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2100000011

第11章 南戏北曲演义的戏曲前奏(8)

就曲牌联套为例,通常元杂剧一本四折,每折一套曲子,各用一个宫调,四套曲子正好配合剧情“起、承、转、合”的四个单元;四支套曲蕴含着全剧的情调变化,所用宫调的衔接序列以仙吕——南吕(或正宫)——中吕(或越调)——双调为常式;每支套曲的开头与结尾二曲,往往较为固定,中间基本上也按照曲牌的旋律设置联曲,依次相连。正是由于杂剧体制的这种规范性和统一性,标志着其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艺术样式。而杂剧体制也存在着自由性和复杂性,如元杂剧在剧本的使用上,不同剧本各折所用宫调也不尽相同,尤其在第二折、第三折戏剧冲突表现的最为激烈的时候,不同的作家更是各有主张;每支套曲所用的曲子视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数量不等,联接曲的前后位置有时也会有所改变,如此等等。

总体看来,元杂剧在创作中体现出了按部就班与灵活多变的相互结合,作家旨在通过戏剧体制上的循规蹈矩,从而赢得文思语意上的畅所欲言。(五)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元杂剧的影响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且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中堪称一朵奇葩,它的馨香千百年来一直沁人心脾,影响深远。

首先,元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实现了俗文学的第一次大规模收获。在中国古代,俗文学和雅文学始终共存,二者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但俗文学因其非主流的地位,故一直被排挤在文坛边缘。直到元杂剧以其高超的文学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改变了当初雅文学唯吾独尊的地位,将中国的古代文学转变为雅文学与俗文学二分的天下,且为通俗文艺样式赢得了与传统文艺样式平等的社会地位。此后,俗文学便开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以其独特的姿态在文艺舞台上活跃开来。

其次,中国文学因元杂剧而获得了一笔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凭借着元杂剧作家们敢于正视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精湛纯熟的艺术创作技巧,我们收获了一大批旷世经典,它们不仅为中国的文学思想提供了难得的形象资料,也无疑成为了我国古代写实主义文学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后,对于中国文艺史而言,元杂剧也是戏曲艺术的第一次大规模收获。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的成熟时期是宋元。元杂剧与宋元戏文不仅成为了古典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也影响着明清时期的各种戏曲艺术,成为了其争相模仿的典范。而后,戏曲艺术日益成为了中国人民族性格和精神面貌的象征,成为了中国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并且,元杂剧是最早传播到西方的中国古典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元杂剧从18世纪以来,就开始与世界戏剧艺术相融,随着《赵氏孤儿》等剧本的翻译、改编,各地的人们也开始逐渐关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在西方读者面前也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这于无形中也大大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元杂剧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是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杂剧流派创作成就的代表,因此,四人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1)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籍贯,主要认为是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也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之说等。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杂剧名目在《录鬼簿》中共收录了62种(今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著录关剧存目共67种),现存18种,对于其中的一些作品是否是关汉卿所作,仍存在争议。《感天动地窦娥冤》为其代表作,四折一楔子。据《元史·百官志》与《南村辍耕录》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而此剧第四折也写到窦天章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司之职,可知此剧大约作于至元二十八年之后,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此剧的现存版本,主要有明代臧晋叔编《元曲选》本,明代陈与郊编、龙峰徐氏刊刻的《古名家杂剧》本,明代孟称舜编《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等,而臧晋叔曾参照多种藏本进行加工校订,故以臧本为最佳。

关于此君这里不多做赘述,下面会单列慢慢细说。

(2)书香门第的白朴

白朴(1226—约1312)字太素,原名恒,字仁甫;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白朴出生时,金王朝已处于南宋和蒙古的两面夹击之下,岌岌可危,八、九年后便为蒙古所灭。白朴幼年颠沛流离,母亲死于战乱;长成后,家族败落,终日郁郁寡欢,且无心入世,多番拒绝官员的举荐,在大江南北漂流十五年之久,直到五十五岁时定居金陵。他的词作与散曲,主要以追思故国、感慨沧桑和悲叹身世为题材,基调低沉悲凉。

