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0600000020

第20章 中国圣母——红嫂——访电影《沂蒙颂》中红嫂的原型明德英

“蒙山高,沂水长,

军民心向共产党,心向共产党,

红心映朝阳,映朝阳。

炉中火,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重返前方……”

当我来到蒙山脚下,来到沂水河畔,深情地凝视那座山,那道水,我那潜伏在心底的崇敬,对人类至情至爱的无限崇敬,就随着飘逸而来的歌声缓缓升起。真的,我仿佛又听到了那首歌,从山间飘来,从水上飘来。以至于整个空中都弥漫了那个优美、纯情的旋律。于是,我又看见了那个红衣少妇,她怀抱着那个奄奄一息的小战士,慷慨地献出了母爱,洁白的乳汁唤醒了垂危的生命,也哺育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最圣洁、最伟大的故事……

这是我小时看的一部电影,那是由舞剧拍制而成的,名字叫《沂蒙颂》。乡下小孩子不懂舞剧,也不了解历史背景,所以,那时的感觉很是平平。长大以后,读了刘知侠的纪实小说《红嫂》、李存葆的《沂蒙九章》,才知道乳汁救伤病员原来是史实,是真人真事。当时,我心里的震动很大,老实说,如此感人至深的故事曾被我疑心为虚构的。“伟大的女性”、“圣洁的母爱”是我那时脱口而出的礼赞,但出口之后,又都不满意,总觉不够准备,直到最后,将这种精神归结到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之上,这样才觉得历史了,客观了。

今天,当我真地走进了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我脑子里那旧日形成的结论不知怎的,竟都不见了,感觉也只是剩了一个,那就是快快见到那位富于传奇色彩的“红嫂”。

然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又老又丑又聋又哑的93岁老妇,和舞台上的那个神仙一样的“红嫂”有霄壤之别。

但我不感到失望,因为这是真红嫂。

就是在这个农家小院,1985年秋天,一个60岁的老汉三步并作两步地扑到这个老妇人面前,长跪不起,连声呼唤“娘!娘!娘!您的儿子来看您来啦!”天生聋哑的老太太用颤抖的手,抚摩着儿子的脸,端详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会意地点点头,她给在场的众人打了一个手势,那意思就是说:“这孩子好,这么多年还没忘了大娘,不愧是咱队伍上的人!”在场的人都哭了。

“儿子”与“母亲”分别了整整43年。“母亲”叫明德英,“儿子”叫庄新民。电影《沂蒙颂》,讲的就是发生在他们母子之间的故事。

明德英这个贫苦农家的劳动妇女,一下生就是个聋哑人。从小受尽了地主的谩骂和毒打,终日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30多岁过后,才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在一个墓地旁边安下了一个家,婚后,虽然和丈夫在山沟里拼命耕种几亩薄地,但仍不能维持生计,只好靠沿街乞讨度日。日子却越过越苦,好似无边的苦海,永远没有度尽的希望。

1941年,明德英家的周围住上了八路军的队伍,山东纵队司令部就设在马牧池。一队队和蔼可亲的战士在村里来来往往,给明德英挑水砍柴,耕地浇园,明德英仿佛看到了一群天使。她虽然嘴上说不出来,心里可明镜似的,知道共产党是好人,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

1941年冬季,日本鬼子发动了对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大“扫荡”。我纵队司令部所在地马牧池村被日军包围了,机关的同志们只好强行突围。战斗打得十分残酷,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军民伤亡很大。

第二天下午,16岁的小八路庄新民负伤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向山下跑来。四五个日本鬼子在后面紧紧地追赶。庄新民跑到了明德英的家门口,明德英当时正坐在石台子上奶孩子。看到遍体鳞伤的庄新民,她什么都明白了,是自己的孩子遭了难,她不能不管。于是,她拉着庄新民走进墓地,把她藏进一个石砌的空坟里。然后,她又从从容容地抱着孩子回到家里,这时鬼子已追了过来,问她是否看到一个受伤的人跑来,她比量着庄新民的胖瘦身高,又朝西山指了指,鬼子赶紧朝那边追了过去。等鬼子走远后,明德英和丈夫把庄新民背回了家,这个时候,庄新民已昏死过去,明德英不顾“男女授受不新”的封建古训,以一个子弟兵母亲的伟大胸怀,毅然将自己的乳汁灌进庄新民的嘴里。这办法真灵,去年鬼子扫荡的时候,她就是这样把一个战士救活的。果然,庄新民也醒了。明德英用盐水为他冲洗伤口,并重新为他包扎好,又给他熬了鸡汤喂下。之后,把庄新民又藏进那座空坟里。从此,日夜为庄新民治伤换药,端汤送饭,无微不至地照料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新民终于能说话了,能站立起来了,他一心思念前方的战友,又怕日久连累明德英一家受难,坚决要求回部队。明德英用哑语告诉他:“孩子不是我留你,你还没好利索,回去不是也要拖累同志们吗?你现在这个样子不能回回去!”庄新民拗不过她,只好留下继续将养。40天过后,庄新民终于完全恢复了健康。明德英留不住他了,那天,明德英把家里最后的两只老母鸡杀了,给庄新民炖了一锅汤端了过来。庄新民,这个16岁的孩子感动得鸣鸣地哭了起来,明德英打着哑语告诉他:“你是娘的乖儿子,娘待你好是应该的,你要多吃,身体长得棒棒的,好狠狠地打鬼子,给咱中国人出气呀!”庄新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头扑进明德英的怀里,哽咽着说:“娘,你的大恩大德,俺一辈子也忘不了。只要俺还活着,就一定会回来看你的!”

