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0300000038

第38章 百家争鸣(7)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以“礼”来规范“仁”呢?因为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不可分的,他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又说:“礼乎礼乎,玉帛云乎哉?”礼不能仅仅是那些揖让周旋的动作仪式,不能仅仅是冰冷的玉帛束脩和呆板的条条框框,而应该是以“仁”为精神内核,充满人性光辉的。失去了“仁”这一精神内核,没有人性的关爱,无论是揖让周旋的仪式也好,还是玉帛束脩之类的礼物也好,甚至是某些权威机构和人士制定的条文也好,都不能称之为礼。对“仁”最好的践行,就是克制自己不好的冲动,遵循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社会规范。所以,当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向他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旦你能做到克制自己不好的或者过分的欲望和冲动,使自己的行为全部合乎社会规范,那么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你是位仁人君子。颜回再向孔子请教具体的细目,孔子又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行,无一不合乎“礼”这一社会规范,那么就足以称得上仁人了。所以在个人修养上,孔子主张君子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治国上,孔子主张“以礼让为国”,“君使臣以礼”,“事君尽礼”。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每个人都按规则行事,整个社会稳定而有序地运行。为人处事,光有一副好心肠,而不懂得遵循“礼”这套大家都认可的社会规范,也是不行的,孔子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对人恭敬有礼,这本是人的内涵之一,但如若不遵循“礼”的规定,一味地讲恭敬,也会弄得人疲惫不堪。谨慎是美德,但一味地谨慎,不以“礼”来规范,就容易变得畏首畏尾。勇也是仁德所必备的素养,前面说过,孔子强调“仁者必有勇”,但一味地好勇斗狠,不以礼节制,就容易走向反面,鲁莽生事。同样,坦率真诚也是美德,但不以礼加以修饰,一味地直率,就容易伤到人,把社会文明简单化。所以,仁和礼应该结合起来,在心中充满人性的光辉的同时,也要按照社会认可的规范行事,把仁体现在礼中。

那么,遵循“礼”的最高境界或者说“仁”与“礼”结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孔子的另一位得意门生有若给出了答案,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有若在孔门弟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也是《论语》中被尊为“子”的少数弟子之一。这待遇,《论语》的编纂者连颜回都没给。孔子死后,孔门弟子一度尊立有若为师,让他继承孔子的地位。礼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和”为最高境界,这是有若对孔子思想的阐发,也是《论语》的核心理念之一。“和”这一概念的提出,原本是先于孔子的。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咨问时就对“和”的概念作了完整的阐释,提出“同则不继,和实生物”的观点。所谓“同”,就是单纯的一致;所谓“和”,就是各种元素合理的搭配。如果世界是单纯的一致,那么就难以发展演变下去;相反,如果世界保持“和”的状态,就会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就现存典籍来看,对“和”的内涵作出进一步发展的是与孔子同时代但年纪稍长于孔子的晏子。晏子为了给齐景公讲清楚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做了个很好的比喻,以两种不同的烹调方式来说明同与和的区别。就好比做羹汤,“同”就是“以水济水”,往水里加水,加得再多也还是水,做不出美味珍馐来。“和”则是“以他平他”,如同用“水、火、醯醢、盐、梅”来做羹汤,在大厨的调配下,火候恰到好处,水适量,醯醢、盐、梅之味融合得浑然一体,这才能做出美味的羹汤来。

尽管孔子未对“和”做专题论述,但他无疑对什么是“同”什么是“和”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十分推崇“和”的境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追求“和”作为君子应有的人生境界。而从孔子的人生践行来看,他也正是遵循“和”的原则的。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孔子的宽容,不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丰富多彩的个性,正是“和”的前提。因此,追求“和”的境界,首先必须尊重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个性。同样是仁人君子,也各有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自己所坚持的,哪怕是正确的,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所以,在生活中,孔子从不做四种事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这表现在他对古人的点评上:微子、箕子和比干,都是殷末王室重臣。面对不可救药的商王纣和摇摇欲坠的商王朝,他们三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微子不愿做无谓的牺牲,又不忍见商朝的覆灭,选择了逃亡,不与纣同流合污;箕子不愿离开父母之邦,为躲避纣的迫害,佯狂为奴,可还是被纣囚禁了起来;身为纣王叔父的比干,以死力争,强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对于他们不同的选择,孔子都予以尊重,曰:“殷有三仁焉。”管仲大节可观,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却因自身不怎么检点而遭到子路、子贡等人的非议。孔子力排众议,对管仲连连称赞:“如其仁、如其仁!”对于古代的七位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也分别作了点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又拿自己与他们做了比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尽管评价不完全相同,尽管孔子不会做出像他们那样的选择,但都表示了对他们的尊重与肯定。