白朴出身于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父亲白华曾任金朝枢密院判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士。少年时,白朴曾于著名诗人元好问的门下学习诗词文章,具备相当好的传统文人文学素养。到元代,他以文学世家的名士身份最早投身于戏剧创作之中。白朴的杂剧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事,他的剧作在著录中共计16种,但完整保留的只有《墙头马上》与《梧桐雨》两本,而《东墙记》经明人篡改,已非原貌,此外还有两部剧本仍残存着部分曲词。白朴的《墙头马上》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与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一起,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但其实蕴藏着浓厚的悲剧性。

《墙头马上》,此剧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属于杂曲之中的言情,是一部带有浓烈喜剧色彩的爱情戏。在白诗中,诗人记述了一对男女彼此相爱,且同居五六年,女子家长认为“聘则为妻奔则妾”,便将该女逐出家门。在当时那个“始乱终弃”的社会背景下,该女子的不幸引起了诗人白居易的深切同情,于是他告诫世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白朴戏中的内容,大致同于《井底引银瓶》,但它想表达的却是与原诗迥然相异的思想倾向。整个《墙头马上》描绘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及同封建家长制挑战的强大勇气,洋溢着火热的激情,成为了一曲为婚姻自由而作的赞歌。

据宋周密《武林旧事》载,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一本;元陶宗仪《辍耕录》载金院本有《鸳鸯简》及《墙头马(上)》各一本;《南词叙录》载南戏有《裴少难墙头马上》;而宋话本《西山一窟鬼》中也有“如捻青梅窥小(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的插词,可见《井底引银瓶》的故事在民间得到了艺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人们给故事添加了不少新的情节,不断地加以改编,甚至还给主人公确定了姓名。在此基础之上,白朴的剧本将原诗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白朴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为依据,而非是对传统故事的简单套用。

李千金是《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她一上场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当她和裴少俊在墙头上邂逅以后,便表示看上了“一个好秀才”,处处主动搭讪。她为约裴少俊跳墙幽会,央求梅香替她传诗;当嬷嬷识破二人后,她忽而同裴少俊一起下跪求情,忽而耍赖撒泼,还决心私奔了断。李千金为了爱情,无所畏惧,认为“爱别人可舍了自己”,甘于自我牺牲。她明白“那里有女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觉得自己及时婚嫁是合理的。因此,她相似于话本《碾玉观音》里的璩秀秀,没有其他待字闺中的少女那样的羞涩含蓄。由此可见,白朴是想在这个人物身上融合市井女性敢作敢为、有胆有识的特征,宣扬自主、自由的爱情与婚姻价值观。

(3)入仕无门的汉人儒生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1321),名致远,取“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大都(今北京)人,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大戏剧家、散曲家、杂剧家。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盛行,出身微贱的文人可以通过科举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跻身朝廷。然而,元代后,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便重蹈了世袭制的覆辙,废除了科举制度。这就使得像马致远这样的汉人儒生入仕无门,带着功名梦想破灭的惆怅,在时代的大潮中起伏跌宕,地位也日渐衰落。

马致远共创作杂剧十五种,今存《汉宫秋》、《岳阳楼》、《黄粱梦》、《青衫泪》、《荐福碑》、《任风子》、《陈搏高卧》七种和《误入桃源洞》残曲,他的一生从事杂剧创作,久负盛名。另外,马致远又是著名的散曲作家,他的曲风清新俊美,备受历代人称赞。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夜行船·秋思]一套,而小令[天净沙·秋思],更是被世人誉为“纯属天籁之音”。

马致远是“梨园”中一个知名的人物,他亦如元初其他的一些有才华的作家,将自己的艺术才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马致远的创作主要分为前后两期,其中,前期主要是元世祖时代。《荐福碑》是马致远创作前期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叙述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从侧面予以表达,抨击了当时社会现实中是非颠倒、好坏不分的混乱局面与丑陋现象。在剧本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发出了狠狠的讽刺和咒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在马致远其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套曲《般涉调·哨遍》中的“半世逢场作戏,险些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即位前后,马致远回到了大都,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李时中一道合撰了《黄粱梦》,这标志着他进入了创作的后期。这一时期,他直接表露了自己对历史是非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其剧本几乎都以全真教的度脱故事为演绎主题。如散曲《秋思》道:“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投至孤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斩,魏耶?晋耶?”这套散曲从表面上看,包含着虚无的思想,但这正说明了马致远对历史不平的愤慨。

