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8500000023

第23章 用艺术书写生命——浅谈“艺术创造是最纯真的精神实践活动”

这个世界上除了生命和自然,大概没有什么比艺术更可以如此广博地收蓄世间百态,以思想撞击思想,搭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世界上除了母亲,大概也没有第二种人比艺术家还可以赋予这宇宙一个生命,并将其视若珍宝,甚至是自我生命的延续。我们赞美艺术,其本质是对于自我有限的生命实体的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延展。我们欣赏艺术,其来由也是对自我生命经历的智慧的反观。我们思考艺术,就是在思考我们自己,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个维度,让自身能够在这个维度上思考这个宇宙万物,从而让身心都得到自然领域内无法跨越的高度和广度。

我们就这样,在艺术和艺术创作的帮助下,完成了有限生命里的无限延展,解读着世界和自然。

画家作画,诗人吟诗,雕塑家雕刻,或是音乐家创作,都无一例外地以原本“死”的形式为手段,将自己磅礴的气势和对生命的热情注入到有限的物质载体上,而将无尽的思考和深刻的体悟融入到作品之中,让人在观之、听之、感觉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思维的律动。于是才有了很多不以艺术为生,反以品读艺术为生的评论家。他们并不因为没有为自己找到一个落脚点而丧失对艺术的追求,反而是这样奇妙的行走在艺术之间的快感,让他们选择并满意于这样的工作,评论艺术、品读艺术。这也成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讨论艺术的魅力,常常喜欢称赞它的真诚与透明。就如同一个涂涂画画的孩童一样,艺术家的作品创作就是他的世界,他们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和满足。于是,艺术的魅力就如同飘香的美酒,无论时间多久,空间多广,都能够透过人类发展历史悠远的尘雾,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故事,现代人的一种情绪。这也是艺术生命力得以长久蓬勃的有利保障和源泉之一。

我们爱艺术,是因为它的气质。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里写道:“美丽的希腊,往日的辉煌已是凄戚的废墟/尽管你的容颜已是昨日的黄花,但风姿永存/尽管你的身躯已经倒下,但气度伟岸。”一个浸润着艺术气质的作品可以在人类的发展足迹中永垂不朽,尽管创作它的人早已不见踪影。在这样非凡的气质里,人类体会到了永恒的伟大。

我们爱艺术,是因为它的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包括艺术。不同的时代各有不同的特点。平和年代里安详的气息、战争年代中杀戮的可怖,压抑或开放,残存或完整,都在艺术创造中得以体现。不同人对于同一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同,他们的思维在冲突与融合中碰撞和吸收,推动着文明车轮的前进。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因其自身经历的不同和自我认知的变化,对于艺术的理解也不同。年轻时的骄傲放纵和少年轻狂、中年时期的稳重成熟、老年时的看破世事与返老还童,遭遇变故或是恰逢喜事,都在艺术创造中呈现他们的蛛丝马迹。“过去的常识认为,有一个永恒的固定的标准来衡量人类的行为。与之相反,艺术总是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因为艺术是最依赖观念的,它的存在与否完全取决于适应时代的能力;今天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昨天不一定是,今后也许也不会是。”我们爱艺术,是因为它的纯真。艺术创作就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任何艺术家的创造,都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们的来源就是生活的真实,或者说是感觉的真实。从绘画的角度来讲,无论哪个画派,中国还是西方,绘画本身就是自我感官和思维领域的一次咬合,在最恰当的时间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呈现。没有人去质疑艺术品的真实性,因为艺术世界里无分优劣和对错。他们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是一个岁月里最完美的映照,只是因为表现形式不同,接受他们的人群有异,时代的变更和时空的更迭,才产生了批评和褒奖的区别。

我们说,艺术创造是最纯真的精神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理解:

一、艺术创造的主体是人,而艺术作品是人思维和情感的体现。

由于人是感情的动物,也是群体认知的动物,我们在创作和接受信息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正是这样的感觉差异形成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情感基础。没有人为了掩饰个人情感而创作,相反,他们将他们对于世界的观念,对于人世的感受,和对于自我的反省集合起来,以艺术手段表现在作品中。他们的精神出发点都是纯真而透明的,不掺杂任何污浊的或者虚伪的成分。

