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1800000003

第3章 楔子(2)

事情却还没有结束,刘松龄继续说:

“正在皇帝在宫中对自己人发疯的时候,在四川发生了一个起义,很长时间就存在着星星之火,现在它爆发成了一场大火。这也是上帝对皇帝的惩罚。他派了十万多满洲部队,目的是进攻这些上帝的子民,打败他们。但是这些起义者依靠很大的胆略把他们打败了,而且使他们伤亡很大。更大的羞辱则是所谓软弱的中国人,打败了最能打仗的满洲人。

皇帝失望了,决定撤回部队。底下的军官通过私下活动,跟敌人秘密对话,答应给他们很多钱,还派了人质,并给他们无限通商贸易的自由,这本来就是这次冲突发生的原因。要求他们表面上服从皇帝的权威,请求给予和平。这对起义者有利,他们足以自豪了。对皇帝则相反。”

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金川之役,是乾隆十三年的另一件大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讷亲身为一等公爵、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二部,为皇上亲手调教培养,十余年来“第一受恩之人”,现在成了第一“负恩”之人。他的“军前正法”,使满朝为之震惊。皇上简直就是以之泄愤、立威了。这在乾隆朝十几年时间里,还是没有过的。

在乾隆十四年底的同一天里,刘松龄还写了第二封信,在这封信里,他专门谈到了金川之役:

“(在战斗中)军队伤亡惨重,满洲人真丢了面子。他们的军事能力已经落下去了,他们的胆子也落下去了。

“现在事情全部过去了。但我看不出这些满洲人还能有多长时间来控制中国?满洲人的力量已经弱了,从几个地方能够看得出来,这一次打仗就看得更清楚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是中国人是比较容易赶走满洲人的,如果在江苏、浙江发生了什么起义的话。”

刘松龄几乎把这称为“解放”,他的立场好像是更多的多站在了“受压迫者”的一边,强调了他们和满洲人之间的矛盾。

近人伊罗生说:传教士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感情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尚未研究的课题。在清廷钦天监任职的刘松龄,似乎已站在了清朝政府的“对立面”,像是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在他笔下,皇帝有如“凶神恶煞”。乾隆之治已有十几年了,对皇帝和他的政绩,究竟该当如何评价?

2.初政,重拾人心

虽然大行皇帝走的突然了些(他年仅五十八岁),身为皇子的弘历却并非没有自己的政治主见,虽不能说是熟谙政务,但在父皇身边,也多少参予了一些政治事务(如对西南等地的用兵)。

他很了解,先皇在世之时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其行政的“苛严”。皇帝《遗诏》中说:“向后政务,应从宽者悉从宽办理。”这成为一个信号,新的政治局面,应运而至。

这并不是后人的看法,清人赵慎畛《榆巢杂识》中曾对此有集中的记载:

禁擅造寺观;

命甄别僧道,

铸宝云钱;

禁在任守制;

丧葬循礼;

裁泰山香税;

禁擅刑大臣(嗣后三品以上大员,革职拿问者,法司不得遽加三木);

加教官品级;

给教职俸;

予离职封典;

禁契纸契根之法;

革除力役(禁工程捐派;凡工程用款,皆从正项开支);

(提拿家属讯供)禁止株连妇女;

官埋无名胔骼;

加学政养廉;

革“圆扁子”番役;

停官俸扣荒;

优礼大臣;

革五城巡检;

减盐铁税;

出借仓谷免息;

减贡马银;

减热审杖责;

罚禁粮出境;

修浙省海塘;

漕粮改折色(淮、扬府属运河工程);

增京师饭厂;

限征耗羡;

止迎送上官;

奖励老农。

然所列举,远未足备,爰据《高宗实录》补充如下,其中最重要的,为禁耕地虚报开垦、禁以文字罪人等:

(雍正十三年九月辛亥)禁陈奏祥瑞。

(十月丁卯)申禁各省贡献。

(辛未)严禁地方官匿灾。

(辛未)严禁地方官讳盗。

(乙亥)禁虚报开垦。

(辛巳)命裁落地税。

(十一月)禁以文字罪人。

(十二月辛未)严饬歧视满汉。

(壬午)劝减佃租。

(辛卯)禁督抚无故传唤属官等积习。

(乾隆元年)重举博学鸿词。开乡会试恩科。

(正月乙卯)禁盐捕私扰,失业穷黎,易米度日,不上四十觔者,不在查禁之内。

(二月戊辰)禁派绅衿杂差。

(甲戌)定江南、浙江佐杂养廉。

(六月癸未)给京员养廉。

(乙酉)禁百工当官贴费,及短发工食,或竟不给发者。

(丁亥)禁四川私派番民。

(戊午)定给穷苦佐杂回籍路费。

(庚寅)优礼生员。

(八月丁丑)加在京文员俸。

(丁丑)添给旗员空粮。

(戊寅)广陕甘武举解额。

(九月庚子)命各省秋审情实人犯,停止勾决。

(甲辰)定披甲人凌虐遣犯,并免职官生监等为奴之例。

(十月戊子)命岁征银钱并纳。

(乾隆二年三月丁巳)著八旗兵丁男女有年二十八岁以上,或力不能嫁娶者,每名赏银十五两,以完其婚嫁之事。(四月辛未)嗣后凡经选验未经记名之女子,无论包衣、佐领、管领暨八旗下,听其互相结姻,庶不致有怨女旷夫。

(四月辛未)禁收童生卷价。

并减免各地负担“极烦苛”者。

以上,用今天的话来说,或可谓之“昭雪冤狱”、“救民水火”。不知雍正朝还留下多少“苛政”,而与一向所说的“吏治清明”不相吻合,以致今上要一一釐正,也不顾大臣王世俊讥讽“今日只须将世宗时事翻案,即系好条陈”;并搬出“爱民”、“养民”、“足民”的“三民主义”新提法?

时人黄卬《锡金识小录》:

至雍正十三年,今天子登极,凡民所不便者悉报罢,万民欢呼。

袁枚《文华殿大学士太傅朱文端公神道碑》:

皇上登极未一载,仁言圣政,重累而下,九州八陔,靡不异音同叹,庆尧舜复生。

陈康祺《郎潜纪闻》:

高宗登极,所布诏令,善政络绎,海宇覩闻,莫不蹈舞。

昭槤《啸亭杂录》:

纯皇帝即位时,承宪皇严肃之后,皆以宽大为政,罢开垦、停捐纳、重农桑、汰僧尼之诏累下,万民欢跃,颂声如雷。吴中谣有:“乾隆宝、增寿考,乾隆钱,万万年”之语。

登极第一日,即遵大行皇帝遗命,命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并特召大学士朱轼回京办事,在总理事务王大臣处协同办事。

乾隆初政,禁虚报开垦,及清厘落地税、详慎刑狱、禁革滥刑,皆从大学士朱轼所请。据云,公辰入酉退(今时七八时至午后七八时),屡有密奏,故上之行政,惟以仁厚为本。

大学士张廷玉辅相两朝,一时大臣皆出后进,“负天下重望”,朝鲜史料称,“人皆以为张阁老在,天下无事云”。

时“每行一政,下一诏,海内喁喁,拜泣歌舞,以为尧舜复出”。有归美于大学士鄂尔泰者,其悚然曰:“天生圣人,社稷之福也。老臣何力之有焉?”

户部尚书史贻直奏停开垦、禁劝捐、循资格、用科目,疏数千言。上在藩邸习闻世宗称公,及是愈信其贤,悉允所奏。

雍正十三年九月,谕群臣更番入对,御史曹一士上疏慎择督抚,禁以文字罪人,甄别各省开垦,“所建白皆有益于民生世道,朝野传诵”。

九月,召前总督、“科甲领袖”杨名时来京,以礼部尚书衔入教皇子,兼管国子监祭酒,直上书房、南书房。

昭雪科甲朋党案,(原任御史)谢济世、(直隶总督)李绂、(四川巡抚)蔡珽等,分别予以任用。

起用前朝革职官员张楷、彭维新、俞兆晟、陈世倌(后皆位至方面)。

复召孙嘉淦来京,进《三习一弊疏》。上嘉纳之,寻迁刑部尚书。

上求直言,御史金溶上《培养元气疏》,言养民、备荒,及缓开垦升科、豁免带征、免关税盈余等事。

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两路大军已撤,大小事件俱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遂裁撤办理军机处。总理事务王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协办总理事务:平郡王福彭、大学士徐本、朱轼(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讷亲,尚书海望。

乾隆二年十一月,服丧二十七月释服,总理事务王大臣请解总理事务。恢复办理军机处建置,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公讷亲、尚书海望、侍郎纳延泰、班第为办理军机大臣。初,例由讷亲一人承旨,张廷玉拟旨。

