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2700000006

第6章 李鸿章未腾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李鸿章的家世

欧洲势力逐渐向东延伸的趋势

中国内乱的发生

李鸿章与曾国藩之间的关系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父亲名进文,母亲沈氏,生有儿子四人。长子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三子李鹤章、四子李昭庆,都投身军旅并立有战功。李鸿章排行老二,生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正月初五,小时候在一家普通的私塾里读书,为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到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入翰林院,那一年是丁未年。

李鸿章刚刚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法国大革命的风波平息的时候,绝世英雄拿破仑被流放后死于囚禁他的荒凉孤岛上。西欧大陆上的局势也已经平定下来,各个国家间不再互相侵略,而专心于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便将战略目标转移到东方。于是几千年来维持大一统局面的中国,便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麻烦事。伊犁划界条约,被在北方的俄国人单方面撕毁;而在南方,英国人开始挑起鸦片战争。整个世界进入了多事之秋,而此时也正是国家急需要有识之士的时候。加上瓦特新发明的蒸汽机的原理得到广泛使用,大型军舰、轮船等得以乘风破浪开往远方,世界各国间的距离仿佛被大大地缩短,天涯之远的国度也变得近在咫尺。苏伊士运河开凿成功,进一步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西方势力逐渐进入东方,这股力量迅速席卷而来、奔腾澎湃,如同狂飙,又同惊涛骇浪一般,呼啸着、汹涌着,冲击并侵蚀着海边的岩崖,天地日月为之变色,东方各国无法遏制,也难以抵抗。可以说自李鸿章出生以来,就正好是中国与世界开始发生种种联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列强间的交涉最为艰难的时代。

再看看中国国内的情况,则是自乾隆皇帝以后,盛极而衰,百姓穷苦不堪,官员骄横放纵,疆域内的麻烦事越来越多。于是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便发生了湖南、贵州红苗叛乱。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造反,蔓延到全国五个省,历时九年。嘉庆九年(1804年)消耗了二亿两白银的军费,才勉强将其形势控制住。与此同时,海盗蔡牵等人,以越南作为老巢,不断出海侵扰两广、福建、浙江等地,大肆烧杀劫掠,沿海民众受尽煎熬,到了嘉庆十五年(1810年)才被平定。紧接着,又有天理教李文成、林清等起来作乱,惊扰了山东、直隶两省。同时,陕西则传来劫匪作乱的警报。到了道光年间,又爆发回疆的张格尔叛乱,边境陷入混乱,人心惶惶,直到朝廷派重兵前去征讨,用了七年时间才将其平定。这些事件之所以连续发生,是因为在嘉庆道光年间,国力日渐衰退,民心的躁动已经达到了顶点,然而满朝上下还到处都是醉生梦死的人,依旧文恬武嬉,一片歌舞升平。下层民众对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没有什么办法申诉,这种状况让当时的有识之士不禁感到了担忧。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流血的历史。所谓的人才,也是杀人的人才。纵观古今历史当中的大事,会发现只有在乱世才出英雄,而和平年代则没有。时势发展到嘉庆道光年间这种地步,于是到了道光、咸丰末年,那些所谓的英雄们,都开始磨刀霍霍、跃跃欲试,等待着改朝换代的时机来临。大概是由于中国自建立国家以来,从来就没有普通民众参与国家政事的先例,当百姓被官吏所欺压、威逼后,又对这些暴政没有可申诉的途径时,所采取的反抗手段只有两种:轻的则是罢市,重的则是起兵造反,这也是情急之下无可奈何的举动。而且,改姓换天命、改朝换代,都被大家看作是很平常的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深入人心。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地痞流氓出身,今天还是一个盗贼,明天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神圣的帝王,只要厉害的就尊崇,没有其他可讲的道理。正是有了这样的风气,这样的心理,所以历朝历代的平民揭竿而起的事情在史书中比比皆是、不绝如缕。在这些暴乱和起义间,往往会有几百年时光的天下太平,而这也不过是在经历了前面的战乱、杀戮之后,人们对战争感到厌倦,加上人口锐减,谋生较易,或者是帝王统治有方,通过小恩小惠笼络了民心,获得了威望,缝缝补补,取得一时的安定罢了。实际上,在整个国家内,动乱的隐患从来就没有彻底地消失过,只要稍有一些机会,这些隐患就会再次生根发芽、卷土重来。所以说,几千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充满了血腥,肝脑遍地,涂抹其间,这一点没有什么可避讳的。清朝从关外兴起,入主中华,在我国国民长期以来的自尊自大、蔑视外族的心理下,内心自然不会不存在一丝不满。所以自从明朝灭亡以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在私下结成的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秘密党会,两百多年以来,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直蔓延在十八个行省之内,到处都是。之前虽然多次煽动造反,但是由于英明的帝王相继出现,所以都没有成功。不过情绪郁积久了,也必然会爆发出来。等到道光、咸丰两朝以后,官吏愈发变得庸碌、顽劣,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这种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加上错误的政策众多,国耻一个接一个,于是怀有民族热情的忠义之士便想要清扫雾霾以破旧立新;狡诈奸猾之人则想趁火打劫,心存非分之想,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形势使然”吧!于是一代英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人,也因此而崛起;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也因此而崛起。

