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9100000011

第11章 美感,来自何处(2)

三、美在主客观统一

美在心?美在物?这样的问题也困惑着我们古代的智者,他们给出另一条思路。王阳明在讨论山中花树的美感时说:“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苏东坡在思考沁人心脾的优美琴声从何处而来时,有诗曰: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是呀,空谷幽兰无人赏,寂寞地开花,寂寞地凋零,这是大自然中每天发生的事情,谈不上美与不美的事儿。悠扬悦耳的琴声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说琴声就是琴自身发出来的,那么琴放在匣子里为什么没有优雅的琴声呢?如果说琴声是从指头上发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不能从指头上听到美妙的旋律呢?琴声来自于妙指对妙琴的弹拨,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美学家不会满足于此,他们要探讨深奥的美学理论。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借用苏东坡这首《琴诗》来建构、解释自己的美学理论——美感在于主客观的统一,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朱光潜认为,说琴声在指头上,是主观唯心主义;说琴声在琴上,是机械唯物主义。琴声既来源于琴——琴是琴声产生的客观条件,又来源于弹琴的手指——妙指是产生琴声的主观条件;所以,琴声是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把琴声比作美,认为美既不全在于客观,也不全在于主观,而在于主客观相统一的关系上。

朱光潜这段论述说服你了吗?我们说琴,他说客观;我们说弹琴的手指,他说主观;我们说手指拨弄琴弦,他说主客观统一。这是美学论证经常采用的一种路数,我们要对其警惕。手指拨弄琴弦,我们尽得其意——可以想象一种弹琴的场景;但是主客观统一,我们不知道能想象什么,我们不是特别清楚主客观统一意味着什么。同理,说“琴是客观,弹琴的手指是主观”,这里有一种模糊不清、曲折奇怪的过渡。

不过主客观统一说,的确是对客观主义美学理论和主观主义美学理论的一种回应和反驳。

为了进一步说明主客观统一的是什么,朱光潜借用一个心理学实验来阐发:

上面的六条垂直线,我们可以看成是三根柱子——AB柱、CD柱、EF柱,而且似乎这三根柱子离我们较近,而B与C以及D与E所围成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由此心理实验,朱光潜认为: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了一种形象。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起看;同是垂直线所围成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空间看得近,把B、C中空间看得远。由此得出结论:“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才见出美的形象。”后来的美学家进一步阐发这种形象的直觉理论,认为审美的奥秘,存在于主客体之间产生的第三物——审美意象。即,观看者是主体,六条垂直线是客体,审美意象即三根柱子——这是由主客体两者互动共生的产物。

关于主体、客体这些理论词,我们先不去管它,这里的问题是,主客体互动共生的产物——审美意象,是由谁欣赏,这个欣赏的过程是不是还要有一个中介第三物?如果这样,就要产生无限多的中介第三物——审美意象,那么我们就会永远处在寻找“第三物”的状态,也永远达不到真正的审美状态,显然这在逻辑上有一个无法解释的困境。

四、美感,编织于生活世界

这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那是一个美感世界,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玫瑰花”和“美感”是怎么连在一起的?玫瑰花的美是怎么来的?谁赋予事物以美感?

其实我们如此这般提问,就把问题推向了不归之途:事物在一边,美感在一边,我们怎么把事物和美感黏在一起的?黏合剂是什么?

还是让我们先不提问,更不急着思考问题的答案,看看日常生活中的实情是怎样的。你送你喜欢的人一束玫瑰花,而不是送一束狗尾巴草,为什么?玫瑰花是一种蔷薇科植物,狗尾巴草也是一种植物,但是你送的是玫瑰花而不是送蔷薇科植物,你送玫瑰花是送美丽传达爱意,这一点你与你喜欢的人都能感到;你送狗尾巴草,也不是送一种植物而已,可以想象,如果你送狗尾巴草给心爱的人的结果——被骂被打甚至断绝来往。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时而花团锦簇、时而凄风苦雨的世界中,这个世界中的事物带着各种价值向我们显现,构成我们生活世界的不是洗去美丑的赤裸裸的事物。我们看见西施走来,翩若惊鸿,而不是看见一个如此这般的几何形状在移动,然后把美附加在这堆几何形状上。我们不是先看见一块黑色的球幕,上面有很多小亮点,我们直接看见璀璨的星空。

我们人类生活在草木扶疏、风花雪月的世界上,在人类还未出现的时候,草木、日月、山川就已经存在了,但不是扶疏的草木,不是明媚的春光、壮丽的山川,当然也没有凄风苦雨,这些都是人类感到的美好和凄凉。但是,这些美好和凄凉却不是人类任意附加到草木、日月、山川上去的,我们并不是先看到一个干巴巴的赤裸裸的事物,然后再把善恶美丑这些标签贴邮票似地贴到这些事物上。

退一步想,就算我们人类有本事可以把美丑贴到事物上去,我们还可以问:美的世界的“蓝图”在什么地方?我们要把美贴到玫瑰花上,贴什么呢?如果要修补一辆自行车,得先要知道不坏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才知道如何修补。现在我们要修补这个世界,使之变美,那么,你知道一个“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说美的世界的“蓝图”就是世界之所是,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那么,既然世界本来的样子是一个美丑杂陈的世界,我们干嘛还要去贴美丑的标签呢?看其本来的样子不就可以了吗?

