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2300000021

第21章 把奖励写在墙上(3)

假如你要超越自我,希望改变他人的态度和举止时,请记住这条规则:“给他人一个美名,让他为此而努力奋斗。”

——卡耐基

日本著名的电视主持人黑柳彻子写过一本非常有趣的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书里的小豆豆正是她自己。

书中的小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又过于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小学的课堂上,她常常会不停地开关书桌盖,有时还走到教室的窗边与马路上的宣传员甚至是燕子大声打招呼,这些“劣迹”让老师忍无可忍,终于把她的妈妈叫来劝她退学。于是,小豆豆才有幸转入了“巴学园”学习,并在这里遇到了喜欢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

在进入“巴学园”的第一天,小林校长就鼓励小豆豆把“想说的话”讲给他听,于是,小豆豆从车站的检票大叔、家里的狗,一直讲到擤鼻涕、爸爸会跳水等,不停地说了4个小时。而在这4个小时里,小林校长不仅没有一丝厌烦,而且还一边听一边笑,点着头对小豆豆表示赞同,甚至还时不时地追问一句“后来呢”。黑柳彻子在书中感叹道:“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了。”

在学校开晨会时,小豆豆总爱搞一些恶作剧,她会把两条小辫的尾端夹在腋下前进,还会做一些滑稽的动作逗大家笑。可是,小林校长却并未责骂小豆豆,他总是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还有一件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小豆豆喜欢“掏粪”。她上厕所的时候总是爱往下看,就因为这个坏习惯,她不小心把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厕所里。为了找到钱包,小豆豆拿着一个长把舀子把粪便全部舀到了地面上,并堆成了“小山”,小林校长两次从“小山”旁经过,既没有批评,也没有帮她找,而是对她说:“弄完了以后,要把这些(粪便)全都放回去。”最后,小豆豆没有找到钱包,但她还是按照小林校长的要求,把那些粪便全部放了回去。小豆豆对这件事很满意,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干了很多活,二是“小林校长先生对我做的事没有生气,他很信任我,把我当做一个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

经过这件事以后,小豆豆自然而然地就改正了上厕所时总爱往下看的坏习惯,这可是妈妈叮嘱了多少次都改不了的啊。

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巴学园”里,小豆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小林校长可能是了解了大家对小豆豆的抱怨和担心,所以一有机会,他就会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据黑柳彻子分析,这句话深层的含义是:“虽然别人觉得你有很多地方不像一个好孩子,但是,你‘真正’的性格并不坏,有很多好的地方,老师理解你。”当然,年幼的小豆豆不可能理解得这么透彻,但她却因为小林校长的这句话充满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最终成长为日本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并担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这就是小林校长的教育方针,他用一句给小豆豆带来积极心理暗示的话语帮助她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富有个性的人。

如何对待孩子,特别是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小豆豆的成长故事或许给了你一些启迪。而在下面的故事中,霍普斯金太太使用的方法则更妙。

鲁丝·霍普斯金太太是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位教师,她用了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改变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使他变成一个富有正义感而又学习出色的优秀学生。

霍普斯金太太在学期的第一天,接手新的班级。她知道,她的班上有一个全校都出了名的最顽皮、最让老师们头疼的“坏孩子”汤姆。这让霍普斯金太太在面对新学期感到兴奋和快乐的同时染上了一丝忧虑的色彩。

作为汤姆三年级的老师,霍普斯金太太还没上任就不断地听到同事或校长的抱怨,他们不停地谈论着汤姆在课堂上所做的坏事。他不只是喜欢搞恶作剧,还跟男生打架、逗女生,甚至对老师也很没礼貌,汤姆肆无忌惮地扰乱班上的秩序,而且情况愈来愈糟。

但是,汤姆也有一个优点,他唯一能让人放心的,就是他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他能很快就学会学校的功课,而且非常熟练。霍普斯金太太决定不能再拖了,必须立刻面对“汤姆问题”。最后,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当霍普斯金太太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这样说:“罗丝,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爱丽西亚,听说你的画画得很不错。”当她念到汤姆的名字时,她直视着汤姆,认真地说:“汤姆,我知道,你可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来帮助我,把我们班变成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怎么样?”

