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300000028

第28章 听南怀瑾讲禅宗 (2)

南怀瑾先生指出,“理入”并不离于大小乘佛经所有的教理,由于圆融通达所有“了义教”的教理,深信一切众生本自具足同一真性,只因客尘烦恼的障碍,所以不能明显地自证自了。如果能够舍除妄想而归真返璞,凝定在内外隔绝“心如墙壁”的“壁观”境界上,由此坚定不变,更不依文解义,妄生枝节,但自与“了义”的教理冥相符契,住于寂然无为之境,由此而契悟宗旨,便是真正的“理入”法门。换言之,达摩大师原始所传的禅,是不离以禅定为入门方法的禅。但禅定包括四禅八定,也只是求证教理,而进入佛法心要的一种必经的方法而已。如“壁观”之类的禅定最多只能算是小乘“禅观”的极果,而不能认为禅定便是禅宗的宗旨。同时如“壁观”一样在禅定的境界上,没有向上一悟而证入宗旨的,更不是达摩禅的用心了。

何谓行入?“行”相对于“理”,不仅指修行,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行入”是要人通过“四行”的修行表现来达到觉悟解脱。所谓“四行”,就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南怀瑾先生认为,达摩祖师以“四行”概括大小乘佛学经论的要义,不但为中国禅宗精义所在,也是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融会为一的精神所系。

报冤行

昙琳在《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的序记中有言:

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所谓“报冤行”,即是逢苦不忧,重点是如何对待苦的感受。报不是报复,而是如何对待。菩提达摩告诉我们要秉持佛教忍辱、忍让、包容、化解的精神以待人待物,不要针锋相对。佛教认为,今生苦恼的原因,皆为过去恶业所造。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人这一生来到这个世间,本就是来偿还欠债,报答所有与自己有关之人的冤缘的。每个人赤条条地来到人世,本来就一无所有。长大成人,吃穿住用,所有一切都是众生、国家、父母、师友们给予的恩惠。所以只有“我”负别人,别人并无负“我”之处。因此不应当怨天尤人,而应“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有了这种认识,便能“与理相应,体冤进道”,尽己之所有,尽己之所能,贡献给世界的人们,以报谢他们的恩惠,还清多生累劫自有生命以来的旧债。

佛教的思想以人为本,是对个人身心性命的修养。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个人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社会自然就会安定团结,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和谐,社会风气也会逐步地有所改善。所以佛教的一切精神是重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报冤行看似消极,实际上最为积极,可以用它来化解人我是非的矛盾。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种济世利物的精神不但与孔子的“忠恕之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入世之教互相吻合,且同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效法天道自然的观念,以及“以德报怨”的精神也是相通的。

随缘行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昙琳序记)

“随缘行”的重点是指如何对待乐受。我们常说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有随顺的意思。缘有逆缘、顺缘两种,这两种缘我们都须随顺。随顺着不好的因缘要如何?“报冤行”即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而如果是很好的顺境、善缘,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南怀瑾先生说,佛学要旨,标出世间一切人、事都是“因缘”聚散无常的变化现象。“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此中本来无我、无人,也无一仍不变之物的存在。因此对苦乐、顺逆、荣辱等境,皆视为等同如梦如幻的变现,而了无实义可得。后世禅师们所谓的“放下”、“不执着”、“随缘销旧业,不必造新殃”,也便由这种要旨的扼要归纳而来。既然一切是因缘所生,众生也“缘业所转”(依前世业因轮回),没有独立不变的主体(无我)。生活中的苦乐是由内外缘分决定的,如若碰到荣誉顺心之事,应想到“是我过去宿因所感”,缘分一尽便化为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观念便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更深一层的精义。它与《易经系辞传》所谓“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居易以俟命”,以及老子的“少私寡欲”法天之道,孔子的“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吾如浮云”等教诫,完全吻合。

无所求行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昙琳序记)

南怀瑾先生指出,无所求行是大乘佛法心超尘累、离群出世的精义。凡是人,处世都有所求。有了所求,就有所欲。智者体悟真理,“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想到久居三界,有身有求皆苦。达到此种认识,便会息灭贪求之心,“真为道行”。

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人称陈抟老祖。传说宋太祖知道陈抟是个神仙后,立即征召他到皇宫里去,要供养他。宋太祖对陈抟百般尊敬,给他高层豪宅住,还派专人伺候他。到了晚上,更送美女陪伴他,这种待遇对一般人来讲,可以说是人间天堂。但是陈抟却不这么想,虽然他是个仙人,他也明白“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所以,第二天就悄悄地离开了皇宫,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写得非常微妙,他说:

雪如肌肤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

处士不行巫峡梦,有烦神女下凡台。

修仙也好,学佛也罢,要想成就智慧,名利财色都得看破、放下,那就非修“无所求行”不可。

无为之理、菩提之理、涅槃之理、真如之理、解脱之理和世间人所贪爱的都是相反的,世间人贪求名利,修行人不但不贪求名利,而且还要修法布施、财布施、无畏施,这就是理将俗反。看破、放下的安住于无为法上,就与理相应了。

