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8500000022

第22章 我看艺术家——关于“少年凯歌”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由《少年凯歌》一书引发的情感,关于青春、岁月与艺术。从自己的体悟谈开,没有太多的理论和摘抄,也没有太多的格式化的形式化的束缚。这是我的文字,是我对于一个艺术家,一个活跃在影坛的高贵又平易近人的电影人的一点想法。

——题记

读《少年凯歌》前,我对陈凯歌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导演。读这书之后,忧郁的泪水于胸中翻腾,我对陈凯歌依旧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成长在那个凄惶年代的孤独的人。

这感觉,就如同时光回逝10年,在旧巷口的槐树下,衬着天角泛着血色的残阳,在落花的柔声细语里,一个抬头,遇见了故人。

大约是2005年年初,我读初中。几乎毫无预兆地,哈尔滨城里散布着种种言论:吉林化工厂爆炸,有毒物质流入松花江,哈尔滨市水源将断。以及,未来几天内将发生七级以上地震,以道里区为中心……各家媒体都将其列为头版头条……我至今记得那个傍晚,我和我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做数学题,手下压着试卷,刘老师走进来宣布这个消息。除了儿时的黑夜从毫无防备的噩梦中惊醒之外,这大约是我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感到无所依靠的恐惧。仿佛那是上天不经意的给予,你和天一下子隔了很远很远,命运中有太多的不可掌握。

接着,市区开始停水,晚上父亲提回了两大桶矿泉水。父亲说,超市里疯抢一片,这水已提价到五元一瓶。

整整一个晚上都惶恐不安。临睡前,母亲带着我走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告诉我如果真的地震了应当躲在哪里,万一被困如何逃生。那个夜晚,我一个人呆坐在桌前盯着钟表,久不愿睡。躺在床上时,所有的神经都紧绷着,似乎在等待让人心碎的震动。

后来,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一夜相安无事。

几天之后,学校宣布停课。我,连同弟弟和姥姥、姥爷坐上了驶向烟台的火车。那就如同一次长途旅行,15岁的心智大概只能领会到这么多。一路辗转的大地和山川分散了注意力,车厢里的喧闹和因停课而带来的轻松让我忘记恐惧。现在想想,爸妈坚持留在哈尔滨,而将我送向别处,在自然灾难的预警与人为灾祸的既成事实的逼迫下,是不是一种走投无路的艰难抉择?

我不得而知。也不敢问。

在烟台舅舅家里,日子闲得如同无人光顾的摊床,取代了之前的兴奋感的是百无聊赖。于是就找碟来看。其中,就有《霸王别姬》和《孩子王》。

那大概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将一部电影安安静静看完。一个人,在他乡午后的闲适与孤寂里,满心是压抑与凄惶、哀伤。

戏与人生,迷恋与背叛,生与死,爱与恨借着眩目的舞台、华美的戏妆,扬着老北京味的市井之感,在两个多小时的长度里奇特地绽放。你来不及解释,也无心回想,在一幕幕流水般诗意的讲述里,只能安静地看,仿佛一只熟透的果子被榨成了汁,满心是酸涩与委屈。

我在光影之中,于戏与现实的交错混杂里大口喘息着。15岁,佯装老成,却依旧不懂得为什么一群嘶吼的人们如此疯狂地将一对并无过错的自小结好的璧人儿拆散得如此决绝,不理解为什么原本唯美浪漫的梦境在一个瞬间被声浪与拳头击得粉碎。尤其是当最后一幕中的剑落下,我猜想尽管一个故事尚未完结,可是经历它的人的心已经找不到出口,憋闷得如雨前的天空。那剑柄碰触地面的声音,就如同宁静岁月里的一声脆响,难以忘记,又不忍心铭记。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没办法和我生活中的现实世界对话,我整整一天没有开口。仿佛在第一次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陡然间成熟了。你觉得那里面有着什么,不同于你生存之愉悦之轻松的东西在撞击着你的胸口,直至将太阳穴撞击得跳动,你和一个童年的世界远离了,很久。

5年之后,我偶然寻到了陈凯歌的少年时期的自传,重读了这个以导演作为事业和生命追求的人的心路历程。仿佛是一瞬间,我忽地明白了《霸王别姬》里溢满的苦涩与辛酸的来源。仿佛一个转身,跌回到少年时代的破碎的梦境中,捡拾起特属于那个年纪的无尽迷惘。于是,开始渐渐理解了那些电影中的故事,理解电影中安静得让人心慌的留白,与画面中极尽苍茫的场面。

