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2100000006

第6章 藏龙卧虎(1)

坟前有个塘,代代出宰相。

泾川民谚

查氏族谱记载,全盛时期查济“丁二万”。旧时“丁”指成年男人,一座“万山环外”的偏僻村落,居然有这么多人口,叫人不敢相信。查济予我的惊讶,让我目瞪口呆,起初是村中的石磉而不是人口。管中窥豹,那些“流离失所”且不计其数的精美石雕,或砌于菜地的围墙中,或弃于屋后的桑园里,可见此地曾经奢华到何等程度。

查济有许溪、岑溪、石溪“三水流中”。许溪南岸有一座明朝建筑宝公祠,祠内最大的一对石磉,其直径达一点一零米,其雕刻不但大气而且精细,至今仍承载着粗重银杏木柱传递下来的享堂重压,连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看了也吃惊,由衷赞叹道:“堪与北京故宫的媲美。”据说北京故宫中最大的石磉,其直径才零点九七米。

藏龙卧虎是一个大有深意的中国成语,其民间意识浓重,民间气息扑面而来。在古代中国,“龙”是帝王与百姓共享的一个动物图腾,其区别只是颜色不同,帝王的是金黄色,百姓不得冒用,不然就犯了僭越之罪,除此而外,百无禁忌。

所以,民俗中有舞龙灯、龙船竞渡等盛举,民居中有“龙首鱼身”、“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浮雕或图案。泾县明清古民居建筑中,这样的浮雕或图案,常出现在内墙的石裙上,堂屋的木栏板上,以及木栏板两边的月梁上。民间的“龙”,有吉祥、谐谑、显贵之具象,且有“神龙不见首尾”之神异,有别于帝王之“真龙天子”的至高无上。

“藏龙卧虎”中的“虎”却简单得多。虽有“伴君如伴虎”之说,但突出的是帝王的威严、凶狠或残忍,而非专指帝王本身。事实上,“虎”是民间雄才伟略者的象征,“养虎遗患”、“如虎添翼”、“狐假虎威”、“骑虎难下”、“与虎谋皮”、“为虎作伥”、“放虎归山”,乃至“龙争虎斗”,多数嵌以“虎”字的成语,都讲的是民间的厉害角色。而“藏龙卧虎”的词义,是“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摘自《现代汉语词典》),而这种人才,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饱学之士,也不是赤膊上阵死了算了的一介武夫,而是韬光养晦中伺机搏杀的雄才伟略者。

可能受传统的谦逊意识束缚,或生怕惹出闲话来,古民居建筑中,几乎看不到虎的影子。偶尔看到一个,也只是水浒戏文中即将被武松打死的那个倒霉家伙。若宅屋里刻有虎的浮雕或图案,其主人就会被看成是有野心的,至少是自高自大的。民间即使做了虎头鞋,也只给小孩子穿。小孩子以虎自居,往往被看作天真烂漫,而非妄自尊大。

奇怪的是,跟虎同样厉害的狮子,却在古民居中随处可见。狮子原产于非洲及亚洲西部,中国古代对这种异域的哺乳动物的认识,不及对华南虎或东北虎来得真实,因而想象空间大,附会成分多。民间意识中的狮子,其一是威严,其二是和蔼,一如家族内有地位的仁厚老者。我们在泾县看到,民俗中有舞狮盛会,民居中有“狮鹿松鹤”、“狮子绣球”等砖雕、木雕和石雕,住宅或祠堂的庭柱上有狮形角撑,祠堂门口有石雕狮子。

泾县黄田有“狮象守门”之说。其生前被誉为“江南经师之冠”的清朝黄田人朱珔,曾撰写《黄田村图记》讲黄田地势。他于这篇文章中称:“(村口)两山环拱成狮象形,堪舆家谓守门户。”流经该村的凤子河,就是从这里往外流的。

“堪舆家”就是风水先生。在风水先生眼里,水是财富的象征。一江春水向东流,既然不能把流过来的水永远留住,不可能每村每户建一座水库,就只好象征性挽留一番,徽州“四水归堂”就是如此。明知道由屋枧滴落的雨水最终是要流走的,但在流走之前,先叫它从四面屋面上往家里的天井里流。

