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400000016

第16章 文学创作 (1)

章节提示:

本章主要谈谈钱钟书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观点,包括比喻和通感、创作过程中心、手、物的关系以及炼字问题等几个方面。

从观察事物到艺术形象构思再到落笔成文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钱钟书驳斥了那种认为只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就能写出好文章的观点。他指出从构思到动笔写作是一个由心到物的过程,两者互相依赖,彼此融合。头脑中的构思已经包含了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时也已经是“意在笔先”。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多练笔,由手熟达到心巧。

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因为比喻最充分地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而文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产物。古诗文中有一种含蓄委婉的比喻方法叫做曲喻。曲喻是指两个物体只要有一点相似就可以拿来做比,读者要发挥想像力,从这个相似点上引申开去,好像要穿过曲径通幽的小路,才能领会到比喻的妙处。比喻的二柄多边是指一个比喻可以同时表示两种完全相反的意思,而且任何事物都有多种性能和作用,人的着眼点不同,可以从同一个事物中撷取符合自己意图的一面用做比喻。

通感是指文学描写中人的五官感觉可以互相贯通。钱钟书以古诗文中大量的例子说明视觉、触觉和听觉经常互相转移,掌握了通感的方法,可以创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诗文来。

写作不能局限在技巧上,但也不能离开文字锤炼。钱钟书指出炼字应当首先从诗文的整体着眼,选择最妥帖、最恰当的字,不能追求奇险,同时还要注重整体的美感。炼字还应当建立在多读书多穷理的基础上。古诗文中有很多炼字的佳句,钱钟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得心应手的关键——创作三部曲

文学创作从观察外物开始,然后由作者构思出艺术形象和意境,再通过运用一定的技巧写成文章。从构思到写成作品是一个由心到物的过程,两者互相依赖,彼此融合,纸上的草稿不是全由手做出的,它离不开心的作用。胸中的位置安排、删削增改也需要技巧,就像是纸上的文字笔墨。因此写好文章需要经常练笔,由手熟达到心巧。

文学创作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首先是要观察外物,其次由作者构思出主题、结构和意境,最后下笔表达,写成文章。心、手、物任何一个环节的漏洞都影响一篇好作品的诞生。古人早就体会到创作的艰辛,陆机在他的文学理论名著《文赋》里就道出了这种缠绕世世代代文人墨客的苦恼。他说创作时常常担心“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就是担心构思不能抓住事物的微妙传神之处,文字又不能淋漓尽致地传达作者的心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从古至今为了得到绝妙好词而殚竭心力的大有人在。但是,掌握了创作方法后的苦心经营和钻牛角尖儿的“苦吟”是两回事,前者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后者却只是玩弄文字游戏,或者成为别人的笑柄。

有的人把文学创作当做一种神秘的活动,以为非得有特异功能的人才能写作。有的人却以为写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掌握了创作技巧,就仿佛有了绣鸳鸯的金针,有了72变的口诀咒语,人人都能成作家。钱钟书认为后一种人最多只能成为“诗窖子”和“画匠”,就是写诗多而不精,会画画却永远成不了名家的人。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必须把握好心和物,构思和传达的关系,它们的界限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互相包容,除了情感之外,构思一首诗的意境时心里会徘徊着一些诗句,正像音乐家创作乐曲时头脑里出现的是音乐,而画家构思一幅画时,心里浮现的是颜色的搭配。可以说,写作技巧从构思时就已经开始了。而落笔成文也不是掌握了一点平仄压韵、起承转合的方法就能实现的,这些规律必须结合精心营构的意境加以运用,情感的贴切表达和字句的锤炼同时进行,经过这种琢磨的过程,才能得到清晰的情感表现和优美传神的文字形式。因此,钱钟书认为那些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就直抒胸臆,好比把感情一股脑儿塞进一个框子里的人是成不了大家的,只能永远停留在匠人的地位上。

钱钟书认为大凡艺术创作都是“执心物两端而用厥中”。心,是从观察物像到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形象是经过作家的情感思想变形后的物像,既遵守自然事物固有的规律,又体现着作家特有的情感规律。艺术形象用文辞表达出来是一个由心到物的过程。物,可以理解为创作技巧以及各种必需的物质条件,比如写诗的笔墨,叙事的方法,各类文章的创作规律等都属于物的范围。创作就是要在心灵思想的活动和手笔的活动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钱钟书说,在寻找这个结合点的过程中会出现三种情况,心恰恰顺应了物的规律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心和物有不相符合之处时可以尽量用自己的想法改造物性,当物的规律实在无法违背时,只好放弃自己的心意以顺应它了。从心灵构思到动笔写作再到文章成形,三个阶段缺一不可。

