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0600000018

第18章 “银环”追忆野火春风斗日寇

第十七章 “银环”追忆野火春风斗日寇——访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银环”的原型张淑文

直到敲开她家门的那一刻,我脑子里萦绕着的依旧是王晓棠塑造的那个年轻美丽的银环。

然而,当老人家迎到我面前时,“王晓棠”立刻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位革命的老妈妈身材很高,也很挺拔,眉清目秀的面孔,流露出超凡的刚强与坚毅,如雪的白发为这刚强与坚毅做了极形象的注脚:她和革命一起从无涯的沧桑里走来。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直觉。

这时,我不由得又想起保定市委党史办主任朱赤讲的一段话:“作家李英儒生前曾对我说:‘多年来一直有人问我,谁是杨晓冬,谁是银环。我不大愿意回答,其实我就是杨晓冬,我爱人张淑文也该算是银环。《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根据我们夫妇当年在保定做地下工作时候的斗争生活写成的!’”

“张老,是保定市委的老朱介绍我来的,我想了解一下当年的地下斗争的情况。”

老人听了,热情地把我让进了客厅。寒喧几句之后,她慢慢地讲起了那逝去的峥嵘岁月……

A、18岁与“杨晓东”结婚,根据上级指示,夫妻打进保定城

我今年75岁,1926年生人,老家河北省安平县。1939年我念高小的时候参加了抗日斗争,当儿童团的副团长,那年我13岁。1942年日本鬼子搞“五一”大扫荡,斗争到了最残酷的阶段,我也没有妥协,抱着“打日本救穷人”的信念继续努力工作,站岗、放哨、演节目。正是在这一年,我入了党,当时,我只有16岁。李英儒那时已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了,他经常活动在我们那一带。由于他常在我们学校里打篮球,也常看我们演的宣传抗日节目。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他比我大13岁。他也是苦出身,幼年丧父,家里勉勉强强地供他念私塾。十几岁的时候,他母亲借钱送他到保定私立志存中学读书。1937年高中毕业后,就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中,在我们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从事“动员会”、“抗日救国会”的工作。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开始时是办报纸搞宣传。后来又当步兵团长。晋察冀中央局国工部第一处长。他也是1942年入的党,我当时呢,就是非常想继续学习、深造。我向清苑县县长要求到平汉铁路西去上学。可是,组织上却分配我做地下工作。组织上的决定,只好服从,党员嘛!这样,我就和李英儒他们一起工作了,白天在青纱帐里躲着,晚上出来抄写材料。面对日本鬼子的疯狂大“扫荡”,晋察冀军区党委号召向敌后进军。当时,除大量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后外,党政军派遣了一批干部到平、津、保、石等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搞地下工作。1942年底,冀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同志指示李英儒打进保定城,开展敌后工作,任务是掩护干部,保存力量,另一方面是建立一条由冀中通往山区根据地的安全交通线,打通冀中往路西的道路。我呢,是协助李英儒工作,当他的助手。根据组织上的安排,进城之前我和李英儒结了婚。那年我18岁。当时,一切都是为了服从组织,本来我不愿到保定去,我还是想到平汉铁路西上学。另外地下工作纪律太严不许上街,不许和别人交谈,这对于一个年轻活泼的姑娘来说,是不太适应的。但既是组织的安排,就啥话也不能说。

1943年初,我和李英儒进了保定。我们住在淮军公所南门西边一个大套砖房里,这套房子是三层院,后院里有原来的一个防空洞,有了情况隐蔽比较方便。

B、战斗在敌人心脏,送情报,瓦解敌人,有一次“杨晓东”差点被捕

在敌人心脏里落脚是很困难的,李英儒通过一家与我方有关系的粮店老板,几次到伪省府经理科科长面前疏通,才在经理科给他安插了一个差事。每月可怜的一点收入,差不多有一半要送到这个科长的手里才行,这个科长,后来就成了《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李歪鼻。

