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1500000005

第5章 引言(2)

二是疾病隐喻功能的探索。品特的疾病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隐喻功能。在品特的剧作中,疾病之苦难往往垂青于少数族裔人群,他们失明、失聪、失语,甚至还遭受肢体伤残或是灭顶之灾,这当然可追根溯源至品特的少数族裔身份,也与当代泛滥的种族歧视现象密切相关,疾病隐喻着少数族裔在当代社会的苦难生活。在尼采看来,上帝已经死亡,而存在主义先哲海德格尔则对人的生存目的深感困惑,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失常才是现代人的正常状态,在这些特定认识的影响下,品特在他的戏剧中,展现出众多心理变态的畸形人,他们扭曲了传统的爱情观、亲情观,扭曲了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们信仰缺失、精神颓废,这是一个极端异化的世界,传统的仁爱宗教观念被消解了。疾病产生于身体,是身体的不正常现象,因而疾病政治其实也是一种身体政治。在宏观政治中,疾病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品特的戏剧中发挥了控制、规训、惩罚等功能,持异见者被视为他者,受到迫害、肢体损伤甚至死亡,弱者在国家权力的施行中致病、致死,遭受无情的践踏,疾病展现了不相和谐的国家权力关系。在微观政治中,疾病作为一种话语策略,被患者和非患者双方所利用,或是为了隐藏真实的目的,或是为了结成同盟以争夺生活中的种种利益,演绎出了一场场看不见硝烟却也惊心动魄的微观政治斗争,疾病展现了病态的社会个人关系。在女性政治中,疾病只是作为一种表象存在,病与不病其实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在女性看似喜欢受虐待的变态心理背后,其实映射出品特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品特在他的剧作中还塑造出满目疮痍、肢体横陈的景象,这是残酷战争的威力与杰作,背后隐藏着剧作家品特对战争的谴责与痛恨。

三是疾病在构建荒诞诗学方面的功用分析。“不确定性”以及“胁迫性”是品特戏剧的两个明显特征,是品特戏剧的核心风格。品特在他的戏剧中不仅仅追求对白的韵律,还往往像诗歌一样只呈现意象,而不解释意象产生的原因。疾病强化了品特的“不确定性”这一戏剧特点,增加了文本的阐释可能。而疾病与生俱来的苦痛感觉,以及它存在的普遍性,再加上品特剧作中的疾病与暴力联姻,往往形成于暴力,同时又因为疾病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强化了品特戏剧的胁迫性。审丑就是审美,对丑的张扬产生了嘲讽的效果,疾病是人的非正常状态,而荒诞则是社会的不正常状态,对于作为“丑”的疾病的张扬展现了社会的荒诞,助力于品特实现讽刺社会现实的目的。疾病在达成品特的戏剧性、形成戏剧张力上功不可没,戏剧性的生成宣泄了观众的情感,也是剧作家品特对他者地位的自我宣泄。

通过研究发现,疾病是剧作家品特对于生活的强烈心理体验,在构建品特的戏剧诗学方面作用显著,是品特戏剧中表现形式最为丰富、象征意义最为广泛、表达力最强、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而疾病的丰富性、暴力性、政治隐喻性等因素又使得品特的疾病应用在同时代的剧作家中独树一帜。“如果说早期的传统剧作家认为戏剧能够进行道德教化,那么现代剧作家们则认为戏剧能够探寻或是指出人类的复杂性进而治疗自身或观众的心灵疾病”,[9]因而,疾病叙述在助力品特抒发自身情感体验的同时,客观上还起到了“揭示病痛、疗救众生”的效用,反映了剧作家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品特和他的文学成就

