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400000026

第26章 文学中的艺术辩证法 (2)

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进一步领会,可以通过钱钟书对“诗”字的分析来理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种文学类型,统治我们的历史几乎有2000年之久。中国的古诗在世界文学中也独具魅力,那些或轻灵隽永,或理趣盎然的诗歌几乎成了我们民族文学成就的象征,可以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诗又不仅仅局限在狭义的文学类型意义上,作为一种精神,它融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人生情趣和哲学理念。我们用诗作为文学的统称,把一种具有艺术气质的生活称为诗意的生活,而我们的先人对自然、对世界的理解又都带着一种诗化的眼光。怎样理解“诗”,钱钟书仍然通过文字学分析,从一粒沙里看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让我们根据钱钟书《管锥编》里的理解,看看这种魔术一样的研究是怎样完成的。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然是诗歌研究的起跑线。钱先生首先拿出了《关雎序》(《关雎》是《诗经》里的名篇,被誉为国风之首)里的一句话:“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之”是“到达”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诗歌,是情感抒发而形成的,一个人的情怀抱负藏在心里就是“志”,化做语言就是“诗”。对这样的解释,古人并不完全满意,运用文字学的知识,他们又进一步发现,“诗”和“志”、“之”都是相通的(古代的文字学研究认为,发音相似或字形相近的汉字往往起源相同,意思也是接近的),“志”到了哪里,“诗”就跟随到哪里,一个动词“之”字生动的刻画出心意飞扬,挥洒自如的诗人形象。诗歌是情感抒发时绽开的花朵,如果我们的理解到此而止,那么还是远离了中国诗的精髓。理解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下面跟着钱先生的思路,我们把“诗”字拆开来看,其中一部分是“寺”。《说文解字》里认为,“诗”既然以“寺”作为自己的形旁,读音又和“寺”接近,两个字应当是从同一个源头演化出来的。“寺”又有什么含义呢?古书里分析,“寺”和“司”、“治”、“持”相通,“司”是以法度来约束,“治”和“持”也都有约束、制止的意思。那么,“诗”也就应该有约束的含义。在古代,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荀子》里说:“诗者,中声之所止也”,就是说,诗歌,是心里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停止的地方。心里的声音怎么会停止呢?钱钟书解释道,就是控制自己的情感,让喜怒哀乐都能表现得有分寸,而不要像火山爆发那样毫不掩饰地喷涌而出。唐朝诗人陆龟蒙说:“诗者,持也,持其性情,使不暴去。”就是诗歌要约束人的性情,防止情感没有节制。大家也许会感到奇怪,诗歌明明是抒发感情的,怎么一味地讲起节制来了呢?其实,这正是中国诗的奥妙所在,也是理解中国人的性格,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关键。

还是从那首《关雎》说起吧。“关关啼叫的雎鸠啊,停在水中的小洲上。苗条美丽的姑娘啊,你是我理想的爱人。长短参差的荇菜啊,左采右采,苗条美丽的好姑娘啊,无论醒来还是梦中,都想和你在一起。不能在一起,我日夜思念你,幽思深长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这是一首唱给好姑娘的情歌。也是孔老夫子最欣赏的一首诗,为何它能如此打动老先生的心?因为,它符合孔子一直向往的理想美的境界。欢乐美好而不放荡,透着“求之不得”的淡淡忧愁而不过分悲伤。这就是中和之美,它没有西方诗歌那种暴风骤雨般的激情,情感表达像一杯清茶,看似平凡,却又蕴蓄着一种真挚深厚的情怀,余韵悠长,可以让人仔细回味。中和不仅是艺术上的追求,也是中国人向来推崇的处世原则和人格修养原则。孔子就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凡事都要做得恰当适度,不能走极端。《关雎》呈现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位翩翩君子的形象。