我是个少看电影也不大懂电影的人,对于当下的票房冠军之类的头衔或久负盛名的导演也并无太多想法。作为商业运作体制下的一片小天地,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下,除了欲望还是欲望。快速切换的镜头,极尽奢华的布景,往来穿梭的人群,谁还能细心揣摩电影本身的品位高下?谁的内心还会有这样的宁静能够对艺术有着固执的追求和不遗余力?我们在利益至上和欲望膨胀的时代走得越来越远。而在陈凯歌的书中,在他朴实的电影里,我找到了答案:电影是一代人丢失的梦境的一次寻回,盛满了久别重逢的欢喜也哀伤的眼泪。

我从《霸王别姬》里,从《孩子王》里,就看到了这样的泪水,也嗅到了怀旧的香味。我时常想,一个成功的电影人必然不是将一段故事切割成几个银幕的人,而是将无数银幕组合成一段时光、一种记忆和一点情愫的人,是将时光深处的破碎的光与影糅合成一段影像,一个故事的魔术师。

正因为经历过,所以才在大题材面前泰然自若,如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挥斥方遒。才会在一个喧哗到顶点的现代社会中酌一杯香茗,把微笑写在脸上,静静地欣赏艺术,乖乖地品读艺术。不矫揉造作,也不过于乏味,而是将个性融入到电影中,也不待人评判,就自顾自地欢乐或忧伤。

陈凯歌导演的经历,远非吾辈可以想见。从他平静叙述着的口吻里,我只感觉他在用自己的故事去碰触一个慌乱年代的不安的灵魂,让这些早已空洞了梦想的人们不必在岁月的流逝中空等谅解与安慰,让他们在自我的反思中訇然醒悟,然后去生活。疯狂的,泛着刀光血影的噬命的年代,空有的激情扰乱了世界的安定,盲目的只有怀着一腔豪情却无所回收的年纪,用年轻的身体和蓬勃的生命加以反驳的后果,只是将美丽撕碎,再来一次惨烈。

陈凯歌在书中说道:“后来,人们经常问起我是怎样做起电影的,我竟茫然。细想才明白,那时因为我曾以看电影的方式看过书,知道这件事的可爱。”这就是一个电影人的自白,一位艺术家的自白吧。听他讲他青春世界里的迷惘与彷徨,听他讲他在偌大世界舞台上瘦小的反抗,看他自己年岁的电影一幕幕闪过。对与父亲动手后的忏悔,对知青岁月鲁莽与轻狂的挣扎,在混乱中的自我剖析与内省……他真实起来,像孩子一样真诚而透明。

对,这就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真诚的。用他自己的耳朵听,用他自己的眼睛看,用他自己的心去体悟,然后将那些属于一个时代的生活里的点滴讲给人听。他们真诚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自己的观众和自己的心灵。不会因为外界的改变而变更自己的志向,也不会因为政治的缘故调转了方向。

艺术家是纯粹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是无垠的。一个艺术家就如同一个奔跑在时间荒野里的天真的孩子,他们怀有的是对世界的无比热爱,对艺术的崇敬和尊重,与对自身价值的高贵的保有。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黑暗,而是在明明知道了世界的黑暗之后,仍然能够微笑着享受它的美好。

艺术家是执著的。他们曾从最荒芜的时间里走过,踏着青春萋萋的芳草向着一个崭新的时代走去。可是无论物质条件是贫乏还是丰富,无论自己是贫贱还是富贵,哪怕是街角瑟缩的乞丐,也能用音乐为自己创造一个容身的天堂。哪怕是腰缠万贯的富家人,也会在艺术的魅力中缓缓俯身,甚至跪下。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的心有所系,命有所依,是艺术本身让他们忘乎所以。

什么是艺术家?

就是那些用血和泪、傲慢与激情为人性写诗的人,批判或褒扬,都是全心的热血。就是那些将年少时的记忆做成光影沉淀在岁月的长河中,与浪花共舞,同自己的灵魂歌唱的人。就是那些明明自己孤独着迷茫着却依旧执著地书写着孤独与迷茫,而将一个群体唤醒的人。就是不惜汗水与泪水,在生命的宇宙间追逐日光,深情地爱着艺术,奉献着理想与创造力的人。就是即使是死也不肯停止脚步,跋涉于天地与大我间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生命在走累了,歇息时耳边响起的旋律。

