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600000012

第12章 顺从背后的固执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对中国人的特点和文化最初的了解,来自于我们所雇用的中国仆人。通过他们,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人的方方面面,中国仆人就是我们最早的老师,而他们让我们了解到的这一切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令我们无法忘怀。然而他们却从来都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才使我们对中国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当我们与中国人有了更广泛、更频繁的接触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从仆人那里所获悉的对中国人的认识和结论,原来都是非常真实和可靠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民族文化的象征。

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家里,他们所雇用的中国仆人,只有厨师能够掌控家里的安宁。厨师简直就是服从的化身,他对女主人惟命是从,只要是她提出的要求,厨师都会完完全全的做到,没有一点偏颇。同时,他对主人家里所制定的规矩也表示赞同。因此,虽然还没有得到主人的信任,但他已经赢得了主人的好感。然而,女主人还是不放心地警告他:不要像前任厨师那样,将还没有发酵好的面包直接放进烤箱;此外也不要像前任厨师那样,在很多事情上都不按要求去做,这些都是让她无法忍受的。对于这样的警告厨师所表现出的反应令女主人非常满意,他说到“自己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绝对不会违背女主人的意愿。”

女主人还告诉他,厨房是非常需要讲究卫生的地方。狗和闲杂人等都不准进入厨房,更不许在厨房内吸烟。对此厨师的回答让人十分满意,他说他不喜欢狗,也不会抽烟;而且自己是个外乡人,在这里只有少数的几个朋友,并且他的朋友都是吃苦耐劳的好人。

经过女主人的这番叮嘱之后,他开始上任履行自己的职责了。但是没过几天,这个厨师就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状况:他与前任厨师一样将没有发酵好的面包放到烤箱里;数不清的人在厨房内进进出出,甚至还有人带着狗;厨房内时时刻刻都弥漫着浓重的烟味。当女主人找他的时候,他坦率地承认:之所以烤不出好的面包,是因为他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很会揉面,并不是面出现了问题;至于那些陌生人,都是他的哥儿们,但是他们都没有养狗,而且他们都走了,不会再来(事实上,第二天他们又出现在了厨房里);那些烟味儿,也不是他和他的朋友们造成的,而是从隔壁飘过来的。厨师的回答让人感觉合情合理,并且让人觉得这些都不是他的错,所以不需要改变什么,而且他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类似厨师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给苦力一把崭新的外国镰刀让他去割草,他微笑着答应了,但是他在割草的时候,仍然用的是他那把只有四英寸长,而且是用旧铁片做成的短柄镰刀。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在说:“还是旧的用着更顺手。”

再比如,让洗衣工用外国的洗衣机洗衣服,这样既省时间又省力气,还省肥皂;最重要的是不伤衣物而且洗得还很干净。再给他一台用于绞干衣物的绞衣机,不但省力而且还不会伤害衣物的纤维。但是,洗衣机和绞干机对于洗衣工来说只是废物,他们仍然像往常一样,用手搓衣服、拧衣服。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随时督促、纠正他们。

让园丁用手头就有的砖坯去修砌一道破损的墙壁,当时他连声说好。但是,等你去看的时候,发现坏的地方被园丁插满了小树枝。在他看来,这种方法是合情合理的,并且他还会给你讲一大堆这样做的好处。

傍晚把一封重要的邮件交给信差,因为路程较远让他第二天早晨就出发;但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你发现他出现在附近的一条胡同里,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道:他不得不休息一天,因为他要洗他的袜子!

对于那些被雇佣的车夫,即使是按天数付钱,也会让你有相同的感受。当你告诉他走哪条路线的时候,他同样会一口答应下来。然而,在途中他却带你走了另一条路,这时他会解释道,他从别人那里听说之前想要走的那条路很不好走。这些仆人,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把我们的建议完全当成耳边风。

这样的现象同样会出现在外国人开设的诊所和医院里。当医生给病人做过检查,开好处方拿到规定剂量的药品之后,医生会反复叮嘱病人注意服药的方法和时间,并且不能出现差错。病人也怕忘记了这些规定,总是再三询问。然而当他回到家之后,他就忘记了医生的嘱咐,一次就服下了两天的药量。他认为药效和药量是成正比的,一次吃多点病就会好得更快些。如果是给病人开的膏药,医生会叮嘱他几天之内不能揭开膏药,但是,病人总是觉得膏药会长在他的皮肤上,就像长了硬壳的“乌龟”一样,于是他不停地揭开膏药查看。

有一种状况让人很是费解:在诊所里面,病人会把一个无知助手的看法与医生的看法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意见具有相同的价值;尽管助手不识字,也不懂药品的名称和病症,而医生却有着所有的医学头衔,以及大量的临床经验,甚至,病人会因为看门的人或者苦力的一句话,而无视医生的嘱咐,采取那些愚蠢的人所说的可能因此致命的办法。

我们之所以会讲一些外国人遇到的有关中国人固执的例子,是因为中国人的顺而不从影响着我们的实际利益,所以引起了我们最初的注意。但是,当我们深入观察中国人的素质和人际关系时,我们发现,中国“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随处可见。

