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6700000004

第4章 交锋莫斯科(下)

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为的就是签订一份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但斯大林从一开始便态度强硬地拒绝了中方的要求。就在北京的政府高层领导人都以为这一次斯大林很可能让毛泽东空手而归的时候,毛泽东闭门不出,却意外等来了一个打破僵局的绝佳机会。

作为新中国的最高领袖出访社会主义阵营头号大国,毛泽东的行踪自始至终都受到了西方媒体的关注。但在斯大林的祝寿活动结束后,西方媒体既没有看到中苏结盟以及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活动的踪影,也没有看到他回国。于是,英国的一家通讯社便发出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斯大林把毛泽东软禁起来了。消息一传出,整个形势立刻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面对西方媒体施加的压力,苏联方面顿时紧张起来。几天之后,苏联的《真理报》上就刊登了一则由毛泽东署名的《答塔斯社记者问》。

在西方媒体的压力下,中国驻苏大使王稼祥建议毛主席,以“答塔斯社记者问”的形式在报上公布访问苏联的情况,斯大林很快签字同意了这一方案“以正视听”,于是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外发表了他到苏联的主要任务,就是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塔斯社记者问》发表之后,毛泽东重新点燃了对此次谈判的希望,他在报道中的表态同时也给斯大林施加了无形的压力。而事实上,给斯大林施加压力的不仅有毛泽东被“软禁”的流言,几乎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白宫的另一则消息更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原来1949年12月29日,在美国白宫内,美国军方与国务院就“保护台湾”还是“放弃蒋介石”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结果,杜鲁门总统支持了国务院的意见,主张“放弃蒋介石”,而向中国示好。毋庸置疑,杜鲁门确立的政策就是以放弃台湾为代价而实现其分裂中苏关系的目的。

美国说我们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不能从军事上看问题。那么什么叫政治上?你要搞清楚美国的敌人是谁,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是苏联,所以美国不能把他的兵力、钱财、精力都用来对付中国,而让苏联人在那看热闹,所以我们应该跟中共建立联系,至少让中共保持中立,这样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就有一个很大的缓冲余地,美苏就不会在远东、在太平洋发生冲突。那么怎么能够让中共保持中立或者倾向美国?有一个办法很简单,把蒋介石卖了。你把台湾让给中共,中共必然感激你,这样子我们分裂中苏的战略,所谓“楔子”战略就成功了。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美国对中国立场的突然转变,让斯大林等人大伤脑筋。斯大林深知自己和毛泽东关系的好坏,不仅会影响中苏两党、两国的利害关系,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兴衰,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美国拉拢中国所产生的后果,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

于是, 就在1950年1月2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带来了毛泽东期待已久的消息:斯大林同志同意签订一个新的条约,并为之举行第三次的会谈。对此,毛泽东已有预见,于是当即向北京发出了电报。

“斯大林同志已经同意周恩来同志来莫斯科并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恩来准备5天,1月9日从北京动身来莫斯科。”

确定了周恩来启程的日期之后,毛泽东心情大好,终于决定外出参观访问。1月14日,毛泽东北上列宁格勒,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当地的机器制造厂、艺术馆,以及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战场遗迹。尽管毛泽东之前受到了苏联方面的冷遇,但他还是对即将开始的谈判充满了期待。

在斯大林同意讨论签约问题后,中苏两国都开始马不停蹄地为签约做准备。然而斯大林态度的转变,也立刻引起了世界另一端的美国领导人的不安。美国人必须在中苏同盟最终实现前做出最后的努力。

继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美国既无意使用武力干预现在的台湾局势,也不会卷入中国的内战之后; 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又扔出了一颗重磅级的外交原子弹:美国企图以谣言做武器,在中苏谈判的关键时刻,进行破坏。

1月12日,他(艾奇逊)又发表一个长篇的演说,讲的内容就是从古论到今,中国的朋友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一向友好。说中国同胞们你们想想,是谁给中国带来了危害?你们那个新疆是怎么乱起来的?你们那个外蒙古跑哪儿去了?你们150万平方公里东北的土地谁给拿走了?都是俄国人嘛。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美国在挑拨离间的同时,还向新中国伸来了一根橄榄枝。在演说中,艾奇逊还承认了台湾和朝鲜半岛都不在美国太平洋的防御线之内。为了戳穿美国的阴谋,斯大林派莫洛托夫等人与毛泽东商议对策,并共同商定发表驳斥谣言的声明。然而,万万没想到中方这份声明的形式,却引起了斯大林的不满,这在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已经升温的关系上又泼了一盆冷水。