“礼”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公共契约,但孔子从不把“礼”看做是死的条条框框,遵行礼仪,也决不是照着那些死的条文亦步亦趋。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和谐适中的境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些在后世道学家眼中充满低俗淫秽靡靡之音的诗篇,孔子却肯定它们并认为都是人性光辉的自然流露。而“乐”,在儒家的眼中则是一直代表着“和”的。《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又云:“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也认为“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所以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讲的就是要心中饱含着人性的光辉,遵循社会契约行事,而以追求和谐适中的境界为最终归宿。

孟子浩然正气大丈

在儒家圣人的排序中,孟子后来居上,被尊为“亚圣”,成为紧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孔家店二掌柜。和生前潦倒、死后风光的孔夫子相比,这位头顶“亚圣”光环的孟子似乎更倒霉,不仅生前同样潦倒,即便是在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相当地寂寞。那本由他与众弟子精心打造“序诗书,述仲尼之意”的著作《孟子》,在孔夫子已经“阔得可怕”、其著作也成为万世不易的经典后,依然屈居于诸子之列,他本人也似乎有被人忘记的嫌疑。等他本人被官方抬到“亚圣”的地位,著作也挤进“十三经”,已是元朝以后的事情了。其间经历的曲折磨难,更非孔子所可比拟,几乎就是一部生动的儒学变迁史。

一、孟子的身世与学说

和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立“世家”,洋洋洒洒地写上几千字相比,他为孟子留的空间实在太小,只是将孟子与荀子、邹衍等合在一起立传,其中写到孟子的,仅仅二百字多一点。通过这二百来字,我们能够知道孟子名轲,是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曾跟随子思的门人学习过儒学。学成之后,孟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去齐宣王那里游说,碰碰运气。在齐国碰壁后,又到魏国游说魏惠王。但他的那套政治主张,在魏惠王看来,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迂腐不堪,有学无术,难以切合世用。那个时候,“国际”风云人物是商鞅、吴起、孙膑、田忌等,要么奉行法家的实用主义路线,大搞改革;要么擅长兵法将略,能克敌制胜。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是彻底靠边站了,“国际”上风起云涌,秦、楚、魏、赵、韩、齐、燕等七雄基本划定了各自的地盘,激烈地争夺“国际”领导权。以魏、韩、赵“三晋”为轴心,秦、楚、燕、齐各种势力变换组合,西联秦、东联齐而南攻楚,曰“连横”;南联楚、北联燕、西攻秦或东拒齐,是为“合纵”。这是早期的合纵连横。后来,合纵就成为关东五国(魏、韩、赵、燕、楚)合力攻秦,连横则变成关东六国集体妥协投降,向秦国屈服。所以在那个时代,吃得开的是张仪、公孙衍等善于忽悠、利口覆家邦之徒。像孟子这样,到处宣扬尧舜之道和三代仁政的,是没有市场的,毕竟这一套听起来好听、看起来好看,却不能收到近效。

在接连碰壁之后,孟子大概也感觉到在那个时代推行他的王道仁政,只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遂绝了出仕之念,与弟子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安心著述,弘扬孔老夫子的学说,为后人留下了《孟子》七篇。现在通行本的《孟子》又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篇,所以成了十四篇。

