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700000015

第15章 金融财政与宏观政策 (5)

隐蔽性失业的存在是计划体制下的一种特殊情况。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精简了两千万左右的工人,把他们下放到农村去。在农村,人人都被认为是就业的,于是也就不存在失业问题了。又如从60年代中到70年代中,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升不了学或找不到工作的,就让他们到农村去插队,插队就是就业,于是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些都是把公开的失业转化为隐蔽性的失业,以牺牲劳动生产率作为代价。这也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公开失业率很低。然而这决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办法。农村本来就有多余劳动力,再下放就几近饱和了。幸好在1976年秋天粉碎了“四人帮”,往农村硬性“塞人”的做法才停止,否则可以想见,每年把几百万知识青年“塞进”农村,再过几年非天下大乱不可!再比如企事业单位中人浮于事,一些人闲着没有工作做却有工资可领,这其实也是失业,不过是隐蔽性失业。这样,在现阶段讨论就业问题时,我们所要注意的就不是有多少人没有工作可做,而是实际上不能取得收入的人或不能取得全部工资的人究竟有多少。对一般家庭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有没有收入,而不是保留不保留职务的名义。

现阶段的中国,哪些人该归入失业者的行列呢?厉以宁教授为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类:一类是关于农民的,有些人离开了本乡本土,外出寻找工作而又未能找到工作或者暂时找到了工作但后来又失去了工作,因此没有收入;这两种失业均属于隐蔽失业的公开化。另一类是关于城镇居民的,有些人达到了就业年龄,愿意工作却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原来在企事业单位中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因此也没有收入;这两种失业属于公开的失业。此外还有些城镇居民原来在企事业单位中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尽管仍然留在单位中,有名义上的职务,但却领不到工资或只能领到一部分工资。这种情况则被看成是隐蔽失业公开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鉴于现阶段中国就业问题的独特性,我们该确立怎样的就业目标呢?研究就业目标的目的在于:政府在实行宏观经济管理时,要确定一个失业率水平,使之不超过社会可以承受的界限,这就需要统计失业人数。于是厉以宁教授提醒我们,在统计失业人数时不能仅仅把达到就业年龄而找不到工作的城镇居民和原来在企事业单位谋职而又失去工作的城镇居民包括在内,而忽略了那些隐蔽失业公开化的人群。从收入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比从名义上的职务或工作场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更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虽然一切隐蔽的失业可以不计入失业人数之中,政府在制定就业目标时也可以不考虑隐蔽失业状况,但只要隐蔽的失业公开化了,那么这就成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政府就必须认真对待。

结合厉以宁教授的观点,中国的失业率(将隐蔽失业公开化的失业者全都包括在内)是高于官方统计中所列出的失业率的。而且只要农村的多余劳动力继续外出而又找不到工作,失业率就会上升;只要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不能使那些名义上仍留在本单位的职工得到收入或领取全部工资,失业率也会上升。事实印证了厉以宁教授的判断,全国性的下岗浪潮促使我们进一步正视中国的就业问题。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厉以宁教授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积极的方面看,可以通过第三产业和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多吸收一些劳动力,拓宽就业门路,争取收到一定效果。从消极的方面看,则要设法延缓隐蔽失业公开化的进程,毕竟隐蔽失业公开化的速度太快是社会所难以承受的。

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着从农村释放大量多余劳动力的问题;即使在城市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如果政府不设法为大批多余的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出路,不仅社会难以稳定,而且持续的经济发展也会因城市秩序的混乱而受到严重挫折。

从历史上看,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不同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式。一是在移民可以前往国外的条件下,用劳动力外流的办法来缓解本国的就业压力。但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至少对中国的现代化来说缺少现实意义。二是限制劳动力的流动,把劳动力就地安置在农村与工厂中,以隐蔽性失业代替公开失业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对社会安定的威胁小一些,但这种方式顶多可以维持一代或两代人的表面的安定,时间长了问题仍然会爆发出来。何况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缓解就业问题的方式再也不适用了。三是用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办法,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就业问题。经济中取得较显著成就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依靠这种办法,既解决了多余劳动力的出路,又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