李鸿章最开始时作为优贡生而客居北京,因他的文学才能而受到曾国藩赏识。于是拜曾国藩为师,日夜跟随,学习儒家义理以及经世致用的学问,其一生的学养,实际上都是来源于这时的积累。等到后来李鸿章又进入了翰林院,但还不到三年的时候,金田之乱爆发了。洪秀全以一普通民众的身份在广西揭竿而起,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席卷、蹂躏了大半个中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相继陷落,所到之处,土崩瓦解,让人们产生了极度的恐慌和不安。当时李鸿章正在他的老家安徽,为安徽巡抚福济和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参赞军务。那时庐州已经陷落,敌军分兵驻扎在附近地区,形成犄角之势,福济一心想要收复庐州,却无奈实现不了。于是李鸿章建议先攻取含山、巢县,从而切断敌人的援兵。福济便授予李鸿章兵权指挥军队,很快就连续攻下了这两个县,李鸿章通晓军事的名声便流传开来,这时正是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

等到洪秀全攻下武昌的时候,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正在家服丧,李鸿章奉旨帮办团练,其慷慨激昂,练就一支精兵,以解救国家危难为己任,湘军由此而兴起。湘军,乃是淮军的母体。那时的八旗、绿营这些旧军队,都懒惰颓废,胆小怯懦、不堪大用;他们的将领都是些庸碌无能,尸位素餐的人,不能尽忠职守。曾国藩深刻洞察大局,认识到想要改变军队现状,如果不是将其彻底根除重建,必然不能产生效果。所以他广泛招揽人才,统筹全局,坚忍刻苦,百折不挠。清朝军队战斗力恢复的时机,实际上正是开始于这个时候。

洪秀全占据金陵以后,逐渐变得骄横放纵,不断内斗,自相残杀,腐败到了极点。假如当时有得力的将领和军队,全力出击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转瞬间就可以剿平。但是官兵的骄横和腐败,比太平军还严重。咸丰六年(1856年),向荣指挥的金陵大营被击溃,十年(1860年),钦差大臣和春、江南提督张国梁指挥的金陵大营再次被击溃。导致江苏、浙江相继沦陷,一时间,敌军的士气与咸丰初年相比,更为高涨。加上咸丰七年(1857年)以来,清朝与英国间开始发生战争,当张国梁、和春阵亡之时,正好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之日。天时人事,种种不顺交相进逼,到了这个时候,大清十代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已经命悬一线。

曾国藩虽然统管军队十年,然而所负责的仅仅是两湖、江皖一带的事。这固然和曾国藩深谋远虑、慎重行事,不追求急效,采取脚踏实地、稳步前进的策略有关;也和朝廷委任不专,事权不统一,从而使得他不能尽情施展心中之志有关。所以,当军队迁徙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时,在其间因地方官员所牵制而延误战机的,不止一次两次,使得他很长时间内始终不能建功立业。等到金陵大营再次溃败的时候,朝廷才意识到,除了湘军之外,已没有其他可以依靠的力量了。于是在十年四月,任命曾国藩代理两江总督,很快,又授予他实权,并封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地区的军事事务。到这时,兵权和财权,才集于曾国藩一身,他才得以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合力进击苏州、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也在这个时候,大局才开始有了转机。