霍普斯金太太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一直强调汤姆的优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表扬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甚至让汤姆担任了新班级的班长。事实证明,霍普斯金太太的做法很正确。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9岁的汤姆没有让霍普斯金太太失望,他不仅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还帮助那些落后的学生一起努力。他终于为班级带来了荣誉。

还有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是关于商界精英李开复先生的。11岁到美国时,李开复还不会讲英文,他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方面值得夸奖的孩子,但是美国的教育提倡奖励孩子的优点,而不去批评缺点。李开复清晰地记得,在进入学校的时候,校长就牺牲了午餐的时间来教他英语,他也清晰地记得,当有一次老师说1/7是多少的时候,他虽然英文不好,但是他很快地说出了答案,于是这个老师说:“你数学真好。”同学们也夸奖他:“你是数学天才。”

李开复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数学天才,但在这样的鼓励下,他几乎就认为自己是数学天才,而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还用同样的方法鼓励自己的女儿。

这些事例无不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当孩子有了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美名,不论这个美名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还是“你可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他就会为了实现这个美名去表现自己,久而久之,这个美名真的就像用仙女棒点在他身上一样,马上使他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莎士比亚说:“如果你没有某种美德,就假定你有。”妈妈不妨也试试这种方法,就当你的孩子已经具有了某方面的优点或美德,然后再给他一个美好的名声,妈妈可以在他耳边不断地重复一句充满赞赏的话,让孩子去表现、去证明自己。那么,他就可能真的会竭尽所能,不让你感到失望。

别让孩子整天泡在赞美里

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

——卡尔·威特

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她聪明可爱,长得也很漂亮,再加上能歌善舞,妈妈把她带到任何地方都会得到一片赞扬声,久而久之,这个女孩便习惯了被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做什么事,如果父母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表扬得不到位,她就会很不高兴,情绪一下子从山顶跌入山谷,并且做什么都索然寡味。因此,父母摸准了女儿的这种脾气,平时动不动就表扬她,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令人担忧的情况发生了,习惯了被表扬的女孩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善意的批评,在学校里也如此,明明是自己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却异乎寻常的激烈,甚至还哭鼻子。弄得妈妈不知如何是好。

还有一个女孩,她也很聪明伶俐,经常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她脾气倔犟,自尊心也很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要强,不肯认输,有一次,当老师让她拉一段小提琴曲目时,她突然说:“我忘了,不会!”然后就哭了,无论老师怎么劝、怎么鼓励,她就是不听,还对老师说:“我不想再拉了!”对孩子这样的表现,妈妈觉得很奇怪,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整天泡在赞美里的孩子有很多,妈妈喜欢赞美孩子无非是为了激励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可是赞美过度就会让孩子对表扬产生过分的依赖,而对批评,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无原则的抵触心理。

妈妈的赞扬是一种奖励,但这种毫无节制的奖励也常常会忽略孩子行为本身的意义,让孩子不知不觉产生了表现好就是为了获得奖励和父母欢心的功利心理,导致奖励变味,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表扬。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而失去了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事实证明,孩子得到了太多的赞美,还会形成不愿意努力就想得到夸奖的心理,因此,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变得容易退却,缺乏信心,选择放弃。同时,过多的赞扬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由此可见,妈妈过多过分地表扬孩子,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过:“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

对上述第一个故事中的女孩来说,她就是因为听多了表扬,而听不进去任何批评,而第二个女孩则是因为妈妈过多的赞美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太多压力,产生了焦虑心理,害怕失败,害怕自己让妈妈失望,导致有一点小挫折就承受不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妈妈的肯定,每个孩子都有胜过别人的心思,这是天性。妈妈应该注意多肯定和赞扬孩子,尽力让孩子在各方面获得成就感。但赞扬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太多的赞扬不仅廉价,而且还带给孩子很多压力。

其实,表扬是一种艺术,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为了达到表扬的目的,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扬时一定要具体

表扬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比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妈妈只是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表扬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的是什么。妈妈可以这样说:“看到你把书摆的这么整齐,我很高兴!”而一些泛泛的表扬,比如“你真聪明”“你真棒”等,虽然暂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久而久之更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批评的坏习惯。

2。表扬时最好不要使用物质奖励

比如,有的妈妈喜欢这样教导孩子:“宝贝,你听话啊,妈妈明天给你买巨无霸!”这样做,将使孩子过早地贪恋物欲。一旦养成习惯,没有物质性刺激,孩子就很难再接受妈妈的教导。而且,如果妈妈的承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兑现,将大大降低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3。表扬要注意个性