一个模特很美。有人问:模特的美在哪?有人回答:美是模特自身的属性;有人回答:美是我们自己心中所想,把自己心中的美加在模特身上的;有人回答:美是你与模特的主客观交融。如果持模特本来属性说,分析来分析去,是研究模特的比例或基因,进行尺寸丈量或者组织切片,最后也许找到了所谓的美的比例,但这比例放在他人处并不奏效——甚至会东施效颦,或者最后找不到美的属性——模特与常人的生理构造基本相同。持贴标签说的,认为我心中有美,把这美贴到模特身上,可能先把这个模特的X光片拿来,然后再把身体、步态等一点点地贴上去。这里出现的问题是根据什么贴呢?根据模特本来的样子,把这些贴上去?

这样一个思想实验告诉我们:要么世界原始状态本来就是有美丑的,要么这个世界没有美丑。而且如果这个世界是无关美丑的,我们无法把美丑贴到世界上去,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要贴什么。其实我们在“贴”的过程中,是羞羞答答地“贴”,先把世界还原成一些没有美丑的、没有价值的事物——赤裸裸、干巴巴的抽象事物,然后再凿补美学、伦理学等一些价值,在凿补的过程中,却把我们早已看到的、世界本来就如此向我们显现的美和善贴到这些抽象的事物上去,其实这些东西一直在指引我们,虽然我们暗中知道,但是我们却不加承认或者有意遗忘了。

我们反对美在物,也反对美在心,同样反对这样两种主客观统一的思考模式:一种是,这是一束玫瑰花,我是一个人,这个东西作用于我,在我这产生了一种感觉、一种美。一种是,这是一束玫瑰花,或者叫做审美客体,我们人是有感情、有情绪的审美主体,人们把自己的情绪、感觉涂抹在玫瑰花上,美是人附加到事物之上的属性。这几种思路其实殊途同归,都是首先区分一束玫瑰花和一个人,即一个客体、一个主体。而美就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交融方式而已:一个是客体作用于主体,一个主体作用于客体,而无视这个世界是在有感有情有意义地向我们显现的事实。

其实这里无需思辨,只要看看我们是如何和周遭世界打交道的。一朵玫瑰花在那儿,我们可以研究它,指出这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习性;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把它作为染料或者香料;我们还可以迷恋它,沉入一种无以言表的状态。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玫瑰花,这是人类的实情。人类祖先或者我们儿时,对世界知道不多,事物以一种有意义的或者神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被我们喜欢着或者恐惧着;随着人类成长以及我们自己长成大人,我们开始分析研究以至于利用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以便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时事物会被洗去意义变成抽象之物,如医生给西施做手术时,就要无视其美貌,而把她看成一个需要治疗的生理肌体。但是我们对事物原有的那种迷恋从未消失过。准备公务员考试疲惫不堪、为研究新药尽心尽力,秋日的傍晚,我们急匆匆地赶往另一个学习班,不经意的一瞥,我们的眼睛被一团金灿灿的景物吸引,抬头仰望,在微风吹动下,几片金黄的树叶优雅灵动地飘落下来,我们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过去,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心为之一动。当然很快我们就回味过来,感慨道:“一颗好大的银杏树呀!”继续匆匆赶路,又不忘再回过头来观望一下。

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原来就有的那些美的、善的观念,这些观念就编织在我们的世界中,没有这些观念,我们几乎不能生活,是它们掌控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我们掌控或认识它们,真、善、美是使生活变成可能的存在。当然生活还有许多重要事情要做,比较研究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等等。但是在我们做美学、伦理学研究时,反而不承认真、善、美本来编织在生活世界中,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思考方式,先洗去所有价值——善、恶、美、丑,再考虑其可利用性。

卡西尔说:“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之一,它没有沾染任何秘密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它是明显可知而不会弄错的。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历史上,美的现象却一直被弄成最莫名其妙的事。”

人为什么要琢磨美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回答这样的疑问时说:“这是一个瞎子的问题。”

难怪上帝看见人们一思考就要笑起来,上帝在笑我们一思考就走错了方向,提错了问题。当我们对自己的思考再思考时,也许上帝会严肃起来。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黑子的篮球一

