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9300000044

第44章 教书育人(2)

虽然离开了飞机设计一线的技术工作,但管德仍然舍不得气动弹性专业。1985年12月,他受聘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他的兼职教授是实打实的,每周他要安排一天时间到学校来,或给学生们讲课,或对研究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教研室,管德与陈桂彬、邹丛青三位教授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在教学、科研尤其是带研究生方面,从选题到具体的教学、研究、实践,他们一起讨论确定。

陈桂彬对管德的突出印象,就是他确实是以教师的态度认真地工作着。在北航兼职期间,管德的职位从科技局的局长到民航局的副局长,但他没有丝毫的官架子;与教师们在一起,他平易近人;跟同学们在一起,师生关系融洽。

对于管德在北航任兼职教授的工作,陈桂彬总结了3个方面:

第一件事就是带研究生。我们几个人一起(管德、陈桂彬、邹丛青),方向、内容都集体讨论,具体说我们一般都先征求他的意见。我们特别尊重他,他最大的特点是工程观念特别强,我们缺乏这方面。学校里的教师往往都是一些从学校门出来就没离开过学校,没进过社会的,也可以说没出过学校门。学校大部分都是这种人。

第二项是指导工作并亲自为研究生讲课。我们特别看重的是他在工厂里,在真实情况里干过事、负过责任、指导过工作,特别看重他这一点。所以我们就希望他给学生讲非定常气动力,这是我们专业的重点课程,效果挺好。

第三项就是写书。他在我们一起合作期间写过3本书,一本是《气动弹性的实验》,是个小册子,但很有用,很有现实性。第二本是《非定常气动力计算》,他上课时,基本上就是以这本书为教材。第三本书是《气动弹性手册》,是集中了航空工业部门很多单位的经验后编写出来的。

这3本专著我觉得都很好,就是他也都花精力了,所以我们聘他做教授,我觉得还是非常对的,他把研究所的这些经验、把研究所这些宝贵的知识用到学校里,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一起做过一些大型的试验,主要是颤振主动抑制,这是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国外都是处于很前沿的,我们完成了两三次大型试验。

——陈桂彬访谈(2012年4月)

陈桂彬非常强调管德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观念、经验及在教学、科研和带研究生方面的作用,他认为,在北航这样的工科院校,这是至关重要的。

他在我们这里起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给我们带来了工程观念和系统的学术观点,反应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就是让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比较强烈的工程观念。因此学生做什么样的课题,怎么样研究,我们都是跟他一起讨论定的。

所以他最大的作用就是给我们建立一种工程观念比较强的工学观念,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这一点的确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

他讲课也有特色,除了系统的学术观点外,还能够联系很多工程设计,这方面我们没有很多实践经验,所以这是最宝贵的。

同学们很愿意向他提出一些问题,因为大家都比较关心工程上的问题,恰好这方面是他的强项。有时候请他给我们开讲座,来的人很多,都挺愿意听,比如怎么分析歼8飞机的气动弹性等这一类的问题,都带有很强的学术水平和工程概念。

——陈桂彬访谈(2012年4月)

陈桂彬在这里讲到的工程观念,是指在研究学术、技术问题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作为出发点。对管德的“工程观念”,在大学任教的陈桂彬教授有很深感受,长期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切身体会。

曹奇凯,1960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从北航毕业后来到了601所。1984年6月,按照歼8Ⅱ飞机研制进度安排,开始了全机共振试验的准备,在112厂总装车间,曹奇凯与另一位技术人员赵宗曙负责飞机平尾的传感器画线工作。

要准确感受全机共振试验中飞机各部位的振动信息,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自然就非常关键,这显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操作的具体方法。曹奇凯记着管德对他说过的“简单的几句话”:

我们拿的图样是依据理论图的坐标绘制的,在飞机上操作困难,此时管德副总经理来到现场,看到我们的工作方式,他提出在飞机上画线,要按铆钉线的标记为基础,理论图上的原点在飞机上是找不到的,简单的几句话使我们茅塞顿开,很快找到了定位点,完成了任务。从这点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的这个指示一直贯穿于今后的工作中,直到今天,我们的工作还是按照这个方针执行,已经传承了30年,使我们受益匪浅。

