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300000024

第24章 听南怀瑾讲佛典 (6)

“成佛的法华,开智的楞严”。《楞严经》自宋而后,盛行于禅、教之间。明末高僧智旭《阅藏知津》中称:“此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实际上,更多的佛教学者是将其作为佛教教观的总纲看待的。《楞严经》译出后,中国佛教诸宗,如禅宗、天台、华严、净土等,都十分重视,纷纷从中吸取营养,强化了其理论基础。《楞严经》有关观世音菩萨的说法,在中国佛教信众之中,影响则更为深远。

一般而言,印度大乘佛学有四系经典,即般若中观学、瑜伽唯识学、如来藏系以及密教经典。而《楞严经》所包含的思想既不完全属于上述一系,也未脱离上述任何一系。佛教的心性论思想主要是围绕如来藏系经典发展出来的。《楞严经》尽管不能单纯归于如来藏系,但其所包含的如来藏思想,在传入中国的此类经典之中,也是相当独特的,因而也是相当重要的。与其它经典相比,至少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一是对“如来藏真心”的说明和强调;其二就是借助于此“如来藏真心”建构了一个对世间之成因的说明;其三是从这一“如来藏真心”引申出其独具特色的修行观。正如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在《首楞严经悬镜》中所说:“而此经者,盖以一味清净法界如来藏真心为体,以此一心建立三观,修此三观,还证一心。故曰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此法界流。”因此,准确地理解此经中所阐述的如来藏思想,是打开此经思想宝库的钥匙。

可能因其晚出的原因,《楞严经》并未着力于阐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这一佛性论命题,而是着力于将其落实于众生的心性层面和修行层面。这是此经与其它如来藏系经典的最大区别。

《楞严经》的开始,就是讲身心性命的问题。对此南怀瑾先生指出,世间一切学问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它学问的存在。《楞严经》从现实人生基本的身心说起,等于是一部从心理生理的实际体验,进而达致哲学最高原理的纲要。它虽然建立了一个真心自性的假设本体,用来别于一般现实应用的妄心,但却非世间一般哲学所说的纯粹唯心论。因为佛家所说的真心,包括了形而上和万有世间的一切认识与本体论,可以从人人身心性命上去实验证得,并且可以拿得出证据,不只是一种思想论辩。举凡一切宗教的、哲学的、心理学的或生理学的矛盾隔阂,都可以自其中得到解答。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对于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这一圆通法门,不要再生疑惑。它是一切修持方法中的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法门。不但可以教化阿难,并且也可以教化末劫时期在沉沦中的众生。只要依耳根法门修持,自然可以进入圆通,可以超过其余的方法以证得真心实相。

——《楞严大义今释》

《楞严经》中,二十五位菩萨介绍各自修持的法门,观音菩萨作总结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认为娑婆世界众生修耳根圆通法门最好。所谓“圆通”,就是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因声音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十方无障碍,能够清净圆满通达进入道的境界。这一法门受到了佛陀的肯定,文殊菩萨在选择圆通时说:“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南怀瑾先生在讲授如何静坐时也提到,一切修法皆靠耳根而传导,不管禅宗,净土、密宗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观音法门,尤其初学静坐,必须由此入手。

南怀瑾先生指出,一切学问修持都从静中来,人性本来是静,动是后天的染污,从古至今,从生至死,始终是静,思想来去“随它落地自成灰”。你越想去注意思想,反而激荡内心的思想,发而成为外在的语言声音,从身心深入体会参透这些道理,慢慢就会进入观世音入道之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那里风涛浪起,如同风吹高楼呼呼作响,各种声音都有。声音来了是动相,声音去了是静相,动静二相只是相对的现象。能听的作用,它不在动相与静相之间,动来也留不住,静来也无所住,能知道动,能知道静,当体即空,一念不生。

我们究竟依什么来学佛修道呢?《楞严经》中,观音菩萨向佛陀报告他的修持法:“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三慧,是修习三无漏学的阶梯,但普通闻慧,是用耳识及意识;思修则是独头意识。而古之观音如来所启示的闻慧,是用耳根的闻性。因为识是生死根本,性是成佛真因。

耳根最大优势,就是耳的“觉观出思维”。经中说道,轮回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把六根都用来去抓取外在世界的六尘了,也就是说六根牵引着我们把智慧用到外面去了,即原文所说的“六贼劫宝”。耳根可以用来闻外在的声尘,也可以用来闻自性。闻声尘就是随了生死业流。闻自性就是入了自性法流。佛说阿难只知道闻业流,不会用耳根闻法流,所以轮回。

那么现在要解脱,怎么办呢?得把耳根的机能旋转过来,转向闻自性法流。所以叫做“旋汝倒闻机”。因为把机能颠倒了,所以起名叫“倒闻机”。把用倒了的耳根闻的机能再向相反的方向使用,用来闻自性。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听声音时,每一个声音都是当下生即时灭,了不可得,而每一个声音都显示出一个不生灭不动摇能闻的东西。每听到一个声音,都不理声音的内容,不在声音上注意,反过来,用这个听闻能力,观闻能听的那个东西,这即是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闻自性,绝对不是用眼睛来看,也不是单纯用耳朵来听。若用眼睛来看,或耳朵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若单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即是反闻闻自性。