按照上级的交代,我们找到了内线张宗汉、张勃、郭濯等人,接上了关系。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接上党的关系的有六七个人,分成两个小组,还发展了一批人,此外还有好些人和我们建立了工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保定地下工作站,李英儒任站长和书记。总之,上级交给我们的建立交通线的任务是完成了。这时候,李英儒奉命赴山区根据地参加了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党指示他把内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对敌伪军的争取教育上,从而来配合党的军事斗争。他回来以后,就在保定师范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以教师的职业作掩护。我俩同其他内线工作的同志,利用公开合法身份,广泛结交朋友,注意争取下层,教育基本群众。我们具体工作就是送情报。经常打扮成时髦的少妇样子,穿行于大街小巷,把一份份情报送出去,农村来的姑娘起初不大习惯,后来慢慢也就适应了,我从来没出过差错,更没有暴露过。尽管那时保定的汉奸特务遍布全城,街头巷尾动不动就戒严盘查,但我每次都平平安安地回来。这个期间,我们的工作是比较成功的。

比如搞军事情报,把各个时期的敌伪军增减情况,随时送到外边。我军在保北作战前,我们即将徐水漕河、定兴的敌军部署情况,武器配备情况,绘出图来,配合外线作战。把日伪时期的治安区、准治安区、非治安区的计划搞出来。把敌伪特务系统、伪县长、伪新民会长、保安队连队长以上的首要分子名单开出来,汇报给外边。还有策动伪军反正,搞武器,凡是我们进行工作的地方,虽然当时党政军不具备起义的条件,但最低限度,也能使一部分伪军官兵在打仗时不坚决抵抗,此外我们还搞出了大批枪械弹药。还有就是进行宣传,瓦解敌伪军士气,破坏敌人抢粮、肃正、昂扬士气等工作。如有一次,敌人在大舞台上演戏,演了一个八路军伤员被敌人俘虏后,为了软化他,叫他打扮得漂亮的妻子劝他,唱什么“哥哥你回来……”等黄色歌典,在生活上也百般体贴,结果那个八路军又偷着跑了。敌人企图污辱我军战士不懂人情,但适得其反,我们随即在观众中散布那个八路军为什么又跑了?真是他的妻子对他那么好还打不动他的心吗?反倒使得人们认识到“八路军真坚决,绝不为金钱美女所动!”最后,敌人认为那次演出的效果极坏,甚至还怀疑编剧有问题。又如在伪军中,常有开小差的现象,当官的为了人多、官大好发财,就叫弟兄们出去抓开小差的回来,回来后给弄点小鱼小虾吃一吃,算是犒赏了士兵。我们就编出“小鱼小虾当礼物,驱使部下鹰犬同”等口号,在士兵中散布,使士兵们知道“抓差”,只是给当官的卖命,合不着!后来人们就不愿再去抓差了。

因为怕暴露目标,平时我们多利用写信进行教育的方式,而公开宣传教育工作搞得不多,只是在伪省公署门前贴过一次标语。我们并不主张搞恐怖活动,但有时因控制不严,个别人搞过一些,如在电影院扔炸弹炸经理,在西关刺杀日本和尚等。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1944年夏,敌人发现了我们。有一天,李英儒到路西汇报工作,我留在家抄写文件。张勃同志来通风了,他急急忙忙地进屋,脸刷白,告诉我赶紧跑,敌人来了。我把文件烧掉后,从后院的小门跑了出去,刚出去,敌人的摩托车就包围了我们家的小院。我出城后,跑到李英儒的亲戚家,正好,李英儒也在这里,他是汇报完工作后,顺路过来的。我对他说:“保定不能回去了,我们暴露了。”他说:“你去白洋淀找敌工部的史立德同志安排工作。我还得回保定向其他同志交代一下。”这样,他就回了保定,刚一进城,就被人家盯上了。李英儒很机智,三走两走,进了一家澡堂子,那家伙就在门口等着,等他洗完澡出来。可李英儒早就从后窗跳出去跑了。

C、转移白洋淀继续战斗,直到鬼子投降。解放后,夫妇合著《野火春风斗古城》

我们七八个人转移到了农村,城里留下郭濯、张勃、张宗汉等五六个人。李英儒他们在阜平,我到了白洋淀。组织安排我到抗日临时中学学习,那里有个“前哨剧社”,我主要是演剧、跳舞、唱歌,把农民都吸引过来看节目,向他们宣传抗日思想。我演过《小放牛》、《放下你的鞭子》等剧,老乡们都很爱看。我们白天躲在地洞里,老乡们给我们打掩护,做玉米饼子,到晚上出来工作。那时是很艰苦的,地洞里阴暗潮湿,见不到一点阳光,可同志们仍很乐观,大家在里面有说有笑,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晚上出来工作,个个都精神饱满。

