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1800000031

第31章 天下初定,如何处理内部矛盾(3)

刘邦杀丁公一方面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丁公虽然救了自己,但是这样的二臣一旦得势,将来的臣子会越来越“二”的。楚汉争霸期间,心怀二心的人太多了,丁公不过是个样板,用来杀鸡儆猴;另一方面,丁公对自己有大恩,没有丁公,别说大汉江山了,只怕自己早就送命了,一个皇帝怎么能允许别人对自己有报答不了的大恩呢!

杀韩信旨在铲平山头

刘邦与韩信的关系非常微妙,一方面韩信为刘邦立下巨大功劳,另一方面韩信又并非刘邦的嫡系。所以在刘邦眼里,韩信始终是一个大军阀。

两人之间交情肯定有的,但整个过程中也伏下了不少矛盾。第一次大的矛盾是刘邦星夜赶往赵地,趁韩信睡着之时夺取兵权,不过这在当时情况下很正常,刘邦战败需要兵力。第二次大的矛盾是在韩信攻打齐国的时候,原本齐国已被郦食其劝降,韩信以未接到刘邦命令为借口仍然强行攻打,导致郦食其被齐王烹杀。第三次大的矛盾是由于韩信索要齐王之位。第四次大的矛盾是楚汉对阵期间,刘邦屡次让韩信出兵,韩信迟迟不发,直到确定刘邦将楚国封给自己,才出兵。第五次大的矛盾是垓下之战后,刘邦再次收缴韩信的兵权。

韩信成为楚王后,虽然被解除了兵权,但还是无限风光地回到了老家。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重金报答曾经救助自己的漂母,第二件是找到当年那个侮辱自己的屠夫,这个屠夫原以为韩信要报复自己,吓得半死,哪知道韩信找到他,给了他一个中尉的官职。从这些事情上,确实可以看出韩信天性淳朴的一面。这个屠夫遇上了韩信,是幸运的;而韩信遇上了刘邦,是不幸的。其实,韩信和刘邦的矛盾并未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刘邦只要解除他的兵权,将他放到自己的身边,就根本无需担心。虽然这样韩信可能不愉快,但总好过被诛三族。

处理韩信,刘邦自然不会操之过急,韩信就像一根尖利的刺,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的手。刘邦夺取了韩信30万大军后,韩信心里不平静,这个谁都能理解。

不过,楚国地广人多,再加上韩信有一些亲兵,很快韩信的势力又膨胀起来。韩信也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主,所以楚国人对他颇为爱戴。为了防止兵权再次被夺,韩信出入都有部队相随。这些举动在猜忌心很重的刘邦看来自然是很难容忍的,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有人向刘邦高密,原楚军大将钟离昧投靠到韩信门下。刘邦下令通缉钟离昧,要韩信把钟离昧解送到京城,但韩信对此置之不理。

于是,有人诬告韩信庇护罪犯,有谋反的意图。刘邦于是召开军事会议,这些大将都不知轻重,主张纠集军队,铲平韩信。

刘邦却陷入沉思,陈平低声问刘邦:“对韩信的控告,韩信本人知道吗?”

刘邦摇头:“还不知道。”

陈平问:“陛下的军队在作战能力方面比得上韩信吗?”

刘邦还是摇头。

陈平又问:“在座的这些将领中有比韩信更会打仗的吗?”

刘邦仍旧摇头。

陈平说道:“既然如此,陛下如果带兵讨伐韩信,会是多么冒险的一件事啊!韩信一旦谋反,诸侯很可能趁机作乱,如果他们和韩信联合,大王如何挡得住?”

刘邦急道:“那怎么办?”

陈平想了一会,说道:“古时天子巡狩,必会大会诸侯。我听说南方有一个叫做云梦泽的地方,那里山水神异,陛下可以借口去云梦泽游玩,然后召集诸侯,在陈地会合,楚国离陈地不远,韩信定会过来拜见。到时,只要一两个卫士就可以拿下他,这不就轻易解决了韩信这个烫手山芋吗?”