马致远的作品也有反映封建社会时期文人的郁闷心情的,这一点相似于元代某些绘画作品中的意境。马致远的小令《秋思》,表现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忧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萧瑟而悲凉。总体看来,马致远的作品更侧重批判现实,如《黄粱梦》:“如今人宜假不宜真,则敬衣衫不敬人”,抨击了当时的险恶风气;《汉宫秋》中,用“忘恩咬主贼禽兽”来斥责封建统治者。

后人给予了马致远的艺术才能以很高的评价,且在元代后期,马致远被周德清尊为四大家之一,明代朱权更将其列于元曲家之首。马致远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实社会让他感到愤慨甚至苦闷、绝望,这愤慨之情在悲凉的思绪中激扬回荡,具有一股豪放的气势,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马致远的作品总体上情调凄凉、悲愤,抒情带有悲剧性,曲词老练、宏丽,艺术特色独具一格。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描写的是:

中大夫毛延寿奉汉元帝之命,征选各地美女以充后宫,选中了蜀中民女王嫱字昭君。昭君因无钱贿赂画工毛延寿,毛延寿便将她的画像做了手脚,致使她入宫后长日未能见到君王。一夜,昭君借琴诉怨,元帝巡宫恰巧发现,被她的美貌与气质所倾倒,即刻册封为明妃,宠爱有加。得知昭君为何在深宫受冷落后,元帝命人捉拿毛延寿。毛延寿闻讯立马潜逃,投奔匈奴,并给呼韩邪单于献上了王昭君的真实画像,怂恿他索夺昭君。呼韩邪单于见像后大喜,一面派使臣前往,依像索取王昭君;一面亲率部队,借打猎之名,屯于边境,伺机而发。元帝知后,大惊,元廷内无精兵良将,外有重兵压境,满朝文武手足无措,一筹莫展。于是昭君便提出自愿和亲以求停息兵戈,国家太平。元帝无计可施,只好让昭君出塞。昭君出塞之日,汉元帝于灞陵桥头为之饯别,昭君脱下汉服,身着胡服貂裘,挥泪与元帝告别,登车而去。至汉匈交界之处,昭君设酒祭奠故土和汉王,而后,投黑河而死。于是,单于将其尸骨埋于江边,号青冢,并将毛延寿解送长安,汉匈从此重归于好。

同类推荐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 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 民族音乐随笔

    民族音乐随笔

    民族音乐随笔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器乐文化、艺术管理和对外交流。第一部分涉及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外音乐的比较;民族器乐的文化意味及其审美价值;第二部分的篇幅虽少,但对“艺术管理”这门在我国还是新兴学科的建设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则记述了近十几年来中央民族乐团赴世界各地,尤其是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联合国会议大厅、柏林爱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音乐厅等世界著名殿堂演出的盛况。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香港制造

    等待香港系列两册以香港牛津同名4册为蓝本,经作者挑选,择精华编为两本,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中国摇滚手册

    中国摇滚手册

    本书系统而清楚地记录了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祥过的不一样的歌唱。这些音乐风格和个人性格如此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乐人在一本手册里平静相处,应该视为一个象征。书中除了音乐人的介绍外,还收集了他们的专辑资料,非常全面。摇滚爱好者们可以在这一本手册里查阅到中国所有的摇滚音乐人,是很好的收藏手册。
热门推荐
  •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全能修神系统

    全能修神系统

    大千世界,浩瀚无垠。冥冥之中有神国,掌控万界,统领天下。神国契约者杨天,于神国获得修神之法。他是登临异界,横扫天下的至尊战神。他是全知全能,万人敬仰的无上存在。修行百年,武道才成?不不,我只需要加点就可以了!
  • BOSS狂想曲