洪亮吉云:乾隆初年,纯皇帝宵旰不遑,勤求至治,其时如鄂文端(尔泰)、朱文端(轼)、张文和(廷玉)、孙文定(嘉淦)等皆侃侃以老成师傅自居。亮吉恭修《实录》,见一日中朱笔细书,折成方寸,或询张、鄂,或询孙、朱,曰某人贤否,某事当否,日或十余次。诸臣亦皆随时随事奏片,质语直陈,是以上下无隐情。纯皇帝固圣不可及,而亦众正盈朝,前后左右皆严惮之人故也。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云:乾隆帝即位后,朝政颇尚宽大,凡宗室人等,旧被圈禁,至是一律释放。封允e、允禵公爵,复阿其那、塞思黑子孙红带,收入玉牒。自己的兄弟骨肉亦均封为亲王。尊母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元妃富察氏为皇后。母族后族,都另眼相看。又把岳钟琪等释出狱中。赦汪景祺、查嗣庭家属罪,命他回藉。因此宗室觉罗,勋戚故旧,官吏人民,没一个不颂扬仁德。自西北休兵,只云贵叛苗,未曾平靖,特逮回张照、哈元生、董芳治罪,别授张广泗为七省经略,节制各路人马。迨苗疆已定,海内承平,乾隆帝乃偃武修文,命大学士等订定礼乐,鄂尔泰、张廷玉两大臣,悉心斟酌,规矩三礼,考正八音。又复连年五谷丰登,八方朝贡,真个是全盛气象,备极荣华。

以致对清人一向抱有成见的朝鲜使臣也说:“清人虽是胡种,凡事极为文明。典章文翰,皆如皇明时。”“乾隆行宽大之政,……可谓贤君矣。”

盖“宽政”素为今上所推崇,并非仅是客观形势的产物。他自少接受纯正的儒家教育,信之极笃。就连师傅朱轼、鄂尔泰、张廷玉等亦称其学问纯正,才超学遽,往往“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其年轻时所纂《宽则得众论》,尤表达了对“宽仁之治”的憧憬:

自古帝王受命保邦,……非仁无以得其心,而非宽无以安其身,二者名虽为二而理则一也。……诚能宽以待物,包荒纳垢,宥人细故,成己大德,则人亦感其恩而心悦诚服矣。

苟为不然,以褊急为念,以刻薄为务,则虽勤于为治,如始皇之程石观书,隋文之躬亲吏职,亦何益哉!

《尚书》是他即位后再二再三、引用最多的典籍之一。其《大禹谟》曰:“御众以宽”,“克宽克仁”,又曰:“代虐以宽”,“宽而有制,从容以和”,“宽仁”乃是儒家政治的至高理想,也是皇上欲“回复三代”的一个基本条件。乾隆元年正月丁酉,上谕:

为治之道,在于休养生民,而民之所以休养,在乎去其累民者。使其心宽然自得,以各谋其生,各安其业,而后富足可期。……

嗣后各直省督抚务以休养吾民为本。而一切扰累之事。速宜屏除。庶民生可遂,而民气以舒。

其目的,就是为了“俯顺舆情”,造成一个宽舒的政治气象,“使其心宽然自得”,“庶民生可遂,而民气以舒”。其后又明确表示:“圣王治世之大本,而必以宽居首”,舍宽而无其它。

是为乾隆初年宽仁之政。切勿忽视了这些思想行为,其目的正是儒家一向主张的,用“以感发人之善心”。不过,也不能以为这些就代表了乾隆初政的所有内涵,或以为今上只是个会拉选票得民心的二流政客。除此以外,他还有大手笔在后边。其《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论》曰:

后世人君施一二善政于民,曰:此仁育也。然其实惠于民何有焉?

显示其意远迈于此。而正是有了这一番铺垫,或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有了一个很高的“支持率”,再经过一年的调试,自觉能够成功地掌控这个国家机器,——那些胸中的宏大计划,也就可以顺势出台,而很少阻力了。

同类推荐
  • 大唐求生记

    大唐求生记

    他名为李震,是英国公李世绩的长子十岁拜大唐军神李靖为师,被誉为大唐军方二代第一人建长乐医馆,聚集天下名医只为救治心爱的女人酿酒种菜,他给皇帝发工资当然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执刀扬马平胡虏,扬帆出海看世界敢问,我大天朝知了世界宽广谁还能灭我国威?最后,他还是一个勤奋顾家的好男人,他最喜欢的东西有五样收藏!推荐!评价!打赏!以及未来的月票!
  • 明雪

    明雪

    皇太极窃天河之水下凡筑满清,点燃了女真气运;袁崇焕引南冥离火入世护朱明,延长了汉家国祚;毛文龙脚踩蛟龙俯瞰乘势而起,东江建镇;九千岁立身紫禁之巅啸月当空,宇内第一;江湖之中,有一剑破千骑的白露剑仙,有一刀断海潮的北地刀王,有会飞的剑客,有会转世的和尚……庙堂之上,有一字退敌的大儒学士,有一计篡国的纵横大家,有会沟通鬼神的钦天监,有会画出前世的老童生……这一年,大明江山下起了雪,有一卢姓少年,缓缓走来,他能否在这雪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 明末之精神天下

