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01500000015

第15章 作为叙述动力的疾病(6)

卡夫卡的世界也是一个孤立绝望的异化世界。他小说中的人物在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异质世界里惶恐不安的生活着,他们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却看不到出路。卡夫卡的世界也充斥着疾病。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他已经变成了一只甲虫,他的变形无论是在他自己看来,还是旁人看来,都是一种病。而在另一部小说《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将饥饿作为一种行为艺术,因为饥饿,他“脸色苍白、瘦骨嶙峋”,临死之际,面对监督他的看管人,艺术家透露,他之所以愿意挨饿,那是因为“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81]这么看来,他本来就是个病人,因病挨饿,饥饿又使他的病情加重。当然,疾病表象绝非卡夫卡写作的意图,更重要的是疾病背后隐含的社会隐喻意义。在格里高尔变形了之后,于是周围的一切也随之发生了“变形”,首先是家庭的经济状况恶化了,在格里高尔没有变成甲虫之前,在他的努力下,家庭生活已经渐有起色,不但能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而且也还略有积蓄。然而,在他变形后,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生活每况愈下。经济生活的变形又带来了家人的心理变形。格里高尔本是一个充满责任感和具有爱心的人。他努力工作原来是想让家人忘掉父亲事业破产的灾难,是想让爱好音乐的妹妹能到音乐学院学习。对于他的变形,家人经历了从惊恐到厌恶的过程。刚开始之时,家人对他变成甲虫深感恐惧,在习惯了之后则厌恶日增,先是父亲用苹果打伤了他,继而妹妹又提议将他丢出去,因为他惊吓了房客———他们的经济来源。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创伤中,格里高尔死去了,他的尸体被丢进了垃圾堆,全家人都处于喜悦之中。显然,格里高尔对于家庭的意义在于他的创造物的价值,他变成甲虫以后,他的创造物的价值消失了,家人还要照顾他,他变成了家庭的累赘,于是家人对他是除之而后快。而《饥饿艺术家》中的艺术家的饥饿艺术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重要的是周围围观的人对待他的态度。看管人时时刻刻盯着他,哪怕他就要饿死了也仍然如此,而艺术家为了证明自己,即使没有看守监督也不愿意进食,而周围的观众早将他当成视作与表演的大猩猩等野兽无异,无论饥饿艺术家怎样执着挨饿,人们也不相信,他的饥饿艺术并没有引来多少人的关注,于是执着的艺术家最后饿倒在腐草中,最后连同腐草一起被埋掉了,笼中换上了一只年轻的美洲狮。卡夫卡通过格里高尔的变形与饥饿艺术家的遭遇展现了一个物化的世界,物质主宰着亲情、生命,物质毁灭了人性,人们生活在物质利益造成的孤岛之上,孤独、寂寞,没有温暖,没有慰藉。

无论是贝卡特,还是卡夫卡,他们都在作品中展现了芸芸众生的艰辛与苦难,通过利用人物的疾病,表达了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深深焦虑与思索。其实,品特的创作时期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主张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展现现实生活对人的扭曲和压抑。这一时期,以疾病直接作为主题的作品看似有所减少,然而真正的事实却是疾病被内化为背景更深地植入文学作品之中,折射出深受一战、二战与各种社会问题伤害的作家们内心的深层焦虑,反映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伤与绝望主题。这种现象在现代主义作家艾略特、卡夫卡、劳伦斯等人的作品中都不难寻觅。例如,艾略特在《荒原》中对疾病只字不题,然而通过对龟裂的土地、发红的石头、死者的葬礼、放纵情欲却不能生育的性伴侣、无所事事、精神恍惚的人们等意象的描述,死亡的气息向读者扑面而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失去救赎的绝望世界。可见,现代主义时期,文学中的疾病虽然在形式上有所转换,但仍然是疾病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发期”,深陷其中的品特肯定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见,某种程度上,品特也是一个患病的剧作家,创伤疾病成为他写作的强烈动因。然而,品特又并非全是身体写作,深受同时代疾病文学潮流的影响,嫉恶如仇的性格、对西方现行社会的强烈不满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合力,驱动着他以疾病作为介质,表现世界,展现人类社会的种种苦难,引发人们对现实存在的思索,因此疾病成为了品特叙述的动力。

