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86200000004

第4章

论曰。法同分者。谓一法界唯是同分。若境与识定为所缘。识于其中已生生法。此所缘境说名同分。无一法界不于其中已正当生无边意识。由诸圣者决定生心。观一切法皆为无我。彼除自体及俱有法。余一切法皆为所缘。如是所除亦第二念心所缘境。此二念心缘一切境无不周遍。是故法界恒名同分。余二者。谓余十七界皆有同分及彼同分。何名同分彼同分耶。谓作自业不作自业。若作自业名为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此中眼界于有见色已正当见名同分眼。如是广说。乃至意界各于自境应说自用。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谓不见色已正当灭及不生法。西方诸师说有五种。谓不生法复开为二。一有识属。二无识属。乃至身界应知亦然。意彼同分唯不生法。色界为眼已正当见名同分色。彼同分色亦有四种。谓非眼见已正当灭及不生法。广说乃至触界亦尔。各对自根应说自用。应知同分及彼同分。眼若于一是同分。于余一切亦同分。彼同分亦如是。广说乃至意界亦尔。色即不然于见者是同分。于不见者是彼同分。所以者何。色有是事。谓一所见亦多所见。如观月舞相扑等色。眼无是事。谓一眼根二能见色。眼不共故。依一相续建立同分及彼同分。色是共故。依多相续建立同分及彼同分。如说色界声香味触应知亦尔。声可如色。香味触三至根方取。是不共故。一取非余。理应如眼等。不应如色说。虽有是理而容有共。所以者何。香等三界于一及余。皆有可生鼻等识义。眼等不然。故知色说。眼等六识同分彼同分生不生法故。如意界说。云何同分彼同分义。根境识三更相交涉故名为分。或复分者是己作用。或复分者是所生触。同有此分故名同分。与此相违名彼同分。由非同分与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已说同分及彼同分。十八界中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非所断。颂曰。

十五唯修断  后三界通三

不染非六生  色定非见断

论曰。十五界者。谓十色界及五识界。唯修断者。此十五界唯修所断。后三界者。意界法界及意识界。通三者。谓此后三界各通三种。八十八随眠及彼俱有法并随行得。皆见所断。诸余有漏皆修所断。一切无漏皆非所断。岂不更有见所断法。谓异生性及招恶趣身语业等。此与圣道极相违故。虽尔此法非见所断。略说彼相。谓不染法。非六生色。定非见断。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摄。已离欲者断善根者犹成就故。此异生性若见所断。苦法忍位应是异生。六谓意处异此而生名非六生。是从眼等五根生义。即五识等。色谓一切身语业等。前及此色。定非见断。所以者何。非迷谛理亲发起故。如是已说见所断等。十八界中几是见几非见。颂曰。

