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笑笑:“大嫂,只要肯努力,咱姐妹们什么也能干!”赵占公老婆:“哎,俺可比不上你,要知道人家雪梅姑娘可是咱柳沟响当当的初中生呢!”
雪梅:“初中生也没多少知识,过不了几年高中生就有的是啦!”
赵焕章挥挥手:“好啦!你们继续忙活吧!辛苦了啊!”大家一阵笑声。
赵自军边走边问:“焕章,听说栾部长和公社的王书记一块儿到县里开会了?去了三天了吧?”
赵焕章点点头:“是三天了。栾部长临走时说,还要亲自到县供销合作社及生产资料公司打个招呼,为了咱们的产品销售之事……”
赵自军发自肺腑地:“唉,栾部长真为我们柳沟操尽了心!”
2
县委大院的后排平房是县委书记刘少亭的办公室。
此时,栾树茂和夏邱公社党委书记王新亭正在向县委书记刘少亭汇报工作。但精神矍铄,颇有大将风范。
听完汇报,刘少亭坐在木椅上直直身:“嗯,刚才树茂和新亭的汇报,我心里有数了。县委可以肯定,你们做得很不错。这农业知失副业补也是大有益处的,为农民增收,使之早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过上幸福富裕的日子,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倡导的。这一点,我代表县委拍板,给予支持。滕县长去地区党校学习快两个月了。这样吧,他回来,我给他打个招呼,相信县人委也会积极支持的。”
栾树茂点点头:“感谢少亭同志的理解和支持。”
王新亭也笑笑:“刘书记,您的工作太繁忙,等有机会到我们夏邱公社去检查工作,多指示一些具体工作!”
刘少亭大笑:“行,我会去的。”转身对栾树茂:“老栾啊,你再到县物资委和县工业办看看,如果建厂需要物资材料,可以找他们,跟我打个招呼就行了,应该全力支持艰苦的第一线嘛!”
栾树茂:“好,少亭同志,我听你的。”
王新亭“刘书记,八月一日开工典礼,您是不是也去视察一下?”
刘少亭笑了笑:“老滕不在家,县里事多,‘八一’建军节还要参加县武装部的慰问活动,恐怕这次是去不了了。晓对了,刚才你不还说,新年要举行集体婚礼吗?这也是个新生事物,到那时,我一定去柳沟亲眼看看!”
王新亭高兴地:“太好了,我们一定不辜负县委的期望,把各项工作认真扎实地做好!”
刘少亭送栾书茂和王新亭出门,三人握手告别。
3
柳沟大队工企业厂房,终于在“八一”建军节前三天完工。
随即,各厂坊、各行业也开始建烘炉、设置相关设备。
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上午,栾树茂、赵焕章、赵自军、利民、雪梅等正带领10多个旗大市下放回乡的技术人员到各作坊、车间试生产。
小烘炉组是十个项目中最大的车间,共有二十座炉子,招收的铁匠师傅有六十岁的、四五十岁的,还有二三十岁的年龄不等。各个披着米黄色油布做成的满身腰裙,两袖上带黑色套袖,看样子挺整齐的。三个下放回来的铁匠师傅在手把手做技术训练。
赵焕章、栾树茂一行走来观看。
栾树茂故意问赵焕章:“怎么样,干企业你是行家,说一下自己的感觉。”
赵焕章得意地笑了:“还可以,像个大工厂车间的样子!”栾树茂:“哦,是吗?太好了!”
众人大笑。
烘炉都生起火来了,有的学习打铁索链子,有的打抓钩镰刀,有的打锄头;有的打镢头什么的,真是样样俱全。
栾树茂弯腰拿起一把二凿抓钩,用手使劲掰了掰,也不见动,高兴地:“还别说,这柳沟铁匠打出的铁抓钩也是这么硬!”点头:“嗯,可以算是合格产品了!”一番话说得大家一齐笑了。
栾树茂走向赵焕章:“焕章啊,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我看今晚上,咱们开个支部、大队队委会,约上这些回乡师傅谈一下感受,别在正式开工前捅出漏子。”
“好!”赵焕章同意。
4
晚上,吃过晚饭。
开会的大队队委们渐渐进人大队部。
十多个旅大市下放的技术师傅也陆续到了。
赵焕章宣布开会。
栾树茂说:“各位师傅们,我们柳沟大队工副业再有两天就要全面开工投产了,尤其是开工那天,公社的领导们要来,咱这一两天必须严格细致地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保证生产不出纰漏。大家今天也开始试产了,有什么想法和好的措施,请大家畅所欲言!”
