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1200000034

第34章 唐五代的神话(1)

《古镜记》、《枕中记》、《定婚店》

中国神话发展到了唐代,便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唐以前的神话,大体是以笔记体的形式,作朴质的记录,保存在书本上。到了唐代,其中一支,还沿袭着以往的道路,以笔记体的形式记录着往古的神话和新产生的神话;而另外一支,则以一些神话传说作材料,开始有意识地作起神话小说来。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说:“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这是说得十分中肯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上)》曾引用它。所谓“变异之谈”,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神话传说。唐以前的人对于它们,大都是比较忠实地“传录舛讹”,虽叙述异事,却信以为实有。所录的神话传说,虽然都可归入小说这一个大类,而记录神话传说的人,却不是有意识地在做小说。到了唐代,风气一变,许多人在搜奇记逸的基础上,渐渐有意识地做起小说来。这种小说,一部分是取材于神话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神话小说。神话小说,其实也就是神话故事,不过它是艺术加工更多的神话故事罢了。它对后世民间的影响,往往比原始记录的神话和只作少许艺术加工的神话故事还大,我们考察研究神话时,自然不能不把这一部分摈弃在视野之外。

过去研究神话,每说“神话是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的,记录中比较接近原始状态的神话,那是不自觉的艺术加工。但是,已有相当数量的神话,在我国的文献记录中,是进入了半自觉加工的过程了。像槃瓠、蚕马这类神话,大约是经过了半自觉的艺术加工。希腊神话,最早见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中,已经经过荷马或其他无名诗人的“熔铸”,其时他们虽然还没有脱离信神的宗教思想,但终归还是把神话做了初步的文学化,也就是说做了半自觉的艺术加工。稍后一点的赫西俄德的《神谱》,情况也和上述两部史诗差不多,却更要系统化些。到奥维德的《变形记》,半自觉加工的程度,就算到了登峰造极,虽然还不能把它当做纯粹的文学创作。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所称引的希腊神话,全是这类经过半自觉加工后的文学化的神话,然而它们并无碍于我们去了解希腊神话的精神,因为它们正是沿着神话本身的发展道路,发扬了这种精神的。

我们现在要说的神话小说,那就更进了一步,是用一些神话材料来作为素材,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用我们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全自觉的艺术加工。用这种加工方式写作的神话小说,因其更有神话魅力,更能深入人心,问世不久,马上就成了新神话,群众不但从文学方面欣赏之,而且有的还会从宗教方面信仰之。《柳毅》神话小说问世后,洞庭湖便有了洞庭神君;孙悟空形象被《西游记》的作者塑造出来后,某些地方便有了齐天大圣庙,即是其例。像这类的神话小说,它们既然在群众中已经生了根,我们还能不承认它是神话吗?所以,即使用全自觉加工方式写出来的神话故事,即神话小说,只要它的主要取材仍然是来自民间,并且广泛地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赏、欢迎,我们便应当承认它是神话。即使两个条件不能全备,也当列在神话的考察范围内予以考察研究才是。

下面我们就打算把这样几篇神话小说拿来略作讨论:

一、王度《古镜记》

二、沈既济《枕中记》

三、李复言《定婚店》

四、李朝威《柳毅》

五、李公佐《古岳渎经》

王度是隋末唐初人,他作的《古镜记》,文章很长,大约说他从侯生那里得到一面黄帝铸造的古镜,能降精魅。后来他的弟弟王勣(绩)出门远游,借镜防身,也杀却若干鬼怪。古镜最后隐化而去。《中国小说史略》论此文时说:“然仅缀集古镜诸灵异事,犹有六朝志怪流风。”论断是精辟有识见的。《古镜记》是一篇承上启下的神话小说,故虽幻设为文,还不能不遗留下这种比较稚拙的缀合的残痕。

王度所假托得自侯生的黄帝古镜,其实就是照妖镜。李商隐诗“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李肱所遗画松书两纸得四十韵》),已揭其名。《洞冥记》卷一说:“望蟾阁十二丈,上有金镜,广四尺。元封中,有祗国献此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抱朴子·登涉篇》说:“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九寸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若有鸟兽邪魅,皆其形貌皆见镜中矣。”都是此物。而《西游记》第六回说:“见那李天王,高擎照妖镜,与哪吒伫立云端。真君道:‘天王,曾见那猴王吗?’天王道:‘不曾上来,我这里照着他哩。’”则此物在神话小说中已直接被神人用作镇压妖物的法宝。《古镜记》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它的来龙去脉分明。我们还该承认它是一篇开创局面的神话小说。