2005年10月3日,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宣布,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获得者为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因为他的戏剧“揭开了日常闲谈之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被压抑者紧闭的房门”,并且“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预测的对话,人物相互之间都可能被对方击败,虚饰土崩瓦解”。[10]从 1950 年在《伦敦诗歌》( Poetry London)发表第一首诗作开始,品特已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了五十多年,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而他的文学才能也终为世人所认知。今天,品特在世界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普遍认为他是自萧伯纳以来,迄今为止英国最著名的、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对于品特与他的戏剧,赞誉的声音不绝于耳。评论家皮科克( D. Keith Peacock)指出:“1956年是20世纪英国戏剧的一个分水岭,品特与奥斯本( John Osborne )、威斯克( Arnold Wesker )等人代表着英国新一波戏剧潮流。品特是这些剧作家当中最成功的、具有领导地位的英国戏剧家,虽然他与这些剧作家通常一道被认知,然而,品特的戏剧成就远在他们之上。”[11]另一位学者罗易斯·高登( Lois Gordon )也指出:“品特是他的时代的莎士比亚,是新一波浪潮的核心人物。”[12]英国著名演员迈克尔·刚邦( Michael Gambon)更是一语道出了品特在英国戏剧界的地位与作用:“哈罗德·品特不只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他是最好的。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巨大的缺口。我认为他是英国戏剧的坚强支柱,没有他,我们会虚弱无比。”[13]另一位演员林赛·邓肯( Linsa Lincoln )也指出:“品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一位世界级的独一无二的作家;他的作品永垂不朽。”[14]陈宏薇,国内较早专注于品特研究的学者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品特的戏剧革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戏剧的创作形式,“在英国战后的戏剧大潮中如闲云野鹤一般出众而独特,是战后英国戏剧主流中孤独的中心”。[15]

品特193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东区哈克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杰克·品特,母亲弗莱西斯·迈恩,全家人主要依靠以裁缝为业的父亲生活。伦敦东区是个移民聚居的地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大都是处于中下层的外来移民,周围的环境纷乱复杂。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纳粹专权的时期,犹太人四处遭到迫害。1939 至1942 年期间,为了躲避战火,年幼的品特与一些同龄人被送到了距离伦敦400 公里的乡下,因而早在幼年时期,品特便体会到了外来移民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人间的冷漠无情。这一时期代表着品特童年的记忆,对品特未来的生活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2 年,品特进入了哈克尼文法中学学习,这一时期开始表现出他对文学的爱好,艾略特、海明威、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萨特等作家的作品最受他的青睐。在此就读期间,品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戏剧演出,并在演出中扮演“麦克白”的角色,他的戏剧表演才能在演出中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激发了他对戏剧表演及创作的兴趣。1948年,品特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继续深造戏剧艺术,并在学院的多次演出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健康等方面原因,他未能完成在该学院的学业,中途辍学。1949年,品特以独白的形式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首小诗《英国中部的新年》,并发表在诗歌杂志《伦敦诗歌》上,在这些诗歌中,已经包含了未来品特戏剧的某些成分,品特作为一位戏剧家的潜力初步显现。1950年,品特开始了他的戏剧表演生涯,跟随剧团在爱尔兰巡回表演,艺名“大卫·巴隆( David Barron)”。“我当演员的经历影响了我的剧作,肯定是的,虽然我无法指出这种影响是什么。”[16]显然,这一时期的经历不但激发了品特对戏剧的兴趣,也加深了他对戏剧的理解,为他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应朋友的请求,品特以4天的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戏剧《房间》,标志着他作为剧作家生涯的开始,品特正式选择了戏剧创作的人生之路,并从此义无反顾,直到他74岁宣布封笔。品特可以称得上多产的作家,他一生当中创作了29 部戏剧,主要作品包括《房间》《生日晚会》《看管人》《哑巴侍应》《微痛》《归家》《山地语言》《送行酒》《归于尘土》《茶会》《背叛》《昔日》等。然而,品特不仅仅在戏剧写作上成果丰厚,还在戏剧导演上有所建树。他成功导演了27 部戏剧,包括乔伊斯( James Joyce)的《流亡》( Exiles ) ,马麦特( David Mamet ) 的《奥莉安娜》( Oleanna) ,以及他自己创作的一系列戏剧,包括他的首部戏剧《房间》,以及最后一部戏剧《庆祝》。与此同时,品特还将一些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同样成绩斐然,这些改编例如罗宾·毛姆的《仆人》、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个巨头》、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为表彰品特在戏剧和影视方面的贡献,2004年,品特获得了意大利米兰戏剧电影艺术荣誉证书。