当时斯大林要求中国和苏联、外蒙古同时以官方名义发表声明进行反驳,但毛泽东最后却是以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发表了驳斥声明。斯大林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不是官方声明,他责备毛泽东没有按原定计划做,乱了步伐。毛泽东为此憋了一肚子气,始终一言不发。

毛主席就非常不高兴,中国的媒体是党的喉舌,那就是代表党、代表政府在说话呢。可人家不承认这个,根本不把你的媒体当回事。那天晚上(毛泽东和斯大林)到斯大林的别墅去就餐,一路上没有说一句话。我父亲觉得闷得慌,就主动问斯大林,你原来说不是打算到毛的住处去看看吗?斯大林说我是打算去。毛主席不懂得俄语但是他听出味来了,他问我父亲,你和他说什么呢,我父亲就老老实实告诉他。毛主席说,把话收回来,不请他去。斯大林虽然听不懂,也听出味来了,就问我父亲,他说什么呢,我父亲说,我们私人的话,没告诉他。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1月20日,经过长达10天左右的旅程,周恩来率领庞大的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周恩来抵苏又能否给第三次谈判带来转机呢?

三天后,周恩来便参与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第三次会谈。尽管此次周恩来是有备而来,但从俄国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资料上看,实际上对于谈判内容的准备,苏联方面动手更早。苏联政府组织了一个有众多专家参与的条约起草委员会。从1月5日开始到1月16日,苏方条约草案已经六易其稿。

当时中国人没有外交经验,签订新条约,什么新条约,什么条款,结果都没考虑过。斯大林却做了精心的准备,从1月5日开始,苏联就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条约起草委员会。什么中长路的问题,旅顺港的问题,大连港的问题,专家的问题,贷款的问题等等。 13个文件,反反复复地修改,在周恩来到莫斯科之前就是1月20日,斯大林全部都看过,批准了。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此次中苏重开谈判的焦点在于中长铁路、旅顺和大连问题上。地处内陆的苏联,100多年来都在寻求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因此中国东北的这两个优良海港,便成为苏联的主要目标。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便规定将大连设为自由港,并允许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同时,为了控制连接西伯利亚和太平洋出海口的这条重要通道,苏联还在条约中规定了中苏合营中长铁路。

通过这一系列约定,苏联牢牢控制了它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因此,谈判一开始,苏联方面就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草案。

起草之前要说起草的内容是什么,周恩来谈了很多意见,但他们起草文件都没有把周恩来的意见包括进去。所以那个草案起出来之后,周恩来一看,不对,说我有很多意思都没有写进去。

——师秋朗(毛泽东的俄文翻译 师哲之女)

在这一稿中,苏联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对1945年的旧条约改动多少,只是答应旅顺港可以提前还给中国,这无疑让中方感到失望。

就讲这个中长路、旅顺港和大连港,基本上还是1945年的那个条约的内容,就是换了个名字。他只是答应旅顺港可以提前还给中国,等到对日和约签订。因为这个问题呢,苏联是有底的,他知道中国不会要旅顺港,至少目前不能要,因为中国没海军,那是个军港,你没海军要它干什么?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由此看来,斯大林的让步只不过是做了一篇表面文章,他的最终意图还在于维护苏联在远东的既得利益。看到苏联反复无常的态度,周恩来索性提出不再等到对日合约之后,而是顺势对剩下的大连、中长铁路两个协定做根本性的修改。于是,在短短的三天之后,周恩来带领的中共代表团就提出了一个令斯大林等人意想不到的方案。

迄今在俄国档案中还保存着4份苏方对这一草案的不同修改稿,上面尽管字迹潦草,不易辨认,但还是可以看出是由不同人分别修改的笔迹,而且删改之处非常多。特别是由斯大林亲自批阅的一份文本,几乎把中方草案的内容全部勾画掉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斯大林的恼怒和愤慨。

我看了苏联一共有4个翻译的文本,有不同的人在修改,其中改动最大的就是斯大林的这篇,不是叉子就是杠子,不是叹号就是问号,一共4页纸,剩下没两行半,最后斯大林签字,我不同意。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那么,中方究竟对草案做了什么样的修改,而导致了斯大林大发雷霆呢?从档案显示,中方提出了三个苏方并不想完全解决的问题。