潘天寿先生在其《听天阁画谈随笔》一文中写道:“宇宙间之万物万事,均可为画材、剧材。然无画家、戏剧家运用而表达之,则仍无以成艺术。原宇宙间之万物万事,本不为画人、戏剧家而存在,特画人、戏剧家,从旁借为素材而已。有万物,无画人,则画无从生;有画人,无万物,则画无从有……”

万物的生成和发展是自然之事,艺术家的存在只是借用素材而后成事,并不在于改造的意旨,而是一个反向剖析自然与自我的过程。又此可以想见。

以中国绘画为例,顾长康云:“迁想妙得”,讲的就是画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移入对象,并将自我的情感与其结合表达其精神特点,运用不同的技法,达到近乎完美的表达效果。“此妙果,既非得于形象上,又非得于技法中,而得之于画家心灵深处之创获。是妙也,为东方绘画之最高境界。”与中国绘画相似,其他艺术形式也一样是创作者自身情感移入的结果。他们通过自身的表达技巧的差异,获得艺术个性的不同,从而实现了精神世界的实践创造。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二、艺术创造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创作者自身生命轨迹的真实写照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家发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有人这样描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艺术家们总是寻求一种自由的、自我的表现,不论是自然界的形抑活色,他们热衷的是给它们烙上自己的标签,从而达到自我宣泄和他们所要寻求的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正是为了寻求这样“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艺术家们通过忠于自我特性加以实现。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将宇宙万物的状态通过与我们感官的接触,经过心灵的酝酿,将自我内心独特世界展示出来的奇特过程。

刘海粟先生在其《石涛的艺术及其艺术论》一文中写道:

“‘求真’在艺术家是必要的事情,但是艺术家的求真不能在忠于自然上讲,只能在忠于自我上讲;艺术的要求也决不是在仅仅求得一片自然的形似;艺术是自我的表现,是艺术家在冲动的‘不得不尔’的表现。”刘海粟先生还将艺术创造的过程概括为“印象”、“再现”及“表现”。

我们从毕加索的创作历程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

毕加索的第一幅作品《加莱特磨坊》受到雷诺阿的《红磨坊》的直接影响,具有新艺术的生命表现力。在这个时期,画家身处巴黎这一名利场,内心饱含着在现实世界里的失落和无处诉说的孤寂,其风格处于“蓝色时期”,是古典主义风格。后于1906年,毕加索受塞尚的影响,创作出20世纪第一幅现代艺术作品——《阿维尼翁的少女》,挑战了欧洲以透视为基础的传统绘画技巧,也向世界宣告了其艺术信仰。这种立体主义风格渐渐得到响应。1917年,毕加索前往罗马仔细观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其创作又重新回归到古典主义的风格中来。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巨幅壁画《格尔尼卡》则是因西班牙国内的战争而产生的。

毕加索一生中创作风格的不断变化,反复但是不重复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创造其实是艺术家在自我经历的不同时期的映衬。

三、艺术家创造不能复制,即使是自我有意识地去做艺术家的创造就是自我的表达。就如同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件艺术作品。即便是极高超的临摹也无法细致入微,哪怕是一个作者的重复工作也无法达到完全相同。每一件作品都是举世无双的,都是上帝创造的骄子。刘海粟先生在其《艺术是生命的表现》一文中提到:“艺术表现,要内部的激动越强越好,越深刻越好。表现在画面上的线条、韵律、色调等,是情感在里面,精神也在里面,生命更是永久的存在里面。”“我晓得绘画就是创作的动机纯在直觉里面,表现出自己的生命来。”一个再伟大的艺术家也没有办法复制自己的作品,喷薄的灵感的表达的欲望就是艺术创造的生命所在。复制和单纯的重复就是扼杀艺术的生命。艺术创造之所以纯真,原因应该明了。

我很欣赏刘海粟先生的那句话:“真正的艺术家必有‘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精神,所以他们要发展他们的艺术,总觉得现在的社会制度是艺术思想的障碍,所以艺术有改造社会的倾向。”艺术创造作为人类诉说自我的方式之一,就是自我认知世界的一个反映。它纯真,是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就是为了表达他们的生命,没有一个无病呻吟的创作,也不存在矫揉造作的修饰;艺术创造就是纯真而美好的书写世界和自我的精神实践活动。

同类推荐
  •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当一棵小草有了梦想

    本书精选了青春作家的数十篇成长类经典短篇作品,抒写了青葱少年时光里的美好和遗憾、困惑与蜕变,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引导。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