品特不仅仅在戏剧创作上令人刮目相看,在诗歌创作上也卓有建树。相比“剧作家”的称号,品特更愿意被称为诗人:在一次与作家高索( Mel Gussow)的谈话中,品特坦承:“比起剧作家,诗人的生活更加吸引我。”[17]评论家皮科克( D. Keith Peacock)非常赞同给予品特诗人身份,认为品特的戏剧秉承了他早年诗歌的“常常产生于强烈的情感,大多数晦涩难懂,甚至难以诠释”的特点,他指出:“品特戏剧中出现的重复、沉默等语言现象在他早年的诗歌早已呈现,是他的诗歌常用的韵律结构。”[18]品特一生当中创作了一百多首诗歌,从1950年在《伦敦诗歌》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开始,从未间断过诗歌的写作,他的诗歌结集出版的有1971年的《诗集》、1977年的《我知道那地方》、1978 年的《诗文集1949—1977》、1990 年的《早期诗》、1995 年的《诗文集》和2002 年的《“消失者”及其他》,以及2003年出版的《战争》。2006年,品特获得了威尔弗莱德·欧文诗歌奖,这是对他诗歌创作才能的高度肯定。

由于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品特一生获奖甚多,他获得过莎士比亚戏剧奖、欧洲文学奖、皮兰德罗奖、卡夫卡奖等十多项奖项,并于1966 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爵”、1998年获得了“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勋爵”的称号,这是对他在文学尤其是戏剧领域创造能力的承认。2005年,世界更证明了剧作家品特的卓越才能,他被瑞典皇家学院评定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品特获得了每个作家都孜孜以求的最高荣誉,他的戏剧艺术享誉世界,逐渐为世人所认知,越发获得世人的喜爱。对此,与品特合作多年的戏剧导演金伯尔·金( Kimball King)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英国的戏剧历史上,我们决不能忽略品特的领导作用。不管贝克特的戏剧多么精确的呈现出诗意,也不管奥斯本的戏剧作为里程碑在舞台表现上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品特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从此完全改变了人们对英国当代戏剧的期待和情感,自他出现以后,戏剧表演的语言、动作和意义必然都要以他的成就来衡量。[19]

在戏剧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品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创造了一种自己的风格———品特式风格( Pintersque)。如今,品特式风格已经作为一个词条被收入牛津文学词典。德莱伯( Margaret Drabble )将其风格总结为:“通过对日常对话的天才描绘,品特发现了日常语言的细微差别、交流的困难、语义的多层、沉默与停顿。”[20]艾斯林则认为品特戏剧的主要风格特色是:“体现日常生活语言的抑扬变化和散漫无聊时的令人惊叹的精确严密;逐渐充满危险、恐惧和神秘的平淡处境、行为动机的故意省略。”[21]部分学者按照戏剧风格及其主题内容将品特的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

期:早期的威胁喜剧、中期的记忆戏剧以及后期的政治剧。虽然实际上品特的戏剧创作并不存在着这么明显的界线,在三个时期中,他的戏剧风格多有交叉现象,例如在他的创作早期,也有政治的因素存在,在政治剧中,胁迫的气氛也并未消失,而在记忆剧中,政治与胁迫也仍然部分存在。然而,这样的划分有利于人们对品特戏剧的认知,因而被广泛采纳。

同类推荐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

    本书分为“中国西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中国东部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以及“世纪之交对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三编内容。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楚辞)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嗜血邪魅

    嗜血邪魅

    风雨相伴雪芬芳,嗜血魔剑相生伴,春夏秋冬独一季,嗜近天下刃我狂。
  • 三世之舞谁倾萧

    三世之舞谁倾萧

    呆萌凶兽,血与血的契合。一切都只为换得你的笑容。千寻吐出口中的鲜血,‘萧萧,我这一生,只有一个心愿未了,生,只为你。死,只为你。现在,只怕来世重新再来了。‘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集民族传统笑话之大成者。以机趣、夸张的眼光审视世界,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反映炎凉世态、情趣人生。全书多取自明清笑话,语言风趣、文字简练隽永,是中国民间针对“世情”的幽默与讽刺之书,是民间智慧的独特展现。
  • 网游之国战之王

