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300000012

第12章 确实权 颁铁证(2)

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评价瓦窑村的改革经验时说:“它给人一种春风扑面的感觉,瓦窑村的实践,在确保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到了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改革所展现的美好前景,这个前景让人心驰神往。”

在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之初,瓦窑村也曾发生过许多趣事,那时,只要看到干部和测绘人员进村,有的村民就赶紧锁上门躲到别的地方。甚至还有人对村支书唐朝阳说,我晓得你们政府又想来搞拆迁,又要拆我们的房子,征我们的地,所以才来丈地……

为了让群众理解确权的意义,自觉地参与。兴隆镇别出心裁地发动了小学生,镇中心小学除了给学生们讲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外,还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你家有多少土地承包,你们家的宅基地有多宽,你们家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孩子们画出来……于是孩子们都回家去问家长,慢慢地,许多村民都知道要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了。

瓦窑村还学习电视台的做法,搞起了“开心辞典”,围绕产权制度改革拟出了许多问答题,答对的可以得到半公斤猪肉或一把挂面,于是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懂得了“确权颁证”“市场要素”“土地流转”的意义。

确权颁证的工作按部就班地展开了,但村民们又有了新的意见。

有人说,1998年实行二轮承包时,规定的承包期限是30年,现在仔细算一算,这30年只剩下18年了,是不是18年后又要调整,又要推倒重来?那时的地还是自己的地么?于是,村民们纷纷要求政策保持稳定性。

但是,咋样才能保持稳定性呢?

村民卢万登开的小茶铺是村民们常来喝茶摆龙门阵的地方。2009年3月的一天,退休教师王永远到这里喝茶时,谈到他曾经仔细研究过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现里面有“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句话,认为这句话里大有文章可做……在村民们的眼里,王永远是个“明白人”,脑子灵活,办事公道,古道热肠,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话马上得到了卢万登的响应,卢万登兴奋地把王永远的想法告诉了喝茶的村民们,大家纷纷表示拥护。把意见反映给了村支书唐朝阳,唐朝阳立刻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汇报,上面回答“可以大胆尝试”。

当时唐朝阳也曾产生过顾虑,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确权从30年改为“长久不变”,自己会不会因为“用力过猛”而“下课”?但转过来一想,“真正有利于村民的事就值得去冒险,大不了这个支书就不当了!”

于是他决定“顺应民意”,采纳群众的意见,把30年改成“长久”两个模糊的、没有具体期限的文字,并且实行了“生不增死不减”。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让老百姓放心,安心搞生产,又能让前来进行土地流转的企业放心长线投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我们的做法既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也可以说是打了‘擦边球’吧!”唐朝阳说。

于是,按照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部署,自2009年5月以后,瓦窑村便开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长久不变”进行了大胆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唐朝阳感觉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矛盾都难以解决。仅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方面,全村2360人只有2132亩耕地,人多地少、生多死少,100多名新增人口一直没有分到承包地,但如果进行土地调整,给新增人口分配承包地,由于打破了原有的生产格局、再加上本轮承包期未满等因素,也会引发一系列尖锐、复杂的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而“长久不变”又涉及每家每户的长久利益,起点必须公平。过去的承包地不是按面积划分而是按产量划分的,面积有大有小,从长远看来,在土地流转或土地被征用时(这些都是按面积补偿),就会产生不公平的矛盾,这又怎么办?

凡此种种,他多次组织村、社干部进行讨论,都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后来,在双流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唐朝阳到都江堰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都江堰市成立村民议事会、监事会解决各种难题的做法,大大启发了他,于是通过海选,瓦窑村也成立了村组议事会。议事会成员也被村民们称之为“议员”,对选举“议员”村民们十分重视,比村委会换届还“庄严”,有的村民拿着选票去一边填,小心地不让人看到自己到底选了哪一个。

议事会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并深入进行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解决承包难题的决议:从有地村民中调出部分承包地,承包给2008年9月30日以前新增的无地人员,此后在本轮承包期限内集体不再为新增人口分配土地,但新增人口可以享受集体资产收益分配。这个决议既符合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法律规定,又解决了新增人口有户无地的难题,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至于“长久不变”涉及的利益问题,解决的方案是:村民仍旧各自耕种现有的土地,耕种收益归其所有,而各种征占补偿、流转收益和国家按耕地面积发放的各种政策性补贴(如耕保金)则由确权到户的农户享受。