李鸿章在安徽巡抚福济手下做幕僚的时候,福济曾上书推荐他做道员,然而由于遭到郑魁士阻碍,最后没有被成功举荐。当时,还谣言四起,诽谤他的言论到处都是,使得李鸿章几乎都不能再在乡里立足。后来虽然被授予福建延邵建的道员遗缺,却基本上只拥有虚名,而无实职。到了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率军转战到建昌,李鸿章便前去拜谒,随后就留在曾的手下做幕僚。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曾国藩派调在抚州的湘军旧部四营,又新招募了五营,让其弟曾国荃做统帅,开赴景德镇协助围剿,而李鸿章作为参谋也跟随一同前往。肃清了江西的太平军以后,李鸿章又在曾国藩的大营里待了两年多时间。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商议建立淮阳水师,奏请增补李鸿章为江北司道,没有获得批准;又举荐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奏折送到北京时,恰好赶上文宗北逃至承德避难,便被搁置下来,不了了之。这时李鸿章已经三十八岁了,还怀才不遇,内心抑郁万分,只有拍腿感叹岁月蹉跎,半生已过,自认命运不济,不敢太奢谈功名利禄了。唉!这是老天有意要磨砺李鸿章吗?还是老天想要恩赐李鸿章呢?让他困顿不堪、颠沛流离的这十几年,练就了他的气度,增长了他的才干,为他日后担当大任做好了准备。而跟随着曾国藩的军队做的几年参谋,又像是李鸿章进入了一所锻炼能力的实践学校,所获得的经历让其终身受用。

同类推荐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本书介绍门捷列夫——俄国著名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的故事,记述其“坎坷不平的求学之路”、及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 说曹操

    说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桃花庵下桃花仙:唐伯虎

    唐伯虎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他为人风流倜傥、幽默诙谐、不拘礼数、有花不完的银子,画幅画就能赚到几十两甚至几百两银子。然而,这只是指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真实的唐伯虎并非如此!
热门推荐
  • 健康瘦身食谱

    健康瘦身食谱

    减肥养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着,一点都不能耽误,想要变漂亮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哦。合理的分配饮食与时间就能适当的排出体内的多余脂肪,让你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轻松完成减肥、美白、去水肿、防暗疮的保养工作。减肥养颜一步到位,健康吃出来。
  • 阴阳行

    阴阳行

    科学发达,却仍旧无法解释许多奇异的现象,夜深人静,又有许多的不为人知在悄悄上演。人类对科学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在面对虚幻的未知世界时,又将何去何从?她,北马的后人,背负着原本不应背负的宿命……他,南毛的子嗣,牺牲了太多无价的珍贵……他,生死难求的千年僵尸,历尽沧桑与洪流,却在现代遭遇了致命的变故。无意出现在生命的交集,无心期待的完美结局,他们不被告知使命的终点,他们永远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神的手心活着。除魔卫道,行走阴阳。坚定自己身为人类的正义,坚持自己身为天师追求的真相!
  • 玄神魔幻

    玄神魔幻

    环儿和天琪情投意合,终于在众人的祝福下完成婚礼,不料有一天环儿被人抓住了,那人报上姓名都让人们恐惧,魑王,传说看见了他都会死的人,环儿被带走了,失去了心爱人的天琪正在逐渐成长起来,中途遇到了许多奇闻趣事和恶人斗智斗勇,最终,竟然还有一个天大的密码,魑王死了,可是天琪一点也不开心,他想见的环儿却不在他身边,他知道,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马上启程,继续去寻找环儿。
  • 公主嫁到:跪倒吧驸马爷

    公主嫁到:跪倒吧驸马爷

    万盏煌煌灯色里,他曾扬起美玉似的脸,眼中饱含脉脉深情:“若嫁我为妻,我定一心一意,死生相依。”千丈霏霏细雨间,他也曾云淡风清:“这女人我不认识,她的死活,任君处置。”浮华岑寂,光阴如梦,几许朦胧淡月云来去;寂寂宫闱朱墙难逾,她开在宫庭,春盛秋谢;是权利阴谋下匍匐而前的檐下孤燕。曾以为人生应是春花百里,邂逅温暖与宿命;世事千倾,云帆皆过,她方知道,这百里命路开放的是看似美丽,实则含毒的罂粟。
  •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公民道德规范读本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等。
  • 异世之江山

    异世之江山

    历经磨难,看尽白眼,于是他有了抱负,凭着聪明过人的头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开始努力拼搏。
  • 宠妻:心悦君兮君相知

    宠妻:心悦君兮君相知

    “七殿下,我要同你生孩子……”儿时她一句稚嫩的戏言让他仓皇狼狈红了脸,却再也没有在梦境中忘记她的脸。三生三世,情不知所起,然一往情深。漫漫宠妻之路,唯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魔法在古代

    魔法在古代

    一块黑石,令身为国家秘密部队成员的唐棠精神力达到恐怖、全系元素亲和力超等,却失去了身体。情急之下,夺得的竟是异时空一男婴的身体!她是修魔法的啊,在一个修仙的世界,该怎么混呢?
  • 菩萨璎珞本业经

    菩萨璎珞本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