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8800000026

第26章 名人剪影(1)

贾宏图印象记

听说贾宏图其人,看到他写的文章,那还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可真正见到他本人,是在北大荒第二次文代会开幕式上。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全国文艺界瞩目的地方。不仅因为这里有广袤富饶的三江平原,苍茫而连绵的完达山和他们讲述的勾人心魂的故事,不仅因为豪迈的拓荒者在这里用篝火烧去荒蛮,用汗水换来繁荣,还因为勇敢而智慧的拓荒者,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创造了精神文明……”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百多名代表被他这番激昂的讲话深深打动了。总局局长刘文举,听到这儿赞叹地点了点头。不愧是大作家,讲出来的话就是有水平。我作为北大荒的一个文学青年,也深为北大荒培养出这样的作家而感到自豪。当然,也很想与他相识。

贾宏图原来是兵团一师独立一营的战士。他同每个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如今正跨入中年人行列的人一样,也曾有过一个幸福、欢乐而又充满了美丽幻想的童年。到1966年高中就要毕业的时候,由于他品学兼优,被吸收为哈尔滨市的第一批中学生党员,并被选为出国留学生。然而,他的理想被十年浩劫冲成泡影。1968年,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他来到了兵团。他是怎样从一个农工,走进作家殿堂的呢?用他的话讲,显然是生活。他热爱生活,生活也给他以丰厚的回报。

贾宏图是一个很出色的报告文学家。他在《哈尔滨日报》当记者期间,写的报告文学《她在丛中笑》,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挑战》荣获1987年由《中国青年报》、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改革大潮中的年轻人“火凤凰杯”报告文学奖。

贾宏图在获奖后,作了《感谢你生活》的体会发言:“我深深地感谢生活,那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令人欢笑得流泪的生活,那令人气愤得发抖的生活……我深深地感谢我们生活的主人——时代大厦的基石,中华民族的脊梁。为歌颂和描绘他们,我愿做那壮丽的交响乐中的一个音符,那雄伟的画卷上的一滴油彩。”

在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北大荒文学艺术》一书中,称蒋巍和贾宏图“是在这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两颗闪烁着艺术光彩的报告文学新星”。

贾宏图曾是记者兼作家。“由于记者这种职业特点所决定,他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敏锐的生活洞察力,能够在异彩纷呈的变革时代,捕捉那些牵动人心、震撼社会的题材加以迅速反映。这是他报告文学创作的最重要的美学特征。”

在首届北大荒文学艺术成果展览厅里,我把想认识贾宏图的想法告诉了平青老师,平青老师就把我介绍给贾宏图,他指着我说:

“这是总局党委宣传部的赵国春同志,一个散文骨干作者,他的一个散文集子刚刚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贾宏图听了介绍后,一边和我握手,一边和我说:“你好!你们展览搞得很好。”

“请多批评。我们初次搞,没有经验,请贾老师别忘了北大荒娘家。”

“我不会忘的,希望你们经常给我们刊物写稿。”

握着他那有力的手,就像握住了文学的希望。通过他的手感到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同时,也觉得省委领导任他为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家协会副主席是有眼力的。

我很赞同他《在与作协机关干部见面会上的讲话》上讲的:“过去,我一直把‘做人做事做文章’当做人生的座右铭,到了省作协,我将一如既往。做人,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正派的人,时时处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和同志相处的原则是真诚无私。做事,人生虽短,我以自己一生能给人民干几件好事为荣。做文章,要为我省文艺的繁荣拿出一些像样的好作品,我定要一辈子为黑龙江人树碑立传。”

开幕式当天下午,贾宏图又以一个“老知青”、老朋友的姿态,参加了北大荒作家协会召开的座谈会,认真听着大家发言,一一为我们解答着创作上的疑难。省作家协会,以往我们心中这个高不可攀的文学殿堂,在向我们招手,似乎在说,“文学青年们,只要你们经过努力,会达到你们理想的目的的。”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他那宏亮、浑厚的男中音独唱,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人们议论着:“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的歌唱得达到了专业水平。”