    黑子的篮球一

    写的不怎么好,还请各位动漫迷多一点的建议
  • 穿越伤不起:皇上请自重

    穿越伤不起:皇上请自重

    皇上你真不要脸,放开你的咸猪手,请自重!做为青楼小老鸨,靠买卖着别人的肉体过活,宫里头寂寞的女人找男人,这种活儿她接不接?他说爱她,她信不信?入宫?没门,连窗户都没!
  • 花都战神

    花都战神

    一个如同神一样的超级兵王,厌倦了杀戮的生涯,甘愿隐藏在花都。且看陆浩,如何穿梭凡尘,游戏人间……
  • 师傅,樱桃花开,樱桃已灭

    师傅,樱桃花开,樱桃已灭

    不可自拔的爱上了上仙白画零,云雾不断努力,为的只是离他近一些,再近一些,她想,每天只要能够远远的看着他,死,也认了!可经历了这么多不可挽回的错,她还是曾经的她吗?他是否还在苦苦留恋着她?不是都说了不见的吗?奈何桥上,生死之时,不是不记得我了吗?你那白衣飘飘,不染凡尘的清冷上仙又回来了,看一眼都是对你的玷污,而我却舍得看了一眼又一眼。那年,你答应的,共同铲除了妖魔就放我走,可为什么要把我囚禁,都说好了生死不相恋,你又有什么资格限制我的自由?繁花落了,不要再挽回我的心了,心,早已凉透了,可那心里想的又为什么会是你,偷偷的看你,偷偷的想你,想你的无法呼吸,再次看到你,为什么要和凤凰仙子在一起?你就算是失忆了,怎么会连我的一点印象都没有,过去的那些都忘了吗?一千年,为了你废去了煞星之身,又过了一万年修成仙身,白画零上仙啊,不是把我忘了吗?干什么还要把我留在你的身边?
  • 独家蜜婚:老公别太急

    独家蜜婚:老公别太急

    她是19岁妙龄少女,曾经父亲为了利益将她卖给一个30多岁的盲人。传闻说她的盲人丈夫不近女色,她便在外胡作非为兴风作浪:调戏英俊上司,勾搭酒吧美男,甚至推倒男神老师……直到某一天,男人终于忍无可忍,撕下虚伪的面具将她擒入怀中,声音低沉:“夫人,这一身很适合你,真美。”她推着他的胸膛惊讶不已,生涩地喊他:“老公,你不是看不见吗?”“夫人这些年在外面玩得够野够恶劣,老公都看在眼里,包括你偷看我洗澡、不避我换衣、随处给我戴绿帽,还有……”她面露惊诧,抱他大腿,泪眼兮兮:“老公大人,我错了!”男人单手将她扛到床上,冷笑一声:“晚了!”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小助理扛上大明星

    小助理扛上大明星

    “廉价卖身契”大牌明星难伺候。看着面前那头沙文猪,她紧紧地握住了拳头,咬牙切齿地滚去厨房亲手泡上了一杯加料的咖啡。小助理彻底扛上大明星,为了解除合同,丑女开始追爱方程式。奈何事情却是脱轨发展,沙文猪开始强势霸爱“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女人了”嚣张宣言主权。
  • 契约情深:陆少的替身情人

    契约情深:陆少的替身情人

    她是一个不出名的三流演员,他是在金字塔顶端的风云人物。一场父亲的背叛,她沦为他掌心的玩物。“男人总是有需求的,比起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我觉得我更干净一些。”女人凑在他的耳边嘶磨,语气暧昧而又诱惑。眸色一暗,男人神情冷漠,英俊脸上却是狂躁:“你若是对别的男人也这么殷勤,我会杀了你。”女人却是冷笑:“你凭什么对于一个情人有这么的多的要求?”“凭你离不开我。”男人低沉压抑的深意的声音带着意乱情迷。她畏惧他的力量,却又需要依靠他的力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君妻管严:废材逆天狂后

    暴君妻管严:废材逆天狂后

    第一次茅厕对上,她一个过肩摔将他毫不留情地甩到茅坑里;第二次寿宴对上,他差点儿成了她的奴隶;第三次浴室对上,他被她甩进了澡堂里;第四次王帐对上,她竟然在他登基当日把他给绑架了……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她,21世纪名震大江南北的女魔头,冥堂大姐大,一朝为情穿越却附身在了一个可怜皇后的身上。什么?竟然要把堂堂一国皇后弄出去和亲?……卧槽!
  •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产业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研究

    本书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集群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该研究围绕三个问题而展开: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异质性是否存在?集群知识分布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有何影响?集群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哪些因素?通过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案例研究,作者有三点发现:第一,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在技术知识上呈现出一定的同质性,而在市场知识上则具备较高的异质性;第二,大唐袜业集群的知识分布特征,在认知共同体过滤效应和封闭效应的作用下,深刻影响集群内部知识传播,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传播表现出高度活跃和均匀的特征,而让市场知识传播呈现出较高的非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