庄新民,算起来也是明德英的老乡了。他是山东省日照市人,出身于革命世家,他的父亲是日照支前民船大队的总指挥。庄新民12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和那个年代所有的优秀少年一样,跟随大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功,成为党和人民的好儿子,革命军队的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

庄新民返回部队后,作战更加积极勇敢,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解放战争中,他都是冲杀在最前线。明妈妈的乳汁化成血液在他身上汹涌澎湃,时刻提醒他:只有奋勇杀敌,解放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最后真正报答明妈妈以及明妈妈一样的老百姓。

革命战争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庄新民随陈毅进驻上海,在上海市军管会做后勤工作。紧张的战斗生活结束了,庄新民思念母亲的心情也越来越强烈了。他通过邮电部门,通过济南军区的战友,通过沂南县政府,历尽周折,终于在1952年打听到了救命恩人明德英的下落,母亲还住在横河村。

庄新民的老首长、上海市市长陈毅得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他对庄新民说:“你有一个好妈妈,咱们中国革命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妈妈喂养大的,我们不能忘了人民的养育之恩啊!我有时间,我也要到山东去看她。但现在工作实在是太忙,就是你也暂时去不了。努力工作吧,你探母的心愿早晚会实现的!”

庄新民听从了老首长的意见,没有马上回到沂蒙山。但从进城开始,庄新民就把明德英当成自己的亲妈妈,年年寄钱寄物,保持着书信来往。他先后担任上海市商业局、土产公司、上海市虹口区政府的领导职务。无论地位怎样升迁,可孝敬老母的心却一直没有改变。不能回山东,就想接老母来上海,老母不来,就把沂蒙老爹——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请到上海。1956年秋,沂蒙老爹怀揣庄新民的地址,到上海来看儿子。一下火车,候在车站上的庄新民一把就将李开田老人家搂在怀里,大声叫道:“爹,您来啦,儿子就好尽孝啦!”

李老汉住进上海:“儿子”庄新民睡前问候,早起请安,变着花样地让老人家享受,并一再向老人提出要把妈妈和几个弟弟妹妹都接来上海居住。老爹说:“孩子,你有这份心,就行了,他们都来,那怎么能行呢?家里的地谁种啊”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小村的李开田,在大上海只住了几天,就再也呆不住了,任凭庄新民怎样挽留,死活也要回家。没办法,庄新民只好给老人带上一大堆补养品,把他送上了火车。

从此以后,庄新民每月都给他的妈妈寄线,逢年过节,寄礼品,问寒问暖,比亲儿还孝顺。明德英也经常对人家比划,她还有个好儿子在上海,待她好着呢!

天有不测风云,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庄新民和他的一些战友一样,开始蒙难了。有人对他在明德英家里养伤的40多天时间,提出了质疑,甚至污蔑他脱队、逃跑。百般无奈,庄新民只好又麻烦妈妈了。他对造反派说:“我的那个山东妈妈可以作证!”于是,外调人员来到马牧池村,找到明德英的家,说明了来意。当老人家弄清楚来人的目的之后,就指天划地拍胸脯,又用手比量一个小孩的身高,说着说着,眼泪就大颗大颗地落了下来。她的丈夫对来人说:“她的意思是,天地良心,当时庄新民就在我这里养伤,他那时还是个小孩子呀,就拼着命跟鬼子干,不容易呀,他是个小英雄,你们可不要冤枉他,不要害他呀!”来人也感动了,他们相信了老人家的话,回去如实向上头做了汇报。庄新民再一次被他的妈妈救了命。