在这份中方提交的草案中,首先要求苏联放弃租用旅顺口作为海军基地,以及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同时声明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国。其次,要求苏联归还在大连和旅顺地区的一切财产,并由中国政府接收,同时对于中长铁路及其所属财产,苏联政府应在本协定生效三年后,无偿地移交中国。

东北问题涉及苏联在整个亚洲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在哪儿呢,就是苏联100多年来寻求的在太平洋的一个出海口和不冻港。从沙皇俄国开始一直在寻求。他为什么花钱改造旅顺港?旅顺港原来是清朝建立的,后来被苏联改造了,因为日俄战争,俄国人打败了,(被)日本人占了。那么到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本打败了,苏联又拿回来了。但是没有几年,又让毛泽东给要回去了。这样一个结局对于苏联来讲是战略性的损失。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为了区别1945年与国民党签订的旧条约,周恩来还在旧条约的名称上加了“互助”二字,称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提交的这个新草案中,除旅顺撤军问题外,几乎完全推翻了苏方原有的设想。毛泽东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虎口夺食”。

毛泽东审时度势,打破了谈判僵局,他能否一改城下之盟?面对周恩来递交的新草案,斯大林将如何应对?他最终会放弃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吗?

从斯大林对中方草案的反应来看,他对中国的做法明显不满。但事到如今,中苏双方都已经清楚表明了各自的立场和要求,一方的得利则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两国博弈,究竟孰进孰退?之前,毛泽东的坚持已经让斯大林做出了一次让步,答应重开谈判之门。但此时,面对毛泽东的步步紧逼,斯大林的底线会设在哪里?他最终能接受中方起草的方案吗?

出人意料的是,两天之后,苏方交出了一份十分接近中方草案的文本,最终接受了中方关于旅顺、大连等问题的条款。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苏方还答应在1952年末,无偿向中国移交中长铁路的权利及全部财产。

虽然谈判中充满分歧和矛盾,但毛泽东还是对最终的结果表示满意。此次谈判为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开启了大门。比较两国领导人最初各自设定的目标,斯大林在中国东北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的让步。那么,斯大林为何在两天之内做出了迥然不同的表态呢?事实上,在中国代表团步步紧逼的同时,来自国际、尤其是美国的巨大压力也促成了斯大林的妥协。

继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演讲之后,1月17日苏联驻华使馆再次报告了美国挑拨中苏关系的阴谋计划。报告说, 现在美帝国主义在对华政策中非常重视中苏关系问题。同时,希望借助贸易使中国在经济上依附于美国,然后再对中国施加政治影响。

几天后,苏联使馆又传来了美国人在关岛建立美中间谍学校的情报。这些消息对斯大林无疑是一种更大的刺激。

斯大林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种让步,那就是保证中国这样一个盟友,这个当然是更重要的,否则你要让中国分离出去,且不说东北问题解决不了,整个苏联东方阵线就大门洞开啊。那中苏边境多长啊,防不胜防,所以斯大林必须做出让步。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冷战研究中心 主任)

斯大林早已认识到,将中国纳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自己控制和影响亚洲局势以对抗美国的战略安排。如果因为中苏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分歧而破坏了双方的政治关系,那对于苏联的全球战略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因此无论如何,斯大林都不会让美国人破坏苏联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的计划。于是,美国成为了这次中苏谈判的助推者。

1950年2月14日晚6时,《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终于在莫斯科顺利签订,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意味着斯大林所设定的以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核心的远东战略,不到两年后就将不复存在。但在这场签约仪式上,毛泽东始终神色凝重,此时,他已经预料到,对自己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行为,斯大林心中必然有另外的想法,从此这条中苏同盟之路将不会顺畅平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新中国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开启了大门,但却使苏联失去了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基地。难道斯大林真的愿意牺牲苏联多年来梦寐以求且来之不易的战略利益吗?此时,他急需寻求一种补救措施来保证苏联的国家利益。面对辽阔的远东版图,斯大林将目光投向了朝鲜半岛,一个新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产生。日后,这个计划不仅满足了斯大林的愿望,而且加速了朝鲜战争的爆发。

同类推荐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说治论策

    说治论策

    本书选编的文章从内容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决策服务性的文章。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形势分析、领导班子建设、城乡脱贫致富等等。第二类是理论宣传服务方面的文章。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是释疑解惑,有一定的说服力。第三类文章是作者就本职工作写出的经验之谈。从所选文章来看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高度和创见。作者紧紧把握现实生活的脉搏,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开拓性的见解。
  • 热土丹青