——曹奇凯访谈(2012年5月)

令曹奇凯“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的几句话,对管德的“工程概念”做了十分形象的诠释。

陈桂彬教授目前已经从一线的教学、科研岗位退了下来。他说自己现在比较轻松,只是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听他介绍了自己的工作以后,感到并不如他所说的那么轻松。

他对管德的一个感觉是“他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特别强”。

我觉得他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特别强,比如地面共振试验,他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来。

我觉得那时候做歼8飞机的颤振计算、试验是很艰苦的,跟现在大不一样,根本没有成套的多点数据采集设备,就这么两个点、一个点。但他能做出来,靠什么?靠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我觉得他在编写专著的过程中,也反映出他基础知识很强。

我觉得他理论水平、学术水平是很强的,他写的文章 ,他编过的书我都看过,我觉得他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我们这个专业最重要就是动力学、振动的理论和数学基础,我觉得他在这几个方面都是很强的。

——陈桂彬访谈(2012年4月)

陈桂彬讲到的基础知识并非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基础课的知识。他用自己的实例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诠释。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们的导弹研制单位曾遇到了弹性体和控制系统耦合的问题。后来我们就研究把控制和气动弹性搁在一块,联合求解,就叫气动伺服弹性力学。

那我们这些人从70年代开始反回来又去学控制理论了,没有控制的知识不行啊,到了80年代,原来学的那点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不够了,就是因为它已经进入现代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又跟着去学现代控制理论了,一直都在这样学习。就是说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是有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汲取新知识。

我想管德也是在不断地学习、钻研中。

——陈桂彬访谈(2012年4月)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所包含的学科内容涉及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等。

作为教师,陈桂彬的感受是,学科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力学的范围,如果对别的学科不了解,就很难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有更全面地理解。以前对气动弹性的理解是弹性力学、振动、气动力等学科的组合,现在还得加入控制理论,所以从三面体变成四面体了。教师也是在不断地跟着发展,在不断地补充自己。管德进入了教师的行列,他也是在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并在研究中不断创新。

对于管德,陈桂彬做出了一个同行和教授的评价:

管德很敬业。

他对气动弹性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在工程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

在国内气动弹性领域,他有很大的贡献。

——陈桂彬访谈(2012年4月)

博士导师

在北航任教至今,管德作为指导教师,培养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国家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处于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邱涛,1992年考取管德的研究生,现在他已经担任了601所强度部的党总支书记。他回忆:

我是1982年到所里的,那时在我们所气动弹性有静气动弹性、颤振,后来还有气动伺服弹性3个小分支。我来以后跟着老潘从事颤振。

我到的时候,管总已经不在室里。但我经常听到大家说起管总,说到他始终特别关注这个专业的发展。大家也议论道,说是特别怕他,一旦工作做不好,就批评你了,有时候能把人给批评哭了,就是说他对专业要求特别严格。

我的理解是这个人要是聪明,他的想法给你说了你跟不上,他就会跟你发火。

管总在学术专业上特别灵,想法变得也特别快,有时候布置给我的工作还没做完呢,他的想法又变了。他特别灵,对问题非常敏感,在专业上,思路特别清晰。

我是1992年到北航读研的。到学校得面试,一般就是导师有什么题目,然后你来回答。有很多老师是表示他做什么,在哪里做好,学生在这方面跟着做。

管总要你谈的是对颤振研究的理解,然后就是问你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管老师因为“7210”任务有些经费,有一个条件,就是你有什么想法,他觉得这个想法你有优势,有发展前途,或者说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他就支持。

管老师培养学生,是培养你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很多学生就说我跟导师读书,导师有什么想法,叫我怎么干,我就跟着怎么干,把活干完,然后能写出论文就可以顺利毕业。

管老师要求的是你对工程问题的理解,你自己怎么思考的。

同类推荐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 戚继光传

    戚继光传

    本书反映了戚继光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或说从军队建设到战争指导,对古代军事思想都有发展,而尤以对军队建设思想发展更突出。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圣马、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玻利瓦尔、温菲尔德·斯科特、尤利塞斯·格兰特、加里波第、毛奇。
热门推荐
  •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人生如赌局,成功是信仰