眼法界一分  八种说名见

五识俱生慧  非见不度故

眼见色同分  非彼能依识

传说不能观  彼障诸色故

论曰。眼全是见。法界一分八种是见。余皆非见。何等为八。谓身见等五染污见。世间正见。有学正见。无学正见。于法界中此八是见。所余非见。身见等五随眠品中时至当说。世间正见。谓意识相应善有漏慧。有学正见。谓有学身中诸无漏见。无学正见。谓无学身中诸无漏见。譬如夜分昼分有云无云睹众色像明昧有异。如是世间诸见有染无染。学无学见。观察法相明昧不同。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以五识俱生慧不能决度故。审虑为先决度名见。五识俱慧无如是能。以无分别是故非见。准此所余染无染慧及诸余法非见应知。若尔眼根不能决度。云何名见。以能明利观照诸色故亦名见。若眼见者余识行时亦应名见。非一切眼皆能现见。谁能现见。谓同分眼与识合位能见非余。若尔则应彼能依识见色非眼。不尔眼识定非能见。所以者何。传说。不能观障色故。现见壁等所障诸色则不能观。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于被障色眼识不生。识既不生如何当见。眼识于彼何故不生。许眼见者眼有对故于彼障色无见功能。识与所依一境转故。可言于彼眼识不生。许识见者何缘不起。眼岂如身根境合方取而言有对故不见彼耶。又颇胝迦琉璃云母水等所障云何得见。是故不由眼有对故于彼障色无见功能。若尔所执眼识云何。若于是处光明无隔。于彼障色眼识亦生。若于是处光明有隔。于彼障色眼识不生。识既不生故不能见。然经说眼能见色者。是见所依故说能见。如彼经言意能识法。非意能识。以过去故。何者能识。谓是意识。意是识依故说能识。或就所依说能依业。如世间说床座言声。又如经言眼所识色可爱可乐。然实非此可爱乐色是眼所识。又如经说。梵志当知。以眼为门唯为见色。故知眼识依眼门见。亦不应言门即是见。岂容经说以眼为见唯为见色。若识能见谁复了别。见与了别二用何异。以即见色名了色故。譬如少分慧名能见亦能简择。如是少分识名能见亦能了别。有余难言。若眼能见。眼是见者谁是见用。此言非难如共许识是能了别。然无了者了用不同。见亦应尔。有余复言。眼识能见。是见所依故。眼亦名能见。如鸣所依故亦说钟能鸣。若尔眼根识所依故应名能识。无如是失。世间同许眼识是见。由彼生时说能见色不言识色。毗婆沙中亦作是说。若眼所得眼识所受说名所见。是故但说眼名能见。不名能识。唯识现前说能识色。譬如说日名能作昼。经部诸师有作是说。如何共聚楂掣虚空眼色等缘生于眼识。此等于见孰为能所。唯法因果实无作用。为顺世情假兴言说。眼名能见。识名能了。智者于中不应封著。如世尊说。方域言词不应坚执。世俗名想不应固求。然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宗。说眼能见耳能闻鼻能嗅舌能尝身能觉意能了。于见色时。为一眼见。为二眼见。此无定准。颂曰。

或二眼俱时  见色分明故

论曰。阿毗达磨诸大论师咸言。或时二眼俱见。以开二眼见色分明。开一眼时不分明故。又开一眼触一眼时。便于现前见二月等。闭一触一此事则无。是故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识成二分。住无方故不同碍色。若此宗说眼见耳闻乃至意了。彼所取境根正取时。为至不至。颂曰。

眼耳意根境  不至三相违

论曰。眼耳意根取非至境。谓眼能见远处诸色。眼中药等则不能观。耳亦能闻远处声响。逼耳根者则不能闻。若眼耳根唯取至境。则修定者应不修生天眼耳根。如鼻根等。若眼能见不至色者。何故不能普见一切远有障等不至诸色。如何磁石吸不至铁。非吸一切不至铁耶。执见至境亦同此难。何故不能普见一切眼药筹等至眼诸色。又如鼻等能取至境。然不能取一切与根俱有香等。如是眼根虽见不至而非一切。耳根亦尔。意无色故非能有至。有执。耳根通取至境及不至境。自耳中声亦能闻故。所余鼻等三有色根。与上相违唯取至境。如何知鼻唯取至香。由断息时不嗅香故。云何名至。谓无间生。又诸极微为相触不。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不相触。所以者何。若诸极微遍体相触。即有实物体相杂过。若触一分成有分失。然诸极微更无细分。若尔何故相击发声。但由极微无间生故。若许相触击石拊手体应相糅。不相触者聚色相击云何不散。风界摄持故令不散。或有风界能有坏散。如劫坏时。或有风界能有成摄。如劫成时。云何三根由无间生名取至境。即由无间名取至境。谓于中间都无片物。又和合色许有分故相触无失。由许此理。毗婆沙文义善成立。故彼问言。诸是触物为是触为因故生。为非触为因故生。诸非触物为问亦尔。彼就此理为不定答。有时是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和合物正离散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是触。谓离散物正和合时。有时是触为因生于是触。谓和合物复和合时。有时非触为因生于非触。谓向游尘同类相续。尊者世友说。诸极微相触即应住至后念。然大德说。一切极微实不相触。但由无间假立触名。此大德意应可爱乐。若异此者是诸极微应有间隙。中间既空谁障其行许为有对。又离极微无和合色。和合相触即触极微。如可变碍此亦应尔。又许极微若有方分。触与不触皆应有分。若无方分设许相触亦无斯过。又眼等根。为于自境唯取等量速疾转故如旋火轮见大山等。为于自境通取等量不等量耶。颂曰。