    BOSS狂想曲

    如果有人问:网游是什么?孩子会说:就是网络游戏。青年会说:偶尔打发时间的消遣。父母会说:就是害我儿子考试不及格的东西。警察会说:真人PK的进化版本。商人会说:那都是钱。子于会说:那是工作。对,只是工作!在这个外挂四溢、RMB战士横飞的时代,网络游戏早就没了乐趣可言。对他们这些长年与网游为伴的职业玩家来说,网游的乐趣到底在哪里呢?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网游之我是数据

    网游之我是数据

    我是一串衍生了智慧的游戏数据,带着对游戏知根知底的优势进入其中,从此开始我的精彩之旅…
  • 血de继承者

    血de继承者

    在神秘的吸血鬼家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当黑暗降临时,鲜血与玫瑰才能度过厄运。当命运之门开启,他们能否……
  • 二婚罪爱:明星老公束手就擒

    二婚罪爱:明星老公束手就擒

    她是暴骄女总裁,为了集团利益,不得不启程一段无爱的婚姻,可就在登记结婚第二天,迎来了丈夫的离奇死亡。他是多面小鲜肉,退伍复出前夕,酒吧偶遇被下药的她,顺便“救”了她。命运从此把两个人紧紧拴在一起,将他们卷入“黑蔷薇杀人魔”的一桩桩命案。她穷追不舍,他退避三舍。他注定,是她的猎物。而当猎物终于被猎人俘获,她却撇下一张喜帖,对他说:我玩腻了。
  • 活墓轮世战

    活墓轮世战

    被妈妈硬拖到城里读高中的卫小靳,遇上一连串怪事:舅舅给了会说话的怪瓶;女同学成了有法力的魔女;妈妈手中握有一本诡异秘籍;核心问题是灵童和金王尸,其背后隐藏着2500年的冤孽轮转;而一向受欺的屌丝卫小靳居然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平时一本正经的校花及其他各位美女,拼了命地想跟他睡上一觉……他想盗墓,却也成为别人追踪、奋力争夺的“唐僧”,也沦为前世对手极力猎杀的危险目标……最终能跟他睡觉并且能一起拯救世界的人,连他自己也料不到。
  • 荒废的时光只为你

    荒废的时光只为你

    什么是爱?我不懂,越是想明白,但也越来越不明白!我这算爱吗?我想应该算把!很多故事,我猜对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
  • 亿万豪门:总裁夫人不好追

    亿万豪门:总裁夫人不好追

    “跑啊,你不是很能跑的么,怎么不继续,嗯?”男人俊美如神祗的脸,在她看来就如恶魔般恐怖,无论她跑多少次,同样的也会被他逮住多少次!“你最好别给我机会跑!”她咬牙,狠狠瞪着他,男人俊美的脸上妖娆一片,薄唇勾起,“躲猫猫么?那好,我陪你玩下去。”小女人喜欢玩我跑你追的游戏,没关系,他有的是耐心陪她玩。他看上的女人,绝对逃不出他的掌心!【聂少,简如】(暖宠)
  • 绝色小男友(原名:麻雀凤凰变变变)

    绝色小男友(原名:麻雀凤凰变变变)

    什么?大婶?本姑娘曾经也是青春年少,只不过大你三岁而已,竟然用大婶这个词来称呼我。就算你帅的惊天动地又怎么样,惹火了本姑娘照样让你没好日子过。咦?怎么没什么效果呢!天啊,这二十多年来,我可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一点好运都不分给我呢!还是您也被那个小鬼迷住了?给我点好运吧!不然我会被那小鬼整死的。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需要的是好运不是桃花运,虽然这是二十多年来的头一次,而且感觉也不错,可……可是,可是桃花太多也会压死人的。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这个不错,那个也很好,啊……这么多帅哥都看花眼了,选哪个好呢?随便抓一个吧!不行啊!越弄越遭,完全陷入多角恋爱中了,我才不是水性杨花脚踩两只船呢!我早就有坚定的目标了,可是……救命啊!到底要怎样才能走出这片桃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