赵焕章也说:“对,栾部长也已强调过了,‘八一’节咱们正式开工,这一天是关键所在,今晚请各位师傅们来开会,就是希望大家提提看法和好的建议。大家都是一家人嘛,不要客气。”
这时,付彪师傅站起身:“我讲几句吧,回乡这大半年,我们受到了大队所有领导和乡亲们的关怀和帮助,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乡亲们待我们这些下放户情同手足,我们非常感动。这次大办工副业,我们也非常高兴,终于能给老家帮上点忙,能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了。我付彪是木匠,所以,我就谈木工的事了。我建议,咱们的工木师傅们先干能干的熟练活儿。比如:做个牛套夹棒,简单的木梨把,木锨和盖房的门窗之类的。等技术熟练了,手艺精了,再联系有关草艺品厂干点模型、模具产品。翻砂厂的模具难刻,我也能刻了。这些技术上都没问题,我就这么个观点。”
一阵掌声过后,大家兴奋起来。
赵焕章指指王付新:“王师傅,你也说说吧。”
王付新站起身:“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厚爱。要说我这个工种是锻打工,在大企业中开始是干吊晃锤的,后又改为半自动汽锤,技术必须过硬,且很难掌握。我最早也是小炉匠出身,今天到烘炉车间看了看,有不少老师傅都是我过去的师兄弟。所以,大家在一起非常好相处。我看见烘炉组的这帮年轻的小伙子们悟性非常强,学的也入门,很高兴。不过,煤的质量差一些。发暄,火渣不硬,不行。建议采购员采购煤时,要原煤,也叫开铁煤,或称工业用煤。这样,很容易开炉,火渣也硬,抗炼,我就讲这些……”
栾部长带头鼓起掌来,并说:“刚才,付彪师傅和王付新两位师博讲的都很认真,也真诚。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柳沟工副业的主人和中坚力量。下面,还请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已见……”
5
“八一”节这一天。
柳沟大队工副业大院刚建成的两座大门垛上挂着八挂电光鞭,今日是大队工副业开业盛典。
九点多钟,就有心急的小伙子们时而点燃个爆竹,在蓝色的高空清脆地炸响。
穷山沟办工副业,解放十多年来实属罕见,柳沟大队连七老八十的小脚妇女人也结着伴,或由孙女搀扶着来看光景。
人们边看边议论。
“唉,自打栾部长来咱们柳沟大队驻点,柳沟是一天一个新模样了!大家看看南埠岭,怎么样,才五六个月时间全被林果树绿化了!”
“栾树茂真是行,要不人家是县里的大干部!”
“可不,人家到咱这里来,净为社员办好事,天天上坡干活。你说,人家图得啥?”
“唉,要是共产党的干部都象老栾这样就好了!栾青天哪!好样的!”
6
“嘀嘀——”
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忽然诠一阵汽笛声惊醒。
大家忙回头张望。
只见一辆车门写有“夏邱公社农具厂”字样的南京“嘎斯”汽车开过来了。后面还紧跟着两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精悍的高头大昌上带着红花,实在威风极了!
听到汽车汽笛鸣响,大院内的赵焕章、赵自军等陪着栾树茂一齐迎出来。
“是王书记来了,嗬,还有副主任马同勇和供销社周书记。”几个人相互亲热地握手。
赵焕章拍拍驾驶员的肩:“小谭,干得还不错吧?”
驾驶员小谭:“赵厂长!”忙改口:“不,不,赵书记,咱们厂子还行啊!”
赵自军见两辆新马车和两名赶车师傅,吃惊地:“曷副主任,这是?”
马同勇笑笑指指马车,又拍拍王新亭的肩膀:“这是王书记送给柳沟大队的!”
赵焕章一见,激动地走上前紧握王新亭的双手:“王书记,太感谢您啦!叫我们怎么说好哪!”“这是公社的一点心意。”
王新亭平静地说,“焕章啊,搞工副业了,就需要使用现代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比如:往供销社送货,到煤场拉煤,到粉子山去拉粉子等等。送产品、拉材料,一直推着个小推车,办
栾树茂;“看看,新亭书记给你们考虑得多周到!”
赵焕章感激地:“那是,那是!”转身问王新亭:“王书记,这两辆马车可是够威风的了,这车和马得多少钱?”
王新亭笑了笑:“不是跟你说了吗?公社支援的,不要钱。”
马副主任走过来:“焕章,马车是公社找木器厂专门制作的,这两匹枣红马是王书记亲自跑夏北、夏东两个村做工作要来的。”
栾树茂也语重心长地“焕章啊!搞工副业一定要靠长远打算,精打细算,搞好质量,开拓市场。只要把握好这几条,你们的工副业就有希望。到那时,不仅要多购置马车,还要购买拖拉机、汽车。那个时候就风光多了!”
赵焕章:“是啊!是啊!”
王新亭说笑着抬头看看手表:“焕章啊,时间差不多了吧?”
赵焕章点点头“都已准备好了,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王新亭与栾树茂交换一下眼神,两人点点头:“开始吧!”
