拿不出银子来让他重建枪炮厂。不得已,张之洞只好把原来枪炮厂的人员都裁撤了,只留下枪炮厂被大火烧过的废墟。

随着中日战局越来越激烈,朝廷将两江总督刘坤一调往前线负责对日作战,张之洞则被任命为代理两江总督,临时帮着刘坤一打理两江的事务,当然,湖广总督的事他也不能放下。中日战争中,清朝军队不断吃败仗,张之洞在后方真是焦急万分,他再次感到了军事工业的重要性。所以,1895年7月,也就是中日战争刚刚结束后,张之洞就再次给朝廷上奏折,请求朝廷拨款重建湖北枪炮厂。中日一战,李鸿章的势力被削弱,张之洞则名声大振,朝廷方面也开始更多地倚重张之洞,所以,张之洞再建枪炮厂的申请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于是,张之洞再次花费重金从德国购进生产设备。

新的设备和厂房很快就投入使用,并且开始试生产。此次厂房建设还算顺利,没有再发生重大事故。到1895年底,枪炮厂基本建成,第二年开始投入正式生产。1896年,一共生产了1300支步枪,此后,产量不断提高,中间虽有起伏,但是整体规模依然庞大,最高时的日产量可达到200支。对于枪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枪炮厂的技师们也并非束手无策,他们积极对枪支进行改进,将问题降到最小化。比如说炸膛的问题,枪炮厂的技师们就在子弹和枪管上进行改进,他们采用了不易出现问题的圆头子弹,替代了容易引起炸膛的尖头子弹,同时还增加枪管的厚度,使它可以承受更大冲击力。最终,经由中国人的智慧重新打磨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克服了诸多让德国人头疼的问题,成为可靠耐用的“汉阳造”步枪。从1895年起,这款步枪逐渐成为中国军队装备最多的步枪,甚至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使用过。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陆陆续续生产了超过100万支“汉阳造”。

在张之洞看来,军事工业事关国家安危,所以,军事工业的方方面面都不能受外人制约。为了能够实现完全独立自主的目标,张之洞便不惜成本,建成了从原料到成品无所不产的军工系统。所以,张之洞建的枪炮厂不仅是生产枪支,还能生产火炮、枪弹、炮弹以及与其配套的炮架、铜壳、底火等产品。由于工艺的原因,张之洞的兵工厂能够生产的都是小口径火炮,不过,即便是这些小口径火炮,在工业及其落后的旧中国,也是难得的武器。

对于枪炮厂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当时的枪炮厂资金都是政府拨款,生产出来的武器也是直接分配给军队使用,根本就不参与市场流通。张之洞为重建枪炮厂,前前后后就花了将近300万两银子,后来枪炮厂投产,每年的经费又是几十万两银子。朝廷没有钱,张之洞就想让各省出钱支援枪炮厂,结果根本就没有得到响应。不得已,张之洞只能想方设法在湖北找钱。一方面,张之洞从地方财政上拨款给枪炮厂;另一方面,他还找当地的官绅给枪炮厂“捐款”,据说有人一次就捐了20万两银子。然而,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枪炮厂在资金上仍然是朝不保夕。在资金困难的时候,张之洞甚至不惜向洋人借款,更甚至挪用铁厂的资金。到1907年张之洞离开湖北之前,他为枪炮厂借了500多万两银子。

据一份调查报告称,张之洞的枪炮厂从投产到1908年,共造步、马快枪11万余支,枪弹4000余万发,各种炮985尊(其中各类快炮740余尊,前膛钢炮120余尊),各种炮弹98万余发,无烟火药约15万公斤。

1904年,湖北枪炮厂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形成了完整的军工系统。此时,张之洞认为,“枪炮厂”三个字已经不能用来形容他办的军工厂了,于是便给朝廷上奏折,希望将“枪炮厂”这个名字改一改。最终,经朝廷批准,张之洞将“湖北枪炮厂”更名为“湖北兵工厂”,后又于1908年更名为“汉阳兵工厂”。