刘邦大夸妙计,立即依计行事。

韩信不是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感觉到不对劲。他知道刘邦机诈百出,此时号令诸侯汇聚陈地自然不安好心。陈楚相连,论理是应该去拜谒的,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不测。

这时一个谋士说道:“大王侍奉主上并未犯什么过失,只是收留钟离昧引起了猜忌,如果将钟离昧献出去,主上必然欢喜。”看来,有时候大人物的命运也跟谋士有关,智力平庸的谋士害人不浅,张良属于极品谋士,韩信之前的蒯彻属于高级谋士,而这个谋士属于最低等的。

韩信听了,认为有理,召来钟离昧,模模糊糊地说了几句,他肯定不好直接说我要你的人头。钟离昧猜了半天,试探地问:“公莫非担心我在这里,得罪了汉帝?”

韩信微微点头。钟离昧气得大骂,只差没有骂韩信是傻冒:“刘邦之所以不敢过来攻楚,就因为担心我和你联合,同心抗汉;如果你执意要献出我,我今日死,你明天就要亡了。”

钟离昧一边骂一边瞧着韩信,见韩信无动于衷,又骂道:“你这个反复小人,投到你这里我真是瞎眼了。”

说完,拔剑自杀。韩信命人割下钟离昧的首级,带着几名随从前去拜谒刘邦。

哪知道刘邦看也不看首级,喝令左右拿下韩信。韩信被绑住后,惊叹道:“果然像人们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你杀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计谋已得逞,刘邦还汇集什么诸侯,遂昭告四方,韩信谋反,不必来相会。逮捕韩信,刘邦心里自然高兴,但引起了四方诸侯的不安。

刘邦虽然把韩信带回宫里,但并没有下决心要杀掉,很难猜测他在考虑什么。可能是不忍杀掉这样一个“无双的国士”,也可能是担心被世人骂,更有可能担心引起诸侯王的不安。所以,他只是采取措施将楚国一分为二,封给自己的亲族,并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被贬之后,韩信心里忧愤难平。在他心里,一向是看不起灌婴、周勃等人的,现在自己却要和他们同列。将领中大多数人排斥他,少数人同情他,其中有比较直爽的樊哙,樊哙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在朝中无人能敌,所以心服口服。每次韩信到樊哙府中拜访,樊哙总是亲自跪拜迎送,完全依照对待诸侯王的礼节。

刘邦此时还没有动杀韩信的念头,他明白韩信心里不舒服,所以想用私人友谊感化他。一天,刘邦找韩信聊天,问他各个将领的能力。

韩信依次作了回答,刘邦听了心里佩服,又问:“那么,你认为我能指挥多少军队?”

韩信直爽地答道:“陛下指挥军队最多不过10万。”

“那么你呢?”刘邦问。

韩信笑道:“臣指挥军队没有上限,多多益善。”

刘邦听了哈哈大笑,问道:“既然你没有上限,怎么反而听命于我?”

韩信坦然说道:“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却善于指挥大将,这就是我为什么听命于陛下的原因。陛下这种能力是天生的,非人力所能及。”

之后,韩信时常称病不朝,心里闷闷不乐。刘邦见他没什么大的作为,也就不再动杀机。可惜韩信这人命不好,后来局势发生了变化,他再度卷入谋反的漩涡中。

高祖7年,韩王信投向匈奴,刘邦封陈豨(xī)为列侯,取代韩王信位置,镇守边疆。陈豨是有名的兵法家,对韩信非常欣赏,公开推崇韩信为天下第一军事奇才。所以,他俩交往颇为密切。据说,韩信曾握着陈豨的手,叹道:“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将军但说无妨。”

“陈兄目前掌管天下精兵,身处天下重镇,虽然现在陛下相信你,但是你觉得以陛下的性格会相信你多久?”