黄田人的办法是,在“出水口”建一座石桥,其名为东新桥。这座桥的意义,并非予行人渡河以便利,而是作为一个带诱惑味的“绣球”,给凤子河左岸的狮子及右岸的大象终日玩赏,消解寂寞。不然走了狮子走了象,就会失去此地“钟灵毓秀”的灵气,以及如溪流滚滚而来的财气。而就风景而言,这座石砌拱桥的存在,于两山夹一水的形胜之地,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民间的风水先生,常以发现“龙脉”而自豪。据说黄田南面的凤形山,就是这座古老村落的“龙脉”所在,所以又称来龙岗。无独有偶的是,泾县的另一处“龙脉”,也有类似的情形。在那边,其溪流叫许溪,于许溪上建造的那座石砌单孔桥叫麟趾桥,那是查济村的“入水口”。

查济麟趾桥处的“龙脉”,据说是面对面的两条巨龙,其身段分别绵延至黄山、九华山的另一头[1]。据说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给李铁拐一拐杖打断,断裂处流出汩汩山涧,这才有了许溪。当初李铁拐看到查济的山川形势大吃一惊:“此乃帝王之象,百年后将有真命天子于此地降生。”李铁拐大慈大悲,怕一国两君引发战乱以致生灵涂炭,于是下狠心打断“龙脉”,防患于未然。

明朝万历皇帝称其为“理学名臣”的查铎,是泾县查济人。查铎乃进士出身,曾任刑科给事中、广西按察使[2]等职,因刚正不阿受朝臣排挤,不得不辞官回家。回家后,查铎做了两件事使他留名于青史,一是修缮水西书院,讲授阳明理学;二是规划村落,建设家乡,使之成为其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查济遐迩闻名的“四门三塔[3]”,就是在他手里建造的。他于村里村外所铺设的麻石古道,累计二百余里。

查济的概念,其实远非房屋鳞次栉比的那一块。我曾走过“四门”中的钟秀门,那儿离严格意义上的查济村有三四里远。而我所见到的“三塔”中最远的那座青山塔,更远在三四十里以外;站在村旁山梁上往北看,只有钢笔帽大小。

青山塔耸立在岑山山梁上。岑山北面的老庄,其地形与查济相仿,那儿也是一座查姓人家的古村落。旧时每到冬至日,老庄人要挑了碗盏,翻山越岭来查济磕头祭祖。据老庄人讲,横贯老庄的青泾古道,甚而远至与青阳县交界的万峻岭,这数十里地的麻石路面,全是查济人出钱铺的;而当时的工程指挥,就是查铎。

据查济人讲,鼎盛时期查济有一百零八座石桥,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寺庙,且言之凿凿。时任村长的查传本见我不以为然,领我去村后的晋公顶,察看那些就筑于半山腰的一层层古宅石基,并拨开乱草,叫我看草丛中的一口口古井,最后跟我讲,以前这里全是深宅大院!

接着又领我去看对面山岗上的一条寂寞土路。以前这条路叫阳街,是当年查济村最繁华的地方。阳街上曾经有过点植物油的一盏盏路灯,若当年的京师模样。于今信步蹀躞,仍可见到横在土路边杂草中的牌坊石脚。种种迹象看来,查氏族谱所记载的“丁二万”,似乎并非虚构夸张。

查铎不但修路而且造桥,他建造的石桥有聚德桥、镇口桥和麟趾桥等。镇口桥今称铎官[4]桥,在我看来,这座爬满藤葛的结实古桥,似有象征意义。查铎七十四岁得重病临终前,对其兄查天秀说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话:“病吾身耳,吾心何病?”其浩然之气,仿佛聚积于铎官桥中,历四百余年不散不泯。

传说查铎也尊重堪舆之道,也认为村西“真气[5]太重”,并理解李铁拐断“龙脉”的良苦用心。查铎是聪明人,他于“龙脉”断裂处建麟趾桥,以此弥合查济村地形上的纹裂,且补偿查济人心理上的缺失。