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神话小说,是沈既济的《枕中记》。《枕中记》故事大略说:开元中,有道士吕翁行邯郸道中,息邸舍,见旅中有少年佗傺叹息,乃探囊出一青瓷枕授予他。少年俯首就枕,梦娶清河崔氏,举进士,官至陕牧,入为京兆尹,出破戎虏,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当权者所忌,以流言飞语伤他,贬为端州刺史,以后在宦海里再沉再浮,一直到晋封为燕国公,生五子,有孙十余人,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然而大限到来,终于婴疾,医药无救而薨。欠伸之际,方觉身尚偃卧邸舍。吕翁坐其旁,主人蒸黍未熟。《太平广记》卷八十二“吕翁”条引《异闻记》作“主人蒸黄粱未熟”,后世传说的“黄粱梦”一语,便是本诸《广记》所述。小说的主要思想,虽然没有离开从魏晋以来遍及于士林的佛道二家出世思想的影响,但对竞逐荣名利禄的当时社会,也不啻一剂有效的清凉剂,因而受到各阶层人士比较广泛的欣赏。其后又有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记一士人,白昼梦入宅南古槐穴中,与槐安国公主为婚,任南柯太守,凡二十年,生五男二女,备极显荣。后与敌战而败,公主亦薨,生罢郡还国,威福日甚,为王所疑,遣归本里。忽然梦醒,己身尚卧堂东庑下,二客濯足于榻,西垣斜日犹在。倏忽之间,已历一生。便寻槐穴,斧以观之,见种种蚁聚奇景,不忍毕看,遽令掩覆。其夕风雨,蚁皆迁去。此篇命意布局,和沈既济《枕中记》全同,而设想则较《枕中记》更为新颖,结尾取现实以证虚幻,带有充分的童话色彩。明代汤显祖本此作剧曲《南柯梦》,为临川“四梦”之一,因而“南柯梦”就成了后世人们的口头熟语。唐人小说又有《樱桃青衣》,也是这类作品,因其影响不大,就不去多说。

其实沈既济《枕中记》的构想,又缘于六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所记的焦湖庙柏枕:

焦湖庙祝有柏枕,三十余年,枕后一小坼孔。县民汤林行贾经庙祈福,祝曰:“君婚姻未?可就枕坼边。”令林入坼内,见朱门、琼宫、瑶台胜于世。见赵太尉,为林婚,育子六人,四男二女,选秘书郎,忽迁黄门郎。林在枕中,永无思归之怀,遂遭违忤之事。祝令林出外间,遂见向枕,谓枕内历年载,而实俄忽之间矣。(鲁迅《古小说钩沈》辑)

从这段记叙可以看见,作者只是根据一段神话性质的传说,照样录之,文字朴质无华,甚至有点笨拙,因而造意虽新,还是湮没不彰。而《枕中记》本此加上文学的点染、境界的幻设,其委婉曲折之处,就使人有了生动而真实的感觉,自然深入人心,传为故实。因而不但元代马致远有《黄粱梦》杂剧,明代的汤显祖也有《邯郸记》(一作《黄粱梦》)传奇,不过《邯》剧误以吕翁为吕洞宾,其实吕洞宾是唐末人,和此剧中的卢生并不相及。“黄粱梦”后来又真成了地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北,为一小镇,当京汉铁路线上,相传便是唐卢生在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的地方。清代李绿园《歧路灯》一〇一回对此地已有记叙,说“单说凌、谭、盛三人……走到‘黄粱梦’,家人各看行李,三人上卢生庙看做梦处”,即其地。可见这篇神话小说的影响之大。

李复言的《定婚店》,叙写了一个月下老人的神话故事,对后世民间也有相当影响。故事大略说,唐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一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韦问所检何书,老人说是婚牍。又问囊中所盛何物,老人说是红绳,只要以此绳系夫妇足上,虽是仇家异域,也必然好合。韦问己妻,知是店北卖菜独眼老妪之女,才三岁,丑陋一如老妪。韦怒,遣奴刺其女,伤眉。韦与奴逃免。后十余年,韦参相州军,刺史王泰以为能,以女妻之。女容丽而眉间常贴一花子,韦怪而问之,始知就是从前遣奴刺伤的幼女,郡守怜其孤贫,抚为己女。因而愈相钦爱,所生男女都贵显。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俗因称媒妁为月下老人,或简称月老,俗谚也有“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样的话。明初刘兑有《月下老定世间配偶》杂剧,即演此事。这篇神话小说不知所本,可能是根据当时的民间传说,虽然略带宿命论色彩,却并不阴森可怖,赤绳所系,还隐隐现出希望的明光,而月下老人的形象,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因而易于为群众接受,流传久远。