贾宏图的歌还未唱完,掌声就响了起来。

这掌声,使我想起了文代会开幕式上的掌声,不但是对贾宏图讲话和唱歌的最高奖赏,也是北大荒人为他献上的难以言表的一片深情。

悼平青

平青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可在我的心里,总觉得他好像是去远行,是去参加一次什么笔会……

记得为他送行的那天,初冬时节,天却冷得出奇。告别厅里,我和王左弘擎起《北大荒文学》敬献的挽幛。

低沉的哀乐,催促着我泪水的小溪。

告别的人流,就像初冬的江水,快要凝固了。

再看一眼吧!永别了。看着静静躺在那里的平青老师,因他临终前我没能赶上,而深感内疚。

听说他病危的消息时,我正在齐齐哈尔参加一个会议。据在场的人说,我当时的脸色难看极了,我这个无法掩饰内心活动的毛病露了出来。

当时,我真是难以相信这一不幸的消息。因几天前,我临走时,他还给我打电话,问我的散文集到没到,问我几天能回来,我说我要去看他,他说:“你回来再说吧。”

尽管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明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法则,可从感情上怎么也通不过。更没想到的是,我回来时他已经匆匆地走了。这是北大荒文学界的一大损失啊!

平青老师是北大荒垦区作家群中的一位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呈现出北大荒人的气概和远大理想,给人一种豪壮的审美感受。正像他自己在《红叶情·后记》中写的那样:“如果说,我刚到北大荒那阵,是用猎奇者的目光来看北大荒人的话,那么,后来却是从主人翁的角度来看待北大荒的一切的。我对北大荒产生了真挚的爱,远远地超过了我对江南故乡的爱。我爱北大荒人朴实勤劳的品德,勇于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我爱北大荒的山川风物,它富有塞北特色的美。我觉得散文这一艺术形式,最适宜真实地描绘北大荒,最适宜抒发我心中炽热的爱。于是,我开始学习写散文,写我心中想说的话。”

生前,平青老师还对我们说,明年要举办一次散文笔会,往外推荐一批散文,《北大荒文学》编一期散文专号呢,怎么会匆匆地走了呢?一切都未来得及安排,一切都未有充分准备,就在他人生的途中,过早地画上了句号。

其实,我早就看过平青老师的作品。可真正认识他还是在九年前。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散文《霜花赋》,在总局举办的“在先辈开垦的土地上”征文中获了一等奖,从那以后,每次开会他都点着我的名字问:“赵国春到没到?”我没想到,一个大作家,没有忘记一个刚刚起步的业余作者。从那以后,他每次见到我,都鼓励我要多看书。牢记他的教诲,我抓紧一切时间多读书。

后来,通过几次与平青老师的接触,对他的人品有了更深的了解。那是1989年末,我拿着为九三垦区文学爱好者编的散文集子《早春的鹅黄》的书稿,请他给作序,他很快就拿出来了。他在序中写道:“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就想建立一支北大荒散文队伍。我觉得,北大荒是出散文、出诗的地方,北大荒人,北大荒风物,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支散文队伍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当赵国春同志把这部散文集给我看时,真是喜从天降,没想到一支散文队伍,悄悄在九三大地崛起……早春的色彩是鹅黄的,稚嫩的。没有鹅黄新绿,就不会有繁花似锦的春天。”这本书的四十多位业余作者,很受鼓舞,一些青年人牢记他的教诲,至今还勤奋地写作。

几年来,我在业余时间,不忘挤时间写点散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几篇。1990年春天,我拿着我的散文集《珍藏的记忆》的书稿,来找平青老师作序。看着他桌上堆着小山一样的稿件,我真有点不好开口。后来,当他得知我的来意时,欣然地接了过去。他看完我的书稿后,又为我向出版社写了一封推荐信。

后来,平青老师在序中谦虚地写道:“赵国春嘱我为他的散文集写个序,觉得很为难,现在人们很注重名家,而我又不是什么名家,只不过在散文园地里多耕耘了几年而已,盛情难却,只得答应下来……”

他在序中对我这个集子给了高度的评价:“这是垦区青年业余作者的头一个集子,对他,对垦区的散文作者,都是个良好的开端,是值得高兴的事。”

平青老师除了在写作上帮助我,还教给我如何做人。一次我把打给文联的电话,打到他家去了,他拿起电话听说我拨错了,批评我说:“有人说你官气十足,我还不相信,果真是这样!”