应知鼻等三  唯取等量境

论曰。前说至境鼻等三根。应知唯能取等量境。如根微量境微亦然。相称合生鼻等识故。眼耳不定。谓眼于色有时取小如见毛端。有时取大如暂开目见大山等。有时取等如见蒲桃。如是耳根听蚊雷等所发种种小大音声。随其所应小大等量。意无质碍。不可辩其形量差别。云何眼等诸根极微安布差别。眼根极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香荾花。清澈映覆令无分散。有说。重累如丸而住。体清澈故。如颇胝迦不相障碍。耳根极微居耳穴内旋环而住。如卷桦皮。鼻根极微居鼻頞内背上面下。如双爪甲。此初三根横作行度处无高下。如冠花鬘。舌根极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传说。舌中如毛端量非为舌根极微所遍。身根极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女根极微形如鼓[壴*桑]。男根极微形如指[韋*沓]。眼根极微有时一切皆是同分。有时一切皆彼同分。有时一分是彼同分余是同分。乃至舌根极微亦尔。身根极微定无一切皆是同分。乃至极热捺落迦中猛焰缠身。犹有无量身根极微是彼同分。传说。身根设遍发识身应散坏。以无根境各一极微为所依缘能发身识。五识决定积集多微。方成所依所缘性故。即由此理亦说极微名无见体。不可见故。如前所说。识有六种。谓眼识界乃至意识。为如五识唯缘现在意识通缘三世非世。如是诸识依亦尔耶。不尔云何。颂曰。

后依唯过去  五识依或俱

论曰。意识唯依无间灭意。眼等五识所依或俱。或言表此亦依过去。眼是眼识俱生所依。如是乃至身是身识俱生所依。同现世故。无间灭意是过去依。此五识身所依各二。谓眼等五是别所依。意根为五通所依性。故如是说。若是眼识所依性者。即是眼识等无间缘耶。设是眼识等无间缘者。复是眼识所依性耶。应作四句。第一句谓俱生眼根。第二句谓无间灭心所法界。第三句谓过去意根。第四句谓除所说法。乃至身识亦尔。各各应说自根。意识应作顺前句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识等无间缘。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何因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颂曰。

随根变识异  故眼等名依

论曰。眼等即是眼等六界。由眼等根有转变故。诸识转异。随根增损识明昧故。非色等变令识有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余。何缘色等正是所识。而名眼识乃至意识不名色识乃至法识。颂曰。

彼及不共因  故随根说识

论曰。彼谓前说眼等名依。根是依故随根说识。及不共者。谓眼唯自眼识所依。色亦通为他身眼识及通自他意识所取。乃至身触应知亦尔。由所依胜及不共因故。识得名随根非境。如名鼓声及麦牙等。随身所住眼见色时。身眼色识地为同不。应言此四或异或同。谓生欲界。若以自地眼见自地色。四皆自地。若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识初定。见初定色。身属欲界三属初定。若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属二定识属初定。见初定色。身属欲界眼属二定色识初定。见二定色。身属欲界眼色二定识属初定。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下地色或自地色。如理应思。生初静虑。若以自地眼见自地色。四皆同地。见欲界色。三属初定色属欲界。若以二静虑眼见初定色。三属初定眼属二定。见欲界色。身识初定色属欲界眼属二定。见二定色。身识初定眼色二定。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自地色或下上色。如理应思。如是生二三四静虑。以自他地眼。见自他地色。如理应思。余界亦应如是分别。今当略辩此决定相。颂曰。

眼不下于身  色识非上眼

色于识一切  二于身亦然

如眼耳亦然  次三皆自地

身识自下地  意不定应知

论曰。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谓在欲界四静虑中。眼识唯在欲界初定。此中眼根望身生地或等或上终不居下。色识望眼等下非上。下眼不能见上色故。上识不依下地眼故。色望于识通等上下。色识于身如色于识。广说耳界应知如眼。谓耳不下于身。声识非上耳。声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随其所应广如眼释。鼻舌身三总皆自地。于中别者。谓身与触其地必同。识望触身或自或下。自谓若生欲界初定。生上三定谓之为下。应知意界四事不定。谓意有时与身识法四皆同地。有时上下。身唯五地。三通一切。于游等至及受生时。随其所应或同或异。如后定品当广分别。为舍繁文故今未辩。前后再述用少功多。傍论已周。应辩正论。今当思择。十八界中谁六识内几识所识。几常几无常。几根几非根。颂曰。