    热土丹青

    本书围绕“独山子百年发展历程”这一主题,宣传1897年至2011年独山子的发展历程,向人们所讲述的是一百多年来独山子人所进行的开天辟地的事业,惊天动地的事业,翻天覆地的事业。“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让历史忠诚地告诉未来,让未来永远地不忘历史,激励当代人不断开拓创新,让后来者理解创业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
  •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中国隐性权力调查

    作者以犀利的文笔、理性的语言,通过深度调查报道的方式,为中国权力场作了全身的X光扫瞄,关注领域从驻京办到培训中心,从公车改革到公务接待,从官员出书到官员出国,从干部挂职到干部年轻化,从秘书升迁到秘书腐败,从公务员收入到公务员工资……本书视线扫描之处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其报道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深入解开涉及事件的内幕,并借用专家学者的分析和解读,启发读者有深度的思考。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如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与改革主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体系化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热门推荐
  • 江湖闲事

    江湖闲事

    苦于寻找称心如意的男朋友的大龄宅女史飘飘,红娘网给她安排了一段今古姻缘,令她去一个古怪的充满了冷幽默的江湖去寻找那个有缘人。闯闯江湖,打打酱油。遇见两个公子,一黑一白。一个是江湖神秘侠盗,一个是江湖第一神断,他们惺惺相惜。
  • 宅瑜伽:随时随地恋瑜伽

    宅瑜伽:随时随地恋瑜伽

    “宅”在哪里?“宅”在你心里!“宅”就是安全感,就是自在,就是归宿,就是“即时即席即禅”。立地即得宅瑜伽空间,俯首可拾宅瑜伽时间,随传随到宅瑜伽心境。透过宅瑜伽体姿,纾解受困的情绪,舒缓受难的身体,随时随地直达心灵的桃花源,还给自己一个健康乐观的璀璨生命!
  • EXO:因为有你

    EXO:因为有你

    一位可爱的富家女是如何赢得灿烈的心呢?请大家期待吧!(请不要因为人物介绍而影响大家的阅读兴趣)作者新人,不喜勿喷,故事纯属虚构
  • 网游之纪元主宰

    网游之纪元主宰

    本只是想要靠游戏赚点钱,没想到一次偶然的选择却让主角进入了阴谋的中心。在一次次的阴谋诡计之下,主角又是如何化险为夷,最终名利双收,坐拥美人的呢。且看无名小子薛易如何步步计算,成就功名的历程!
  • 娇小之妻不好惹

    娇小之妻不好惹

    皓名学校,国内知名学府,是繁华城市涳市的人才输出中心,也是无数企业家族所要占领的丰富市场。为了占领皓名学校,培养各大家族优秀的继承人,在这里掀开了一场激烈残酷的竞争,一时间暗流勇气,风卷云残,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就此上演。欧阳月阑,出身于名门欧阳家族,为了继承家族使命与荣誉,被家族兄长派遣进入学校进行争夺,隐藏身份,以绝妙的功夫逍遥于学园之间。
  • 胎息抱一歌

    胎息抱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农女的一亩三分地

    神医农女的一亩三分地

    现代中西医双料博士意外重生在异时空的小农女身上。吃不饱穿不暖?住着没顶的观景房?没事!咱有双手和头脑,外带附送的空间。缺啥买啥,盖个新屋不愁住。嗯,这个面瘫男是个壮劳力,就勉为其难的收入家门。可为毛这男人会惹上那么多麻烦?“尼码,你不是孤苦无依的伤兵吗?”某女怒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殇神残恋

    殇神残恋

    几百年前他忘了她,几百年后他爱着别人。洞房花烛夜,交杯酒之后他记起了她,毅然决然离开了红烛暖帐的洞房,留下新娘独守空房。而她却已青丝变白发,为了他倾尽所有的她已失去了神所有的灵力……另一个他与她同天地共生,守护她千万年从未在一起过,无怨无悔,直到幻灭,她才发现原来他真的是自己永远都最对不起的人。
  •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分寸:做人的火候和办事的尺度

    本书的主题就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真与假的分寸、虚与实的分寸、隐与显的分寸、屈与伸的分寸、深与浅的分寸、进与退的分寸、软与硬的分寸、忍与争的分寸等。这些“分寸”都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如果你不以精明的头脑去解决它们,找到隐藏于其中的秘密,随时都会误入人生的败局。
  •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本书阐明了减肥和保持减肥效果的基本知识以及手术和药物减肥;论述了运动的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为了方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而进行的社区改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