这首情歌恰好印证了古文字学对“诗”字的分析,也形象地阐明了中国艺术独有的情感魅力。这种冲淡而深厚的情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性格积淀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这一特征在东汉的《古诗十九首》里可以见到,在陶渊明的《饮酒》诗里可以见到,在杜甫写于战乱中的那些沉痛深情的诗歌里可以见到,在白居易《琵琶行》那“东舫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的感叹里也能见到,它是同时属于诗歌和人生的。钱钟书说:“长歌当哭,而歌非哭也”,哭是情感的天然发泄,而歌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在人生里令人悲痛欲绝或者喜形于色的事情,写进诗歌就成了意味深长、淡远含蓄的了。他又解释说,“发”而能“止”,“之”而能“持”,抒情和艺术手法是相通的,不只是宣泄快感,像西方人所嘲笑的“灵魂的便溺”,而是一纵一敛,一送一控,相反而相成,从这个意义上看,艺术高于人生,它是对现实情感的提炼和净化,正是在这种张弛相间中形成了艺术的节奏,形成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美。“温柔敦厚”又是中国人理想的人格境界,在此意义上,我们的先人一直努力追求一种艺术化的人生。

和而不同

尽管不偏不倚的中和美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平庸和单调却是艺术的敌人。“中和”并不是简单的缺少变化的“同”,而是各种丰富的情感糅杂形成的冲淡含蓄的审美境界。在整体的和谐中蕴藏着变化,变化中又体现着统一。钱钟书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谈论文学艺术的时候始终贯穿着“和而不同”、一与多彼此统一的思想。

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宴饮篇》里讲了一个故事:最初,世界上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男女两性结合在一起的中性人。天神宙斯把他们劈成两半,于是这两个半边的身子为了争取和对方结合在一起不断努力,所以世界就有了前进的永恒动力。故事虽然有点荒唐,却说明了一个真理,即差异和变化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这是一切事物都无法逃避的规律。

如果把事物比做一,那么,这个一中包含着无限的多。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曾参透过这个上帝创造世界的秘密。为了能让我们有更清晰的认识,钱先生在《管锥编》里把古希腊和古中国放在一起,显示了他广泛搜罗中外例证的眼界和中西贯通的学术视野。赫拉克利特(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和谐的……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部分,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低、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结合物既是整个的,又不是整个的,既是协调的,又不是协调的,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左传》里说,声音好比味道,有“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彼此配合而成,“清浊、大小、长短、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融合在一起,如果只有琴或瑟的一种声音,谁还愿意去听呢?古希腊的诗人还概括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争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善相争,一种是两恶相争,前者可以互补互利,后者则是互相残杀。钱先生解释说,两善相争与“和”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古人说:“和而不同”,“和”就是有差别的统一。

“和”用在文学创作中,可以表现为塑造人物性格的多样化。钱钟书对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就有很高的评价。《史记》里的项羽既爱护下属,善待士人,又嫉贤妒能,杀害过有功的大臣。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待人谦恭有礼的首领,品德高尚的才俊之士纷纷归附他;在另一些人眼里,他又成了只有匹夫之勇,不会任用人才,面目可憎的楚霸王。《史记》里描写道,项羽“见人恭敬慈爱”,与人说起话来推心置腹,别人生病了,他替人家伤心地流泪,还把自己的饭分给别人吃。可是,如果有谁立了战功,应当封爵授勋的时候,项羽又把官印拿在手里,反复把玩,舍不得交给人家。《史记》评价说他有妇道人家的慈善之心。但在《项羽本纪》里他又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残暴之徒。钱钟书分析道,各种矛盾性格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像双手执笔写字,一人的喉咙唱出两种不同的声音,然而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这种矛盾又是最合情理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印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善恶分明的,和现实生活画出一道鲜明的界限。而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对于欣赏作品还是看待生活都没有好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整体。那种漫画式的文学描写手法只能让我们远离真正的生活,无法领会艺术的精髓,而艺术的精髓恰恰在于那种含糊朦胧、让你心有感悟而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艺术的滋味。这种滋味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看似矛盾复杂,实际上又杂而不乱,统一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心灵世界;这是艺术高于生活的地方,越多越杂而越加统一,于整一中见出无限的丰富性,就越显出艺术的魅力。

