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月所在的轻工业职工业余学校在1973年解散了,全体人员全部分到下属工厂。晚月被分配到鞋厂当了工人。因为她能写会画,被工会借去搞宣传工作。院里有一个大宣传栏,两周换一次。每个车间都有一个黑板报,一周换一次,所以工作量极大,晚月工作特别累。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遇到重大节日同时换内容就得整夜不能回家。
学校复课后,田尚雨的工作压力也很大。两人起大早贪大黑,忙忙碌碌,非常辛苦。
鞋厂领导发现晚月画得好,就让她给门市部橱窗画背景,后来竟然让她画毛主席像。她很为难,因为她从来没画过主席像,害怕画不好,担政治责任,所以拒绝了。可是同事们都鼓励她画。结果她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一幅毛主席在八角楼的油画。
一进工厂大门,就能看到这幅矗立在院子里的主席画像。从形象、神态到色调都完美无缺,引起全厂人议论纷纷、赞口不绝,因此晚月得一个绰号:“画家”。晚月没想到自己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她面对主席像喜极而泣。
回到家里,晚月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她一把拉住大田的手说:“明天是周日,你休息,我有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希望你到我们厂里去一趟。”大田说:“什么事在家不能说?干嘛偏偏要到厂里去?”
这一夜,晚月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几次想告诉他,又忍住了,她想给丈夫一个惊喜。
第二天晚月起个大早,把大田叫了起来,大田说:“我已经好几个星期天没休息了,你让我睡个懒觉行不?”他翻了个身又睡着了。晚月把他拽起来,催他:“你快起来吧!吃完饭,帮我送孩子,到厂子里你就知道啥事了。”他们的小冬妮刚刚三个月,大田还是第一次抱她上托儿所。他第一次尝到抱孩子挤车的苦。大田说:“你上班天天都这样吗?”晚月说:“今天是周日,上班的人少多了,平时比这还挤。”大田说:“你上班太难了,我今天才知道。”
走进厂门,大田第一眼就看到迎面矗立的主席像。他惊奇地说:“这幅画像画得太好了,好像是照的一样。”晚月偷偷抿嘴乐。
这时几位年轻的女工走过来,叽叽喳喳地又说又笑,看到晚月立即站住了,她们说:“画家,早晨好!”晚月笑着说:“不敢当不敢当!千万别再这么叫了。”姑娘们看到晚月身旁的抱着孩子的田尚雨,猜到了是晚月的爱人,嘻嘻哈哈地逗开了:“您是姐夫吧?是不是来欣赏李姐的杰作来的?”
田尚雨听得目瞪口呆,他知道晚月喜欢画画,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能画主席像。而且能画这麽好。他兴奋地说:“怪不得你一大早把我叫起来,原来是要我来欣赏你这一鸣惊人的大作呀?佩服,佩服!这么大的工程花了几个月呀?你怎么从来也没和我说呢?”
“和你说,我怕你反对,给我阻力,所以一直瞒着你。现在完成任务了,请你前来验收。”大田说:“太好了,你真有才!我真没料到你会有这么大的胆识、这么大的能耐。让我太意外了。”
晚月说:“我找你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你分享我的快乐;二是我想和你谈谈我画画的感受。开始时厂长让我画主席像,我没敢答应。我觉得这和一般画画不同,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画伟人像,一旦画失败了,要担政治风险的。可是大家都鼓励我,他们说我一定能画好。我便忐忑不安地接下了这一艰巨任务。接过任务以后我便不再犹豫、不再畏惧了,坚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所以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一艰巨工作中。在家有时你问我为什么出傻神,其实那时我正在琢磨每一个细微部分应该怎么画?画这幅画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人不是生下来就具备一种特殊能力的,但是只要你决心获得这种能力,勇于实践,拿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图解它:信心十毅力十勇气十挚着十细心十认真=成功。我想让你把我成功的秘诀教给学生。
大田回到家里,一直在想晚月创造的这个奇迹。结婚多年来,晚月的拼劲大田佩服得五体投地。她工作起来,会忘掉一切,凡是都求好求全。她是始终坚持一条做人的原则:宁可苦死累死,也不要让别人指脊梁骨。所以她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都很出色。
晚上晚月下班回家,兴致勃勃地问大田:“喂!你今天去我们厂有什么感受?”“感受太大了,我结婚多年,今天才知道我老婆不仅是个诗人,而且是个大画家。”田尚雨把晚月拉到自己跟前看了又看,嬉皮笑脸地说:“伟大的画家须仰视才见。前途无量、大有作为。不过可别出了名,有了成绩就看不起和你相亲相爱的丈夫哇!”
“胡扯些什么呀?我和你说点正事,我想回到学校去,你能不能给我问问,我能不能归队?”大田又来没正经的劲了:“呀!我的小傻瓜呀,现在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候,你干嘛老大哥不当,偏要当臭老九呀?(当时把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现在你在厂里受到重用?又成为画家了,无缘无故转什么呀?”
晚月说:“我们家的人祖祖辈辈当老师,我也不想改行。我非常留恋学校生活,你给我打听打听是不是能回到学校?”
田尚雨以前的学生董红哲在教育局工作,大田去问他,他说:“现在有的学校正缺语文老师,这是个机会,转回来吧。”
晚月因为在轻工业系统比较有名,所以局里不放。董红哲去找教育局局长肖正达。
肖正达一听是李晚月要求调转,心里咯噔一下。是他把她调到轻工业局的,现在往回调却很难,如果轻工业局肯放,回来也是工人编制。这个结果可使他极为震惊。想当初,是为了帮助她,可是现在反而给她造成这样的后患。
肖正达亲自出马,到轻工业局好说歹说总算把李晚月调回来了。分派到郊区一座条件非常不好105中学。不管怎么说,晚月并不在乎这些,只要能让她当老师就行。可是她却不知道自己是工人编制。
李晚月到105中后,被分配教高二语文,任高二(三)班班主任。当时初中三年,高中两年,所以晚月教的是毕业班。学校把比较好的学生挑出来,最好的放在一班(理科班),次点的放在二班(文科班)。考大学没指望的全都放到三班,所以三班人数超过前两个班的总和。因为他们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完全失掉信心,所以都抱着混个毕业证就回家的想法,因此成为全校最乱的班级。换了好几位老师都没有改变现状。晚月初来乍到,领导感到她是以工代干,不会挑三拣四,所以就让她接这个谁也带不好的乱班。
##第7卷 爱能融化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