陈豨陷入沉默中。

韩信又说:“如果有人告你私下里拥兵叛变,第一次陛下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可能就怀疑了,如果继续有人诬告的话,陛下可能要动手了。”

陈豨点头表示同意。

不出所料,果然刘邦对陈豨也不相信,命人追查陈豨门客违法的事,实际矛头指向陈豨。高祖10年,太上皇刘公去世,刘邦召陈豨进京,陈豨学乖了,称病推托。不久,陈豨和王黄等人公开谋反,联合韩王信和匈奴,企图进入关中,争夺天下。

刘邦平定谋反时邀请韩信一起出征,韩信称病不能相随。与此同时,韩信准备响应陈豨,在长安举事,趁着刘邦大军平叛的时候,端掉吕后和太子。只不过,韩信手中无兵,只好动员好友、家人、奴仆组成临时部队,企图夺取禁卫军的控制权。但这样的一支杂乱的部队,怎么可能不泄密,所以说韩信这人打仗行,搞政变肯定不行。

吕后得知韩信谋反的消息大惊,想召韩信质问,怕他不来,反而真的谋反,便紧急通知萧何。吕后与萧何商议,假传刘邦已平定陈豨,正召集群臣在未央宫庆贺,邀请韩信一同过来饮酒。韩信称病不去,萧何于是亲自来府中邀请他,解释说:“你虽然有病,但这是大喜事,何况你又和陈豨素有交情,如果不去的话,恐怕会受到猜忌。”

韩信对萧何向来非常信任,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韩信的今天,经萧何这一说,韩信也只好去了。就这样,韩信跟着萧何来到长乐宫。

萧何带着韩信进了长乐宫的钟室里。韩信没看到刘邦,只看到吕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吕后一声令下,几个武士便将韩信捆绑起来。

韩信临死前,并没有说自己是否要谋反,只是大声叹息:“我真后悔当年不听蒯彻的话,如今却中吕后的奸计,天意啊!”

这事情如果是刘邦处理的话,韩信还不至于马上被杀头。但吕后心狠手辣,不仅将韩信斩首,更是诛灭他三族。

刘邦回来后,看到韩信的尸身,司马迁记载他“喜而怜之”,一方面威胁解除,心里高兴,另一方面一个人杰被杀难免惋惜。刘邦甚至都没问韩信是否谋反。

儒生为刘邦制定“公司”规章制度

刘邦虽然统一了四海,但内忧外患仍是不少。北方匈奴强人冒顿弑父篡位,驰骋北方大草原,是匈奴里面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边境屡受其患。内忧方面表现在诸侯不稳定,朝纲混乱。

刘邦带领一班草莽兄弟打下江山,从情感上来说,刘邦很喜欢这些哥们的草莽气,但是理智上讲,这对汉朝的统治是不利的。这些人举止粗野,经常在朝堂上醉得东倒西歪,刘邦哪里有丝毫皇帝的尊严,给人感觉真像一个黑社会老大。

想当年,刘邦入关中的时候,考虑到秦朝礼法繁多、劳民伤财,所以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刘邦本人也不喜欢繁琐的礼仪,对于陈规都是能简单尽量简单,但现在他意识到了秦朝法律的好处。他手下的这些大臣武将实在太不像话,有时候争吵的时候公然拿着剑砍朝堂上的柱子。

由于朝堂之上毫无秩序,连一向随意的刘邦也受不了,甚至经常逃避上朝。这时候,萧何给刘邦推荐了一个鸿儒叔孙通,叔孙通是鲁国薛地人,原属秦朝待诏博士,饱读诗书,对于历朝历代的礼仪颇有研究。

刘邦本是最讨厌儒生的,叔孙通来了,他也没什么好脸色。

叔孙通也不失望,侃侃而谈道:“臣知道陛下看不起儒生,但是儒生也有儒生的好处。儒生虽然难以像那些武将一样帮陛下打下江山,但是却可以帮陛下守住胜利果实啊!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朝堂礼仪是不能没有的,臣愿意去鲁国召集儒生和门下弟子,一起来帮助陛下制订朝仪,教会文武百官。”

刘邦说道:“朝仪是要的,但如果太繁琐的话,实行起来恐怕不方便吧?”

