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一天偶尔上网聊天,到现在已有六年了。有位朋友问我见过网友吗?我说当然见过。他又问:什么感觉?我却想了很久。在这六年中具体见了多少网友,我已无法记清,即使一年只见两个,也应该有十几个了。
记得第一次上网是在网易的英语聊天室。当时只是不想把好不容易学到的那点英语给丢了,另外感觉能用英语聊天的人多少也应该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后,就等着哪位女士能找我聊。可是等了好久,也没有人理我。后来才发现这个聊天室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男生,没办法就主动点击了另外一个女性网名跟她聊天。终于她回复了,那一刹那,心情无比激动。聊的也无非是你多大了,在哪个城市等等,现在想想都很枯燥,没聊几句话,就拜拜了。
和我聊天的第二位网友是做进出口贸易的,由于我那个时候也在为一个公司做产品项目的咨询,所以聊的很投机。借着一次出差的机会,到她的公司见了她。她是一个职业经理,寒暄了一下,就直奔主题谈生意了。这是我第一次与网友见面,和去某个公司洽谈生意没有任何区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不例外。可是并不是见过的网友都是美丽如仙。有一次上网和一个自称是医生的聊的很投机。她的英语文笔很好,感觉是知识女性的那种。聊天中,渐渐的在我的脑中为她勾画出了一个亭亭玉立、端庄大方的形象。我们约会的地方是在北京的一个地铁站。那天站口的人不多,我先到以后,略等片刻就看见了一位和我心目中所勾画的形象一样的女士向站口走来,我的心一阵激动。当我看见她急匆匆地走下台阶时,我才知道她不是我约见的那位女士。我把眼光转回来的时候,身边却站了一个女士,看她向我露出的微笑,我感觉这位才是我要见的网友。她有1.60米左右,体重估计要有60公斤。她的五官布局比较合理,可是皮肤却差的要命,我不明白一个都快30岁的人了,脸上为什么还要长青春痘。她和我心中所期望的差之千里,我真想找个机会离开,但是我们还是在一家麦当劳喝了一杯饮料,然后各奔东西了。我也懂得人不可以貌取人,但是和理想差的实在是太大了。从这次见网友后,我得到了一条经验,那就是在见面前一定要看看照片。
我见的另一位网友是个模特儿。她是那种很自信的女孩,刚问了你长的是什么样子以后,她的照片立即就传过来了。她的照片的确很美,特别是在T型台走猫步的那两张,显示出她那修长的双腿,她那高高的鼻梁把传统中国人的平面脸形一下子给撑成了立体。任何一个人,不管是男还是女,只要是会欣赏美,都会想见见这位模特天使的。我们的约会地点是星巴克咖啡厅。她身高有1.75米,身材很苗条。可是她的五官却和照片上的她相差甚远。后来一个朋友跟我说:千万不要看女人舞台上的照片和艺术照。我同意他这种说法,即使有的女人在照艺术照之前不在脸上抹上厚厚的粉底,现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也会把照片上的你修改的如天仙一般。但是最重要的不在于她的外表,当我告诉她我经常去烟台的时候,她居然问我:烟台是在日本吗?起初我还以为这是她的幽默,后来我发现她的基础知识不足,根本没法交流。
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把我引进到了一个网站的论坛。到了那里才知道文豪到处都是,有专门写诗歌韵律来描述风花雪月的,有专写散文以抒发情怀的,还有专对时事发表评论的。由于我中文基础很差,我很羡慕别人能随意将几句话重新断句就能成为一篇散文的文人;更羡慕那些把不相干的文字竟能按照平仄之音填出不同诗句的诗人。今春将至,我依然记得一位网友那篇散文的最后几句:收拾行囊,我决定出发,去寻找春的踪迹。/……/不可有春的全部,但我必须有春的影子……在山城解放碑下的一家茶馆我们见了面,她的外表和她的文笔一样,很美。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是通过她我更多的了解了那座山城,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那天是冬日的一天,看到她就想到了她用来描述自己的那句话:及冬日,梅片暗香。
曾经有人问我:你不怕网上的人骗你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可笑。现在全国上网的网民估计有几千万人。你不能说他们都是骗子吧。我认为受骗的人是应该的。你有所图,别人才会利用你,骗你。人无所贪,又何以骗之?
2005年1月22日于伦敦希斯罗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