厉以宁教授主张发展中国家实行“就业优先”,实质上就是“发展优先”,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应当把发展问题摆在政策目标的首位,通过经济的加速发展来扩大就业,吸收多余劳动力就业。人们常说,不怕社会上有人找工作,就怕社会上没有工作岗位。厉以宁教授对此话颇为赞同。社会上有人找工作,这表明社会对于找工作的人将有一定程度的挑选,找工作的人必须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且不偷懒,否则就不会有单位来选择他;而社会上没有工作岗位就麻烦了,这表明经济的停滞,就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容纳更多的人就业。

当然发展也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分两种,一是一般性的通货膨胀,二是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将导致经济发展停顿和社会秩序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应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但如果只是一般性的通货膨胀,则仍应突出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在取得显著经济发展成就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发展经济的,至少在经济发展的前期是这样。经济发展了,人均收入提高了,问题自然容易解决,其中包括了农村释放出来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市场经济为中国提供了逐步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景。厉以宁教授为此举了珠江三角洲的例子——那里人多地少,但劳动却不足。原因就在于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经济发展了,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力,这不但解决了本地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从其他省市吸收了好几百万劳动力。此外,其他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地区如苏南、浙东、闽南等,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在市场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地区涌现得越多,中国经济的发展就越快,中国的就业问题也就可以妥善地解决。

市场经济下的就业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公开的失业隐蔽化了;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隐蔽性的失业公开化、表面化了。从计划体制转到市场体制,旧的问题会解决一些,但新的问题未必就不会出现。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就业问题的前景如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还是先听一听厉以宁教授的观点吧。

无论是大量农村多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南下寻找工作,还是亏损的企业采取精简措施而导致职工下岗,都是隐蔽性失业的公开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总要经历一个隐蔽性失业公开化的过程,否则中国经济就无从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决不可能一下子就为这么多的多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多余劳动力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市场经济中的就业观念不同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中,人们通常只把进入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才叫做就业;而在市场经济中,凡是靠本人劳动取得正当收入的都是就业,无论是个体经营还是到私营企业打工抑或为居民家庭服务都是就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会带来就业门路的拓宽,这也有助于多余劳动力找到工作岗位。所以厉以宁教授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就业问题的前景是乐观的。

但是,市场经济下也并非万事大吉。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将会出现另一种失业——个人职业选择性失业。与工作岗位不足从而劳动力闲置的一般性失业不同,个人职业选择性失业的特征是:客观上存在着工作岗位,但人们不愿去填补这些空缺,而宁肯继续等待合适的工作。比如说修下水道,打扫街道,清除垃圾,下矿井,上山植树造林等等,这些都被看成是脏活、累活、苦活,即使工作岗位有空缺,人们仍然不愿去就业。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出现这种新型失业呢?厉以宁教授为我们做了如下的分析。

首先,市场经济中讲究“双向选择”和人才流动。即工作岗位选择劳动者,劳动者也选择工作岗位,且人才是流动的,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指令性的就业,于是劳动者在就业机会上就有个人挑选的余地。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家庭收入的增加,在市场经济中比较有钱的家庭里的孩子对就业岗位的要求提高了,既然不靠自己就业来养家,也就缺少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急于就业的动力与压力。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行业不断产生,谋生和盈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劳动者自然用不着非到被认为是脏活、累活、苦活的岗位上去工作了。

最后一点与计划生育有些关联——随着城市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越发变得娇惯了,因此独生子女挑工作避重就轻,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家长们的顾虑在其中。

同类推荐
  • 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

    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

    以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投资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制造业投资规模、结构和效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本书在简要回顾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后,详细阐述了继续加强制造业投资的客观必然性;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和检验,定量研究了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制造业投资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 经济运行的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

    本书围绕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主题,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行状况,系统评析了相关理论和观点,深入分析了当前的金融环境及其变化趋势,并在政策工具选择、传导机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等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不少重要结论和创新见解。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清晰地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线索;第二部分,全面论述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基本框架的五大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三部分,系统分析了提高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和处理好对内经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 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