作为思维活动的情感构思固然重要,运用物质材料和创作技巧表达心意的物化过程同样不能缺少,因为两者是互相依赖的。钱钟书说,大家之所以能“得心应手”,正是因为先做到了“得手应心”。创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实践,经过日积月累的磨练,手熟可以化为心巧。只依靠技巧成不了大家,但不等于说大家不需要技巧。钱钟书引《吕氏春秋》里的故事,一个人心情悲痛,于是击磐发出忧伤的声音,磐石通过击打技巧和心灵相应。《庄子》里的木匠轮扁做车轮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因为木材的纹理、用刀斧的方法和心中的蓝图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轮扁整天躺在床上梦想着要做出精致的轮子,他能成功吗?高明的技法、清晰而完美的构思、蓝图是生来就有的吗?这些故事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唐朝诗人王勃作诗的时候,先磨上几升墨,然后就拉过被子蒙头躺倒,过一会儿,突然跳起来奋笔疾书,不用标点,被人们称做“腹稿”。宋朝的画家文与可画竹时,能做到“胸有成竹”。钱钟书说,纸上的草稿也不是全由手做出的,胸中的草稿难道完全是心里的幻影吗?胸中的位置安排、删削增改,也就是纸上的文字笔墨,即使只浮现在脑海里,也不能废除技巧,超越具体形象。

钱钟书引用朱熹的话说,身心内外本来是没有间隔的。我们看不到人心的样子,但是语言行动等一切表现于外的东西都是心的运用。因此,艺术创作就要克服心和物之间的隔阂。钱钟书又引用了西方的例子。英国18世纪戏剧家加里克演技高超,有人称赞他表演起来全身上下都是灵性。自己和角色合而为一。刚开始写作时可能会手不应心,心里想好的形象意境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经过长期的写作实践,做到心里想什么,笔就能如实地表达什么,最后做到心和手完全一致,心的灵巧完全表现在手上,完全忘记了外物的存在,像疱丁解牛那样好像进入了无物之境,像文与可画竹那样好像自己也变成了一棵竹子。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就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飘起来的思绪——比喻

钱钟书说过,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因为比喻最充分地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而文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形象思维的产物。我国的古诗文中存在着丰富的比喻,钱钟书对它们的具体方法进行分类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曲喻、比喻的二柄多边等比喻类型。

曲喻

曲喻是钱钟书一个创造性的说法。以前我们都说明喻、暗喻、借喻、转喻等等,从来没有人说过曲喻。曲喻是一种委婉含蓄的比喻方法,只要两个物体有一点相似之处,就可以拿来比较,但是读者需要发挥想像力将这种相似引申开去,因为作者的真正意思不仅停留在语言表面,好像曲径通幽的小路,转几个弯才能发现其中的妙处。曲喻更形象地把比喻的特征一下子给揭示出来了。比如我们说其他的比喻方式,在我们的想像中都是用一个东西直接地指向另一个东西,可是曲喻就不是这样,它告诉你比喻要转几个弯儿,就好像到了苏州园林,曲曲折折,才能看出它的妙处。

钱钟书以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歌为例说明曲喻的特点。李贺是中唐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里有很多奇怪的比喻,一般诗人很难想到,这就使他的诗歌充满了超现实的神秘感。比如他的《天上谣》中说:“天河夜转飘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流云怎么可能发出水的声音呢?而诗人的想像力就是跳跃翻转,先是看到了云彩漂浮不定好像流动的河水,然后又由流水好像听到了潺潺的水声,进一步推论,云彩也能像流水一样汩汩作响了。再如《秦王饮酒》里的“曦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曦和是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每天驾车从东方的扶桑树里出来,把太阳送上天空。诗人先从太阳的明亮想到玻璃,玻璃敲起来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太阳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一块巨大闪光的玻璃,被威武的太阳神用手指一敲,也能发出悦耳的歌唱。这个比喻仿佛让我们看到一幅悬挂在天空中的神奇图画。“劫”是佛家用语中时间里的轮回,“平”则是空间里发生的事,既然“劫”能有灰,那么时间就像空间一样可以扫平,以曲喻沟通时空。