1985年,庄新民离休了,他这回时间总算充裕了。他终于实现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带着妻儿来山东探母。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篇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明德英堪称是位革命的老妈妈,她不但救过两个八路军伤员(另一个也是用乳汁救活的,但归队后下落不明),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积极参加支前运动,丈夫为前方送军粮,她在家里做军服、军鞋,她认准一个理儿,就是共产党是穷人的党,八路军、解放军是穷人的军队,要和他们一条心。凭着这种朴素的感情执著的信念,她一直默默做着革命的事情。解放后,还是凭着这种感情和信念,她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女、孙子送到部队,使李家又涌现出了“红哥”、“红姐”、“红妹”,谱写出军民鱼水情的续篇。而在这整个诗篇中,她和庄新民的母子深情则最为动人。

庄新民自1985年看望明德英之后,1989年又来过一次。他对明德英感恩戴德的心情,可谓是老而弥坚。他常常对家人讲:“人民哪,当年待我们的感情是何等深厚!孩子们,永远不要忘了你们的明奶奶,没有她老人家,那就决不可能有咱们这个家!一口奶一口奶地喂我……”每每说到这里,他都泪流满面,硬咽语塞……

1994年初,69岁的庄新民决意回山东与妈妈共度春节。不料,他准备起程的时候,脚下一滑摔了一跤,造成第二腰椎粉碎性骨折,团圆梦没圆上,老人家很是痛苦,思前想后,他把儿子庄健叫到身边:“孩子!你去,你去山东,到那里代我和你奶奶一家过团圆年,否则的话,爸爸我过不好这个春节!”

1月26日,身穿海军少校制服的庄健,来到了听爸爸讲过无数次的横河村。他迫不及待地走到明奶奶床前,眼含热泪跪在那里,亲切地呼唤:“奶奶,奶奶,我来看您来了!”接着小庄帮助奶奶穿好衣服、鞋子,扶她坐到了竹椅子上,拉着老人家的手说:“奶奶,我爸爸摔伤了,不能来了,我代表爸爸和我们全家给您拜年!”

明德英老人终于弄明白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谁了,原来是上海的孙子。老太太高兴得笑逐颜开,忙做出切东西、吃东西的动作,示意大孙女李守花杀鸡待客。中午时分,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吃起了团圆饭,小庄也喝到了沂蒙亲人做的鸡汤,想起爸爸当年的故事,他百感交集。饭后,全家人又在一起照了“全家福”。

临别前,庄健拥着奶奶热泪盈眶,“奶奶您多保重,等爸爸伤好了,我们一起再来看您!”老人家含笑点头,又摸摸小庄的头,比划着说:好好工作,做一个好子弟兵……。

如今,“红嫂”明德英可谓一方名人,几乎每天都有各地来宾拜访。他的长子李长俊说:“60年代开始,我们家就天天搞接待。有部队的干部战士,有大中小学校的学生,更多的则是新闻界的记者们。逢年过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代表都来慰问。”明德英现在每月接受固定照顾60元,著名演员王玉梅还每月寄来20元钱。

明德英的家,并不是有些人渲染得那么寒酸,三间红瓦房,围有一人多高的院子,小院显得宽敞平整,依山傍水,又越发衬出清新的气息。这是政府拨款5000元建造的。

屋里,老人住的是一张棕色的雕花大床,床单、褥子、毛巾被、棉被应有尽有。自西向东排列五个大匾,上面用红漆分别写着“寿比南山”、“功德永存”、“英雄红嫂”、“革命老妈”、“红妈妈”。横匾下面,还有一个硕大的“寿”字。西墙上有两面锦旗,上书“着沂蒙正气,法古今完人”,令人肃然起敬。

明德英双手不住地向我指点屋内的一切,满脸都是笑纹。

她的儿媳妇说,老人身体很好,一顿饭能吃两个煎饼,一碗菜,她还能亲自炒菜、烧饭,直径24厘米的大铝锅,端起来很轻松,手上很有劲。不过,她平时最爱做的事是,拿出庄新民和他一家人的照片反反复复地看,一边看一边笑……

明德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甚至不能用言语表达内心世界,但她能思考问题,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她用极特殊、极传奇的方式表达了对党、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甚至可以说,她的事迹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壮丽的一章。

红嫂,永远记住您的,将不止是您的儿子庄新民和他的一家人,熟悉这个故事的每个中国人,都将永远记住您!