    《我国房地产交易税和保有税对房价的影响》分析了房地产交易税收和保有税收的作用机理以及房地产税负转嫁与归宿,探讨了房产交易税收和保有税收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的作用等;最后,提出了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白兔记

    六十种曲白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世录

    上世录

    一桶泡面引发一场穿越。别人穿越不是绝品天才就是富家公子,我居然是叫花子。一颗珠子带来一路追杀。珠子里住着一个邋遢老头和一条逗逼金龙。我有炎帝用过的神刀,我会召唤五鬼的秘术,我能结洪荒失传的法印。我要改变我的上辈子,我要重写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我是周辰,我在2015年的除夕之夜穿越了,我带走了三个与我毫不相干的女人。
  • 舍得:人生的必修课

    舍得:人生的必修课

    人人都知道“有舍方有得”,人人都明白“舍得乃人生之大智慧”。但是,仍然有太多太多人不能够做到舍得,不能够做到心安理得地舍得,不知道要舍得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舍得,不知道该怎样舍得其所!本书就来向你细细探讲,让你成为真正的舍得达人,真正地掌握舍得艺术。
  • 铁花仙史

    铁花仙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巫女重生:少主宠妻狂

    巫女重生:少主宠妻狂

    全本免费,更新较慢,亲们慎入。群号467320651百里冷凝,嗯——这么说吧,还行。容括,嗯——这么说吧,还好。所以俩人走一块儿,凑合!然后……刀光剑影,血光之灾,杀人放火,关门打狗如此种种诸类事宜数不胜数,日后还怕没什么好玩的么?第一招,美男计……某老大回屋淡淡瞟一眼榻上的“美人儿”,万分平静抿了口清茶,“寒冬腊月,君可觉凉?”“吾未感。”“如此甚好,吾可令君感之。”“何也?”“如此这般即可……”一把拎起某王大敞领口,掷于空中,一脚命中,某王立刻捂腰瑟瑟立于庭院之中。北风吹,雪花飘……“君可感之?”“甚好,果真是凉快至极……”
  • 凤仙道骨

    凤仙道骨

    混沌乱世,杀戮争斗不断,无数天才强者向往至强永恒之路,异族崛起,霸主争位,初入尘世懵懂的神秘少女,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一个矢志不渝的故事,且看她如何在乱世之中闪耀光辉,追寻自己的至强之道。
  • 送终者

    送终者

    关于寒江路三号,那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提起来,它和死亡,鬼魂,诡异相联着的。也没有人喜欢来到这里,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这里除了昏暗的灯光以外,没有一个行人。这里被称为死亡之路,它左面是一条小河,两面环山,如果这样说,这里不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可是这里偏偏就是和死亡联结在一起,而且已经有百年之久了,这里阴气森森,每年这里下雾的时候也是最多,而且久久不肯散去。
  • 异界之天魅女帝

    异界之天魅女帝

    21世纪男女平等,谁说女子不如男。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武则天”珺临天下。女人靠男人可以成为富太太、皇后=======吃货麻雀;女人靠自己可以成为女强人、女帝=======圣兽凤凰。且看21世纪、孤儿院长大的女强人“珺天魅”穿越到梦幻大陆,统一梦幻大陆,书写历史,成为“天魅女帝”。珺天魅:“姐不喜欢帅哥,姐喜欢的是美女。”珺天魅:“姐要泡尽梦幻大陆所有美女,让那所谓的美女配英雄成为空谈。”支持君的就加入“圣道魔君”的书友群,《圣魔殿》207572991,陪伴君一起成长吧。
  • 用我生命换你繁华

    用我生命换你繁华

    他们原来很是相爱,但……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他们的一系列行动打击了鹿晗的心……但……
  • 传奇领主纪

    传奇领主纪

    兵者,诡道也!将者,诡谋也!王者,诡心也!俗话说上兵伐谋,且看穿越异界的杨修如何带着一个坑爹的游戏系统,铁血沙场征战四方!为枭雄者,当视人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