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来区别对待,对那些性格内向、个性懦弱、能力较差的孩子就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反之,对那些虚荣心强、态度傲慢的孩子则要有节制地表扬,否则将会助长他们的不良性格,影响他们的进步。

4。表扬的方式不要只局限在口头上

只有适合孩子的表扬方式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除了口头表扬外还有很多方式,比如点头、微笑、搂抱、竖大拇指等动作、表情的奖励,以及恰如其分的活动性奖励,如做游戏、逛公园、讲故事等。这些方式妈妈都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动用。

5。把握好表扬的节奏

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起初,妈妈一旦发现孩子进步了,要看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妈妈的表扬声中养成了好习惯时,妈妈最好能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妈妈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把表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孩子做到“不管爸爸妈妈表扬与否,我都会这样做”。

总之,赞扬一定要适度,要有所克制,同时,在生活中,妈妈也要注意避免因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孩子进行表扬,更不要让孩子活在妈妈的评价中。孩子本该有快乐的童年,可以无忧无虑地做一些事,而且是乐在做事本身,这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孩子自己在无意中去跟别人比,妈妈也要一笑了之,不用给孩子讲太多大道理,更不要让自己和孩子都生活在虚荣之中。

及时提醒孩子的自傲

每当我觉得不可一世时,我总会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一卷草纸。

——维奥斯特

一只蚊子自认为能战胜狮子,便想和狮子比比看谁厉害,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面前,向狮子挑战。

只见它冲到狮子的脸上,专挑狮子鼻子上没有毛的地方咬。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脸都抓破了,但还是抓不到蚊子,最后只好认输,要求停战。

蚊子觉得自己战胜了狮子,非常得意,它继续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骄傲地在空中飞来飞去。一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网上,被蜘蛛抓住了。

在临死的时候,蚊子悲叹道:“我已经战胜了强者,却被弱者消灭了。”

这只自傲的蚊子只会让人用一句话评价——一切的罪愆之中,骄傲是最没有希望的不治之症!

同类推荐
  • 童年的秘密

    童年的秘密

    本书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会逐渐成长起来。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 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青春期是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花季一般的青春让人向往。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你的生理会迅速发育,心理世界也会逐渐成熟起来,大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同时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思考和困惑。青春期的你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环境改变,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对各方面知识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女孩子天生的细心和敏感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注意到这些变化。你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种种变化感到焦虑,对异性同学感到害羞和好奇,对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措和渴望,你有很多问题想去了解又羞于去请教别人。而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处理这些疑虑和困惑的,帮助你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大姑娘。
  • 孩子的第一本抗压力训练书

    孩子的第一本抗压力训练书

    如果你现在面临着不知道该怎样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困惑,那么《孩子的第一本抗压力训练书》可以从70个生活细节上给出你答案。我们的宗旨是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形态,勇敢地去克服困难,这也正是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突出意义。“百炼方能成钢,千锤才可砺刃”。当我们的孩子拥有了战胜挫折的良好心态,那么,他将具备搏击长空的鹰簟般的力量,他的内心将唤醒披荆斩棘的锐气!这时候,你或许眼前一亮:当年那个柔弱的婴儿已经如此坚韧,如此充满力量!
  • 让孩子安全成长

    让孩子安全成长

    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一个重要的日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个日子是在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周一。可见,安全教育已经上升到全民、全国的高度。安全,是一个沉重而严肃的话题。安全,是生命的保证。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保障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全隐患有很多,而孩子却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尤其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生命是异常可贵的。今天,很多突如其来的意外很难预料。
  • 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

    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

    用什么来铸造孩子美好的心灵?这一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大问题,已成为今天家庭素质教育的“重点工程”。 点燃孩子成长的心灯,需要父母做孩子的心灵导师,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热忱。
热门推荐
  • 霜冻迷途

    霜冻迷途

    他的妻子在家中被杀,他撇清嫌疑后协助警方确定了嫌疑人,嫌疑人却在当晚跳楼自杀。当他正在为自己所设计的完美不在场证明得意扬扬的时候,却意外地收到匿名纸条,上面写着——“我知道人是你杀的”。一个是冷血且思维缜密的推理小说家——“我需要一个不在场证明,需要一群不在场证人。而我的计划更加彻底,我的不在场证人,正是一群警察。”一个是年轻有为的数学系副教授——“A枪手枪法精准无比,B枪手枪法还不错,但比A差一些,C的枪法最差。同学们,我们来推断一下,如果这三个枪手同时开枪,谁活下来的机会最大呢?”还有一个隐藏在暗处的神秘人物。到底谁才是这个圈套的始作俑者?
  • 杀戮拼图