《柳毅》与《古岳渎经》

唐代的神话小说,影响后世最大的,要算是李朝威的《柳毅》和李公佐的《古岳渎经》两篇了。

李朝威的《柳毅》,略谓柳毅应举下第,过泾阳,为牧羊女传书,遂至龙宫。乃知女为洞庭龙君小女,误嫁匪类,困辱于泾川龙子。其叔钱塘龙秉性刚暴,闻而愤往擒食之,携女还,因欲以女妻毅。毅以义所不当,峻拒之,然意不能无惓惓。后辞别龙君,载赠遗珍宝归家,初娶张氏、韩氏,皆相继亡,乃徙家金陵,再婚于范阳卢氏。居月余,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龙女,而逸艳丰厚,则又过之。因与话昔事。妻曰:“余即洞庭君之女也。”后又徙南海,复归洞庭。表弟薛嘏尝遇之于湖中,得仙药五十丸。此后遂绝影响。

《柳毅》原文甚长,约四五千字,这里只是节述梗概。作为神话小说,这篇文章的艺术加工是很有特色的,试举一段如下:

语未比,而大声忽发,天拆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毅恐蹶仆地。君亲起持之曰:“无惧,固无害。”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因告辞曰:“愿得生归,以避复来。”君曰:“必不如此。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幸为少尽缱绻。”因命酌互举,以款人事。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怡怡,幢节玲珑,箫韶以随。红妆千万,笑语熙熙。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参差。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然若喜若悲,零泪如系。须臾红烟蔽其左,紫气舒其右,香气环旋,入于宫中。君笑谓毅曰:“泾水之囚人至矣。”

这是用浓丽的色彩,活泼跳跃、回旋如意的笔锋,给我们描绘的两种不同动态的景况,使人如亲临其境,闻见俱在目前。这种艺术加工,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唐代那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唐是在隋的本来就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大国,它和四邻尤其是西域诸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异邦文物,络绎输入中土,兼以外来宗教和本土宗教的合流,生活方式变得丰富多样。唐代的传奇文,便是在这种形势下接受了外国文化的影响而发展兴盛起来的。其中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但虽接受影响,却不是生搬硬套“全盘西化”,而是采取像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的方法,拿它过来,溶解消化,成为我们自己身上血肉的一部分。观于《柳毅》文中所写,可见中外文化合流的大略情况:龙女、龙王、龙宫等设想或者来自佛经,场景、气氛、布局等又有可能受到阿拉伯、波斯神话传说故事的熏染[1];而总的风格气派,却又是中国式的。宜乎此篇一出,立刻成了新神话,深入人心,受人喜爱。摹作者继起:小说则有唐末不著撰者的《灵应传》,传中的龙女乃是善女湫的九娘子神;戏曲则有元代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明代黄说仲的《龙箫记》、句吴(苏州)梅花墅的《橘浦记》等。又有元代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则是柳毅神话的翻案文字,深具民间神话的情趣,大意说:

潮州张羽读书于海滨石佛寺,遇东海龙王女琼莲夜来听其鼓琴,爱而赠以冰蚕鲛绡帕,嘱其持此为信,于八月中秋至龙宫求婚。及期,张羽寻至沙门岛,见白浪滔天,入海无路。乃号呼天地,拜祈神祇,朝夕无间。遇华山毛女仙姑经此,悯其痴情,以银锅、金钱、铁杓三宝予之。令置金钱于银锅,以铁杓舀海水而煮之,水煎一分,海水当去十丈。张生如其法而煮之,海水沸涌,龙宫生焰,水族惶恐万状。龙王令巡海夜叉讯得其情,不得已,乃以琼莲妻之,迎张生于龙宫成婚焉。

金代铜镜《柳毅传书》

元代尚仲贤也有剧曲名《张生煮海》,今佚,内容想必大致相同。明代周揖《西湖二集》卷二十三首“引子”讲述了这一个故事,很生动,可以参看。明人作诗,有“旧井潮深柳毅祠”、“封书谁识洞庭君”之句,见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知柳毅神话已用为典实。

同类推荐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 中国人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人的里子与面子