7
赵焕章请领导和客人们走到大门口临时搭成的会议台前就坐,他在主席台上手握小喇叭筒高喊“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全体社员同志们,大家好:(一阵掌声过后)今天,我们柳沟大队工副业项目全部开工了,我代表柳沟大队父老乡亲向关心我们、帮助支持我们的县委、公社党委领导、供销社领导及下放回乡的各位技工师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又一阵激烈的掌声)下面,开始放鞭炮庆贺!”
“噼哩啪啦!”一阵响于一阵的鞭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之后,赵焕章宣布“现在,请公社党委书记王新亭同志讲话!”
王新亭接过小喇叭筒:“柳沟大队全体社员同志们,今天是你们的大好日子!我代表公社党委向你们的工副业开工表示诚挚的祝贺!(掌声又起)同志们,我还要代表夏邱公社党委感谢我们的县委农业合作部长栾树茂同志,他来我们柳沟大队驻点帮助工作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使我们大队日日谱新曲,月月唱新歌。这是一种关怀,这也是共产党员的一种情怀。正是栾树茂同志用自己对柳沟大队父老乡亲的厚爱和真诚感情,才换来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辉煌时刻。在此,我祝福柳沟大队农业和工副业生产全面开花,各条战线硕果累累,走向辉煌。同时,我也向为我们柳沟大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委工作组领导栾树茂同志表示衷心地感谢!希望你们努力工作,开拓市场,把工副业搞活,搞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谢谢大家!”
台上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赵焕章从王新亭书记手中接过小喇叭筒走向栾树茂。
老栾摆摆手:“不用了吧,开始参观吧!”
赵焕章点点头又转与王新亭交换了一下看法,随即站起熟“全体社员同志们,下面,大家排成两队,扶老携幼到工副业参观,大家慢一点啊!”
众人欢腾。在利民和雪梅的指引招呼下,一排排人们喜笑颜开地向工副业大院内蠕动着……
第十六集
1
柳沟大队十字口北面是大队代销店,平日时有人进出人买东西。
代销店一溜五大间。店外有一开阔地,也很向阳,平日里常有七八个老大爷手握小马扎、小木凳之类在那里晒日头、聊天。
九点多钟,赵中开老人也手握小马扎来凑热闹了。
一年纪稍小一点老人同他开玩笑:“中开老哥,咋不放牛了,咱们大队现在牛也有30来头牛了,你怎么也闲起来了?”
赵中开老人:“哎,我到年快80岁的人啦,走不动了!”
正说着话,柳沟大队的两辆大马车赶在了代销店门口停下。代销员从车上搬出十多捆空酒瓶子,四五捆回购的旧纸壳箱。
代销员是个很瘦的精明人,四十多岁。他送上货叮嘱赶车人:“伙计,拉到公社供销社采购站卸下,然后让他们再过遍称,开回单子就行了,辛苦你了!”
这时,赵中开几个老年人站起身,凑过来,围着新马车转了转,议论道:“哎,真是新打的车,瞧多厚的木板,结实着哩!”
另一位老者摸摸大马:,“嘿,这马,嫩着呢,几岁口了?”赶车的世广:“刚两岁口,好使着呢!”赵中开:“世广啊,你们这是……”
世广指着车上的工副业供销员:“你问建昌吧,他是供销员呢。”
建昌笑笑:”老伯,这是往供销社送大白粉子和铁活。一辆到夏邱,一辆送沙河啊!”
“哦!”赵中开老人惊讶地,“咱们的铁匠真不善哪,产品都送沙河了。不错,不错,这一车能拉多少斤啊?”建昌笑笑:“能拉一千五百斤哪!”
赵中开喜笑颜开地看看:“这下见世面了吧,一辆马车顶三四辆小推车用,这下干活轻快多了!”
另一位老者:“我看你们天天来回拉运,一直闲不着吧?”建昌:“老伯,各个作坊效益都好着呢,昨天我就一下拿回了万多块钱!”
“一万多?”赵中开老人吓了一跳,“这么说,真比种田来钱快哪!这下,柳沟的光棍们也该全部聚上媳妇啦!真好啊!”
大家一齐乐了。
车把式世广他俩也有意识地举起手臂甩了个响鞭,枣红马“咕噜.咕噜”扬鞭奋蹄,向前疾驰而去……
2
赵中开和几个老人正聊着。
忽然对面走来了一位年约四十六七岁,衣着时髦,浓妆艳抹,烫大飞机头的女人,口里叼着烟卷,扭着腰肢,到代销店里来买东西。
赵中开问旁边一老者:“知道吗?这是谁家的婆娘?”
老者:“是旅大下放户赵越家的女人,叫王美媛吧?”
赵中开神秘地:“听说他老头子不回家,光她这么一个女人带四个闺女和一个儿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