第三节 疾病作为文本叙述动力

不仅品特的人生苦难历程引发了疾病叙述,疾病本身在文本建构中的作用也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成为了文本动力。疾病作为文本叙述动力是指疾病作为文本结构元素,在品特戏剧的情节推进、时空序列置换、人物状态或心态变化、引发其他叙述等方面起到动力作用。

俄国形式主义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主宰西方文坛的作者中心论。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因而,研究文学就要研究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品以外的东西。结构主义秉承了文本中心这一思想,把语言看作符号系统,认为产生意义的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的组合关系,语言学就是研究符号组合规律的学问。结构主义大师索绪尔指出:语言是意义和声音之间的关系网络,是纯粹的相互关系的结构,并把这种关系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结构主义摒弃了语言的外部结构研究,而以研究语言内部之间的结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确定了文本中心这一原则。美国后经典叙事学家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认为:“叙事就是某人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给一个特定的读者讲的一个特定的故事。”[82]他认为叙事是修辞的,而“修辞含有一个作者,通过叙事文本,要求读者进行多维度的(审美的、情感的、观念的、伦理的、政治的)阅读”。[83]他指出:“当我谈论作为修辞的叙事时,或谈论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修辞关系时,我指的是写作和阅读这一复杂和多层面的过程,要求我们的认知、情感、欲望、希望、价值和信仰全部参与的过程……认为叙事的目的是传达知识、情感、价值和信仰,就是把叙事看作修辞。”[84]费伦认为“修辞是作者代理、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85],所谓的作者代理,是指在作品中,现实的作者虽然起到了叙事的组织安排并植入特定价值的作用,但现实作者并不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作为一种功能潜藏于文本之中,作者的意图并不是外在于文本的现实作者的意图,而是以文本为依托、内在于文本的隐含作者的意图。现实作者是土豆,隐含作者是薯条,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既然现实作者的意图也是通过隐含作者来表达,而隐含作者又是文本构件,那么文本中心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通过隐含作者的引入,费伦再次捍卫了文本中心的立场。

费伦的另一项功绩在于他提出了文本的动力学说。他宣称修辞不仅是手段(修辞格及隐喻式转义的运用),更是目的(传达知识、情感、价值、信仰等意识形态并由此“劝服”他人),是叙事背后的“行动”,或者说是叙事得以进行下去的动力来源。“活动、力和经验是修辞理论家的主要术语”。[86]费伦的修辞叙事学说将读者纳入了叙事体系,认为正是通过对于文本的阅读,读者获得了审美的、情感的、观念的、伦理的、政治的感知。由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作者、文本与读者三者就处于无限循环的关系之中。在作者与文本的互动过程中,作者的意图向一个方向发展,而文本现象则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形成了叙事声音、叙事距离、叙事时间、叙事视角等多重的悖论关系,这种悖论关系产生了张力,推动叙事的进程。作品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唯一”阐释的终结,而是意味着“多种”阐释的可能性的开始。同时意味着作品从“作者———文本系统”进入“读者———文本系统”,从而开启了“文本———读者”交流的大门。罗兰·巴特曾经将文学文本分为“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他认为,这两种文本不仅基本性质不同,而且所引发的阅读方式也不同。“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单纯封闭性的文体,往往只是让读者被动地接受式的阅读,而“作者性文本”是则是一种开放式的文体,它要求读者不断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参与文本的构建。而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在审美价值取向上也会不同,这样,阅读文本的过程也就是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在文本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叙事向前发展。费伦对此持有相似的观点,他借鉴和发展了拉比诺维茨的“四维读者”的读者的划分方法,将读者分为四维:1.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即社会身份、特性各异的你、我、他;2.隐含的或作者的读者,即作者假设的理想读者,能重建作者意图并对故事、人物的虚构性有清醒的认识;3.叙事读者,即叙述者为之写作的想象读者,观察着故事世界里的一切并认为这是真实的;4.理想的叙事读者,即叙述者希望为之写作的理想读者,完全认同叙述者的全部言说。[87]各位读者由于具有不同生活经历将会以不同的阅读意识进入文本,以不同的伦理框架阐释文本,从而获得不同的价值伦理判断,叙事在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中完成。费伦在对“进程”的界定中,更加清晰地说明了叙事的动力,为文本的动力学说提供了佐证:

进程是指一个叙事建立其自身向前运动的逻辑的方式。进程可以通过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产生,即通过引入不稳定因素———人物之间或内部的冲突关系,它们导致行动的复杂性,但有时冲突最终得以解决。进程也可以由话语中的因素产生,即通过紧张因素或者作者与读者、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冲突关系———涉及价值、信仰或知识等方面重要分歧的关系。[88]

罗兰·巴特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的,适宜任何材料,存在于任何地方。”[89]叙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小说,戏剧也能并且也需要进行叙事研究。[90]费伦的文本动力学说本来是针对小说而言,戏剧虽然在文本形式上与小说有所不同,戏剧缺少小说的作者叙述部分,叙事通常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然而也符合“某人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给一个特定的读者讲的一个特定的故事”这一状况,在戏剧叙事中,剧作家本人就是真实作者,戏剧中自然也包含着以文本的方式出现、体现现实作者意图的隐含作者,戏剧中的对话双方就是叙述者与受述者,文本形式的戏剧的读者也与小说的读者没有区别,因而文本动力学在戏剧叙事分析上也是适用的。对于文本动力的认识,品特是深有体会,在1970年德国汉堡莎士比亚奖获奖演说中,他这样说道:“你创造了词语,词语获得了它自己的生命,它就以某种方式与你对视,它变得倔强了,多半会打败你。你创造了人物,他们会变得非常厉害,他们警惕地注视着你这位他们的创造者……毫无疑问,作者与他的人物之间会发生相当大的冲突,我得承认,总体而言人物是胜利者。”[91]1981年,导演彼得·伍德为了弄清《生日晚会》剧中人物的动机,在排练之前写信询问品特,在回信中,品特这样说:“戏剧就是它本身,不是其他,它有自己的生命……任何与戏剧相关的东西都只能在剧中寻找。”[92]在品特看来,戏剧就是它本身,词语一旦脱离了作者,或者人物一经创造,就具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完全听从作者的指挥,而是多半会按照它们自己的方式推动剧情的发展,这就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

同类推荐
  •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

    《也看风景也读书》是崔济哲先生的近期新散文集,收录散文41篇。全书洋洋36万字,内容涵盖地方风物人俗、古人古事感怀、佛说佛思佛史、历史伟人逸事,以及他国历史文化。在这本书中,有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严肃追寻,也有对独特且有趣的地方文化的展现;有当下的细枝末节,也有过往的风起云涌;有因风物之壮阔而诞生的美丽文字,也有因文字之厚重而更美胜一层的风景。这本书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条门缝儿,透过这道门缝儿,你看见的是崔先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对话。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走进耶鲁

    走进耶鲁

    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本书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另他深深依恋。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跟随一个很“美国”的中国人一起走进耶鲁,探寻一个旅美作家的生活点滴……
  • 聚散百回

    聚散百回

    我第一次发现,在校园里有人摆摊出售自己的书。这个男生在校园极繁华的地段极安静的等候着别人的光顾。如果不是好奇心的驱使,或许我将错过一段震撼内心的旅程。我拾起稀落但摆放整齐的其中一本,翻开扉页,由辽大出版社印制的书籍虽然纸张不算精细,对印刷的字体也让我想起了教堂里分发的晦涩难懂的讲义,仍旧是好奇心的驱使,我匆匆掠过了几行文字,文笔细腻雅致,完全可以忽略做工的粗糙。虽然大学生写的东西难免有些庸人自扰,有些不痛不痒的呻吟,但作者所思所言,俨然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诗人多是悲剧的,因情感太敏锐而容易夭折,因情感太丰富而……
热门推荐
  • 小妻别闹:私密宠婚无差评

