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8600000041

第41章 “柔软的心窝抵着蔷薇的花刺”

吝啬的命运之神,始终不肯给诗人一张安静的书桌。1931年在六个月之内,诗人为了一些心烦的事,奔南跑北,在北平与上海间往返了八次,中间又遭母丧,父子反目,人是疲乏极了,心也是烦极了。剩下唯一的亲人小曼,仍赖在上海。夜深人静,空庭萧森,几缕淡月,撩起他阵阵惆怅:

爱是痴,恨也是傻;

谁点得清恒河的沙?

不论你梦有多么圆,

周围是黑暗没有边。

这次志摩北来,带回小曼长卷山水画一帧,经裱糊之后,就是很神气的一大卷。这是小曼近年来一大成绩,志摩展卷品画,画面有一股秀灵之气,“小曼若能奋进,谁不低头。”他一直期望小曼在诗画方面有所成就,为自己添一分光彩,为生活开拓一条光明的路来。

小曼在北平时,由凌叔华介绍从陈半丁学画,到上海后又随贺天健习山水画,再加之刘海粟的指点,她落笔成趣,泼墨有情,只是在社交场中养成了惰性,动笔不勤,平时只画些应酬小品。现在她能认真作画,给烦闷的志摩送来了一阵清风。志摩想再请名人题上诗句,给小曼一点鼓励。

胡适看了那画之后,暗喜小曼果有才气,但他考虑到小曼蜗居上海,长期下去,纵有几分才情,也会被湮没的。他说:“小曼果然内慧外秀,但她不去接触名山大川,不去临摹历代精品,纵有成就也很有限了。我想借题词来激一激她,你看怎样?”

志摩一直敬佩胡适的老练与睿智,他说:“你爱写啥就写啥吧!”胡适略一思索,题道:“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工夫,自成其意趣。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戏语,博小曼一笑。”

志摩一看胡适题词,有批评,有鼓励,有要求,正合自己心意。于是他拿了画又去请杨杏佛题词。杨杏佛不解胡适用意,大不以为然地说:“古人作画,不求形似,只是寄情于山水而已,要我题词,我就和胡适唱反调。”他研墨润笔,题道:“手底忽现桃花源,胸中自有云梦泽;造化游戏成溪山,莫将耳目为桎梏。小曼作画,适之讥其闭门造车,不知天下事物,皆出意匠,过信经验,必为造化小儿所笑也。质之适之。小曼、志摩以为如何?”

杨杏佛的题词,从总体来看当然有道理,但就对小曼而言,胡适的题词更为中肯,要神似必先形似。志摩不好意思评论两者优劣。他说:“小曼难得作一幅大幅,倒成了你们打笔墨官司的公堂了,百年以后,这要成为墨宝了。”

这一年的秋天,志摩第三本诗集《猛虎集》由新月书店出版了。《猛虎集》是根据英国诗人白雷客(现通译为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猛虎》诗命名的。

该诗集共收集创作诗和译诗四十一首,除《俘虏颂》《一块晦色的路碑》《残春》三首写于1928年之前外,其余均是1928年到1931年的作品。从《翡冷翠的一夜》到《猛虎集》这四年期,正是他搁浅在上海,生活处于“穷、窘、枯、乾”的时期,他诗的产量日益往瘦小里耗,“一口气总是透不长”,每年写诗平均不到十首,而且极大部分是短诗。

那时他“单纯的信仰”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已碰得头破血流。在《两个月亮》里说:“我望见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个是天上的月亮,虽然玲珑、美丽,但“她老爱向瘦小里耗。”另一个月亮,是看不见的月亮,——在诗人心里,这月亮才是完美的,永不残缺的,只要一闭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在他看来现实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不死的。他妄图用“精神革命”来冲破各种哲学体系和政治学说,实现他资产阶级个人民主主义者的自由发展。可是严酷的现实是一大块磐石,理想却像一个水晶泡,两者一经相撞,理想就碎为齑粉。他的思想变得残破了,他的诗也成了《残诗》:“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哀调,为要抒发我的残破的思潮。”诗人的悲哀实质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哀。

由于他的痛苦不能解脱,精神找不到寄托,因此佛教的教义在他的灵魂里萌芽了《秋月》:

“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

在《卑微》一诗中:

它在向风祈祷:

“忍心好,

将我一拳推倒;

也是一宗解化——

本无家

任飘泊到天涯!”