2009年6月,瓦窑村在完成了耕地面积实测之后,进行“确权颁证”,确权颁证的内容包括:给集体经济组织颁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林地使用权等证书,给农户颁发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林地使用权等证书。

在确权颁证时,瓦窑村重新发放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面的承包期限由过去的“30年”一律改为“长久”。在瓦窑村,我特地拜访了一些农家,小伙子刘彬的家便是其中之一。刘彬本来一直在城里打工,最近开了农家乐,面积共两百多平方米,装修一新,厨房是“标准化”设计,不但很干净,而且洗菜分荤菜池和素菜池,洗碗有“一洗二清三消毒”三个不同的工序。

刘彬的房屋是2007年搞新农村建设时新修的,过去是“茅草棚棚笆笆门”。他一直保存着老房子的照片。他说:“1995年结婚时都没有一间新房!”他把结婚时土砖房的照片找出来让我看,“老房子不光旧,而且地势低,又在河边,老是被水淹,前前后后重修过三次,直到近几年搞新农村建设,才有了像样的家。”

我问他:“土改时你家划的啥成分?”

小伙子尴尬地笑了笑,“不晓得……得问问妈……”

的确,30来岁的他,基本上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成长,没有经历过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成分定终身”的年代,阶级成分在他这一代人的观念里已经很模糊了。

我又问他:“在推行城乡统筹前你的生活怎么样呢?”

他回答得仍然有些模糊,只说唯一记得的是,妈妈干活时把他装在竹筐里丢在路边。初中毕业后便跟着亲戚到河南打工,干的是炒瓜子、做沙发等活路,总之啥都干,干了几年回到成都后在一家企业搞橱柜安装,干了6年,每月工资1000多元。

家乡搞起了新农村建设并开发旅游后,刘彬回了家。回家后他没有种地,推行城乡统筹后他家的两亩多地全部出租,一年可以得到4000多元租金。他拆去旧房,新修了小楼。修房花了11万多元,政府补偿了8万多,自己只掏了3万多元。至于农家乐的生意呢,目前是有喜有忧。喜的是,从元月至5月收获草莓的季节,农家乐的生意不错,一个月的纯利润可以达到五六千元;忧的是,收获草莓的季节一过,客人少了,生意也清淡了,又得出去打工。因此他极希望村里能开发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们常年都能前来游玩,这样他就可以不再出去打工了。

曾长期在城市里打工的刘彬并不留恋城市,“我觉得在家里干活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现在的政策好,城乡间的不同只是城里的房子高一点,我们这里的房子矮一点。我们这里离成都和华阳镇都是20公里,是成都的后花园,空气比成都好得多。现在一些城里人想到农村买房子,这不行,农村的土地要保护,是不准拿来搞房地产的……”

说到最后一句话,刘彬的神情流露出自豪。

“你家里有几口人呢?”我问道。

“4口人,妈、我、爱人和娃娃,爱人在当护士,每月1000多元,儿子5岁半,在上幼儿园,快进小学了,父亲得了尿毒症,2004年走了。那时我们这里还没得医保,他一周要透析两次,500多元一次,从发现有病到去世只有两个多月……现在我已经给娃娃买了10年保险,今年争取把妈的医保也解决了。”

谈话间,刘彬的妈妈周国芳回来了,55岁的她,脸上没有多少皱纹,头发仍然浓密,只是绝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银白色,但谈话和举止都很利索,勤劳的老人刚才利用空闲时间去村委会打扫清洁了。

我提起刘彬不知道家里过去的情况,周国芳笑了,她回答道:

“我娘家是贫农,家里五姊妹,我行三,老公家比我们家还穷,他14岁就父母双亡,小小年纪就自己耖田,还帮人放牛。当时我也在放牛,冬天常到他那里去烧喂牛的热水,他很照顾我,常给我帮忙,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我看他勤快,又觉得他很造孽……后来他爷爷介绍,我就同意了。结婚那天,连煮饭的米都没有,靠娘家人拿米来才煮了顿饭……第二天又没米了,以后也全靠娘家人帮忙。”