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生命为了自我而艺术。

正如陈凯歌在《少年凯歌》的尾页写的那样:“我一直认为我的人生经验大都来自那个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个革命帮助我认识了我自己。认识自己即是认识世界,明白这一点,就决定了我的一生。尽管那场革命因十年浩劫这样的名词而似乎得到否定,也有了许多批评的书籍,但只要人们仍然只会控诉他人时,这场革命实际上还没有结束。我试图做的,就是在审判台空着的时候自己走上去,承担起我应承担的那部分的责任。因此,这是我的自供书。我一直不能以轻松的态度看待生活,这也许恰恰是我在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给我的影响,我却没有什么后悔。”

同类推荐
  • 晚风集(卷一)

    晚风集(卷一)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月光光

    月光光

    门对青山,月亮总是从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来。山如墨画,天清月朗。虽说山形的轮廓依旧,却辨不清山上的树。人家的房屋也是这样,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且屋后多有修竹绿树,阴影还要重一些。月光下的小村一片平和宁静,但村人并未早早地沉入睡梦中去。
  • 划痕

    划痕

    本书是青年作家黄宇的第一部个人散文集,作品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35篇散文作品,全书分七辑,分别为《风轻云淡》《恋恋红尘》《恒爱弥留》《蓝色寂寞》《幻灭年代》《行吟他方》《森罗万象》,从不同层面深刻剖析描绘了作者在大学生活的点滴。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热门推荐
  • 珠玑满斗

    珠玑满斗

    生逢乱世,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逐鹿天下一统中原凭本事混的风生水起?可惜乐回是只小虾米,还摊上个神秘又及不靠谱的娘亲,到死都没给她留句准话。先是莫名其妙深陷泥潭,还没等她拔出泥里的脚,奔来杀她的人就跟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
  • 天苍命

    天苍命

    天苍大陆,异界天地。天生厄难?克尽亲人?被赶出族内。偶的天名神钱,修天命神功。我叶苍天。不是厄运之人。宗族?不要也罢,辱我,我必奉还。我命由我。我要踏遍这天,我就是天,叶苍天!!!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有病请吃药

    有病请吃药

    陆遗桥大学时的假象情敌,楚连,在去外国学了妇产科后重新回到了B市。仿佛大学的时光被拉了回来。他对楚连依旧是嫌弃,嫌弃,最嫌弃。他大声地对着楚连大喊:“你回来晚了!我已经抱得美人归的时候。”楚连却只是皱着眉点了点头,只是一直盯着陆遗桥。而他却只觉得楚连莫名其妙。可他的朋友们都说:“陆遗桥你是不是有病!”可陆遗桥觉得楚连才有病。可到底谁有病呢?到底谁要吃药呢?一场关于谁有病的战争彻底打响了。
  • 洛克王国之商店街告密者

    洛克王国之商店街告密者

    洛奇等人协助罗宾侦探调查小丑服的来源时,兰斯洛团长收到了一封来自商店街的告密信,举报皮卡小姐有重大嫌疑。皮卡小姐在接受兰斯洛询问之后,神秘失踪!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 仙侠神刀

    仙侠神刀

    点苍仙门的长老黄明夫妇因为抵抗魔教入侵而壮烈牺牲了,门派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把莲花阁交给了黄明年幼儿子黄东。十年以后,门派内的陈长老窥视莲花阁的资源,在长老大会上提出收回黄东的莲花阁,为了保住父母留个自己的唯一的财产,黄东奋力一搏,居然在机缘巧合间修炼成奔雷刀法,而且还领悟到雷电之刀意。从此,黄东便进入一条成为强者的修仙之路。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 逆战之末世游侠

    逆战之末世游侠

    末世来临,失去秩序的世界,更需要正能量。
  • 喂我追你吧

    喂我追你吧

    少年时的一场大火带走了他的最爱,犹如白莲花的他从此踏上复仇的道路,手上沾满鲜血,如地狱里的修罗。有人说,一眼万年,小沫的心只因看了萧一眼便沦陷,完美的女追男,面对男生的屡屡拒绝,小沫是否会放弃,当她知道真相后又该如何选择,是继续爱还是放手?“郁辰萧,我单兮沫欠你的,现在还你。”说完匕首插入左心房。“不要!”萧绝望的看着那匕首插入小沫的身体,鲜血直流,克又无可奈何。“咳咳,郁辰萧,我这辈子不会再欠你了,你也替上官晴报了仇。”“不要离开我...”撕心裂肺的喊叫却再也唤不回小沫的笑容,她,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