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300000026

第26章 听南怀瑾讲佛典 (8)

当年在释迦牟尼佛要圆寂时,声闻弟子们表现了极大的哀恸。佛陀责问他们是不是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和怖畏,或是因为凡夫情操犹未克服,才会如此伤痛。弟子们回答:“佛陀圆寂以后,应以谁为师呢?”释迦佛说:“以戒为师。”由此,传戒也就等于是传佛陀的规矩和教训,只有先守着这些规矩和教训,才能学佛。

一般地说,戒也是律,指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佛教戒规,但律和戒也有区别,单言律是指专为出家比丘、比丘尼制订的禁戒,是所谓能制伏诸恶的,在家佛教信徒不得闻知。戒学作为佛教徒的道德实践和生活准则,其根本要求是止恶从善。

南怀瑾先生指出,守戒等于保护自己的色身,使身心两方面永远充实圆满,没有缺点、漏洞。《大智度论》比喻受戒犹如乘坐一个空气袋渡海到彼岸,这个空气袋不能有一点缺漏,若一点点的破洞,水就会灌进来而沉没下去,到不了彼岸。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同时也点出了修行的功夫和道理。一个修行人犯戒后,身心漏失,精气神不充沛,永远到不了彼岸。所以药师佛愿一切众生在他的法门中修行,毫无缺漏。

所有佛法的戒律有一统称,叫“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一切善法戒和饶益一切有情戒。一般人学佛受三皈五戒,乃至受八关斋戒或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等,这些在戒律上属于“别解脱戒”,是特别的戒。别解脱戒是只求解脱这个世间,没有求成就这个世间。

何谓“摄一切善法戒”?简单明了地说,即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八个字。“诸恶莫作”是摄律仪戒,“众善奉行”是摄一切善法戒。南怀瑾先生强调,这两句话是佛学的重点,也是中国文化的重点。南怀瑾先生以一则禅宗故事来说明这一问题。

在唐代,有一位连法名也不用的禅师,在山间的一棵大树上造了一顶鸟窝似的篷子,自己住在草篷子里,人称“鸟窠禅师”。在杭州的白居易听说有这样一位人物便前去参访。白居易见禅师住在树上,十分惊讶地说:“师父啊!下面是万丈悬崖,你住在这里多危险啊!”鸟窠禅师说:“我一点也不危险,我看你才危险!”白居易好生奇怪,说:“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以今天的眼光看,白居易当时的职位比省主席还大,哪会有什么危险。鸟窠禅师说了两句话:“薪火相交,识性不停。”

南怀瑾先生指出,鸟窠禅师的这两句话不单指白居易一人,其实人人都如此。心中妄想如同一把火一般在煎,心中的思想、情绪、业力无时无刻不在运转,停不下来。白居易到底是修养高,即刻跪拜皈依了鸟窠禅师,并问师父怎样修行,请求传法。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是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话。鸟窠禅师说:“三岁孩子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道理人人懂,却少有人能做到。如果做到了即是“摄一切善法戒”。摄一切法戒是行一切功德,然而功德成就还不够,必须饶益一切众生行菩萨戒,亦即成就他人的戒。自私的贪心是一切恶行的根源,戒律必须以根断私心、贪心为根本,并且相应地提出“摄众生戒”,即是“饶益有情戒”,以教化济度众生。南怀瑾先生指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非发愿饶益一切有情不可。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首先发愿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

喜见尊者,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药王菩萨的前身。《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讲了喜见转世成药王菩萨的故事。

色究竟天国是凡圣共处的世界,居民中一般天人和菩萨都有。这里住的菩萨,主要的任务是完成成佛过程中的报身修行。佛的色身(有形有相的身体)分报身和化身两种,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化身分殊胜化身和一般化身。报身是经过福慧双修后得到的福报,是一切化身产生的源泉,只有登地见道以上菩萨才能看见。

喜见在色究竟天的时候,听说以前曾经有过一位特别爱好修习苦行的公民,名字叫一切众生喜见。当时,他的老师是日月净明德佛。在老师门下,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他终于修成了一切色身三昧的功夫,成了菩萨。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得到这种三昧后,很喜欢用这种功夫表达他对老师日月净明德佛的无比敬意。所以他时时禅定进入三昧中,用三昧境中变化所得的各种光团、光圈、光环来供养佛陀。

这项工作他做了很久。有一天,他忽然生起了深深的感慨,觉得众人在色界中拥有如此美妙的身躯又有何用呢?尽管大家的寿命不算短,死亡来的时候,照样谁都无法避免,都得活活愁死。既然佛陀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何不舍去这具必然要朽坏的能量团,供养佛陀,为自己、也为其它人求一个能永远逃出死亡与愁苦的生命之道呢?