回忆起年轻时的爱情和苦难,周国芳的声调很平静。

“他家是三兄弟,他是老大,我嫁过来时,弟弟一个16岁,一个13岁,都要靠人养活,我们只有攒劲干活。那时女人的工分评得低,一般每天只有7分工,男劳力是10分工,10分工也只有几毛钱,我天天和男人一样拿根扁担担粪,也只评了8分工。生娃娃后我背起娃娃干,两个人攒劲挣工分,几年后慢慢有吃的了,不饿饭了……现在日子好了,他又走了……”

说到这里,周国芳平静的语音颤抖起来,她沉默了。

大概为了转移母亲的情绪吧,刘彬连忙拿出了推行“城乡一体化”后给他家颁发的户口簿和“五证一卡”。户口簿的封面上写着“居民户口簿”,而不是“农民户口簿”,在职业那一栏里写的是“农业劳动者”而不是“农民”——这一切都意味着,“农业劳动”只是刘彬一家人的职业,而不再是“世袭”的某种身份,刘彬全家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市民”。

打开粉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承包期限”那一栏里赫然写着“长期”两个字,这是瓦窑村农民的创新。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有“耕地保护合同”“瓦窑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股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至于“卡”呢,就是一张耕保卡,每年的耕保基金都直接打到卡上。

基层干部们说,这几个证要值几百万哩,有它们就可以直接抵押贷款了!

最后,我突然发现刘彬还有三张蓝色的社保卡,看见我注意这几张蓝色的卡片,刘彬笑了,他说:“我一直以为自己还没有办社保,想不到现在我、老婆和妈都已经办社保了,原来是老婆办的……”

镇干部们告诉我,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到这里考察时,曾嘱咐他们不要把宝贵的土地资源拿出去让别人来经营,要自力更生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如今瓦窑村正在筹办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准备种植各种高档蔬菜,与此同时,还要发展有机草莓以及高端旅游。这样一来,刘彬的农家乐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他的心愿有望实现了。

◆艰难的“回头看”

2010年春天和夏天,成都市各区市县都在忙碌地搞“回头看”:村办公室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报表、图册,还摊开了大大的地图,工作人员们低头计算着、写画着;测绘队员和各村社长、组长、议事会成员、户代表在地里一块一块地实地丈量;村支书、村长们个个熬红了双眼,从早忙到晚,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不少基层干部叫苦连天,有的甚至闹着要辞职。

“回头看”是2010年春节后开始的。

何谓“回头看”?为什么要搞“回头看”?

“回头看”就是要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宣传是否家喻户晓,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是否真正到位,农民的“五证一卡”是否颁发齐全,是否真正做到了土地、台账、证书、合同、耕保基金“五个一致”,民主管理机制是否完善,如此等等。“回头看”验收严格,目的是要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至于搞“回头看”的原因则在于,成都市委、市政府经过明察暗访,发现在前一阶段的确权中,有的地方在“走过场”,在应付,丈量土地时马马虎虎,工作不认真,不逗硬,以致造成皮尺量出的土地和卫星定位确认的不一致;有的地方嫌麻烦,用“确空权”的办法敷衍上级,掩盖矛盾,即动账不动地,组里把土地总面积按人头平均,耕种的承包地却依然不变,耕保金也平均分配。这些做法虽然表面上“推行顺利”,暂时避免了一些矛盾,但却造成了农民手中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载的面积、地块、位置与实际严重不符,不但失去了产改的权威和意义,也留下了大量后遗症。

以彭州市的军乐镇为例,确权时就采取了“确空权”的办法,2009年有经营者要对军乐镇乐兴村上百亩的土地进行流转,在同村民谈判租金时,矛盾出现了:“到底应该按产权证上的面积付租金,还是应该按照农民实际耕种的面积付租金?”矛盾使得土地流转最后流产。

在“回头看”中,军乐镇推倒重来,花了三个月时间重新测绘土地,重新完成确权颁证,才终于让这项工作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前一阶段工作做得扎实的,在“回头看”时只需要进行一些局部的微调和完善,比较简单;而一些煮了“夹生饭”的地方就很麻烦,做不到“五个一致”的必须返工,村干部、村议事会成员要带着皮尺、带着测绘队伍重新丈量土地。返工活难做,许多地方上上下下忙了四个多月才完成。2010年5月在双流县永兴镇采访时,我曾和村社干部们进行过一次有趣的座谈,一些人对“回头看”颇有微词,在座谈会上倒起了苦水。

一位名叫高利勤的组长说:“我们搞产改时本来比较顺利,田地部分矛盾并不突出,但上图后问题出现了——一部分土地流转出去成了鱼塘,不能再算作耕地,去年鱼塘是领了耕保基金的,今年没有了。这些鱼塘要重新恢复成耕地也很不好办。老百姓们说,当初是你们动员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的,现在咋又不承认了?我们想把全组的耕保基金拿来平均分配,但政策又不允许……我觉得,要让100%的人满意根本不可能,能有90%的人满意就很不错了!”