不论是对待中国主人,还是对待外国主人,他们都是顺从的。也许中国的主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他们的仆人唯命是从,所以作为仆人,他们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不能自行其事的。然而,外国雇主却要求雇员必须听从雇主的吩咐,所以他们会对某些不听从命令的雇员抱有敌意。我的一位住在中国的朋友,家里有许多仆人,他们极端忠诚而又极端顽固,常常使我的朋友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况,因为他们即不可缺少又令人讨厌。我的朋友与我谈起一位非常特别的“男仆”时,说道:“我不知道应该是杀了他,还是给他涨工钱”——此话表达了外国主人对中国仆人的无奈和喜爱。然而,中国的雇主就不会有这种烦恼,因为他们完全明白自己的命令会被忽视,因此事先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为了还债而存钱;为了减少机械的磨擦而预留空隙一样。

在中国各级官员的相互关系上,或多或少的也出现了这种无视命令的现象。违反上级的命令,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他们自身就比较懈怠,在乎与朋友的情面,最重要的是在乎金钱。一位知县,每天都让家里的仆人用水车到几英里远的地方去打水,因为他所居住的地方水很咸。然而仆人并没有这样做,他去了一个离他很近的有甜水的村庄去打水,这样一来,不但不用那么辛苦,也使知县很满意。只要喝到品质较好的水,即使知县明白他的命令并没有被执行,他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追究的了。中国有句俗语:“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都是好猫”。中国人天生胆小怕事,因此,即使500个人知道某人违背了命令,也不会有一个人去报告。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让一个中国仆人把蓄水池里的水装进容器以备后用,你会发现,他把水全倒进了井里!表面上他俯首听命了,实际上却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芮尼医生讲了一件事情,是关于一位在厦门任职的官员的事情。为了不让别人读懂公文,他把公文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并且把后半部分放在了前面。这样一来,人们就很难读懂这份公文了。这种做法,在涉外事务中是非常普遍的,似乎中国官员并不想让外国人满意。

规避政策与要求公正是相抵触的。比如,某位罪犯被官员判处戴两个月的木枷,只有到了夜晚才能将木枷取下来。但是,这位罪犯只要在“管事的人”那里花点钱,官员的命令就会变成:当他进出衙门的时候,罪犯才需要戴上木枷,其余的时间,他都可以脱下这个让人讨厌的负担。难道官员不怕接受贿赂所带来的危险?难道不怕有人突然杀个回马枪再来追究嘛吗?不会。因为官员也是中国人,他知道只要判决一经宣布,就不会再有谁把它放在心上。他明白这一点,已经在判决的时候把刑期翻倍了。对于中国各部门官员错综复杂的关系,外国人在经过长期的了解之后便会发现,当上级命令下级采取某个措施的时候,下级官员非常尊敬地回答到这个措施已经采取了;而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做。在大多数情况下,事情到此就会停止,也没有人再追究了。但是,如果某个上级不断施加压力,而命令又很紧急,那么,下级官员就会把这种压力再转嫁给下一级的官员,当然上级对他的责骂也一并转嫁给了下一级官员,直到这种压力全都结束,一切才会恢复正常。这就是所谓的“变革”。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改良与禁止鸦片的销售与种植一样,始终得不到明确地解决,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用“顺从”来形容中国人的“顽固”,而某些人认为中国人是最“固执”的。因此,在他们看来,这种形容无疑是不恰当的。然而,比起盎格鲁-撒克逊人,中国人并非是最固执的民族。而实际上,我们之所以称中国人“柔顺”,是因为他们像骡子一样“执拗”,其中蕴含着一种盎格鲁-撒克逊人所不具备的屈从的能力。

正因为中国人具备这种“柔顺”的天赋,所以他们会很有风度地接受别人的责备。而这种天赋,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是一门不可能被成就的艺术。当你向中国人指出他的缺点的时候,他会很耐心、很认真、很真诚地聆听,而且还会高兴地赞同道:“的确是我的错。”也许,他还会感谢你,因为你友善地将他的缺点提了出来。他还会像你保证,他会立刻、彻底地改掉这个缺点。而这些承诺,也许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他们是不会改正的。尽管这些承诺是不可能兑现的,但是却可以让你暂时息怒。这就是他们那些允诺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用竹子形容中国人,是最为准确的。因为竹子很优雅,而且用处很广。竹子是中空的,所以也就造就了它柔顺的一面,可以像发丝一样随风舞动。世上最柔顺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头发,我们可以把它拉到一定的长度,但是,一旦失去拉力,它就会立刻恢复原来的样子。头发可以凭借自身的重量,向任何方向倾倒。然而,人们的头发都有固定的长法,这种长法是很难改变的。这种长法被人们俗称为“牛舐”。因为头发的生长有固定的规律,所以不管有多少头发,我们都必须依照它们的方向梳理。

如果我们把这个星球看作是一个人的脑袋,把各个民族看作是头发,那么,中国人无疑就是那缕令人尊敬的被牛舐过的头发;可以梳理、修剪,甚至剃掉,但是长出来的头发与以往的相同,生长的方向也不会发生改变。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热门推荐
  • 独剑天下