    明末之精神天下

    一个现代人重生在明末,却又不是明末的世界,意外获得了精神异能,他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天下第一》、《太极张三丰》、《笑傲江湖》等精彩内容将会在里面一一出现。这里不仅有精彩的武林趣事、封建的儿女情长、官场黑暗同时还有扬马奔腾,行军打仗,争夺天下,成就万世霸业。内力与异能的碰撞,又将是个什么样的局面呢?在历史中参入武侠,在武侠中参入历史这又是怎样的画面呢?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剧情,不一样的结局。不虐主,轻松,装逼,刺激为主。喜欢就请多多支持!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 抗清根据地

    抗清根据地

    崇祯九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建立清朝,于同年十二月二日南下征伐朝鲜。次年正月,清朝灭朝鲜于南汉山城,迫其投降。回师途中,顺道攻克皮岛,斩杀明朝军民五万人,东江镇泯灭。朝鲜,东江镇,这两颗明朝用来拖住清朝的钉子被扫除,是明朝关外局势彻底恶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崇祯八年,陈玉麟意外穿越至辽东。抗清前线,因为有我所以不同。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生命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生命故事

    这里选的文章,您一辈子总要读它一遍,不管您是在十岁,或在三十岁,或在七十岁!如果跑不过最快的狮子,不是饿死就是被吃掉!
  • 风起三界

    风起三界

    当地球上的气功理论在异界成了为实用理论,当真元、灵元、神元等玄奥力量的面纱被一一揭开,当神秘的“天风”露出了狰狞面目时,人类正在进化的路上……
  • 错过的时光xm

    错过的时光xm

    作为女屌丝的辛怡在大一暑假期间与陆肖36天的相处中,帮他走出了阴影。她潇洒挥手告别,他却把她当成了人生目标。八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她依然活得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依旧嘻嘻哈哈,没心没肺。他华丽转身,成了立翔集团的总经理,众单身女士的梦中情人。他回归的第一时间去找她,正好她正处于绯闻中,火热的心就这样被浇了冷水。他自嘲道“是啊!八年了,她也该有男朋友了。呵~我又算什么!”
  • 异界人灵校花

    异界人灵校花

    五年之后的逸飞尘,强势归来。五年前的事打击太大了。身边的校花一个个的背叛,却身不由己,自己的长辈,却是最大的敌人,应该如何抉择。
  • 四

    题目:夜里有一只黑猫蜷缩在床边,地上躺着一个老妇女,她已经死了,而且少了两根手指,这时有人敲门,外面的人道,“妈,我饿了”。有几个选项,如下。1、黑猫杀死了老妇女,还吃掉她的手指。2、敲门的人杀死了母亲,并把母亲的手指切了。3、敲门的人杀死了母亲,黑猫吃掉她的手指。4、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还有其他答案,比如……
  • 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民国荒岭怪谈录

    民国荒岭怪谈录

    民国时期荒芜之中的柴郡岭,传说此地早年间出现过旱魃.而到了民国时期,柴郡岭之上到处尸横遍野,战乱过后经常有过往的野狗夜猫前来吞吃死人,这些玩意长久潜伏在这里导致此地物种发生突变,而在傍晚的阵阵阴风中似乎若隐若现可以听见喀嚓喀嚓的咀嚼声,风中似乎有东西在肆虐。。。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却生活着一对爷孙俩,老王头经常带着他捡来的孩子在林中游荡,虽说此子聪慧伶俐,但其五官却与常人不同,斧凿刀削的脸颊上却生的了一对狐狸眼,印堂之上尽是黑毛,究其身体里面是不是也是一颗兽心?且观下文细细道来。。。
  • 斜雨乱风

    斜雨乱风

    白玉碎,夜生寒,当日画舫流连看。平白地,影子离乱,辞根秋蓬散。上高楼,凭栏杆,少小问道入深山。石头城消,戏子长叹,唱罢登场,回头算。道人下棋,琉璃尘染,塞上人画千秋,不见幽底诸般。嫁衣裳新似旧,红袈裟破又补。都说红颜薄命,晓月挂枝头,孔雀朝东南……
  • 道界苍穹

    道界苍穹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欲霸三界,道界苍穹!!!这里,是三界之一的道界。道术,是这个世界的精髓所在。修炼道术的人被称之为“道师”。“它”,决定着你的现在、未来。在道界里,没有种种束缚。有的只是,弱肉!!!强食!!!若想在道界生存下来,只有不断的努力,让自己变强、变强、再变强!!!道界,永远只有一条法则,“强道”则生!!!“无道”则灭!!!
  • 驱鬼记

    驱鬼记

    这是个人灵共存的世界,,即使是现在也有鬼的存在,公元3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