清朝人刘熙载写过一本文学评论方面的书叫《艺概》,谈到对文学的看法,作者和前人颇有同感。前人曾说,不同的事物互相交织才产生花纹,又说,两个不同的事物彼此对峙,才有文产生,如果失去一个,就不能成文了(在文字学里,“文”和“纹”相通,“文”最初的意思就是鸟兽身体上的花纹)。写文章的人可曾考虑过文章是怎样写出的吗?刘熙载继续解释说,虽然大家都明白“物一无文”,事物没有差异就没有“文”的诞生,但更应当明白“物无一”也无文,统一是文章真正的主宰,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东西贯穿其中,各个有差异的部分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钱钟书认为,刘熙载提出“一”和“不一”相互辅助而写成文章,是十分精妙的道理。这与古希腊人所说的“一贯于万殊”正是一个意思。

同类推荐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世道

    世道

    这本书的文字,好看到一口气读完都不肯善罢甘休。这些围绕世道来书写的精短挂钩,为变幻莫测、虚实纷呈的世道,求证着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用以温暖和慰藉人心。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过林梢”“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花都开好了”等六辑,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书中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邪魅王爷混血妃

    邪魅王爷混血妃

    木小小是天才医生,父亲是发明家。暗中发明时光机,被木小小触动开关,穿越到历史架空的朝代。古灵精怪的她,要替在古代好友嫁给花心王爷~结果成亲当天,内王爷却在妓院鬼混。本想给新婚娘子来个下马威,没想到,这个“温柔安静贤惠”的宰相千金却将王府闹的鸡飞狗跳,鸡犬不宁,笑料百出……
  • 绝世兵王

    绝世兵王

    影子特工李越执行国家机密任务,却几乎惨遭全军覆没,逃亡过程中巧遇被人追杀灌了春药的白幽梦从异界穿越而来,两人随即在亚马逊丛林发生缠绵。一年半后,李越隐藏身份被派到京城大学进修,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蛛丝马迹得知那件事和京城四大家族之一的林家有莫大的关系,并且已经派出杀手追杀他。一一击退了这些杀手,李越慢慢的通过林家这条线索,来调查真正的幕后黑手。
  • 冠军拍档之谁与争锋

    冠军拍档之谁与争锋

    马拉多纳:“谁是足球史上最强?不知道你是指教练还是球员,或许布莱克和皓轩.刘其中一个可以回答你。”贝利:“我很喜欢皓轩.刘,真的,但在我们那个时代他还不是最强。”弗洛伦蒂诺·佩雷斯:“来皇马吧!皓轩.刘和布莱克只要来一个我就可以打造史上最强银河战舰。”弗格森:“皓轩.刘的天赋是我生平仅见。”温格:“如果08年我有皓轩.刘我已经拿到了三冠王。”C罗握拳:“下次我会教训这两个傲慢的家伙!”梅西神情沮丧:“刘实在是太强了。”穆里尼奥:“我想你们应该去听听刘和那个装模作样的人说的话,那么你们就知道我并不是最狂妄的那个。”
  • 金合欢爱人

    金合欢爱人

    《金合欢爱人》以长篇小说形式讲述了一代留学生学习、生活、感情的故事。以现实主义笔调,真实再现了他们在海外的种种现实遭遇。
  • 寻找人生的支撑点

    寻找人生的支撑点

    在决定投入某一项工作之前,先对这项工作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自己如何在这项工作中施展才干,预先有一个整体的目标,然后就为自己的选择孜孜不倦的努力吧,你所做的这一切,都会在你今后的生活中有所回报。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天赐世界

    天赐世界

    修炼之人乃是逆天而为,追求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窥探长生之谜;平凡之人乃是顺心而为,只求醉卧清泉侧,梦蝶月影时,寻找生活真谛。主人公身处神话般的世界,作为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他只想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地过完这一生,谁知一连串的事件和机缘巧合之下,他一步一步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偶然中存在必然,主人公在正义与邪恶,大家与个人,恩情与亲情,友情与爱情,承诺与原则之间不断选择。
  •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中许多篇章对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大有裨益。这是一套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孩子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悄悄地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者参照中学语文课本和教育部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精编了《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