    本书主要围绕中国人的面子和里子问题进行论述,从国人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弊端、文化的前身后事、公务员的潜伏、以及国人的自身的劣根性来构架,淋漓剖析了中国人的性情和心理。阅读此书,能够让你全面的了解中国人的根性,洞悉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内心世界。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热门推荐
  • 校园巅峰高手

    校园巅峰高手

    一个穷屌丝,一次意外获得了一块上古通灵仙玉。成为了炼丹师,从此在校园称霸唯我独尊!
  • 云起何时

    云起何时

    九年前的一场意外夺走了她所爱那个男人的生命,此后九年,她提起了精神,努力微笑,却始终浑浑噩噩......在朋友们的促成下,她再次见到儿时的玩伴,也是她所爱的男人的弟弟,那个不停招惹她,却在发生意外后恨上她而离去的男人,他是否能带她走出心中的围城?
  • 弑天魔心

    弑天魔心

    一颗神秘魔珠,一个惊天之谜。秦铁歌,因这一颗神秘魔珠沦为‘废物’,然而五年之后,却又因此嗜血崛起,怒杀四方!天下第一妖孽郡主,天下第一富家千金,天下第一女杀手,当遇到他之后……
  • 霸道王爷野蛮妃

    霸道王爷野蛮妃

    为救哥哥她当街拦了当今皇帝次子,战功赫赫的锦王。却不料引祸上身,被他强娶进府。历经磨难,她爱上了他,原本打算安生度日努力为人妻,却不想他为娶南国公主而休了她?草,老娘包袱款款流浪江湖去,却不料他又来寻她?
  • 穿越之霸道王爷别咬我

    穿越之霸道王爷别咬我

    ?那年,江南盛夏。芙蓉盛开,那样美的日子里擦肩而过。将心滞留。后来十里红妆为她铺,方才察觉我已经真正与你错过。长忆长相思,你我终还是梦里停留。长忆长相思月出墙,笑插悠扬潇潇暮雨亭下壶酒渐凉夕阳西下断归肠浮水晕惆怅??红妆十里娶谁归韶华指间沙,落笔潇洒尝月下??竹影洒斑驳痴人梦里铸猖狂,过去无良惆怅望来忽见泪已凉浮生寂?苍穹空茫情字殇忆昔如昨??梦末孑然落孤寂衣袂落??缘起缘落终错过终拜服???清月捻墨绘绝然恨红尘??至如斯地步无奈敌不过一眼惊鸿一错再错怎堪回首不如放手??断留恋?不思曾经后还伶仃??阑珊写终局
  • 斩仙破道

    斩仙破道

    神秘少年蕴含神秘体质,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巅峰。你是仙又如何,惹了我我必斩你。你是这方天道又如何,既然不容我我亦要斩你。
  • 血族世界

    血族世界

    这是血族的时代……成为血族,是每个卑微人类的梦想……雷廷……一个最底层的人类……在血族世界的逆袭之旅……
  • 寂荒神战

    寂荒神战

    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她要寻的人,在无尽的空间的一处,她只能拼尽所有走出这方土地,别无选择。而她要走的路,也便注定要布满尸骨,血流成河,这是强者之路,亦是她挣脱天道束缚的唯一出路。那日,她听到神之喟叹:“天道掌轮回,使万物得生死,六道轮回,无人可破,无人可阻。”她冷然大笑:“大道本无生,视世间万物为刍狗。我掌我之生死,他日,必焚天灭道!”那日,她终于来到他的面前。他说:“天道不容你,我灭天。我必与你共享永生,看天地臣服!”天非天,道非道,且看她如何一步步成为强者至尊,成她之道。
  •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

    说得好不如做的好

    看了很多书育儿的书仍然不知道怎么去教孩子,不知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做,教育上走了很多弯路,如果说市场上的很多书都是“假大空”,那家教类的书就有很多“真大空”为什么说是真大空呢,因为都在讲大道理,道理谁都会讲,这个用不着说太多。但真正到教孩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做了。如何去做,有的书没有讲,有的讲了,没有讲楚,或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时我们就不会做了,只能凭自己摸索了。况且他们讲的就不一定有道理,现在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这不是大道理,有些道理是害死人的。一位普通妈妈的亲身体验,告诉你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 末世之雇佣军团

    末世之雇佣军团

    重生前,18岁的余渺从23层高的大厦顶楼一跃而下,脑浆迸裂,鲜血横流。重生后,18岁的余渺该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三天后,末世来临,她又该何去何从?(文案无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