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陪都轶闻
抗 战前期,中国的战局非常不利。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仅一年多时间,侵华日军就占领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中心城市,夺取了大片经济发达的中国领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局势岌岌可危。
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统治集团内的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鼓吹对日妥协的“低调俱乐部”大肆活动,四处散布“抗战必亡国”的谬论。而这一切卖国行为的核心人物,乃是窃据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职位的汪精卫,当时,他已先行到重庆主持国民党党务工作。
早在徐州会战之前,汪精卫手下的干将高宗武、周佛海等人,就在东京、香港等地与日本代表多次会晤,密谋媾和。为了组成新的傀儡政府,瓦解中国军民的斗志,日方对汪精卫采取了诱降政策,许诺让他取代蒋介石的政治地位,并邀请他赴日参加中日和谈。汪精卫当时没有答应,因为他还要权衡一下利弊得失,万一日军进攻受挫,战局改观,他还不如就留在重庆,照样坐享荣华富贵。
现在情况不同了,武汉四面受敌,凶悍的日本军队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发起总攻。身为宣传部长的周佛海甚至悲观地断言:“前方形势如此恶化,南京撤退时之惨状必将重演,故尔我们只能接受日方要求,请汪先生出面议和,收拾残局。”
深谋远虑的汪精卫还在观望蒋介石的态度,如果蒋介石对日妥协,他就用不着去冒这天大的风险。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广州告急,武汉难保,国民党的军事指挥机关也全部迁到重庆。就在这时,梅思平从香港带来一个最新的日方“和谈”方案,其中的主要内容是:蒋介石必须下野,由汪精卫出面组阁,与日本政府共促“和平运动”。
周佛海携此方案,夜间去上清寺汪公馆,力主汪精卫尽快作出潜逃安排。
日本坚持以蒋介石下野为“和平”条件,令蒋介石大为恼火,而国内抗战气氛高涨,各地方部队也纷纷请缨杀敌,使蒋介石最终选择了抗战一途。1938年11月13日,他在孙中山总理纪念周上发表讲话称:“中国抗战的前途愈形光明,各战区的中国军队已退入山地,能够阻止日军的进攻。总之,抗战已使全国统一,国民团结,任何强敌均不足畏。”冯玉祥将军更是大声疾呼:“有言和者当以汉奸论处!”
眼见在重庆搞“和谈”无望,汪精卫去意乃决。从10月下旬起,他多次召集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等人开会,研究出逃计划,并召远在成都的陈公博来渝面商,合谋分批逃遁。
出逃重庆的行动十分周密。
当时越境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重庆直飞香港,十分便捷,但易引人注目;另一条是经昆明转河内,而且事先还得征求“云南王”龙云的同意,比较麻烦,但能隐蔽出逃动机。汪精卫择难弃易,选中昆明路线。
按照预定计划,周佛海先行离渝,于12月5日以视察宣传工作为名飞抵昆明。三天后汪精卫也以送孩子到香港读书为借口,派远房亲戚陈春圃将他的两个孩子护送到昆明。12月10日,陶希圣亦溜到云南,只剩汪精卫夫妇和曾仲明等少数人呆在重庆未动,等待时机。
恰在此时,成都中央军校来函,邀请蒋介石赴蓉出席毕业生典礼,正好给汪精卫造成一个机会。蒋介石前脚刚走,汪精卫就打电话给交通部长彭学沛,要他预留几个最近飞往昆明的班机座位,并要他直接送票到汪公馆。
其时党政大员若非因公离渝,必先获得最高当局批准,然而汪精卫权倾朝野,是国民党内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彭学沛又曾受汪精卫栽培,自然惟命是从,连搭机者的姓名也不过问。不仅如此,彭学沛还提前一天派人送来机票,做梦也未想到汪精卫会叛逃。
1938年12月18日上午8时许,重庆珊瑚坝机场上江风阵阵,寒气袭人,中国航空公司的一架道格拉斯飞机已做完起飞前的例行安全检查,备足了燃料准备起飞。这时远远地从菜园坝方向钻出两辆小车,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简易公路,颠簸着驶入机场。车门开处,只见汪精卫夫妇、曾仲鸣等7人陆续下车,连候机室也不进,大摇大摆径直朝飞机走去。
正在机场执行公务的航空检查所所长、军统人员姚悟千,因事前并未接到通知,颇感意外,便走出候机室来劝阻汪精卫等人登机:“汪主席,此刻西北风正强,不宜起飞,请你和夫人珍重身体,暂且到候机室休息。”
汪精卫沉下脸来:“胡说,本人有公务在身,岂能因这点小风耽搁。”
姚悟千赶紧解释说:“请汪主席原谅,我因责任所在,必须向上峰报告汪主席要登机。”
“简直岂有此理,我身为国民党副总裁,难道连去外地出席会议的权利都没有吗?这是什么人的命令?闪开,让我登机!”
姚悟千慑于汪精卫的权势,不得不垂手退到一旁,无可奈何看着汪精卫等人上了飞机。片刻间,那架庞然大物呼啸着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螺旋桨扬起的疾风吹得地勤人员睁不开眼睛,跑道旁的衰草被吹得像波涛一样起伏不平。眨眼工夫,飞机腾空而起,化作一星银白色的亮点向西掠去,只留下一串沉闷的嗡鸣。
姚悟千随即跑进屋里去,向他的上司戴笠作了报告,惟因蒋介石不在重庆,对汪精卫外出原因无法核实。
当天上午汪精卫即到达昆明,并取得龙云同意,于次日在周佛海陪同下转飞河内。这时龙云方电告蒋介石:
“重庆,委员长蒋钧鉴,僭密。汪副总裁于昨日到滇,本日身感不适,午后二时半已离滇飞往河内。昨夜及临行时两次电详呈。职龙云。效秘印。”这封电报说明,龙云在汪精卫抵昆之夜还给蒋介石拍过两次电报,然而人们迄今均未见到,电文内说的什么,已成半个世纪之谜团。
不久,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第三次对华政策声明,提出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中日关系三原则。12月30日,汪精卫发表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宣布投敌。
汪精卫就这样走上了叛国的可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