五外二所识  常法界无为

法一分是根  并内界十二

论曰。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识各一所识。又总皆是意识所识。如是五界各六识中二识所识。由此准知。余十三界一切唯是意识所识。非五识身所缘境故。十八界中无有一界全是常者。唯法一分无为是常。义准。无常法余余界。又经中说二十二根。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阿毗达磨诸大论师。皆越经中六处次第。于命根后方说意根。有所缘故。如是所说二十二根。十八界中内十二界法一分摄。法一分者。命等十一后三一分。法界摄故。内十二者。眼等五根如自名摄。意根通是七心界摄。后三一分意意识摄。女根男根即是身界一分所摄。如后当辩。义准。所余色等五界法界一分皆体非根。

同类推荐
  • battle of the books et al

    battle of the books et 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须真天子经

    佛说须真天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亶甲集

    亶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谈玄抉择

    华严经谈玄抉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嫡女盛妆

    嫡女盛妆

    她是黑道独女,呼风唤雨,却惨遭未婚夫背叛,意外穿越古代,却成了人善可欺的相府嫡女。嫁入王府,成亲当日,她就独守空房。守空房,行,她自己过的逍遥自在;百般折辱,可以,她也不是吃素的;你是王爷,算了,她去找皇帝总行了吧。任你位高权重,权倾天下,不过她依然可以,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这天下,也不过如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看我怎么迷惑你

    看我怎么迷惑你

    她是一个现代舞女,天使的面庞,魔鬼的身材,游戏在众多男人之间。好事多磨世事难料,她,穿越了。她是天下第一丑女,脸上的红印和一头的白发与生俱来,但她却是一国之主的女儿紫珠公主。她被送到邻近的小国地朝国当王妃,他地朝国的国王,后宫三千佳丽,怎么会看上天下第一丑女,穿越的她如何迷惑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变毒皇

    百变毒皇

    末日地球,埃博拉泛滥成灾、毁灭人类。幸运儿温毅为躲避病毒远遁大海。临死前巧遇黑珠,穿越到异世。地球遗孤在异世怎么用自己的力量知识创造未来?怎么破解开神秘黑珠之谜,且看正文。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如有雷同、纯属抄我。
  • 卿卿陌上花

    卿卿陌上花

    秋殇寄语不自知,奈何桥上心难耐……有谁,在对她浅浅一笑,嗜她心魂有谁,费劲心血只为取她一笑……多少次轮回皆伤,多少期待皆幻等了多久的爱,不过是梦一场。————————“为什么每一次都要伤我?”“……”“不爱我就不要给我希望”“……”“呵呵”……“她若死,我要天下为她陪葬!”
  • 守护甜心之樱花飞旋

    守护甜心之樱花飞旋

    作为世界首富,她迫不得已和她的好朋友们再见,然而她却有着另一个不可思议的身份,她最终选择了放弃爱情,将一切七情六欲驱走,有一个人却在默默地等着她,而她们却是不可能在一起。
  • 大小姐的贴身神医

    大小姐的贴身神医

    神医夏天回归都市,游走于各色美女之间,大显男儿本色,且看夏天如何演绎彪悍的人生,掌握天下,游戏花丛。
  • 迷糊妻主:夫君太妖孽

    迷糊妻主:夫君太妖孽

    夏天本是现代一女大学生,热爱看小说,但是却读了个医学专业。因饱受福尔马林的摧残,夏天终于穿了,不是公主,不是皇后,是个连下堂弃妃都不如的女配!为了生存沐天一次次破坏原定剧情,使既定轨道彻底偏离。然而沐天渐渐发觉,剧情已变得扑朔迷离不可掌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 嫡女弄昭华

    嫡女弄昭华

    言昭华不想重生的,可上天偏偏让她重生了,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不矫情了,上一世活的憋屈,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那这一世总要让别人也憋屈憋屈,嗯,是的,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就好了,很简单的。
  • 生死谍恋:迷谍香

    生死谍恋:迷谍香

    春秋战国,生死谍恋。当将军爱上身边潜伏的女间谍,会有怎样的终章?对她恨之入骨?将她当众处死?还是,爱恨轮回、替她坠入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