“怨我记错了号码,我哪敢有什么官气?”

我一边检讨,一边找理由,从那以后,我常常反省自己,是否真有些变了。

明天,是平青老师去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怀念,特写这篇短文。

三十六年如一梦

金秋八月,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北大荒人迎来了两位来自北京的老朋友,他们是当年在这里“劳动改造”三年多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和著名漫画家丁聪。

12日上午,风尘未洗的二老在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邓灿、老作家郑加真等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农垦科学院。丁老挥毫泼墨,写下了“战天又斗地,旧貌换新颜”几个大字后,解释道:“我的意思就是再也别斗人了,斗人怎么能把建设搞上去呢!如果当初把我们批错了,国家前进了,我们委屈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是国家的损失太大了!”

在北大荒人亲手建造的亚洲最大的大豆加工企业——三江食品公司,吴老写下了“弘扬硕亚文化,生产大豆精品”。当丁老听说常食大豆蛋白有那么多的好处后,欣然写下了“食补佳品,造福人间”。把文稿的“造福人类”改成“造福人间”。他说:“大豆加工出的系列产品,不仅人可以吃,牲畜也可食用。”

看到北大荒发生的变化,吴祖光思绪万千,36年前的一场噩梦仿佛就在眼前……

那是1958年的早春,吴老告别了妻子新凤霞,随同国务院直属各部、委、局的六百多名“老右”,乘坐“专列”沿着十万转业官兵的去向,踏上了去往北大荒的路程。沉闷的车厢里,只听到单调的车轮滚动声。一位姓陈的上尉军官,来到吴祖光他们车厢,有意识地“网罗”文艺人才,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出。吴祖光忍住内心的伤痛,给伙伴们讲了一段名叫“健忘症”的笑话,他神态潇洒,妙趣横生,心却在滴血……他希望自己也患健忘症,忘掉眼下这场噩运,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农场又挨批斗。

祸从口出,挨斗就因那个笑话。笑话讲的是:火车刚要启动,从站台口跑过来三个人。一个乐于助人的警察站在火车门口,帮第一个和第二个上了车。第三个是个胖子,跑不动,赶到门口车已经开了。警察说:“对不起,你晚了一步,我没帮上忙。”那人喘了半天才说:“我真对不起这两位朋友,今天是我赶火车,他们是为我送行的。”批斗者说这个笑话是影射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走了。说他再一次恶毒反党。至今,每当提起这个笑话,吴老还说:“我真佩服这样解释笑话的人。”

第二天,二老来到了当年被王震称为“向左村”的八五二农场二分场六队。当年的“右派”队长,原北京警卫师某营的参谋长李富春早就等候在这里。吴老双手紧紧握住李富春的手,动情地说:“你还认识我这个战士吗?”“认识!认识啊!”李富春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们还能见面,当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来建设北大荒的,没啥区别,王震部长开会时还称你们同志呢。”

其实,本来就应该称同志,更是国家难得的人才。今年72岁的吴老,曾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重庆新民晚报》副刊编辑,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永华影业公司编导,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编剧,北京京剧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作家。1960年他返回北京,主要著作有话剧《凤凰城》、《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散文集《后台朋友》、《海棠集》,京剧剧本《武则天》、《三关宴》等。并编导过《红旗谱》、《花为媒》、《洛神》等十余部电影。

三年的北大荒特殊生活,为吴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北大荒,他与人共同创作过大型话剧《卫星城》、《光明曲》,还为牡丹江农垦文工团写了京剧剧本《夜闯完达山》。