另一位名叫徐大金的社长,已经60多岁,满头白发,瘦得两个腮帮都凹陷了进去,他的第一句发言就是:“可能明天我就不当这个社长了!”然后接着讲,“我70年代就开始搞农村工作,整了几十年,累死了!每个月400元补助,我打电话就要用750元,另外还要坐车子,群众还说我们‘吃欺头’!”

同类推荐
  •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 …… 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自己作答。本书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学者熊培云心血之作,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他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热门推荐
  • 情丝难断

    情丝难断

    为爱而流下的泪是伤心的也是痛苦的泪;也或者是感动的泪。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泪水泛滥的时候;每当寂寞的时候,也是痛苦的时候;思念一个人是幸福的也是悲伤的!原来一个人不寂寞,想一个人才寂寞!如此难过,如此寂寞,只是因为情丝难断!
  •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残天至尊

    残天至尊

    独臂一挥,天地震抖;魔剑祭出,万魔听令;妖令既出,群妖听令!
  • 重生之超级侦探

    重生之超级侦探

    流动的水没有形状、飘流的风找不到踪迹,任何案子的推理都取决于心。没有天衣无缝的计划、没有百无一疏的疑案,任何案子的解决都来自不引人注目的细节。前世他是一名神探,代号Sherlock,破案无数。然而在一次追查鬼面人的身份中,被组织中的人出卖,枉死他乡。上天给了他一个重活的机会,让他重生在一名初三的少年身上。从此,故事拉开序幕.....【本书形式如同名侦探柯南,案件一件接着一件】【侦探事务所178386075(空)、欢迎大家加入】
  •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管理学教学案例精选

    本书是为了辅助国内“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工商管理(MBA)教学案例精选丛书”之一,本书在199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尽管那些经典的案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留原书中对当今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课堂常用案例的基础上,增选和编写了近30个新的案例。这些“精选”的案例基本上涵盖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 师兄个个很腹黑

    师兄个个很腹黑

    单纯善良又不失调皮的女主在逃婚过程中阴差阳错的遇到了一个怪老头——武林第一高手、天下第一毒圣。她被逼迫着练武学医。成为了高手中的高手;面对爱情,师兄们个个身手不凡,他们的真实身份竟然都那么令人不可思议,面对师兄们的深情告白,处事不惊的她竟变得慌乱,她该怎样选择?
  • 《狂傲世子妃》

    《狂傲世子妃》

    一场穿越带她来到了他的身边他:为你倾覆天下又如何她:为你倾覆了世界又如何她的狂傲他的桀骜梦醒一舞倾城
  • 天才宝宝:爹地,吃完要负责

    天才宝宝:爹地,吃完要负责

    一次醉酒,竟让向来冷静理智的欧阳莹失了身。。。看着自己房间多出来的女人,原本只是想封住她的嘴巴不想让她说自己不想听的话,但没想到她的味道竟让他着了迷不想放开。。。七年后,他的公司防御系统突然被解,而对方竟还只是个乳臭未干臭小子,严重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好,那他就陪他玩玩。“男人,你还记得当年**酒店的***么?”电脑上突然闪现出一行字。“什么?”某大总裁满脸疑问。“看来你不记得了,男人,吃完是要负责的。”某正太生气地打完这行字,便把电脑关了。。。。。。。
  • 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听弦断,只恨别离难,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 冰火阴阳眼

    冰火阴阳眼

    她是谁?一段埋没在记忆中的历史。血色的桃树,古老的迁坟仪式,校园忽又变作人间炼狱。一桩桩惨案与她息息相关,她是死神?不,她正在渐渐变成死神。(本书免费!冰火阴阳眼书群:24259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