除《史记》之外,另一本记载孟子事迹的书是刘向的《列女传》,它在记载孟母的光辉事迹时,附带着说到了孟子。我们所熟悉的“孟母三迁”、“断机喻学”等故事即出自该书。据说孟子小的时候,其家靠近墓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幼的孟子由于常见丧葬之事,不知不觉也模仿起那些负责挖坑埋葬的人的动作做游戏。孟母见了,很是忧心,她担心长此以往儿子会沉溺于这些下九流的事。为了使儿子避免受不良影响,她迁居于市场旁边。结果,孟子又开始模仿市场上的那些小商贩做生意的样子。孟母不得不再次搬迁,这次将家搬到了学校的旁边。受环境的熏陶,孟子也开始玩起了孔子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模仿先生学生们作揖行礼的动作。那个时候,礼是学校教学内容中相当重要的一块,经常由先生带领学生做实地演习,所以居近学校的孟子,能看到这种场面并不奇怪。“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甚至被写进蒙学教材《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让人在感慨孟母用心良苦的同时,也不禁艳羡:那时的社会制度尽管不优越,但房价却实实在在地惠民!要是放在今天,他们孤儿寡母的,大概也只能望楼兴叹、有心无力。最后的结局,很可能中国历史上多一个挖坑能手,少一位圣人。

孟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走上了正轨,孟母自然很是欣慰。等孟子到了适学年龄,孟母便送他到子思的门人那里去学习儒家经典。关于孟子的老师,《史记》认为是子思门人,《列女传》则认为是子思。以时代推论,当以《史记》为是。孟子出生时,子思已经故去三十年左右,所以孟子能够跟子思的门人学习,已经算很幸运了。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小孟子也不例外。别看他模仿起别人行礼的样子有板有眼、乐此不疲,因为那是在做游戏。一旦真正入学读书,时刻与“子曰”“诗云”为伴,孟子便受不了了,不久也感到厌腻,于是偷偷地从老师那儿溜回了家中。其时孟母正在织布机上辛勤地劳作,以便养家糊口。她见孟子逃学回来,吃了一惊,问道:“你学习怎么样了?”孟子答道:“还不是那么回事。”孟母听了,拿起剪刀就将正织着的布从中剪断。孟子不解其故,吓了一跳,赶忙问原因。孟母郑重地告诉他:“你中途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正织着的布一样,将前功尽弃。作为君子,要靠学业来扬名立万,靠多学多问来增长见识,这样无论居家还是外出做事,都会远离祸害。你从现在放弃学业,那就不会有什么出息,早晚免不了干那些下三滥的事。”孟子听了,惊恐不安,从此不敢再怠于学业,又回到老师身边,直到成为一代名儒。

对于孟母“断机喻学”一事,《韩诗外传》另有一说,故事的梗概为:孟子在一边背诵自己所学的功课,孟母在旁边织布。但是孟子对功课掌握得并不熟练,时断时续。孟母见此情况,拿起剪刀剪断布匹,以此事来告诫孟子,学习的思维也同织布一样,一旦断了,很难再接续上。孟子听了很受震动,此后学习更加专心。二者虽有小异,其用意则一,都是说学习不可中辍,否则将前功尽弃。

同类推荐
  • 重生之九纹龙大闹水浒

    重生之九纹龙大闹水浒

    一醉之后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水浒里面水泊梁山的好汉九纹龙,欲哭无泪,也只能听天由命,深知梁山好汉最后结局的他会让自己的这些兄弟们朝着原始的答案走去吗?
  • 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

    才情天子南唐李煜传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首《虞美人》让后人千古传唱,有美人绝代,恨君王薄命。他是南唐历史上最后一位帝王,上天对他,厚道也残忍,赐予了他倾城倾国倾天下的大小周后,也赋予了他一生的才情、荣耀、悲剧和传奇,究竟是命运选择了他,还是一世嘲弄?吹开历史的风尘,揭秘这位“千古词帝”几十年生死荣辱……
  • 我当军师那些年

    我当军师那些年

    有人言:“钱无忧经天纬地之才,得之可问鼎天下。”亦有人言:“钱无忧乃乱国害民之贼,此贼不除,天下难安。”“其他谋士只为形势而算计,而钱无忧却只算人心,若是沾上了这家伙,你还是趁早自己抹脖子吧,不然早晚叫你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境。”钱无忧,一个从菜鸟狗头军师成长为一代鬼谋的老不死。钱无忧对于这些个评论很无辜,他现在只想说:“天啊,谁能救救我,来到这个陌生的鬼地方,我真是只想好好的保住自己的小命,赚点小钱,娶个三妻四妾,天天过着没羞没躁的腐败小地主生活。”
  • 三国之大将张郃