中国,有个圣母,她叫明德英。

(注:明德英于1995年逝世)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上最著名的囚犯、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曼德拉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进行了长达50余年的斗争。1964年,他被南非政府以“高级叛国罪”关进罗本岛监狱。27年牢狱生涯不改他反种族主义、建立平等自由新南非的信念。最终,他从阶下囚一跃而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南非开创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局面。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热门推荐
  • 异界寻路

    异界寻路

    她是人类与兽人的孩子,是一出生就被印上怪物标记,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存在。不被任何人接受,不被任何人亲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被压迫被唾弃中,是该逆来顺受,还是该奋起反抗?夹缝中的她,有她存在的意义吗?诺大的是世界里,有她的同伴,有她的容身之地吗?若没有,又何必活下去呢?若有,那又在哪里呢?乱世间,众生相。到底谁更无情,到底谁更残忍,到底谁才是怪物。
  • 魂归华夏

    魂归华夏

    盘古、女娲、伏羲、神农……你可曾记得华夏的万古始祖?耶和华、宙斯、大梵天……当华夏面临危机之时,你可愿抛头颅、洒热血,与始祖一起护我华夏!五位天选之人,茫茫天道,能否为华夏留下一线生机?在大战之后,我们高唱“万古华夏,神魂不灭!”盘古、女娲、伏羲、神农……你可曾记得华夏的万古始祖?耶和华、宙斯、大梵天……当华夏面临危机之时,你可愿抛头颅、洒热血,与始祖一起护我华夏!五位天选之人,茫茫天道,能否为华夏留下一线生机?在大战之后,我们高唱“万古华夏,神魂不灭!”
  • 一世骄狂

    一世骄狂

    号称王下第一人的薛定重生归来!这次他不再会只是王下第一,他要爬上这个世界的顶峰!看最耀眼的风景!
  • 邪王戏冷妃:爷不是断袖

    邪王戏冷妃:爷不是断袖

    奈何桥边、彼岸花开。安珏前世背负曼陀沙华的诅咒,注定一生孤苦终老,却和男闺蜜花离魅意外穿越到异世。一朝重生变世子,斗后宅、闹皇宫,凭借毒术翻转异世。却不幸被一只妖孽缠上:“爱妃,么么哒~~”
  • 强身健体的健康习惯

    强身健体的健康习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上网要有度、睡前洗脚好处多、读书不忘讲卫生、瓜子好吃应适量、夏季多喝茶等在日常生活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
  • 复仇女很痴情

    复仇女很痴情

    艾微儿很痛苦,她再次见到杜平的时候,似乎感觉到杜平对她的威胁,她跟踪去到了赵宅,发现了里面的秘密,她痛不欲生,想和赵宇铭了断,杜平暗暗得意。赵宇铭对于艾微儿的到来毫不知情,他在努力扮演着“情感治疗师”,想治好杜平的情绪病,其实这是杜平导的一场戏。
  • 恐人时代

    恐人时代

    佳其,酷爱玄幻、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了拥有超能力,花费13年的时间求神,结果愿望实现了,但现实和梦想总是有一米的差距的,导致,本人逆回到了远古时代,而且还是到了进化的另一个方向,兽人的时代,为了生存,佳其努力适应这个时代的一切并想方设法寻找回到原来世界的方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莫慌,娇妻在旁

    总裁莫慌,娇妻在旁

    "被前男友劈腿的夏千儿彻夜买醉,险些被人推到吃掉。“楚羽博,不就是第一次么,我给你......”“女人,你这是在玩火?”“羽博,不要和那个女人结婚好么...”“啧啧,身材真的不错,楚羽博真是暴殄天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遥遥相望矣

    遥遥相望矣

    初出茅庐的摄影师谢芷默孤身进入藏区拍照,危急关头被聂子臣解救并互生情愫,相爱的两个人却因生活轨迹的不同最终被迫分手。多年后两人重逢,舆论和阴谋也再次登场,当跨过时间和年轮,这对昔日的恋人又会谱写出怎样的结局?
  • 肥胖症治疗预防与调护

    肥胖症治疗预防与调护

    健康,是一个名词,饱含着酸甜苦辣;健康是一个高地,需要我们交付关注去攀登、去占领!人生不售回程票,不要在得到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更不要在失去之后才捶胸跺足,话已至此,如何才能在自我经营中战胜顽疾、夺取健康的高地,领取属于自己的健康护照呢?这之中,人类的教训是惨痛的,为了纪念我们付出的代价,10月10日被确定为世界镇痛日,据统计,我国至少有1亿以上的疼痛患者,大约30%的成年人患者有慢性疼痛,每三个门诊就诊病人就有2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人,疼痛到底有什么危害,由什么引起,又如何治疗和防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