    这本《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是作者经营咖啡馆之后总结出的心得体会。“美好时光”咖啡馆老板张洋为了追求心爱的姑娘从长春跑到唐山,也把咖啡馆从长春开到了唐山。美女作家马超成为张洋的合伙人,和他一起经营咖啡馆。一群活泼的年轻人聚到名为“美好时光”的咖啡馆里,举办书友会,开办公益图书馆,举行电影沙龙、民谣巡演……马超将这些美好片刻都凝聚到文字和图片当中。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热门推荐
  • 星迹流年

    星迹流年

    芎木母亲身死,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了寻求真相,芎木踏上征途,却遇到各种伏击,是单纯的巧合,还是陷入了某人的阴谋?在大陆开始动荡的时候,芎木得知了那残忍的真相,为了复仇,向黑暗走去。归来之时便是手握力量之日,与你一战,不是宿命,是彼此必经的道路!这是所有人的星迹,这是他的流年。流年悲痛,星迹暖暖。最棒的紧张感,未知的大冒险就在这里!
  • EXO之那年的男神女神

    EXO之那年的男神女神

    (本文纯属虚构)水音风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女子组合——A.G.L.全称是Angel。组合里一共有六个女生,其中有三名中国人,其他的三个是韩国人。才刚出道三周不到,就人气爆表直线上升,能与“少女时代”,“superjunior”,”EXO“等这些前辈们相较量。在队里,有一个女生的名字叫——鹿萌萌,是”EXO“成员里鹿晗的妹妹,也是黄子韬的师妹,有着许多特长,会中、韩、日、英、法五种语言,在队里是翻译也是忙内。表面是一个萌妹纸,可素心里却是一个女汉子。当A.G.L.和EXO相见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敬请期待(本人乃学生党,所以会晚一点更,所以我先说声:sorry)
  •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魅传记

    鬼魅传记

    鬼魅传,一部有关鬼魅的小说。修魂炼神,与鬼斗,与人斗,与仙斗。郑重提醒,本小说内容惊悚恐怖,胆小者请绕道而过。打柴少年夜遇鬼,鬼魅传从这儿开始……。
  •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缘梦时光机

    缘梦时光机

    上一世,啊!她喜欢他!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到足以成爱!这一世,唉!这难以表明的爱恋!上苍给了时光倒流的机会,他们之间…?
  • 夜半有鬼:老婆快开门

    夜半有鬼:老婆快开门

    我18岁生日这天,唱国歌吓跑了一群不中用的小鬼,却勾搭来了一只红衣老鬼。老鬼吃我的,用我的,还想睡我,为了不被睡,我走上了“打怪升级”的功德大道,然并不是这样,最后我还是跟老鬼睡了……我一直知道老公不是人,直到我生了九个儿子,我才知道……原来我也不是人。
  • 超级最强公子

    超级最强公子

    做就做世界最强的男人,修为在手,天下我有,金钱权利样样都有,各种味道的美女纷纷而来!一个平凡无奇的少年,偶然得知自己的家族竟是修仙一族,从此在世间留下了一段说不完的传奇。
  • 神魔乱起

    神魔乱起

    世事难料,即便冲破桎梏,杀上九天,又可知道你依然弱小如蝼蚁。天地悠悠,万载岁月弹指间,终归摆脱不了重归轮回。人命如草,总是不能摆脱践踏。抛头颅,洒热血,捍卫家园。这是一个神与魔并起的时代,弹指问天,世界有多大?修炼的尽头又会是什么?你强,有比你强的,你弱,有比你弱的,为何要修炼,为何要变强,这些谁能说得清?神魔乱起,亮刀兵,洒热血,血与骨的铺垫。打破桎梏,再造轮回,血与泪流不止。为红颜,叹往昔,生死绝恋。神亦是魔,魔却堪比神,什么是神?什么是魔?到头来,一身征战,流尽最后一滴血,战到最后一块骨,就连元神都泯灭在虚空中,换不回红颜,保不住苍生。我欲恨天,打破天地,看一看那尽头。
  • 上古世纪之征战疆域

    上古世纪之征战疆域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充满硝烟和鲜血的战争,无数人都将会死在这个地方。他们渴望家,渴望回到那个两千年前,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他们的原大陆。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纷争,如今也让后人开启无限的寻回,多少老人在死去的时候,握着后人的手告诫他们回到那个他们的归乡。艾斯也是其中的一个,承载着家人的梦想,承载着四个种族的愿望,一艘艘的帆船开始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