民间传说的产生及衍变,是民间智慧的丰富呈现。往往没有年代,往往不拘于某一个地方,往往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而另一种说法是,李铁拐之所以打断查济村西面的那道“龙脉”,是因为查济有钱人家的丫鬟在河边洗碗盏时,抱怨天天吃鱼吃肉吃厌了好不痛苦。为解除丫鬟们的烦恼,老人家扬起手中的拐杖,一杖打了下去。自此以后,查济村日渐衰微,有钱人家终于拿不出鱼或肉给丫鬟吃。

查济人建宝公祠祭祀其先祖查宝源。以“仁厚”著称的查宝源,其生前事迹于今模糊莫辨,但有关他儿子查仲龙,人称龙老爹的诸多传说却细节丰富,从明朝流传到今天。传说中的龙老爹是飞毛腿,走起路来跟《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不分轩轾。龙老爹生性孤僻,成天像闺房小姐一样待在屋里不出门,家里人也不明白他成天在阁楼上搞什么名堂。

一日龙老爹出远门,前往五百里之外的歙县买丹砂,临行前吩咐家中丫鬟(一说是妹妹)不得私自上楼。半夜里听到阁楼上有打闹声音,丫鬟莫明其妙,一时忘了主人的吩咐,持灯踩梯,上楼瞧一瞧。上了楼,看到一只簸箕看花了眼,以为是老虎,吓得半死,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家里人听到动静赶忙过来,结果发现楼上的几只木箱里,有数不清没眼睛的纸人纸马自己打起来。这些纸人纸马,没等龙老爹拿丹砂给它们点眼睛,就瞎打一气自相残杀,害得龙老爹功败垂成。

当朝皇帝以谋反罪将龙老爹抓到死牢里。原先老念叨“龙兮凤兮,何日登基”的龙老爹,现在又念叨起“龙兮凤兮,何日出牢”来。都要杀头了,脑子还没清醒过来。

一人谋反,株连九族,查济人哪能坐以待毙?于是连夜更改族氏派行,将原来的字辈“源仲永本,正有国良”,改为“源仲永伯,万友应志”,以示他们与龙老爹同姓不同宗,最终化险为夷。

古代帝王对百姓有生死予夺之权力,或敕封爵号,赐御匾,建牌坊,予以莫大的荣耀;或夺取家产,甚至夺取生命,午门斩首叫你掉脑袋。而这种看似不受任何制约的莫大权力,却有其“中国特色”的平衡机制,并非随心所欲。

查济祖先“永德公”是元朝遗老,但他的四个儿子,查继廉、查继善、查继福、查继和,却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封疆大吏,分别是广西兵备使、湖北巡察使、两河漕运使、浙江按察使,为夺得社稷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鞠躬尽瘁。查永德曾被前朝元顺帝敕封为“明羲官”,他的四个儿子斗胆以元顺帝御赐牌坊为门楼,建“德公厅屋”。这座古建筑虽然建造于明朝,但它的诸多构件,如线条粗犷的石磉,十六根珍稀楠木柱,都保留了元朝建筑风格。其牌坊式门楼上,至今仍有元顺帝御书“圣旨”及“明羲官”字样,而明朝未予追究,可能是害怕得罪重臣。德公厅屋门楼上的诸多砖雕图案中,以“鲤鱼跳龙门”最为突出,可惜跳的是明朝的“龙门”,不是元朝的。

我的房东兼导游查日华,领我走入摇摇欲倒的德公厅屋,看里面的十六根楠木柱子。怕我不信,拿一片瓦块磨擦柱面,稍候片刻,这片瓦块就神奇地吸附在木柱上不掉下来,据说这是检验真假楠木的土法之一。查日华敦厚笃实,不善言辞,一九七〇年代曾去过北京。当时他对北京故宫的惊讶是:“柱子咋这么小!”