叔孙通说道:“这个陛下不用担心。三皇五帝和夏商周的礼仪都不相同,礼仪的制订自然是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用。臣以为陛下可以采取稍微简单一点的古礼,和秦朝的礼仪折中一下,想必不会繁琐的。”

刘邦点点头,说道:“好,这事情就交给你,尽量弄得简单一点,这样大家都方便!”

叔孙通领命回到鲁国,召集了二三十个儒生和几百名弟子,叮嘱一起入都,制订朝仪。这些儒生常年不得志,有了这个好机会,自然乐意跟随。

独有两个非常清高的儒生,不仅不去,反而当面讥笑叔孙通:“你以前帮秦国做事,后来又为楚国做事,现在又帮汉朝做事。前后十几年,换了好几个主子,想必是曲意奉承,所以才受宠。现在天下初定,死去的人还没来得及安葬,受伤的人还没来得及康复,你却突然搞什么礼乐,这不是太让人寒心了吗?自古贤明的圣王,都要积德数百年,然后才兴礼乐,你不过是急着献媚罢了。我二人绝不会学你的,没来由玷污自己。”

叔孙通当面被人讥刺,强颜笑道:“你二人不识时务,真是腐儒。”

到了京城后,叔孙通和众人一条条地商定礼仪规则,又实地演练。尽量让礼仪简单,同时又能体现帝王的权威。刘邦夺取天下是通过草莽社会约定俗成的江湖规矩,天下既已平定,江湖规则肯定不行的,所以叔孙通等人事实上是为刘邦集团制定规章制度。

制礼的过程中,叔孙通让刘邦派遣文武官员到演练场实习,看看效果如何。大概练习了一个月,叔孙通让刘邦亲自到现场看看,刘邦看了以后,大为满意,下令文武百官都向叔孙通学习。

两个月后,长乐宫建成,将要举行盛大的朝贺仪式,刘邦想借这个机会看看新礼仪的效果。

这天,所有诸侯、大臣、将领都按照尊卑顺序在长乐宫门外等候。宫殿里的侍从人员,依次将文武百官引入殿门,排列成两行。全副武装的宫廷侍卫手持长戟,林立在殿门到皇帝的主殿间。

宣布进殿的时候,侍从人员才领着文武官员依次进殿,逐一朝贺。朝礼过后,开始酒宴,酒宴也有规定,不可以喝醉。百官按尊卑次序依次入席,喝酒时,大家依次向皇帝祝酒。

这次喝酒跟往常大不一样,没有任何人敢大声喧哗。刘邦看了心满意足,感叹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好处。”当即赏赐叔孙通五百斤黄金。

至此,可以说刘邦集团已从一个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变成了规范的上市公司。古语说的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刘邦成功地完成了企业的转型。对一个企业来说,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会面临转型的问题,当此时,及时调整好步伐适应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

    《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

    《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内容包括:上篇财富王国——解读《福布斯》中国内地百位富豪排行榜;中篇财富英雄——百位富豪“痛并快乐着”的创富历程;下篇财富哲学——百位富豪超凡的经营智慧。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热门推荐
  • 这辈子,该怎么活

    这辈子,该怎么活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但是对生命的感悟却因人而异。短短数十载,人这辈子,该怎么活呢? 人这一辈子,活着是美丽的,尽管有时候活着有许许多多痛苦,但和死亡相比,人活着就是一种幸福,死亡犹如飘零的枯叶,没有生机,没有梦想,没有生存的目标,也无法散发出鲜活的清香,而活着还可以感受温馨的阳光,编织各种绚丽的梦幻。曾几何时,煎熬中苦撑度日的我们,不经意间已是雨过天晴,当初那似乎致命的阴霾全都化作了虚无。此时,你就会暗自庆幸“我还活着”!经历过死亡的洗礼,才知道活着有多么可贵!不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语人生。
  • 嫡妃复出震江山