    杀戮拼图

    有一个女人,她与平常人几乎无差,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有两个孩子,普普通通的兄妹两个,无意中卷入了死亡的游戏警察称这两个孩子为幸存者警察称那个女人为现实电锯女人模仿着电锯惊魂的手法执行着属于她的正义下面我说一下哈,虽然是模仿的电锯惊魂的杀人手法,不过不管是从游戏的布局或者杀人的手法我都不会抄袭电锯惊魂的,电锯惊魂就好像无法愉悦的高度,我只是在模仿,希望喜欢血腥文的人喜欢
  • 我当阴阳先生那些年

    我当阴阳先生那些年

    一段祖辈惹下的因果,一卷旷古奇书,成就了我阴阳先生的身份,从此我便背负着阴阳先生的诅咒,踏上了斩妖邪镇鬼怪之路。
  • 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让中学生感动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读书要多,阅读要悟。读好的书籍才能塑造中学生的良好品质,培养中学生的杰出能力;感动中学生心灵的人生体验。本书精心选取的许多感人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为你演绎了感动的真正内涵,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书中的清香,细细品味感动的香醇甘甜。愿感动像洒着晨辉的明月一样,照亮你心灵的天空。
  • 青果无言

    青果无言

    那远处蹦蹦跳跳的女孩已走远了吗?夕阳下那个少年的背影又是谁?那是短发飘飘的女孩这时已长发及腰,亲爱的少年,是否有捧着蔷薇花静静等待。长发的女上摸着最后一张照片,泪流;短发的男生捧着最后一株蔷薇,发呆。青春青涩的青果已开出了芳香浓郁的花,那是幼稚的他们也以丰满诱人,只是,回忆中那酸甜的青果,美好。
  • 缓缓归

    缓缓归

    巴心巴肺养大的夫君,虽然是长得貌美身修、玉树临风,可到头来却将她当做踏脚石,陪着美艳公主,平步青云去了。慕禾以为,罢了,就当养了条白眼狼。可这白眼狼得了势,长了獠牙后,反倒是大摇大摆的回来,预备欺压起她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 妖旗是怎么插在佛祖脑门上的

    妖旗是怎么插在佛祖脑门上的

    就在刚才,我把妖旗插在了佛祖的脑门上,佛祖自然反抗过,可是我还是做到了。我站在佛祖巨大的脑袋上大喊:“我是妖!”于是,万妖欢呼,众佛黯然。从佛祖的脑袋上跳下来以后,我有些后悔,我觉得我刚才应该喊“我是伟大的妖王”才能显得更霸气,更完美。不过有什么关系,我会写一本书给妖族的子孙看,我不知道怎么写个开头,但是书的最后一句话却已经想好了,就是:亲爱的妖族同胞们,看到这里,你们一定学会了怎么把妖旗插在佛祖的脑门上,可是没有用,佛祖的脑门已经被我插过了,现在的佛祖,哦不,妖祖只有一个,就是我——猴不猴。
  • 穿入小说之玩转修真

    穿入小说之玩转修真

    穿入自家小说,成为反派人物。开启任务系统,玩转修真世界。且看林浩在南阎浮洲,如何凭借对人物动向的了若指掌,对宝藏密境的无所不晓,一步步成为将正派踩在脚下的大魔头!--------这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仙侠故事,希望诸位读者喜欢。
  • 误闯异时代

    误闯异时代

    她们是国家的秘密武器,从小被秘密训练长大,接受的是的顶级训练,完成的都是顶级绝密任务。她冷漠,除了自己的姐妹什么都不关心,国家和她没关系,谁是主宰大陆的狂者,无所谓,他,亦是冷血无情,杀伐果断,然他为自己的百姓斗争,却也愿她能与自己并肩作战
  • 兄弟一起走

    兄弟一起走

    墙角下的青苔,它苦涩梗喉,因为我尝过。脚下的烂泥,它肮脏丑陋,因为我曾经就在哪里。一滩烂泥也可以面对浩瀚的天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