    三国之大将张郃

    张合,三国大将。史称五子良将之一。关于张合——关羽:“此人沉着冷静,实有大将之风范!”张飞:“张合,天下英雄让燕人张翼德佩服者,他算一个!”赵云:“世之良将,沙场好对手!”吕布:“张将军智勇双全,罕见!”曹操:“失半壁江山,不如失张将军之痛哉!”
  • 将名录

    将名录

    华夏神州,苍茫大地,千万年的历史尘埃并未落定。辗转的车轮,带动时间的轨迹,在历史的枯灯残卷中,总会有那么一段被人遗忘。重拾古老的记忆,开创新生的历史。天地风云变,金戈铁马,再现争雄传奇岁月;儿女情长时,情意绵绵,再续千年跨越之恋…
热门推荐
  • 薰衣草:永恒浪漫

    薰衣草:永恒浪漫

    她,一个学习优等生,以全市第一考进贵族学院,生活费全免,对于一对贪财父母,自己被送进学院……什么,闺蜜是全市第一首富独生女?四个校草都喜欢我?
  •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入轮回

    重入轮回

    本书以文明对抗天道,以凡人挑战神魔,谱写一曲红尘中的英雄壮歌。是不是没有力量的凡人,就必定一无是处,只能任由神魔宰割?新时代的英雄,要如何后浪推倒前浪,掌控自己的命运,拿回属于自己的时代主宰权。我的命运要由我自己来掌控!楚无双说:没有本天才解决不了的问题!乱世红尘里一个梦,谁人不想做大英雄。————————————————————————读者群:132579513(新群刚开,喜欢本书的朋友都可以进来随便聊聊~)
  • 剑道征途

    剑道征途

    在这个剑道没落的时代,一名对剑痴狂的少年,如何将剑道重现昔日的辉煌。
  • 仙是

    仙是

    即没有脱尘之骨,也没有傲气凛然,只有步步成人,缓缓升仙。(新书.新人.新友共同成长)
  • 修行真知

    修行真知

    代有三千余子出,传三友,教十数,以成十万之众。不明法门,不入道境,三千大道,十万修真,熟能为仙?仙,当超凡,以盛气凌世,以锋芒绝世,是为大罗。仙,当非鬼,以道心永恒,以灵觉无量,是为混元。我,历青尘,落泪灵,滴血色,失心语,葬梦怜,是名“凡动灵生”。我,著学说,曰修国,曰行身,曰真经,曰知道,是名《修行真知》。
  • 超级核能

    超级核能

    日本大地震造成了某国的灾难,却成就了少年的人生……程奇,受到强大的核辐射后竟然因祸得福,获得了一丝核子能量,从此生活不再平淡。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无尽诱惑,恣意其间。用智慧驰骋都市,用武力震慑宵小,用实力睥睨天下!核能,强大而又让人畏惧,获得了这种超级能量的少年会发生怎样变化?且看一个拥有了核子能量的少年如何弄潮都市!
  • TFBOYS之鱼忆七秒

    TFBOYS之鱼忆七秒

    腹黑段子手?说好的乖宝宝呢!爱豆式嘲笑,飞一般的体验,是爱豆了不起?长得帅了不起?了不起。好!我服。我到底饭了三个怎样的爱豆!揭秘!谁说的乖巧可爱的好宝宝?出来看我不打你!你以为这是喜剧?开玩笑,我不会告诉你其实并不是。
  • 明朝小史

    明朝小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随时卖掉你的公司

    随时卖掉你的公司

    《随时卖掉你的公司》中,作者约翰·沃瑞劳通过讲述轻松愉悦的故事,将大家所关注的上述问题娓娓道来。故事主人公亚历克斯和特德的原型来自于作者十多年小企业市场积累的经验。为了摆脱公司混乱不堪、自己疲于奔命的局面,亚历克斯在前辈特德的帮助下一步步对企业进行改造:找出公司具发展潜力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化产品的流程,以便员工独立开展工作;改良现金循环流,让企业价值提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稳定企业管理层;……最终,亚历克斯将公司卖出了理想价格,实现了梦寐以求的人生和财务自由!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通读这本书,可以使你更加懂得如何打造一家离开你也能独立运作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