    嫡妃复出震江山

    又聋又哑的丑妃夏涟漪被南平王赶回娘家,一年后重新站在气势恢宏的王府门口,重生后的涟漪复出之路光芒万丈,一张丑颜之下却是绝世美人!王爷不喜女人?为何天天粘着她不放?桃花连连不败……美男越来越多,且看一代穿越女如何扮猪吃虎,PK冷情王爷夺天下!
  • 丫头请留步:我以真心换你倾心

    丫头请留步:我以真心换你倾心

    求一波评论……【本文前面情节发展有些快,后面就慢慢调整了】一个偶遇,他们就此分手,从此再无牵扯。一场预谋,他为了追回她,却使两人越来越远。一场婚礼,只为守她相逢。生与死的刻骨纠缠,爱与恨的欲罢不能。他与她该有怎样的结局。只因他曾浅笑呢喃,今非昔时何时了。
  • 上等间谍

    上等间谍

    这是一个穿越间谍的故事,他机智勇敢,杀伐果断,穿越后来到1937年,多次暗杀日本高层和日本特高课,打乱历史的脚步,使鬼子闻风丧胆,他说:“一切我遇到的鬼子,都将成为尸体!”
  • 重生坑了凤凰女

    重生坑了凤凰女

    前世母亲早逝,她孤身一人遭算计。重生后,她是当个拖油瓶,还是继续前世的人生?不如换个活法吧!做个走出乡村的凤凰女!可是她没想到扭转人生竟然这么累,不过在遇到之他后,一切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 卿本佳人之离玉歌

    卿本佳人之离玉歌

    柯伽沫本是柯府遗弃的大小姐,却被“父”寻回,代妹出嫁,嫁给了天水国的痴傻王爷。在后来的生活中,柯珈沫早已经对痴傻王爷董桦铯芳心暗许。但是在天水国的太后的生辰宴上,柯珈沫却被自己的夫因为国家利益而放弃,此后才知,柯珈沫本是蓝水国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只是因为要替母亲寻找药引,才来到了天水国。后来的柯珈沫便改回原名楚玉离,随哥哥楚眸晗回到蓝水国。在楚眸晗的婚礼上,柯珈沫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董桦铯。现在的董桦铯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不再是痴傻王爷。
  •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中国小吃搜索引擎

    夜幕降临,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都开始生火开业,扯出的电灯将路边映得一片明亮,豌豆黄、炒板栗、龙须糖、爆肚儿、羊肉汤、担担面、火烧、臭豆腐、云吞等,鲜吞四溢:临街露天地里坐着。怀揣着人在旅途的感觉,而对着当地的美食。一种怀旧的感动荡漾在杯中:呛人又亲切的炊烟在身边缭绕,异乡的吆喝此起彼伏,这次第,怎-个梦字了得!
  • 兄弟狂起

    兄弟狂起

    “舅舅,你看到了吗?外甥我今天在龙城也能呼风唤雨,舅舅,您放心,我一直不是孤儿,我有一大票兄弟,舅舅,我想你了,舅舅,我报仇了,舅舅,你别责怪我走上这条路,舅舅,你看到了吗?你的外甥媳妇可漂亮了。舅舅,我扛血龙旗了,舅舅,外甥想来陪你,外甥活着好累”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不夜龙城,照在了山岗之上跪着的萧条身影。一道耀眼流星划过,如同背影眼角的一滴泪水晶莹。
  • 娇女侠捕

    娇女侠捕

    我现在在我弄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NONO族快快来具体了的额额额的路上鳄鱼怕苦URL6组么里天气冷了婆么了恶露呢就行恶疾可恶啦啦啦DJ小可通讯录咯个。
  • 韩娱之少女时代第十人

    韩娱之少女时代第十人

    第一次写书多多支持哦,主要写的是主角和少女时代一路一来的艰辛,一步一步成为亚洲第一女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