在《楞严经》中,阿难对自性提出了疑问,佛对这一问题作了精彩的论说:

“现在要这许多所见到的现象中间,哪样是我们自己的能见自性之体,哪样又是物理的现象呢?现在尽你的目力所及,上见太阳月亮星星,自然是物质,当然不是你心性的自体。平看到世界的边缘,乃至空间种种的光,也是物质,不是你的自性。再看到云在飘,鸟在飞,风吹草动,尘埃飘扬,树木、山川、草芥、人畜,这些种种,都是外物,不是你的自性。这些远近万物,虽然各有差别不同的现象,但在你能见的自性中都清楚地看见。可是一切万物,虽各有差别不同的性质,你能看见的自性功能,却并没有差别不同。这个能见的自性,至精至妙,明明白白,实在就是你的本能自性。假若这个能见的自性,也是物质的,那应该可以看见我这个能见自性的形状了。

倘若认为这个能见的自性,同万物现象一样,可以用眼看得到,那就可以说看到我了。但是当我不起看的作用之时,何以又见不到我这个看不见的自性在哪里呢?如果可以见到我这个看不见的能见自性,那你所看见的,并不是那个真实看不见的能见自性,假若那个能见的功能,根本看不见,那自然不是物质或现象,何以不是你的自性呢?再说,你现在看见物质现象的时候,你既然已经看见物象,相反地说,物象也应该看见你了。那么,人性与物理性能,体性杂乱,见解认识就错乱不定,你和我与一切世间万物,根本就没有秩序和标准了。如果你看见万物现象的时候,是你自己能见的功能在看,当然不是我释迦牟尼在看。那你的能见功能的自性,自然是周遍一切所在,那不是你自己是谁呢?何以你对于自己的真心自性,始终疑惑;不能认识现实的自性,反来向我口头寻求你自己实在的自性呢?”

众生都是随顺习气生活,彼此见解观念不同,就很容易产生人我是非。明白因果的道理,心中才能不起一切是非之境,时时刻刻反观内照,反闻闻自性,保持这念心清楚明白。

观世音菩萨另外有一个名号叫“观自在”。南怀瑾先生指出,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在中国佛教里有两种翻译,旧译为“观世音”。后来到了唐朝为避讳唐朝创业皇帝李世民的名字,少了一个“世”字。另一种译名叫“观自在”,由玄奘法师所译。玄奘法师个人认为原先许多位菩萨的译名,包括观世音菩萨,并不合宜,因此别译。事实上,观世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两者是同一慈尊,皆可称呼,旧译观世音并无差错,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依修音声法门而成道的,即经中所说的“耳根圆通”,借倾听万法之声,得证菩提。

观世音对众生而言,是以慈悲的心肠而济世利物,以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怀抱救苦救难;而观自在是对自己而言,一切都不再是挂碍,一切都已安然,所以才能对万事万物产生随缘而自由自在的态度,自己的心性修持得很自在,不管遇到何种环境都能欢喜接受。

◎药师经

《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

——《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属大乘经典之一,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典籍,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较常见的译本有三个,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二是唐代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三是唐代义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通常所说的《药师经》,是指玄奘的译本而言的。

除了常用的这一译名外,此经还有另外两个题名:《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和《拔除一切业障》。据南怀瑾先生的讲解,“拔除一切业障”是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的力量。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他这种功德也是希望拔除一切众生的这种业障;“十二神将饶益有情”是护持药师如来的功德法,即是让我们有情众生获得药师琉璃如来的这种功德法门。

经中所说的东方药师佛,梵音译为碑杀杜娄噜,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因他手持着药钵医治一切众生的病源——根本无明的痼疾,又有人称谓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

药师琉璃光佛也叫“饮光如来”,经中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帮助众生现世消灾增福,来世富贵福德俱足。成佛后,他始终实践着大愿,所以人们也称念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教导人们要健康长寿,且活得快乐。

药师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也是佛教徒所向往的理想国土。那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连药师佛的身躯,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所以称琉璃世界。佛经上说此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那里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没有五欲的过患;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垣、宫殿都是七宝所成,一切都无比清净光明,没有杂秽土地。

众生为何没能成佛成道?南怀瑾先生指出皆因众生皆在病中,身病以及心病。生理上的老病死,心理上的贪嗔痴,凡是寒需要衣、饿需要食、困需要行,以及旅行倦以舟车代步,睡眠来时要卧床座,这饥寒困倦等都是病。俗语中说馒头能治饿病。对于病的根源,《维摩经》上说:“从痴有爱,是我病生”。这是从心理上生起的贪嗔痴三毒之病。佛为治疗这三毒之病,施设戒定慧三学之法。以戒治贪,以定治嗔,以慧治痴。心病既好,那从烦恼心病而起的老、病、死的身病,自然亦得解脱。