    苏秦、韩信、慕容垂、武则天、努尔哈赤、俾斯麦、洛克菲勒……每一种成功,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道路,但这些奋斗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共通的道理:如果不是得天独厚,那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 二十几岁最应该做的事

    二十几岁最应该做的事

    这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二十几岁是最美好,也是最宝贵的日子,事业、健康、爱情、友情、亲情……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在这段日子里整理、努力,只要在这段日子里,把所有需要去做的做好,你的未来就会一马平川,如果你虚度了这段光阴,那你的未来会成为你的包袱。本书主要告诉那些正处在二十几岁青春年华的读者,在这段美好的时光中,你应该从事业选择、工作经验、爱情观、健康理念等诸多方面着手,去完成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为未来的日子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

    人生的每一次成功都有其捷径可循,今日的习惯,明日的命运!今日的奋斗,明日的成功。今天的每一步都为明天埋下伏笔,人生,什么时候都是新的开始,只要你去争取今天了,就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本书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具体而实用的成功方法和实用技巧,并有可读性很强的案例和故事来说明问题,指导你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思考方法,增强应对各种人生挑战的心理承受能力,寻找自己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改变你的一生。
  • 祸

    突遭大男的风水大师之子白显,路上捡到一个孩子,却又因为一起私密追杀沦落到一座海岛上,而这个在海岛上长大的孩子白昕,将会开启一段神秘的征程。在这个旅途中,他将会遇到各种的生气的生命、鬼怪。这是一本很爽的小说,但是又不是爽文的线路,主角会一步一步的起于凡尘,慢慢地开始一个传奇。
  • 弑天血魔

    弑天血魔

    万千世界,诸般大道,不过等闲!踏着无数的骸骨,君临世界巅峰!无尽魔血,只为己身,弑杀苍天!
  • tfboys:玻璃上的泪

    tfboys:玻璃上的泪

    透过玻璃仰望天空,天空是多么的好看。当我们的第一次相遇时,我们是否早已动心?可能以后还在那个地方寻找,当初我们在校园里面的欢声笑语。离开后,我也只是希望你能把我忘记,忘记在那个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把我遗忘在那年我们一起做过的课桌,一起在校园中种下的岁月的种子。当我们再次相遇时,我希望我们就只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好吗?
  • 总裁的命定天使

    总裁的命定天使

    六岁的尹丹静被豪门抚养,受尽了排斥侮辱,十五年后,她又被扣上了谋杀嫌疑犯的罪名,养父临死前才知道,她是他的亲生女儿!段氏总裁,又岂是青梅怜惜之人?她的真爱变成一场交易!可欠她的总会有清还的一天!
  • 冥王煞

    冥王煞

    本文男主角杜少龙,八岁的时候把独家传家玄功青龙决.筑基骗修炼成功,准备去跟父亲报喜的时候,却发现父亲跟母亲吵架,并且亲眼看到了父亲一掌拍在没有任何功夫的母亲头上。从此杜少龙就恨上了自己的父亲杜道,并且经常做恶梦杜道催促杜少龙加紧练习自家的传家功夫,但是杜少龙不愿意搭理自己的父亲,杜道没有办法,就给他讲了当年的事情元末,原来杜少龙的母亲林月是天道宫的宫主,一直隐藏在他身边,并且要拿走自家的家宝凤舞轮回盘,还给杜道下了怪毒。得知事情经过之后,杜少龙对父亲的芥蒂稍微好了点,因为凭借这母亲的聪慧,肯定早就破解了凤舞轮回盘的秘密。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 唐龙ABO

    唐龙ABO

    以家族史的形式,记录了不同属性的配对,风格各异,可甜可虐,有主攻也有主受。有AO,AB,BA,双A。简介我姓唐,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我的家族从我的曾祖父一辈起,便开始为政-府及一些权贵抓捕出逃或漏网的Omega。我们被称作“猎人”。这是一份见不得光的职业,但向来被社会口诛笔伐的我们,也有着自己的苦楚。我决心修一部家族史,记录我们家历代猎人的故事。不仅为了唐家,也为了其他猎人。比如某个号称“唐家人永远的对手”的中二之家——以太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