鬼子投降后,我们又回到保定,直属晋察冀军区领导。我们终于迎来了保定的解放。李英儒这期间先后参加了攻打武强城、解放保定等30多次大小战役、战斗。在战斗中,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后来,他又随部队包围攻打北平,我留在保定照顾安排烈士家属们。

北平解放后,我来到北平,和李英儒团聚。不久,他到天津陆军医院当政委,我却做了组织干事。后来,他又到总后勤部文化部宣传部做副部长,我们又搬回北京。结婚十几年,我们夫妻俩一直是在斗争生活中颠沛流离,聚的时候少,分的时候多,这回解放了,总算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了。我觉得我还年轻,还是要求组织上让我去了华北军区速成中学,当时我已有了两儿两女,可我还是坚持到毕业。分配总后勤部管理老干部档案。这时李英儒更忙了,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校军衔,获得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他这时由于主管部队的文化宣传工作,所以,就开始了小说创作。《战斗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那个时期写成的,前者是1953年脱稿,后者是1958年脱稿。1958年的时候,我因为身体不好退了下来,回家后主要就是帮助李英儒抄写《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稿子。34万字,我一个字一个字抄,出版后,引起了轰动,先后被翻译成日、俄、英等文字,还改编成话剧和几种地方戏上演。1964年,李英儒又把它改成同名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也许就因为李英儒完全采用了第一手资料,书中故事完全是我们的亲身经历。

1980年,李英儒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任顾问,负责电影剧本的文学创作,他又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写本子,改本子,又创作了一些小说,1989年病逝之前,他还写了最后一部长篇《魂断秦城》呢!

老人讲述完了她和“杨晓冬”的全部故事,其间有几次她被自己的哽咽打断。

客厅很大,但却排满了书橱,因而更像书房。书橱里装满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陈列着李英儒一生的作品;它们是:《战斗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女游击队长》、《还我河山》、《上一代人》、《燕赵群雄》、《女儿家》、《虎穴伉俪》、《李英儒短篇小说选》、《魂断秦城》等。

张淑文老人从书橱里拿出一本《八一电影》杂志递给我,那是1989年的4月号,篇首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的文章,题目是《送李英儒同志远行》。

你乘着春风去了。

在午夜,你体贴地,连床边守护你的孩子也没惊动,飘然起身,掠过北京三月春意朦胧的树梢,抚过天安门的烈士纪念碑碑顶,拢半袖料峭春寒,揣满对尘世的眷恋、轻轻一叹,直上重霄而去……

你乘风而去,既高且远,远行复远行。

春风当然要送你,只为你此生与春同驻。你待人和煦像春风,诲人细润似春雨;温厚比春日,文思如春潮。连你知名的小说和电影也取名为《野火春风斗古城》。我有幸在其间塑造了两个姐妹人物,由此结识了你。

你此番远去,行色匆匆,我还未及告你:上月,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罗伯特夫妇来华选片,看此片后诸多褒奖,说它是一部各国观众都会接受的好影片。你的痴女小珑掩面低喃:“爸爸要听到会特别高兴。他去得太快,太屈了!”面对你的两个娇儿和爱妻淑文,我酸楚却又宽慰,他们在极度悲痛中仍庄重自持,显示出这个家庭的教养和品格。这是你留给社会的又一财富,也是你光华的折射。

春风当然要送你,只为你宠辱不惊的淡泊。得意时如斯,失意时也如斯;只为你不忘故旧的敦厚,鱼水乡情永记,贫贱之交不移。更为你的耿耿丹心,虽历尽苦难信仰始终不渝。然而,我也有过忧虑,你过细了。过细,使你当年在敌占区做地下工作时化险为夷,也使你而今早生华发,一病不起。你为中华民族的兴衰长夜反侧,恨不能书尽人间不平事,唤起四海同此心。

你就这样乘风去了,携着你那支力重千钧的笔,直奔天路。从此,我将翘首仰望:当天际现出长虹,那就是你,是你在挥臂洋洋洒洒,为人间绘制七彩幸福之门!