南怀瑾先生指出,佛说《法华经》时有一譬喻: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病,能救众生之苦。药师即是能知病源的医生,是佛皆可称药师。从药的本义来说,若是明医懂药理,样样东西皆可治病。佛陀,懂得无量法门,又懂得众生根性,所以法法皆可以度人。佛为大药师,有法空的妙药,具精深的智能、宏伟的愿力、广大的慈悲,众生有千奇百怪的恶病,配以千差万殊的妙药,运用自如。

药师佛的净土是琉璃世界,在此国中有二位菩萨,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上之首,次补佛处。琉璃、日、月,都是有光明的,光明是象征智能,代表真理。药师世界有十二药叉大将及龙天诸护法护持净土世界,每一药叉大将下有七千眷属。佛土一向清净,无女人,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明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在此处的都是开悟的修行者,坐着莲花,若没有开悟的修行者,可以到药师七佛化土继续修行,只要有信心回净土,都可以达到。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宁夏吴忠地区宗教与社会关系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吴忠地区宗教文化的形成、解放后吴忠宗教的状况、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吴忠宗教与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效果、宗教文化生态下的政府责任。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热门推荐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

    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

    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最新章节列:小说《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冷惜霜/著,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全文阅读当她到来,是救赎还是毁灭?恶魇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不是她的错,却背负了这嗜杀的命运。可那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双紫眸俯瞰苍穹,一袭红衣挥染天地。臣服或是死亡。一旦选择,便绝无退路。#女强+男强#且看他们如何搅这苍穹大陆,执手天下……“《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魔法,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妖眸祸世之魅倾天下全文阅读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邪王诱宠:将门毒妃

    邪王诱宠:将门毒妃

    无意撞破渣夫与小三的好事,许百卉不幸遇害。再睁眼已是将军府嫡女,却在府内举步艰难,祖母狠毒,姨娘刁难,她只能迎风而战。斗祖母,斗姨娘,重生的将军府嫡女斗遍后宅无敌手……新婚前夕,她拿着手里的婚书欲哭无泪:“这婚书是假的。”男子问她:“是不是你签的名?”她咬牙:“是我签的,可……”不等她说完,男子又问:“我可曾逼迫于你?”她摇了摇头:“不曾逼迫。”男子笑得奸诈:“既是你签的,我又不曾逼迫于你,何来是假婚书之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水目阏

    水目阏

    首部同名短篇集。记载一段不弃不离的青春时光。
  • 曹操称霸娱乐圈

    曹操称霸娱乐圈

    什么明星,都是浮云,什么导演,统统滚蛋!看我一代枭雄老曹怎么玩转娱乐圈!我拍出的电影好看?那是必须的!我拍出的电影刺激?那是必须的!我拍出的电影热血沸腾?那肯定是必须的啊!孩子,你太会说话了,我开始喜欢你了。
  • 山河泣血:逆世兽姬

    山河泣血:逆世兽姬

    【兽皇之血,逆世之鳞,太极缺一,散奈万物。日曜之神,请您再次眷顾吾主,封印她血中的力量;北冥之神,请您庇佑吾主,藏起她的气息。】她是黑色世界的霸主,表面慵懒散漫,骨子里冷血决绝;他是最强大世家的少主,鬼畜精分。她本以为穿越是弑兄的报应,却发现这个世界与家族千丝万缕的联系。抽丝剥茧,天道的阴谋赫然眼前。是低头?是反抗!且看千古兽皇与一代剑神如何联手逆天。
  • 再次相见而我们却只是路人

    再次相见而我们却只是路人

    婉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南宫俊喜欢上她而没想到再一次意外中看见南宫俊与另外一个女生在一起。他们就这样剪短了长达一年的爱情短跑。再次相遇看到婉言和男友在一起,他心里很难受但为了她幸福,他假装没看见她,就这样他们如陌生人擦肩而过
  • 绯色血恋

    绯色血恋

    樱花纷纷飘下,如下了一场樱花雨般,粉色的樱瓣伴随着轻柔的月光妖娆的飘落,黑色的身影在月光下穿梭,红色的玫瑰妖艳的绽放,花瓣如血一般鲜艳,一滴滴血液,引诱着贪婪的血族,优雅,绽放。
  • 开冲床的人

    开冲床的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冲床的人、国家订单、成长的仪式、梅雨、短歌行、白斑马……《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开冲床的人》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
  • 狂傲音痴:逆天女破天穹

    狂傲音痴:逆天女破天穹

    【新文《凤女惊华之邪仆》已发,欢迎各位读者们去看~】她本音痴,却意外穿越到音者为尊的世界。碧落大陆,乐法环生,此刻才是她生命真正的开始。轻松修炼绝世乐法谱秘籍,魔族神物、萌宠九尾神兽,还有各种奇珍异宝统统自动送上门。运气好到让那些正宗的音乐天才喷血。人们眼中的音痴废物居然是最有天赋的乐法修炼者?某些音乐天才气的泪奔挠墙。本以为一切都是幸女神眷顾,才发现原来另有隐情。是什么尘封住了她惊人的天赋让她成为人人耻笑的音痴?这一切隐藏着什么阴谋,还是这本是她不归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