    独剑天下

    剑技巅峰的剑神叶青决战八省剑圣,剑破虚空,穿越成为离火王朝没落二品大学士府长子。※※※※※※※※在这个世界之上,叶青因为两小平侯的赌斗之事,让他逐渐走向剑道,走向离火王朝,走向剑元大陆。剑道的真意不断的在他的脑海之中萌生着,他不断的修炼,不断的努力……挟剑天下,上走仙界,下走四海,披风斩魔,振兴家族!吾神与归,剑在吾手,何人来战,剑无虚情!!——————可恶的分割线——————呵呵,暂且简介就这样吧,正文才是要点※※※※※※※※独剑天下书友群:151030953
  • 杀手毒医:绝世风华六小姐

    杀手毒医:绝世风华六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会研毒会异能。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落得个摔下悬崖的下场。一朝穿越,变成了一个白痴加废柴。什么?惨遭陷害?那就以牙还牙!什么?说她是替死鬼?那为什么她到现在还没死?什么?说姐是丑八怪?笑话!当她露出绝代风华,就连神,也要忌讳三分!
  • 血继限界异界纵横

    血继限界异界纵横

    火影的血继限界现身异界,是否可以纵横天下。
  • 妖娆王妃:你是我的

    妖娆王妃:你是我的

    他深沉冷酷的眼眸紧紧盯着眼前的女子:“你听着,你是我的,是我一个人的。”女子淡然的一笑:“是么?”却极力掩藏着内心无尽的酸楚……不管你在哪,我都会找到你。记着,不准你再离开了。我会牢牢绑着你的……当初的话,也这么的感人,可还是一样的结果……
  • 脱骨桃夭

    脱骨桃夭

    她的父亲为巫族的后代,而传闻中她不仅容貌丑陋,还心如蛇蝎,整天都不以真面目示人,从三岁起就带着一袭黑纱。可是,谁又知,这黑纱下,竟是一副绝世容颜?她入宫为后,原以为可以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到后来她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惊世笑话!上一世,她被自己最爱的的他和唯一的妹妹诬陷不贞而死。然而,凤凰涅磬,浴火重生,她变成了京城第一花魁!她想方设法接近薄情帝王,纳入后宫,处处勾心斗角······一朝为后,扶摇直上,前世今生脱骨桃夭!
  • 鬼刀之乱世神起

    鬼刀之乱世神起

    在一次意外的奇遇当中,他了解到了三界的奥秘、自己的玄妙身份与人界一场不为人知的浩劫。被选为灭世浩劫的应劫者,身在鬼门,肩扛传说中的鬼刀,他没有回头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勇往直前,登上强者颠峰……鬼刀定乾坤,朱砂染红颜!
  • 重生之大罗天尊

    重生之大罗天尊

    在罗兰大陆上,人们以武修为最高荣耀,人们从出生开始,只要不是先天残疾的或者身弱体虚的人,就会被要求练武,从开变九级之后的人,才会拥有武修者的荣誉,可以拥有自己的丹气,借助天地万物之力回复己身,也会被各个仙门或亲王府邀请为座上宾,武修九级是所有罗兰大陆人的梦想,也是武修者的最强目标,不过迄今为止,在罗兰大陆上达到武修九级的人,屈指可数,不超过五位,但他们的传说也只能在人们心里发酵,供人景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狼凡

    天狼凡

    破碎的记忆,接连出现的线索,不断追寻自己的过去。在神魔斗争的乱世中,被世界所遗忘的男人回来了。
  • 工作重在到位

    工作重在到位

    由墨墨编著的《工作重在到位》一书的特色之一,就是对工作到位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纵向、横向比较,正反面比照。一书在手,囊括企业工作中的诸多重要版块,既适合员工品读,也可供管理者参考。《工作重在到位》在阐述道理的同时,还精选了大量著名企事业单位、商界领袖以及生活中具有警醒意义的经典案例,成功的、失败的、到位的、不到位的、概述型的、深度分析型的,甚至还有同一个案例的反向拓展等,让人闭目深思、豁然开朗。
  • 王妃不乖:调教小王妃

    王妃不乖:调教小王妃

    曾记,当年,秋来秋去,依旧那样唯美,秋心秋情,依旧蔓延着念想。每当回忆,那秋久殇永不忘。遇见如同一场宿命,结局早已写好。是的,她来了,他也来了,他们相遇,相爱。她离开了,心痛了,因为他说他爱她,她问他“如果我难过了,你会安慰我吗;如果我受伤了,你会陪伴我吗;如果我哭了,你会安慰我吗;如果我没安全感,你会抱着我吗;如果我失踪了,你会不顾一切地寻找我吗;如果我讨厌你了,你还会对我好吗;如果我离开了,你会为我哭得撕心裂肺吗。”他沉默了,后悔了…….其实他一直在等,只差她一个回头。他想:如果我伤你至深,只愿你莫要回头。最终,她回头了,原谅了。他们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