1989年3月7日于北京

不知为什么,我倒觉得那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并没有消失。他——:“杨晓冬”就在他自己这个馨香满室的书房里,这里甚至还可以听到他那“刷刷”的书写声。

张老听了我的这番奇想,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又宽慰地笑了……(图为银环原型张淑文老人)

同类推荐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本书里收进了毛泽东对终生难忘的世界友人的评点及其这些友人的传记。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正义立场的人,他受憎分明,对支援过中国革命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世界友人,他的评述饱含着无产阶段的深情厚谊,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团结一致、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意愿和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对历代巾帼红颜的评价并将她们的生平传记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政治家、女革命家、女文学家及杰出的巾帼英雄。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 五太后轶事

    五太后轶事

    西汉吕太后,北魏胡太后,唐朝武太后,辽朝肖太后,清朝西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位太后。她们临朝称制,实际是五位女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她们是叛逆的女性。她们在权欲的驱使下,成了向封建礼教、“三纲五常”挑战的急先锋。为此,她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现了铁女人的手腕和性格。本书选择了这五个典型的士性,叙述她们干预朝政因缘始末,意图从一个侧面来探索封建专制政体的某些规律,是一本学术性的通俗读物。行文流畅,文笔生动,既可给人以艺术和知识的满足,又可以给人以深沉的启示。这里是述说往事,为了阅读轻松一些,故以轶事名之,曰“五太后轶事”。
热门推荐
  • 别对我笑着说再见

    别对我笑着说再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泡沫童话之向日葵女孩

    泡沫童话之向日葵女孩

    美好的童话故事总会让女孩们憧憬。是的。她很善良。她很乐观。她是阳光下灿烂微笑的向日葵。但她能抵挡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吗?背叛、嫉妒、生离死别...她还能继续那么骄傲的走下去吗?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一个两小无猜的冰王子,谁才是真正守护她的太阳?
  • 谁是最会买土豆的人:做只给老板结果的员工

    谁是最会买土豆的人:做只给老板结果的员工

    不但要买到质地最好的土豆,还给老板带回更多实用的市场信息。这个故事说明: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又能交给老板满意结果的员工,才是老板最青睐的人。本书从这个买土豆的故事说开去,以精练的语言和睿智的案例来分析并阐述怎样增强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员工执行力等,同时融入最新最有效的培训理念,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员工培训图书。
  • 龙血武神

    龙血武神

    魔神指,世间至强秘宝,可将天下武道仙法纳为己用。少年敖空偶然间获得魔神指,从此一飞冲天!笑我天生废柴?神指一吸夺你一世修为!欺我势单力孤?单刀赴会灭你万世基业!脚踏大地、肩扛苍穹、拳碎星河,废柴少年却要登那仙道极巅……
  • 我的求生之路

    我的求生之路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莎士比亚公元2018年以独特的第三人称视角描述末日之后的求生之路,以血腥,人性为话题,诠释人性的底线,阴谋于求生相结合,抵制无脑的杀戮,客观现实评价,求生之路之中国篇向您呈现中国版的《世界之战》。
  • 痴缠:爱妃莫要躲

    痴缠:爱妃莫要躲

    “女人,你赢了!本王不杀你,我要让你彻底爱上本王,那样玩,才有意思。”鹤倾月越是对他睿尔苍驰不屑,他便越是要让她爱上他,他要完全碾碎她的清冷傲骨!某女:爱上他?她还会有爱吗?她被夺去清白的那一夜起,她的爱便全葬在了他手,此时,他说要让她爱上他,可能吗?
  • 建安风骨
  • 一夜惊喜,总裁乖乖就擒

    一夜惊喜,总裁乖乖就擒

    一夜惊喜,他以为只是黄粱一梦,却不曾想到有了老婆还有孩子。一个有苦难言,一个不满不爽。“结婚吧。”“结就结。”从此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当他爱上她,却没想到,她竟然丢下他,跑了。再度归来,她成了万千男人追捧的赌城五小姐,无数高富帅保驾护航,而他只能看着流口水,有老婆却不能睡。阴谋,诡异,手段,她都可以轻易化解。“老婆,跟我回家吧。”她听了,淡淡一笑,指着一排男人:“他们都想跟我结婚,你嘛!排队吧。”“排第几?”“倒数第一。”他怒了,他宫俊泽的女人,还被这么多男人虎视眈眈,直接打包扛回家。
  • 孟春纪

    孟春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爱而来

    为爱而来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和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虽然是孩子的养父,但是朱邦月却奉献了连生父都不能给予的疼爱。本书是朱邦月的二儿子朱邵华以父亲的口吻写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几十年来遭遇的辛酸,屈辱,委屈以及磨难,但是,在这样外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下,他们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共伴今生。在当今社会下,这本作品极富教育意义,它能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面对苦难,永不言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