于是,他往来于天界、欲界各个时空,寻找和摄取各种各样的能量与物质,将自己的身体表面变化出能量反应、燃烧的一层。而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进入禅定,从自身发起三昧真火——它身体的基本粒子反应开始了,熊熊的、绚烂无比的光明照耀了无数的星系和世界。

日月净明德佛为他的行动和诚心而深深感动。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定中能量反应,从点火到他命终,整整过了天寿一千两百岁。而周围其它天神正常的死亡,前后只有五天时间,就会愁苦而死。

命终以后的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又一次出生到色界。因为这里所有的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前生。所以,不久他就来到日月净明德佛跟前,接着受教育,再修行。

有一天,日月净明德佛在世上教化的工作已经结束,他老人家就涅槃了。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把老师的能量舍利收集起来,为每一个舍利变化成一座光的宝塔。他深深地感慨人生无常、聚散无定。于是他再一次收集各个时空最好的能量和物质,而后再次入定,发起三昧真火,让躯体进行能量反应来供养老师日月净明德佛。

所有宇宙中的佛陀都诚挚地赞叹他。

因为前一次燃身供佛的功德,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此次的身体质量更好,远胜上一世。所以,这一次他供佛,在定中躯体放光整整天寿七万两千年。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命终以后,转世出生在其它宇宙,做了药王菩萨,并在遥远的东方琉璃世界成了佛,名号即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人类痛苦和不幸的根源源于人的自私。想到幸福,人们有时以为就是向社会和别人索取。而从喜见菩萨转生药王菩萨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真正幸福在于奉献自己,做利益社会和大众的事业。在佛的诸多本生故事中,都可以看到佛在因地里修行多是修福德,做无数的善行,积累无数的福智资粮才成佛的。所以学佛就是学佛的这些行为,多做利益众生、成就众生的事,从而像佛陀一样有一个清净的慈悲心;而且人类社会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幸福和安乐,这是世界得到和平和发展的不二法门,也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得到真正发展,并且能真正享受到这种文化与物质丰富的一条途径。

同类推荐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妖魔师

    妖魔师

    妖魔策中封天煞三十六妖,地煞七十二魔,当陈语风好心之举获得后,他的人生从此发生改变。我是妖魔师,男妖男魔一律封印,至于女妖女魔嘛!咳咳!你们千万不要诱惑我!我会走火的!
  • 倩女幽魂之都市道道道

    倩女幽魂之都市道道道

    !额!不写了简介!!!!!!!!!!!!!!!!!!!!!!!!
  • 棺神

    棺神

    习万古邪法与天斗与地争与惊世奇才争艳与上古大帝争霸与道祖法尊斗法与万千神魔为敌当这些人一一找上官木的时候官木微微一笑:“各位道友,我有良棺一口,进来小叙如何?”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星途路

    星途路

    乱世星空百族卧,攀顶长啸望下凡。浩瀚广阔的域外星空,亿族争霸,群雄逐鹿。逆境中生死徘徊,争益夺宝。强其自身方能在乱世中寻一丝活路。血泪与汗水陪简凡逐渐登顶。这路上是否布满荆棘?是否有千古流传的爱情?是否有刎颈之交的热血兄弟。请拭目以待。坐看简凡在群星中崛起,在群雄中出头!山伯新书《摸爬滚打修仙行》敬请饱读!
  • 给同样平凡不平胸的你

    给同样平凡不平胸的你

    不知疲倦地走着,抬起头再看看前方,寥寥的,全是空寂。而过去的那片海和天,早已忘了遗落在何处。
  • 双重面

    双重面

    讲述身为间谍混在一帮从小就认识的朋友中的花野翾,她该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呢?她的选择,是逃避,还是面对?面对自己的伙伴,她该如何下手,是杀了他们,还是杀了自己?
  • 清末大学霸

    清末大学霸

    学渣拿到考卷,被扣分了,大骂老师太狠,但是没人理。学霸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了N久找不出错,又找来几个学霸一起为答案的正确性争得面红耳赤。学神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到老师,老师马上改正参考答案。大学霸兼学神沈浩,穿越到了1895年的美国,发现这里排华比较严重,少的东西有点多…PS:本书已签约~书友们放心收藏啦~~
  • 陨剑体

    陨剑体

    越是得不到的,心里总是想要得到,人,就是这样。林锋,天生的天才,天才总是受尽蹉跎,人的心就是这样,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心中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为什么不是我?这是一个比较老套的故事,耐心看下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第一本书,我是木莫。
  •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身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