来到云山农场,丁老激动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是丁老当年到北大荒的第一站。

今年78岁的丁老,曾在上海美专研究班学习。20世纪30年代他就开始漫画创作,在上海、香港编辑电影画报及《良友》、《今日中国》等画报;1940年起曾担任《北京人》、《升官图》等剧的舞台美术设计;1946年后任《清明》、《人世间》文艺杂志主编,《人民画报》副主编,全国青联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理事及漫画组副组长,中国摄影学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品有在《阿Q正传》、《鲁迅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牛天赐传》等书中所作的插图和《丁聪漫画选》等。

同类推荐
  •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一九一三年诺贝尔文学获得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便从自己的孟加拉文诗歌中挑选出他最喜欢最得意的诗篇,经过再体验和再创作,译成洗净铅华的,清新、自然、隽永的散文诗,陆续结集奉献给全世界的读者:《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情人的礼物》等。本书从这些诗集中精选了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是泰戈尔抒情诗的集粹。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故乡是一段岁月

    故乡是一段岁月

    本书是一部有关童年、儿童、儿童文学的论文集,分为四辑:写给春天的文学、天籁之音、他山之石、文学与家园。
  • 智者喜宴:第三条道路经典诗人作品集

    智者喜宴:第三条道路经典诗人作品集

    本书收录了致母亲;秋声小赋;蝴蝶敲门;画堂春我们叫它词牌名;蝉鸣心更幽;雾锁西山;阳光下的残雪;母亲;乱雨;照破山河万朵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获取人生第一本钱:做人成事好心态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心态决定人生、生气不如争气、有自信才能赢、平常心不可少、宽容是一种美德等。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在省市党班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分析发展现状,把握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等内容。
  • 扯淡的夏

    扯淡的夏

    这是一段记忆,这是回忆,这是一群人的幼稚,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谨以此书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 最有效的108条职场守则

    最有效的108条职场守则

    本书精选的职场故事从求职技巧、工作态度、工作方法、职场感悟以及如何晋升等方面为您提供最有效的参考,相信您一定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的职场生存智慧。忠诚、敬业、服从与勤奋是身处职场不可或缺的态度,而真正使你成功的是方法、是创意、是应该遵循的潜规则。只有了解职场守则才能减少差错,增加效率,从而养成一种习惯、树立一种行为准则。本书告诉我们成功有章可循!短小精悍的职场故事,像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心门,帮助你打开成就事业的通道。
  • 圣魔大道

    圣魔大道

    大魔血残,来历神秘,乃是天魂星魔界之主,可惜爱人给他背后一刀…创世国度,终极神魔,反目成仇,末日降临,神魔大战,血流成河,浮尸万里,生灵涂炭……胜利归属何方,无人知晓……时逢乱世,人界,人命贱如草芥,妖魔舞动,群雄并起…一个骷髅逆天而行,脚踏雷音步,手握皓邪刀,拳掌流星拳,龙阻,杀龙,魔阻,屠魔,神阻,屠神。人族称他为疯魔,妖族称他为圣王,他却只爱叫自己为……圣……魔……书友群125271635
  • 种子门

    种子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跟《毛选》学战略,向德鲁克学管理

    他被誉为“神州崛起的开拓者”,他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他是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这部中西合璧的管理著作,将本土化管理思想和西方先进管理理念进行了糅合,让管理者能够灵活掌握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管理思想和精华。
  • 鬼称骨

    鬼称骨

    我们那里将外曾祖父叫做“姥爹”。在画眉村,说到我姥爹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我姥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哪怕是小孩子,也必定听家里大人说起过我姥爹和鬼怪神灵打交道的故事。前清之时,姥爹十二岁就考上了秀才,原本要考举人考进士的,谁料半途生出意想不到的事故,只好放下四书五经,学起了阴阳之道……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妻降临:总裁吓呆

    仙妻降临:总裁吓呆

    夜晚,他吸着烟看着眼前的尤物,让他多年冰封的心,感觉到了饥渴,让他有了感觉。扑倒她后,发现离不开那让人喜欢的感觉。”可恶,你这流氓要扑我几次才甘心,我的老腰啊……”“多少次都不够,因为……你太诱人了。”“啊——流氓……“他继续把她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