查济村的光裕堂,又名二甲祠,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二甲祠于查济鼎盛时期建造,其石磉上的三国戏文,享堂里的望砖拱券,天井檐柱上的木雕角撑,予人以美轮美奂的感觉。而这座祠堂的显赫荣耀,在民间的至高无上,是清朝康熙十六年获取的。

二甲祠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石鼓,两鼓之间有一道一米五高的木板门槛,即所谓的门塞。据说这种门塞只有皇家王府才有,文武官员不得擅自跨越。据查氏家谱记载,出自二甲祠堂的查之恺,曾任广东镇标中营游击积功加都督,因屡立战功被康熙皇帝钦封为“救驾王”,授“光禄大夫”衔,赐“四代一品”御匾。二甲祠正门前,原先有敕建的“四代一品”牌坊,现在只见到它的牌坊脚。

也自出二甲祠堂的查曰炜,本是明朝官员,因有功于朝廷,被明朝崇祯皇帝敕封为“荣禄大夫”。改朝换代后,回故乡祭祖时蒙受“代皇祭祖”之荣耀,被清朝顺治皇帝封为“代驾王”,恩赐“帝简劳臣”御匾。因为二甲祠出了“救驾王”及“代驾王”,所以才有皇家王府专有的这种门塞,彰显其家族的尊贵。

附带讲一下,二甲祠内的一道屏风板上,如今仍保留着祠堂帐目的收支清单。其计数形式,用的是古老的“苏州码子”,亦称“稻码子”或“草码”。其十进位数字,分别以“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来表示。苏州码子旧时流行于江南一带,为粮行、钱庄、当铺、药铺、裁缝铺所使用,如今在大陆几近绝迹,而在台湾、香港、澳门街头,以及微软Office软件的Word符号库中,还能看到。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帝王中稍通治国之术的,都懂得如何对臣民恩威并重。查济有“金头赔人头”传说,事主当然是查济人,据说是武进士出身,据说叫查炳华。在武昌任兵备道按察使的时候,有人告查炳华贪赃枉法,当朝皇帝听信一面之词,一怒之下杀了这个一生清廉的查济人,砍了他的头。后来这桩冤案被平反,皇帝给查家赔了一颗九斤半重的金质头颅聊表歉意。安葬时,家里人备了十八口棺材同时出门,四面八方葬了十八处,所以,没人猜得出那颗金头被埋在哪里。

查济晋公顶南坡有一座古墓,其墓主查瑶圃曾被诰授为中宪大夫,其妻王氏是诰封恭人。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筑就于“皇清咸丰二年仲夏月”。以讹传讹,有人相信那颗金头就埋在这里,结果盗墓的三番五次来撬砸。这座古墓的墓室,是用“糯米稀”亦称“三合土”灌筑的,这种由石灰、桐油、小石粒及糯米汁搅拌而成的古建筑材料,比现代的水泥混凝土坚硬得多,用铁锤砸下去,“一个疤也没得(查传本村长语)”。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

    从选文可见,敦煌、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丝绸之路方面的研究,六十多年 来持续不衰而后来弥盛;成果踵出,卓见纷呈。既标示了研究者之踊跃以赴,亦 呈现出收获之迭积累新。敦煌、阳关、玉门关及丝路通流之盛,去今千年以远, 昔时故迹,或隐或没;古人亲见,今多茫然,故后人事须探求。而见仁见智,难免 歧异,是以所百颇有异同。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热门推荐
  • 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

    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

    纠结版文案:她是21世纪的天才少女,她是昊月王朝的绝色郡主,她是跨世而来的彼岸花仙,同时她也是命定的倾城冥后。他是下凡历劫的冥王,他是不愿做皇上的当朝太子,同时他也是幻灭的当家主上。两个人巧合的相遇,又因着共同祭活了玄觞镜,不得不走到一起。两人策马江湖,看尽一段段爱恨嗔痴。历劫结束的他却发现爱上的她不是最初的她,这份横生枝节的爱情该何去何从?天逗比版文案:主线就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雌性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的女子一心想要压倒古代美男子,却没想到被腹黑的美男子反压倒的故事。副线就是各种身份,各种属性的人物之间发生的各种风花雪月,爱恨情长,狗血喷一脸。
  • 东古荒龙