    小妻别闹:私密宠婚无差评

    亲闺蜜和前男友结婚,是该送花圈,还是抢手捧花?慕芷晴一回国就收到这么一个大惊喜,谁成想没心没肺的喝多酒,湿身又失身后连正主都找不到。三个月后,一纸孕单从天而降,慕芷晴懵逼了,现在连避孕药都特么开始造假了吗?父母嫌她不耻,未婚夫家弃她不洁,曾经的天之骄女,一时之间跌落低谷。就在她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男人忽然出现挡在身前,“我的老婆孩子,看谁敢动!”他是商界枭楚,权势惊天,偏偏为她,虐渣男恶女,洗手作羹汤。女人看着男人,恨的牙痒痒,“不是说男人最怕头顶绿,抢着喜当爹的还是头一次见!”男人接住张牙舞爪扑过来的小女人,一张俊脸邪魅又肆意,“你不是说那晚当被狗咬了,现在给你机会咬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速特工

    极速特工

    007算什么,拥有超强异能的封流才是最厉害的特工!他的实力更强大,他的任务更火爆,他的装备更神奇!至于他的敌人,则是最凄惨、最倒霉的家伙!
  • 冷妻驾到:魅世魔尊追妻忙

    冷妻驾到:魅世魔尊追妻忙

    某天醒来,易晓柔发现自己竟然一夜风流了,且对象还是魔尊,于是,当机立断落跑走人。“遇见你之前,本尊是一个单纯的雏儿,遇见你之后,本尊宝贵的第一次被你拿走了,你竟不想负责么?”魔尊很忧郁。易晓柔表示她真心不乐意负责,于是被天天纠缠。她忍无可忍,“你多大了?”“今年十九,”魔尊大人表示他很年轻,也坚决不承认千年前那个和她哥打个不死不休的魔是他。对此回答,易晓柔表示,呵呵哒!“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她终于忍不住问,“我都改”“本尊就喜欢看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本尊的样子”“……”对此回答,她只能送与一个字,贱。不不不,魔尊义正言辞地纠正,“这叫爱,因为爱,所以容许你看不惯我”追妻路漫漫,魔尊且行且珍惜
  • 暖婚蜜爱:BOSS大人难伺候

    暖婚蜜爱:BOSS大人难伺候

    "安意获得世界顶尖钢琴演奏一等奖的时候,记者采访她“安小姐,请问您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她嫣然浅笑:“其实,我生平最成功的事迹,是把我打工还债的上司变成了老公。”“啊……”台下一片艳羡惊叹“那安小姐下一步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唔,把老公变成前夫。”当晚,安意被化身为狼的萧公子堵在浴室,“前夫就别想了,除非丧偶。”
  • 夫随妇唱:地下女皇的成长史

    夫随妇唱:地下女皇的成长史

    她,绝色倾城、慵懒睿智、因躲避情债而却无奈的惹出了更多的桃花。他,简单温柔、自小就对女子过敏,即使自己的皇兄不小心触碰到自己,自己亦会不愉快,因与自己的六皇兄打赌而进了青楼要当三个月的的小倌,而她的出现不止带走了自己的初yè,还有一颗毫无保留的心……
  • 元婚礼贡举考

    元婚礼贡举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问: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何以处之?答:你便轻她,贱她,辱她,蔑她,看准时机弄死她!她是欧阳家族最小的千金小姐,前世的她被最好的朋友亲手杀死,重生归来,回到一切最初开始的地方,浴火重生,她誓要将所有的局面扭转,那些骗她,谤她,欺她,害她之人,她都要看准时机把他们弄死!“她是我的女人,刚生出来就贴了标签,只等二十年之后就过门,谁也别想抢!”某冷傲少爷一手楼着欧阳沫儿的腰,一边霸道劲十足的说着。“我喜欢的人,管她贴没贴标签,我抢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道仙主

    万道仙主

    仙界四帝之一,南帝九尘阳遭算计在无尽神山上陨落,当他重生在凡间界一个宗门的废物弟子身上的那一刻,他这一世就注定不平凡。练奇功,夺造化,破仙道。窥天机,凝万道,三界尊。
  • 守护甜心之紫蝶雪凌

    守护甜心之紫蝶雪凌

    为什么,我只是替代品而已。陌生的她,熟悉的她,原来是这样,我与她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遥远
  • 妍色

    妍色

    穿越来穿越去,落入美男窝!哈哈哈,原来老天这般爱她!谁知,碰见他!三千年的爱,情仙与魔之间,命中注定,与他相爱相杀,可是看着他与别的女人纠缠,哼,以为姐离不开你吗?想再追回姐,看你有没有那本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