就这家兵工厂而言,它的出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情况,为中国反抗外国侵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中国的军事工业奠定了基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绝不是由某种先进武器决定的。如果国家不能从根本上建立一套可以使国家走向富强的体制,那么不论这个国家拥有多少先进的武器,其结果依然是可悲的。张之洞的确为大清朝引进了那个时代的先进武器,但是,这些武器不仅没能挽救故步自封的大清朝,反而加速了大清朝的灭亡。

今天看来,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制度,一个可以激发整个国家活力的制度。但是,100多年前的张之洞并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他坚持的是“中体西用”,他相信,只要在中国开办足够多的工厂,国家就能富强。为了这个目标,他几乎耗尽全部心血。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热门推荐
  • 都市修真大运王

    都市修真大运王

    无法签约,暂停更新,准备开新文。大运王读者群:204661884
  • 悟空道尊

    悟空道尊

    西天取经,真的是为了传扬佛法,教化众生吗?西行真的是一场功果吗?佛说众生平等,那为何要玩弄众生于鼓掌?心猿孙悟空如何脱去宿命的枷锁,跳出西游棋局?当孙悟空不再西行,那么,他的命数又该走向何方?是成为佛门护法,斗战胜佛,还是改变自己的命数,逆天改命呢?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冥须悟空!且看孙悟空这个天命的玩物,如何一步一步证得那无上道果!………………………………………………………………本书融合《西游记》、《封神演义》、《宝莲灯》等作品,给我一个收藏,还你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一本不一样的《悟空传》!
  • tfboys之爱你无期

    tfboys之爱你无期

    这本书讲了三小只和三位女主的爱情故事但是中间有种种误会,他们终究会不会在一起呢
  • 赶尸客栈4

    赶尸客栈4

    赶尸客栈4讲述了传说中详细赶尸匠的故事。每次赶尸前,“先生”都要作法——设坛、点香、烧纸,“处理”过的尸体,才可以出发上路。“先生”每摇一下铃,尸队就向前慢慢地走一步,赶尸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小径,每当差不多天亮的时候,就要找一个专为赶尸人服务的小旅店,打尖休息……
  • 追生石

    追生石

    他,是华山派大弟子;她,却是黑云教第一号杀手。他,是他的左手;她,却是他的右手。左手怎可爱上右手?两手分开,方为我所用!两手紧握,怎可为我搏杀江湖,为我开疆拓土?!三世情缘,一朝斩断?若此情为劫,他愿以命相赌,却输了所有。若此情为劫,她愿用两世轮回,换一世相守!情路坎坷,人心险恶,三世情缘,谁来为我成全?
  • Man of Property

    Man of Prop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争天隐战

    争天隐战

    天虽无界,却有上下之分,图上者在下,图下者在上。你惦记着我的,我牵挂着你的,才有了千古的纷争。殊不知,这本是同一片天.......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查理九世之真假莲神

    查理九世之真假莲神

    唐晓翼回来了,他带回了他的妹妹……传说:世界末日之时会有莲神相助,他们是谁呢?…………
  • 庶女三嫁,本王要了

    庶女三嫁,本王要了

    有谁比她更悲催?一朝穿越,穿着孝服不说,还受了一巴掌,现代江湖霸王的妹妹怎么可能任人搓来任人捏?别说她狠,她被主母嫡女算计,怎么可能不还手?别说她耍心机,她还要救那个被硬塞进怀里的丑夫君呢。什么?说她没本事?好吧,那她就把这个美男收到帐下,让那些个女人拍大腿嚎哭去!
  • 逆清1847

    逆清1847

    当穿越到1847年的特种兵上尉李云帆偶遇当时年仅16岁的石达开时,历史会有怎样的不同?居于历史潮流这副大棋盘中的一个个人物是否还会重复自己似乎注定的命运轨迹?近代中国那一幕幕让人扼腕叹息的苦难历史是否还会继续?世事如棋,每一不甘随波逐流的人物既是棋手又都是棋子,李云帆能够以一己之躯扭转这沉沉末世,能够给四万万同胞觅得那一份向往追求了几千年的“太平”吗?此书可解!※※※本书读者群:读者1群(33651534)读者2群(17818906)读者3群(6165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