南怀瑾先生指出,真正诚心学佛修禅的人,必有一基本的人生观,认为尽其所能,都是为了偿还宿世的业债,而酬谢现有世间的一切。因此,立身处世在现有的世间,只是随缘度日以销旧业,而无所求了。这同老子的“道法自然”以及“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乃至孔子所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都是本着同一精神,只是不同立场的说法。

称法行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二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昙琳序记)

南怀瑾先生指出,“称法行”归纳性的包括大小乘佛法全部行止的要义。主要的精神在于了解人空、法空之理,而得大智慧解脱道果以后,仍须以利世济物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能认识此理,就应当按照大乘佛法生活、修行、教化众生。具体来说就是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所谓般若,重要是对空义和中道的体认,并提出,虽修六度,但又要做到无心,不执着行相——“不取相”、“无所行”。

“法”即为“性净之理”。性者空也,我们的本心本性,不但要空,还要净,净就是清净,心里面没有贪、嗔、疑、邪、见,才叫清净。比如师父在说法,听者这一念心是有,是无?这一念心是空相,说它是空,它能听能想,里面又能产生种种智能,知道一些技能,在真空中能生妙有,所以不能说它是空;真空当中有贪心、嗔心、慢心就不是清净,所以性当中不但要空,还要明、净,才叫“性净”。在修行当中,从外面种种的加行、戒行等事情上去做;到达最后持戒没有戒相可得,修行没有能所可修,做了功德也修无相功德,这样的由事到理就是无为法。

以上四行即是达摩禅的“正行”,也是真正学佛、学禅的“正行”。四行中的“理”、“道”、“法”、“性净之理”与“理入”的“理”、“真性”大体是一个意思,就是大乘般若理论所说的毕竟空、诸法实相、中道、真如、法性等,也是佛性学说中的自性、自心、心性、佛心、佛性。达摩禅虽不重经论,而所说之理仍与经论暗合,不失为觉人度世的方便法门,此亦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达摩初来中国,人家问他来做什么,他说:“我来中国只为觅个不受惑人。”这亦是警惕世人要不执境界,不为境界所惑,同时亦不偏执在文字语言中寻求佛法,真正的佛法往往在文字语言之外,但这并非说一切经典语文都是无用的,或“三藏十二部经皆是拭不净故纸”,不过是禅师们在大机大用中的方便作略罢了。

◎维摩禅傅大士

修菩萨行者,终其一生的作为,无一而不在苦行中。佛说以苦为师,苦行也就是功德之本。其然乎?其不然乎?

——《禅话》

傅大士,佛教轮藏之祖,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又称善慧大士,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为中国维摩禅祖师、义乌双林寺始祖,也是方山定林寺名士之一,曾于定林寺以轮藏弘法,广利百姓。

六朝时期国家南北分裂,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过着生死无常的噩梦般的生活,于是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学说就在各地盛行起来,连皇帝也信奉佛教。傅大士就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

傅大士于南齐明帝建武四年(497)五月八日,出生在浙江义乌县城。他的父亲叫傅宣慈,母亲姓王。他十六岁娶妻,名叫留妙光。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普建,一个叫普成。傅大士小时候不好读书,常与人一齐钓鱼,得鱼之后又将鱼沉入水中,并说:“去者适,止者留。”别人都笑他愚痴。

传说傅大士二十四岁时,与一外国出家人嵩头陀相遇,头陀对他说:“我和你过去在毗婆尸佛(在释迦牟尼佛前六佛之首,即是过去劫中的第一尊佛)前同有誓愿,现而今在兜率宫中,你我的衣钵还在,你何时回头啊?”又叫他到水边看看自己的影子,到了水边一看,见自己圆光宝盖,就悟前因。他带头陀回家请问修道之所,头陀指着松山山顶说:“此可矣!”从此,傅翕就在那里结茅修行,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山顶有黄云盘旋不散,因此便叫它为黄云山。

南怀瑾先生认为,傅大士因受嵩山陀之教,临水照影而顿悟前缘,这与“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同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门作略。但傅大士悟到前缘之后,便发大乘愿行,不走避世出家的高蹈路线,所以他说出“炉沟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多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的话。以后傅大士的作为,都依此愿而行,这话也是参禅学佛的精要所在。

傅大士平日种植蔬果,有人来盗取时,他反将蔬果盛好放于篮中给人;白天耕作,晚上对妻子说法,这样过了七个年头。一天,当他静坐时,见到释迦、金栗、定光三位佛自东方来,放大光明;后又见金光自天而下,照触于身。这之后,他身现金色,并有异香,同时空中有人说:“成道之日,当代释迦坐道场。”他的神异境界,令四众闻风而至,不断向他请法。地方上的郡守以为他妖言惑众,把他囚禁起来。没想到他在狱中不吃不喝,却一切如常。这使人更加钦佩,他也因此被释放。回去后,傅大士更精进修行。