    东古荒龙

    发新书了,大家捧捧场吧。《罪召唤》一个整天怨天由人心里还有点小阴暗的小吊丝,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个来自宇宙之源的召唤之心,从此开始了牛B的召唤人生。什么,只能招唤电影中的反派小角色。唔,幸好能升级。哈哈哈,还有新手大礼包,我看看抽到了什么宝贝,一定要来个强力的人物呀。血魔?那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命的超级boss,靠吸人血增强实力。我喜欢,先扔隔壁的岛国玩玩去。晕,没有成功。T博士?那个玩T病的怪叔叔。大爱呀,赶快弄点病毒玩玩,我都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岛国生化危机了。草,还没有成功。呃,又是没有成功……叮,抽奖成功,正在召唤人物。正在抽取宿主精神力。小吊丝晕迷前,将自己的右手高高的举起,中指直指苍天‘都没有说要抽精神力的好不好’天养生:…………
  • 葬剑情缘

    葬剑情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西渡,通往那个未知的自己在爱与恨之间在黑与白之间在善与恶之间。《葬剑情缘》以多个人物的视角来面对“宿命”这个冷酷而又残忍的字眼。宿命,是否真的无法去改变?相信当你看过葬剑情缘之后,就能知道其中的内涵。
  • 被诅咒的凶宅·赌神失踪之谜

    被诅咒的凶宅·赌神失踪之谜

    《被诅咒的凶宅》深更半夜,老楼里总出现怪音、咳嗽声,电灯忽亮忽灭,电表自己会走。但这些诡异的怪事,全发生在三兄弟争夺遗产之后。三个人争得越激烈,老楼里怪事就越多。“死”去的父亲不仅回来了,还悄悄地跟踪三兄弟;一封封谴责与诅咒的信,悄然而至……三剑客本以为,一定是有人暗中搞鬼,却没想到“死”去的父亲居然“复活”了……《赌神失踪之谜》赌场里出现赌神和赌王,几次交手后。赌神连同巨额钱款神秘失踪了。好奇的三剑客进入赌场,发现了许多怪事。赌场失火以前,赌神如坐针毡;女赌王总是恶狠狠地瞪向赌场老板,头发里藏着两只打不死的苍蝇;身体健康的赌场老板在装病……三剑客刚要揭露丑闻,赌场却突然关闭。密信悄然而至……
  • 异界亡灵法神

    异界亡灵法神

    意外搞笑冤死,灵魂穿越到一个叫天元大陆的异界,而猪脚更是俯身在一个刚刚死去的菜鸟亡灵法师身上。本应该是召唤大刀骷髅战士,却变成召唤手枪骷髅战士。每一次的召唤,在猪脚的身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异。于是猪脚就决定组建一个骷髅手枪队,天天打手枪;组建个骷髅大炮队,天天打炮。组建一支现代化骷髅大军称霸异界。什么大魔导师、剑神、恶魔、天使,我通通把他踩到脚下。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作为的开国帝王,其成就无不与吸取历史的经验、学习治国之道有关。中华开帝国王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他们的建国、治国策略是否得当,关系着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盛衰。大凡开国帝王都较有作为,对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顺乎人民的要求,推翻腐败的前王朝,建立新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经济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个人只能推动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却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至尊”的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 弑神者之轮回终焉

    弑神者之轮回终焉

    你,将亲手转动命运的齿轮。你,将亲手毁灭你的未来。弑神者,接受这个命运,接受这份责任,接受这种铭心刻骨的愤怒!痛苦吧!而我作为你的守墓人,就在一旁默默地关注你,聆听你的悲哀,与你一起吟唱最后的挽歌。
  • 那一年的那一夜

    那一年的那一夜

    那一天的那一夜,她碰见了一位欺负小女孩的男人。边出手相救,却没想到冤家路窄,两人竟同一个公司上班。他是她的上班,时间的关系,他爱上了她。她单恋失败,他默默的得陪在她的身边。
  • 玄要篇

    玄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字的陷阱

    名字的陷阱

    主角无意中发现小时候改的一个名字竟然是自己的催命符。经过一系列调查,罪魁祸首竟然跟父亲长着一样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