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15000000017

第17章 张洁(2)

如果是自己的家,母亲在家里多停一两天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母亲一生都自尊自爱,绝不愿、也不曾给人(包括给我)添乱,惹人生厌。也这样教育我和孩子。

就是离开这个世界,也不那么容易。要不是一位很会办事的同志的努力,还不知道火葬场什么时候才能来接母亲。

从不愿意忍痛的我,清清明明地忍了痛。那一会儿,活到五十四岁也长不大的我,一下子就长大了。

当然,张家的女人从来不大在意这些外面的事情。这些事远不如别的事让我觉得有负于把我养育成人的母亲。比如,这一辈子我让她伤了多少心?厨房里的每一件家伙什都毫不留情地对我说:现在,终于到了你单独来对付日子的时候了。我觉得无从下手。

翻出母亲的菜谱,每一页都像被油炝过的葱花,四边焦黄。我仍然能在那上面嗅出母亲调出的油、盐、酱、醋,人生百味。

也想起母亲穿着用我那件劳动布旧大衣改制的,又长又大、取其坚牢久远的围裙,戴着老花镜,伏身在厨房的碗柜上看菜谱的情景。

那副花镜,真还有一段故事。

记得母亲的“关系”还没从她退休的郑州第八铁路小学转到北京来的时候,她必须经常到新街口邮局领取每月的退休工资;或给原单位寄信,请求帮助办理落户北京所需的、其实毫无必要、又是绝对遗失不起的表格和证明;或是邮寄同样毫无必要的、又是绝对遗失不起的表格和证明。那些手续,办起来就像通俗小说那样的节外生枝,于是这样的信件就只好日以继月地往来下去。

那次,母亲又到新街口邮局寄这些玩意儿,回家以后,她大事不好地发现花镜丢了!便马上反回新街口邮局,而且不惜牺牲地花五分钱坐了公共汽车。

平时她去新街口,都是以步代车。即便购物回来,也是背着、抱着,走一走,歇一歇,舍不得花五分钱坐一回公共汽车。

可以想见母亲找得多么仔细,大概就差没有把新街口邮局的地,刮下一层皮。

她茫然地对着突然变得非常之大的新街口邮局,弄不懂为什么找不到她的眼镜了。

用母亲的话说,我们那时可谓穷得叮当乱响。更何况配眼镜时,我坚持要最好的镜片。

别的我不懂,只知道眼睛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一九六六年,那副十三块多钱的镜片,可以说是花镜片里最好的片子了。谁知二十五年以后,母亲还是面临失明、人体各系统功能的全部衰竭、卒中而去,或是以她八十岁的高龄上手台的决择。

回家以后,她失魂落魄、反反复复地对我念叨丢眼镜的事,丢了这样贵的眼镜,母亲可不觉得像是犯了万死之罪。

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又花了十几块钱配了一副花镜以后,母亲还不死心地到新街口邮局探问:有没有人拣到一副花镜!没有!花镜不像近视镜,特别母亲的花镜那时度数还不很深,又仅仅是花而已,大多数老人都可通用。尽管那时已经大力开展学雷锋的运动,只怪母亲运气不佳,始终没有碰上一个活雷锋。她仅仅是找那副眼镜么?每每想起生活给母亲的这些折磨,我就仇恨这个生活。

后配的这副眼镜用了二十多年,直到一九九零年戴着它也看不清楚东西的时候。那时还以为是眼镜的度数不够了,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她的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的原故,便再到眼镜店去配一副。配眼镜的技师怎么测也测不出度数。我们哪里知道,她的眼睛其实已经快失明了,怎么还能测出度数?我央求验光的技师,好歹给算个度数。最后免强配了一副,是纯粹的摆设了。

这个摆设,已经带给她最爱的人做为最后的纪念了。而她前前后后为之苦恼了许久的那副眼镜,连同它破败的盒子,我将保存到我也不在了的时候。那不但是母亲的念物,也是我们那个时期的生活的念物。

母亲的菜谱上,有些菜目用铅笔或钢笔画了勾,就像给学生判作业、判卷子时打的对勾。

那些铅笔画的勾子,下笔处滑出一个起伏,又潇洒地扬起它们的长尾,直挥东北,带着当了一辈子教员的母亲的自如。

那些钢笔画的勾子,像是吓得不轻,哆哆嗦嗦地走出把握不稳的笔尖、小心地、拘谨地、生怕打搅了谁地缩在菜目的后面而不是前面,个个都是母亲这一辈子的注脚。就是用水刷、用火燎、用刀刮也抹灭不了了。

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用铅笔画的勾子、和用钢笔画的勾子会有这样的不同。

那些画着勾子的菜目,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如糖醋肉片、软溜肉片、粉皮凉拌白肉、炒猪肝、西红柿黄焖牛肉。

鱼虾类的菜谱里,挡次最高的也不过是豆瓣鲜鱼,剩下的不是煎蒸带鱼,就是香肥带鱼。至于虾、蟹、鳖等等是想都不想的。不是不敢想,而是我们早就坚决、果断地切断了脑子里的这部分线路。