南怀瑾先生指出,历来从事教化的圣贤事业,都会遭逢无妄之灾的苦难,这几乎成为天经地义的事。以六朝时代初期的祖师们为例,志公与傅大士都遭受过牢狱之灾;达摩大师遭人毒药的谋害;二祖神光受刑被戮。如果是不明因果、因缘的至理,不识偿业了债的至诚,谁能堪此。所以《宝王三昧论》说:“修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世出世间,同此一例。以此视苏格拉底、耶酥等的遭遇,也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太清二年(548),发生侯景之乱。侯景专门烧杀掳掠,他遣军攻浙东,鼓励诸将“破栅平城,尽屠毋赦”,江南赤地千里,白骨成堆。这一年,傅大士再次捐舍田园产业以设会。但是他的资产有限,光施财不解决问题,他就考虑用“法施”来感动上天和众生。先是持不食上斋,接着准备自焚烧身,为众生赎罪,并以此表示对罪恶行径的抗议。

同类推荐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本书以生动诙谐的文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共分四辑:《人心不古,巫风日下》--巫术片,皇上你爹贵姓--宗教与社会篇,《人鬼情未了》——鬼怪篇和《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神仙篇。作者认为,隐藏在正统宗教之下的日常民间信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书中附有100多幅插图,形象的展示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热门推荐
  • 逆天魔后:废材四小姐

    逆天魔后:废材四小姐

    她是现代的豪门千金,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逆天身份,她是丞相府的废物四小姐,被强行挂上不祥之人的命运被迫搬离相府。他是闻名大陆的紫宸国七王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在次睁眼,她变成了她呆在郊外的宅院。在次归来,凤眸凝励,带着一股藐视天下苍生的气势,华丽转身…面对众人的挑衅,她唇角微勾:游戏要慢慢玩才有意思,一下死了岂不是失了游戏本该有的乐趣。
  • 源终

    源终

    一切起于源大陆,也应该结束在那里,我们也应该回到自己来的地方,然后死去。
  • 妖族世界

    妖族世界

    从混沌中降临时,尚晋名动莽荒。
  • 此女待瘦

    此女待瘦

    这是一个卖假货的淘宝胖妞跟一个爱差评的面瘫BOSS宿命的爱情,也是一个话唠女逐步走向幸福,代表月亮消灭众渣男的故事,还是一个助理跟自家老板侦查与反侦查、折磨与反折磨的血泪史……
  • 腹黑傻妻:邪尊大人请入瓮

    腹黑傻妻:邪尊大人请入瓮

    她,最优秀的特工,因执行任务而死;她,战神府的傻女,被寄养在雨花城白家。,受尽欺凌、受尽折磨。当她变成她,再睁眼时,锋芒毕露,惊才艳绝,世间万物皆为她臣服!他,神秘莫测的邪尊,身份无数,行踪诡异,却独宠她入骨:“只要你心上有我,举世皆敌又如何!”前有护国战神祖父撑腰,后有邪尊大人护驾,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颤抖吧,渣渣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沙捞越战事

    沙捞越战事

    二战时期的沙捞越是日本军队的占领区域,那里活动着英军136部队、华人红色抗日游击队和土著猎头依班人部落等复杂力量。加拿大华裔周天化,本想参加对德作战却因偶然因素被编入英军,参加了东南亚的对日作战。一降落便被日军意外俘虏,顺利当上了双面间谍,在错综复杂的丛林战争中,周天化演绎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 傲剑鸣天

    傲剑鸣天

    剑有不平而鸣一个翩翩公子如何成长为剑道扛鼎又如何为天下剑道者向苍天鸣一声不平,开一扇门
  • 《机甲战兽HD》

    《机甲战兽HD》

    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李浩明,赵龙,孙有为,话梅四人意外的发现了一个阴谋,能打破这个阴谋的,只有四人的武装战斗龙兽才能与之抗衡,为了使人类免遭厄运,四人便于此踏上了征途。
  • 霸道拽男:就是很爱你

    霸道拽男:就是很爱你

    十七岁的宛忆深遇见了生命里抹不去的两个男人,一个伤她入骨,一个她伤的入骨。不过风水这种东西轮流转,拽来拽去,谁是胜者还是未知数……“宛忆深,你智商平时都垫的增高垫么?这么直白的话都听不出来?”某女抬头,很是无辜:“什么!”“唔…”热吻过后,他低声喃呢道:“我爱你。”…多年后,一个别墅里,高冷男人身边做了一个小孩揪着他的裤腿:“爸爸,你看的是谁,胡子都白了。”他凝视着荧屏里的人,满目温和的说:“那是汪涵。”以前你说希望和爱的人坐一起看到汪涵胡子白了的模样,现在,我在看,而你在哪?qq:3213563724
  • 紫环戒

    紫环戒

    他,任百花无数,我只摘一朵;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任群芳百艳,我只在乎你他说我想牵你的手,从心动,到古稀他,爱若是你给的天灾,我注定要被害她、和她??????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微微笑颜我许你当歌纵马,四海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