他的这种要求“解化”,原是受到以儒教加佛教为思想基础的梁启超的影响,现在成了他理想碰壁后的精神麻醉剂。

他清新、柔丽、温馨的爱情诗,这时也带着一种病态。《别拧我,疼》把闺房中的趣闹也露骨地写进了诗里。《深夜》尽管采用隐晦手法:

“你害苦了我——冤家!”

她哭,他——不答话。

晓风轻摇着树尖:

掉了,早秋的红艳。

最后两句脱去华丽的辞藻,只能给人猥亵的联想。还有《枉然》《活该》这一类爱情诗也是酸溜溜的,失去了当年的光彩。

《秋虫》《西窗》是他资产阶级思想的典型投射,《生活》是他生活失败的供词。《猛虎集》里插进了不少哈代的译诗如《对月》《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一个星期》及志摩创作的《哈代》。那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理想的影子,不得不把流血的心灵依附在哈代的幽灵上,借哈代的一腔幽愤,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他内心的苦闷。

诗人在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生活都“枯窘”了,他的诗思也显得残破。但他在新诗的技巧上则日趋醇正圆润。自在《诗镌》上发起探讨新诗理论和技巧之后,他更注意诗的内在音乐美和新诗的多种表现手法。《我等候你》被新月同人誉为最好的一首抒情诗,时间是抽象的,但他应用鲜明而生动的比喻,通过时钟的指针“不断的比着玄妙的手势”,写出了“我”等候“他”的复杂心情,使静止的有了动态、死的有了生命、抽象的变得鲜明。《再别康桥》可以说是他对诗的形象的整体构思的范例,他的诗感和他的表现艺术最和谐地得到了统一,而这首诗最大的成功,是用诗人“体会到的音节的波动性”,创造了一种音乐美,使人可以从中捕捉到音乐形象,仿佛看到诗人在告别康桥时,生怕惊动了他至爱的康桥,踮起脚尖,轻轻地、悄悄地、一步三回首地向康桥惜别,诗的魅力令人叹服。《山中》用奇特的想象力,构思巧妙,是一首句式整齐的格律诗,而在整齐的诗式中又有变化,富有建筑美。《黄鹂》采用象征手法,把黄鹂从树上展翅飞走,比喻春光转瞬即逝,手法是新颖的。其他如《季候》《杜鹃》这类小诗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他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使他的诗一直处在发展的追求状态。更可贵的是,他的诗不作假,捧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颗搏动的心。

陈梦家在《纪念志摩》一文中说:“他的努力永不间断,向前迈进,正如他从不失望的向生活的无穷探究。十年来对新诗这样不懈怠研求的,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就在《猛虎集》出版的同时,他在《诗刊》拟了八个讨论题,希望再一次发起一个对新诗的集合讨论:(一)作者各人写诗的经验谈;(二)诗的格律和体裁的研究;(三)诗的题材的研究;(四)新诗与旧诗、词、曲的研究;(五)诗与散文的关系;(六)怎样研究西洋诗;(七)新诗辞藻的研究;(八)诗的节奏与散文的节奏的研究。在新诗宽泛到几乎没有定义的时候,他一直在倔强地进行尝试,并且鼓励别人一起尝试,使新诗这棵幼苗在急风暴雨中扎下了根来,这份功绩是无法否认,也不容抹杀的。

在他《猛虎集》出版前夕,“九一八”事变发生了,日军占领了沈阳,而北方又遭大水,遍地灾荒,中国隐伏着更大的变乱。他哀叹:“今天就有千万人在大水里和身子浸着,或是有千千万人在极度的饥饿中叫救命。”而他试制的“几行有韵或无韵的诗句是救不活半条人命的”。国难家愁,使他感到“难受又难受”。