就是这本菜谱,还是我当作家以后,唐棣给妈买的。

不过我们家从切几片白菜帮子用盐腌腌就是一道菜到买菜谱,已经是鸟枪换炮了。

主食方面有半焦果子、薄脆、油条、糖饼、脆麻花、油饼、糖泡、芙蓉麻花、芝麻麻花、豇豆干、炸合包蛋、油酥火烧、锅饼、炒饼、荷叶饼、大饼加油、家常饼加油、盘丝饼、清油饼、家常饼、葱花饼、枣糕、糕坨、白糕、粽子、豆包、咸蒸饼、枣蒸饼、花卷、银丝卷、佛手、绿豆米粥(请读者原谅,允许我还了这份愿,把母亲画过勾的都写上吧)。

其实,像西红柿黄焖牛肉、葱花饼、家常饼、炒饼、花卷、绿豆米粥、炸合包蛋,母亲早已炉火纯青。其它画勾的各项,没有一样付诸实践。

我一次次、一页页地翻看着母亲的菜谱,看着那些画着勾、本打算给我们做,而又不知道为什么终于没有做过的菜目。这样想过来,那样想过去,恐怕还会不停地想下去。

我终究没能照着母亲的菜谱做出一份菜来。

一般是对付着过日子。面包、方便面、速冻饺子馄饨之类的半成品很方便。再就是期待着到什么地方蹭一顿、换换口味,吃回来又可以对付几天。

有时也到菜市场上去,东看看、西瞅瞅地无从下手,便提溜着一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回家了。回到家来,面对着那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只好天天青菜、豆腐、黄瓜地“老三篇”。

今后春天,在菜市场上看到豌豆,也许是改良后的品种,颗粒很满也很大。想起去年春季,母亲还给我们剥豌豆呢。我常常买豌豆,一是我们爱吃,也是为了给母亲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

母亲是很寂寞的。

她的一生都很寂寞。

女儿在六月二十九号的信中还写到:“……我有时梦见姥姥,都是非常安详的、过得很平安的日子。觉得十分安慰。虽然醒了以后会难过,必定比做恶梦要让人感到安慰得多,我也常常后悔,没能同姥姥多在一起。

我在家时,也总是跑来跑去,谁想到会有这一天呢!她这一辈子真正地是寂寞极了!而且是一种无私的寂寞,从来没有报怨过我们没能和她在一起的时间。

“我的眼前总是出现她坐在窗前、伸着头向外张望的情景:盼你回来,盼我回来。要不就是看大院里的人来人往。让我多伤心。可是当时这情景看在眼里,却从来没往心里去,倒是现在记得越发清楚。不说了,又要让你伤心了……”也曾有计划让母亲织织毛线,家里有不少用不着的毛线,可也只是说说而已,到了也没能把毛线拿给她。

便尽量回忆母亲在厨房里的劳作。

渐渐地、有一耳朵没一耳朵听到的有关厨房里的话,一一再现出来。

冬天又来了。大白菜上了市。想起母亲还能劳作的年头,到了买储存白菜的时节,就买青口菜。她的经验是青口菜开锅就烂,还略带甜味。

做米饭也是照着母亲的办法,手平铺在米上,水要漫过手面、或指尖触米,水深至第一个指节,水量就算合适。但好米和机米用水又有所不同。等等。

渐渐地,除了能上台面的菜,一般的炒菜也能凑合着做了。我得到了先生的表扬:“你的菜越做越好了。”只是,母亲却吃不上我做的菜了,我也再吃不到母亲做的“张老太太烙饼”了。

我敢说,母亲的烙饼,饭馆都赶不上。她在世的时候我们老说,应该开一家“张老太太饼店”,以发扬光大母亲的技艺。每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是好事临门也还是愁眉苦脸的母亲,脸上便难得地放了光。就连她脸上的褶子,似乎也放平了许多。对她来说,任何好事如果不是和我们的快乐、乃至哪怕是一时的高兴联系在一起的话,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还有母亲做的炸酱面。

人说了,不就是烙饼、炸酱面吗?倒不因为那是自己母亲的手艺,不知母亲用的什么诀窍,她烙的饼、炸的酱就是别具一格。也不是没有吃过烹调高手的烙饼和炸酱面,可就是做不出母亲的那个味儿。

心里明知,往日吃母亲的烙饼、炸酱面的欢乐,是跟着母亲永远地去了。可是每每吃到烙饼和炸酱面,就忍不住地想起母亲,和母亲的烙饼、炸酱面。

同类推荐
  •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如沐清风:与名家面对面

    本书收集了作者发表在报刊上的、与文坛名家交往的文章约七十篇,包括近眸名家、名家故事、名家书信、怀念名家、名家说我、我与名家、我“读”名家有感等七个专栏。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是作者郭松以散文、随笔形式,对自己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梳理而成的散文集。作品从眷恋故乡、军旅如歌、书香笔韵、人生况味、盛世微言、情系云南等九个章节,回望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全书题材丰富、思想深邃、抒情优美,文字厚重、耐人寻味。
  • 那时青春,不懂爱