用曲喻描写气势磅礴的景象可以让想像力飞腾起来,写日常事物用曲喻可以描画得细致贴切,让熟悉的东西增添一分新鲜感。比如《咏怀》里的“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这两句写的是司马相如看卓文君弹琴时的样子,形容夫妻二人和睦悠闲的生活。鬓发和鬓影形影不离,春风吹动,发丝飘拂,影子也随之微微移动。鬓发和鬓影一虚一实,用一个“影”字增加了朦胧的视觉效果,而且虚幻的影子在感觉上比头发更柔软轻盈,更加衬托出卓文君的美丽和司马相如在春风和煦中悠然惬意的心境。

同类推荐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我与贫困生

    我与贫困生

    书中共写了五十九个贫困生,和被资助的贫困生及各家长、同事的来往书信二百三十三封文件。张世贤是个正厅级退休官员,他有优厚的待遇,有不错的居室,有贤惠的妻子,有自强自立的子女,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而他却恰恰相反,白天,骑上一辆“侯宝林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挎上一个大提包,里面装上自己写的书、正在读的书、笔记本、一把笔、还有瓜籽、干馍片和药瓶……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幻瞳

    幻瞳

    本书是一本个人文集,包括散文、故事、小说多种体裁。是一位青春少女写给千万同龄人的青春体验。包括人物篇、动物篇、感悟篇、幻想篇等几个部分。作者的神妙之笔让人从字里行间里体味文字的魅力,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青年人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
热门推荐
  • 佛说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佛说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恋上魔族公主..

    恋上魔族公主..

    她是魔族的公主,魔王最宠的女儿,拥有万千宠爱,一双紫眸魅惑世间。看似纯良的小脸,实际邪恶因子爆棚一肚子坏水没出发泄,正好谁敢惹她,她就拿谁先开刀。惹她的人,不用强大的势力,她一根手指就能玩死你。近乎无敌的存在,却遭遇最大的克星。某帅锅还没意识到某个小甜心见了他,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每天都不忘逗她一下,正所谓一天不逗憋的慌。某女无语,这男的也太越线了,又是亲嘴,又是拉手…行!行!别忘下想了。“老婆,你昨晚都去哪儿呢?”笑得跟个狐狸似的看着她“没没去哪啊。”双眼微眯,大手一拦把某女揽入怀中“老婆,我不得不说,如果你再不乖,就只能让我们的孩子来管住”。
  • 明末乱世行

    明末乱世行

    太祖起于微末,战于四方。救万民于水火,挽民族于天倾。开不世之皇朝,威名远胜于四方。功超秦皇,远胜汉唐。然与人同善同德,与诸公终身同心,大仁,大德,大智,大勇于一身,实乃千古一帝也。——《大汉帝国太祖实录序》他们把我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也没那么好,只是个穿越众而已。
  • 大庄严论经

    大庄严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梦芳华如轻尘

    一梦芳华如轻尘

    寻一缕琴音,踏一步江湖,惹一身尘埃。把酒临风听,叹一句尘缘未尽。蔺华如一脸伪装的清醒,是谁道不尽的魂牵梦萦?而墨轻尘模糊的身影,又是谁此生不期而遇的殇景?江湖浪滔滔,可否放下一切,与我共看这浮生种种?你看,夜魅花开了,再陪我一程吧,让我不至于太过遗憾。纷乱江湖,看红尘过客如何谱出一段盛世繁华。
  • 五世为媒

    五世为媒

    那一年,初夏时分,莲花正盛,一眼,便是万年。“我愿替她受五世轮回之苦,只为护她一世的周全。”他为她毅然决然地跳下了轮回,却不知在他跳下的那一刻,她与佛祖定下了赌注,也亦生死相随,其实,即使五世不能与你相守也没有关系,因为遇见你就已经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了。这是一个关于五世的记忆的故事,我愿以五世为媒,许你生生世世。
  • 三只与四叶草的偶遇

    三只与四叶草的偶遇

    一天,三小只(tfboys)正在打闹,遇到了三位闺蜜,她们分别是夏家,宁家,和张家的千金,并且她们分别喜欢二源,千千,和小凯,她们很惊讶,并索要三小只签名,她们玩了一整天,而且坦白了她们心里爱的偶像是谁,说的时候她们各自的脸都红了,再见时,他们都分别对她们有好感……
  • 艺增篇

    艺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叶草物语

    四叶草物语

    四叶草的梦想,和三小只在一起,作者是学生党,会更的慢,希望大家理解
  •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

    《中国书法全集1》主要内容分为“汉字文化”、“书法与篆刻”两个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