他失望,但不绝望;他悲哀,但不沉沦;他挣扎,他抗争。“嫩芽的青紫,劳苦社会的光和影,悲欢的图案,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为我存在:仿佛是为了要挽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错走了路。”

有人说《猛虎集》是只纸老虎,未免偏颇,其实是只被现实生活的利箭射伤了的猛虎,他躲在山谷的草莽中,发出忧愤的哀鸣,但他仍“睁着大眼”,仰望着峻岭:

猛虎,猛虎,火焰似的烧红

在深夜的莽丛,

何等神明的巨眼或是手

能擘画你的骇人的雄厚?

同类推荐
  •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张大千: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我的外公陆定一

    我的外公陆定一

    本书系统记述了陆定一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革命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华彩乐章、“文革”中遭受的种种冲击和苦难,记述了陆定一同志与唐义贞烈士的生死情恋,展现了陆定一同志虽历经磨难而依旧信念不改、信心不减、追求不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热门推荐
  • 王室宝宝:殿下爱妻无度

    王室宝宝:殿下爱妻无度

    风靡全球的太子殿下,狂傲如火,却在一夜之间被人算计,偷了小蝌蚪!太子殿下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就是撅地三尺,也会把那个小妖精给找出来!“殿下,安小姐答应了秦少主的求婚!?”太子殿下眉梢轻挑,“是么?明天给我把利城灭了!”一个残废还敢和他抢女人,找死!“殿下,安小姐带着小少爷跑了!”“水陆空全给我堵了!”他的国家,她还逃得出去?安静终于忍无可忍,掏出手术刀,天雷地火相撞,注定擦出动人的火花。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人与灵魂

    人与灵魂

    一名叫隗阳的少年,阴差阳错的获得了魔灵珠,破坏了‘十’的封印,而老道长因查询某些事巧遇了隗阳,将其带回南山,后因八大赤灵的袭击将其孙女赵清月托付于隗阳,因男人的一个承诺,女人的复仇,两大宿敌的较量,人与灵魂的宿命......
  • 王爷快到兜里来

    王爷快到兜里来

    “王爷,我是来救你的,唔……不是来暖床的。”“先暖了床,我们再逃命。”本文雷,三观不正,忌者慎入!
  • 阳明战纪

    阳明战纪

    我命由己不由天!天不容我,我便封天!天不佑我,我就重开一片天!最后的天神——九天神母女娲后人秦阳明,且看他如何战天斗地、翱翔九天、踏平三界!成就一代元神至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绝代西游

    绝代西游

    当人类再次愚昧无知的时候,国家主席黎世敏派遣玄奘法师再次去西天取经点化世人,于是,第二次西游诞生了......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重案现场调查实录:假面鸳鸯

    重案现场调查实录:假面鸳鸯

    是妻子还是凶手,是丈夫还是恶魔?谁能想象,同床共枕的伴侣?竟然想置对方于死地!夫妻之间是为了什么反目为仇?家庭、伦理、道德、爱情,瞬间化为乌有。妻子横尸血泊,丈夫手中颤抖的尖刀上正滴着鲜血,这些殷红的鲜血是否能唤醒往昔的记忆以及他沉睡的良知?
  • 月刊少女野崎君

    月刊少女野崎君

    高中女生佐仓千代好不容易提起勇气向同年级的野崎梅太郎告白,得到的却是野崎的亲笔签名,和“要不要来我家?”的邀请。佐仓虽然对意料之外的展开感到困惑,却还是带着期待来到野崎家,没想到等着她的却是漫画原稿,不知不觉间就顺着野崎的指示开始进行涂黑作业。到这时佐仓才发现野崎是(自己最喜欢的)知名少女漫画家梦野·咲子。
  • 邪染三国

    邪染三国

    龚隼重生为公孙瓒之子,本想偏安一隅,可天不遂人愿,乱世的烽火燃起起了他争霸三国的雄心,长枪白马,邪气凛然,且看他如何邪染天下。正所谓:天生双目赤如丹,此生注定非等闲,古有项羽称霸王,如今公子邪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