    那时青春,不懂爱

    本书收录了他100多篇文章,包括做你的一颗牙,爱之谜,给你最多的人,不是每种爱都会让人心疼,相爱过多少秒,补心之手,焐心之人,爱情保险,你并非我的依靠,五十分的两个人,在春天里寂寞的歌,那时青春,不懂爱,要对有些爱不以为然,那不是爱,藏爱,做你的骨头,爱情树,那群鸽子的主人,再向前一步等等。
  •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喜欢看现代散文的读者可以选择《寄居在贝壳里的海》一阅。它收录了现代杂志《青年文摘》中的超人气作家们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家不仅是《青年文摘》的常客,也是其他当红杂志,如《读者》、《意林》、《格言》、《青年博览》、《视野》、《知音》等的经常投稿作家。
热门推荐
  • 中唐枭雄

    中唐枭雄

    一囚徒浑身是胆破枷锁,驰骋千里,横空出世一缕烽烟,朽木又逢春。又逢春,山河烂漫,通衢歧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唐枭雄》
  • 千游奇缘

    千游奇缘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三皇治世,五帝定论。大陆分为五大神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和中天麟洲。除中天麟州之外,四大神洲暗地斗争不断,他随着神兵重现,原本暗地斗争摆上明面。使得无数平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为了拯救人们,在修行和收集神兵碎片的道路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爱恨情仇!
  • 再战乾坤

    再战乾坤

    尘封万年的镇魔大帝,一朝觉醒,藏身落魄少年身上。天地之间仙道魔宗,天帝,九天长老,恩怨情仇……
  • 坏蛋阔少,别碰迷糊妻

    坏蛋阔少,别碰迷糊妻

    “啊!唔!”莫笑笑生生的把自己的尖叫声,给吞了回去,谁能告诉她现在是什么情况?她不是应该和媚儿在酒吧喝酒的么?为什么身边是一个男人,嗷!难道自己把人家给?称他还没有醒过来,留下毛爷爷做补偿赶紧溜吧!“莫笑笑起床了?”某个穿着小围裙的小美男,拿着锅铲叫着自家的老妈!唔……嗯……”翻身继续睡!“莫笑笑赶紧起床,你要迟到了。”某小美男皱起了好看的眉。“你怎么不喊我……”“你可不可以不要喜欢我啊,我都是孩子他妈了!”莫笑笑苦着一张脸,看着自家帅得人神共愤的BOOS。苏凌晟邪魅一笑道:“那敢情好,买一送一,连生孩子都省了!”
  • 丞相大人,我赶灰机呢!

    丞相大人,我赶灰机呢!

    不要;思儿对不起不要跳,我要一生一世人一双可你给不了,再见了,啊啊啊好痛,采个药被蛇咬就晕了,还没到全身骨痛那么严重吧,五脏六腑都移位了,不行,打电话求助,咦我衣服怎么会变成这样,我电话呢············啊啊啊。丞相大人为何还不去上朝,夫人这又是准备逃哪里去,不是不是你别误会我这不是赶灰机回家吗呵呵,哦;是吗刚好本相已告老还乡了那就勉为其难的陪你吧
  • 这是一本神书

    这是一本神书

    我只能说这是一本神书!看了你不会后悔,不看你真的会后悔!
  • 江湖小小生系列

    江湖小小生系列

    随性而做,随性而写,纯为发泄,胡言乱语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 羽华决

    羽华决

    仙游之路,修行途中,红颜憔悴,谁能与君执剑相拥,笑看红尘万丈渊。世人修仙以五大门派为首,五大门派中以清阳门为先,村落少年,命运安排,终将踏上一条仙游路。
  • 胭脂醉(番外:相思泪)

    胭脂醉(番外:相思泪)

    他是这天下四大军阀之首,又遇上自己钟爱的女子,理应拥有这世间的幸福,然而他视若珍宝的女子,偏偏在他父母的祭日期间决然离去。五年后两人重逢,他变成了冷漠无情的男子,依旧没有办法对昔日的爱人过多苛责,只是暗中调查她当年离开的原因,引出惊人的秘密……胡琴咿咿呀呀,说不尽的苍凉故事。请您泡上一杯清茶,在悠悠的琴声里,听我为你道这一段斑驳岁月里传奇。番外:《相思泪》简介胭脂醉笑无百花,相思泪出不相思。相思泪,如同情人心里最深处的那一滴眼泪。然而它不是眼泪,它是药,可以让人不受相思之痛的药,它也是毒,中此毒的人如果再惹相思,便会心痛而死。一滴相思泪,两段无缘情。(本文已全文完结)
  • 繁花殿之狂少崛起

    繁花殿之狂少崛起

    本文自编短篇小说,是仿写其他小说,电视剧,由于写作水品有限,有大多不合适的地方,还望见谅。本文主要写的是堕落家族长子莫无辰在CD市精英学校的一系列爱情故事,后来恢复家族辉煌,成立家族繁花殿家族主要人物介绍:莫家:家主莫良,其妻李美唯,其子莫无辰;夏家:家主夏东方,其妻贾舒莲,其子夏繁;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