    网游之国战之王

    他不是国王,不是元帅,没有一官半职,他每月在游戏中投入的金钱不到五十元,身上常年是些垃圾装备。然而就一个这样的草根玩家,却将无数满身极品的RMB玩家挑翻马下,主宰着游戏中最高形式的战争——国战——的每一场胜败。再牛的国王也向他虚心请教,再富的RMB玩家也不敢向他叫板单挑,再漂亮的游戏宝贝都争着向他投怀送抱。问及原因,他说:你们只是为了游戏,而我是为了生存。是的,我本卑微,照样君临天下!
  • 战欲凌云

    战欲凌云

    平凡青年石凌被架着追神兽,被拎着得传承,被逼着练就无上秘典。采九灵之精,纳极魄之华,结五行之平衡,化不朽真龙身,铸万世至尊位!从此平步青云,战天地,战百兽,战万众,战上天地之巅,战成至尊之位,拯救一方天地!KD新书《天庭幼儿园》已经上传,各位有兴趣的欢迎前来!!
  • 盛宠在侧:霸道丞相绝色妃

    盛宠在侧:霸道丞相绝色妃

    “你爹是冤枉的,如果我说,我可以帮你报仇并且洗刷冤情,那么,你将如何报答我?”“如果你能助我报仇并且洗刷冤情,那么我慕容幽答应,今生甘愿为你所用。”“如果我说,要你做我的女人呢?”为替家人洗刷冤情,她与他达成了协议,甘愿成为他的女人,而他,皇甫墨,南临国权倾天下的丞相大人,霸道腹黑,谋天下,夺皇权。他的盛宠,教她心动,他的利用,令她心寒,爱上他,是她的劫,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世一双人,而他,心中却隐藏了太多的秘密,他想要的,原来是这南临国的江山。当天下已掌握在他手中时,她却说,我与这天下,你选择谁?如果你喜欢这本书的话,不介意收藏一下啦,么么哒。
  • 隐形的硝烟

    隐形的硝烟

    一场时空转换的英雄之战,现世的人们看不到那场战争的硝烟,拥有两个元神的现世老者经历着世人未曾知晓的人生,万世一系的华夏英灵元神续写着振兴华夏,抵御外侮的传奇。这场战争还在继续,当硝烟不再隐形,我们会看到更广阔的海洋吗?
  •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是你的出现收服了他的野心,抛却了秀丽江山?还是因为他的爱,降下了你的翅膀,自此远离繁华?醉笙歌,京城第一歌舞坊,笙歌坊中歌女舞者无一不是惊才艳艳、身怀绝技之人。醉笙歌是皇宫御用歌舞坊,只有王公贵族和皇家之人才有资格醉笙歌中人的表演,其幕后老板更是身世成谜,世人只知道醉笙歌中中人都称其为笙歌,其他的便一无所知了。“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存在在这个世上的价值,而我存在在这个世上的价值就是把整个天朝搅上一搅。”她不是喜欢制造“热闹”的人,不过,如果谁想找她的“热闹”,她就会把对方变成“热闹”。一个异世界穿越而来的女子,来到了自己对其一无所知的古代王朝——东煌,笙歌说,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最大的幸福便是遇到了两个人,其一便是师傅,另外一个,便是你了…祁墨轩,身怀国仇家恨,精心筹划这么多年为的不过是,得到自己应得的,同时让仇人付出代价,只是遇见你之后我还能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吗?
  • 术师崛起

    术师崛起

    他是深蓝世界落魄的术师,却拥有来往深蓝和地球的力量。他将地球文明引进魔法世界,让世人重新审视东方术师这个职业。他走的是一条术师崛起之路,是东方修道文明复兴之路,是一条孤独的永生之路。
  • 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

    遇见楚岳之前,李想觉得作为一名律师,必须得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见楚岳之后,她顿悟,原来内心强大到能随时承受暴风雨般的毒舌打击才是最重要的。李想:“我还不想谈恋爱。”楚岳:“不是说好了要做彼此的天使吗?”李想沉默良久:“你有病吧?”楚岳同沉默:“你给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