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300000006

第6章 风水与诗歌形式(1)

山水自然是中国诗人笔下常写常新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展示着不同的风貌,不同的作家摹写出不一样的自然。当那些山水走入诗歌王国时,便成为闪耀着某种理念的创造物,在其自然本色的基调上流荡着诗人的精神与情思。李白笔下的山水自然以其瑰丽奇崛的姿态和特定的情感内涵在中国山水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诗人在创作中的形式化问题,在写意图貌的过程中,作者是如何呈现自然,摹仿自然,创造自然的。诗人笔下的景致与境界由主观与客观、情与景、虚与实构成,这样的见解不为错,但掩盖了诗人或艺术家对自然的艺术处理方式。而这艺术处理方式往往遵循一定的文化模式。

一、风水观念与自然生气、理想秩序本文讨论的是李白诗歌中的风水观念,这种观念也是造就李白山水诗歌特质的一个文化模式。它使山水的呈现不唯情是论,而是呈现出具有自我肌理和独特生气的空间感,使人情与自然更加深入地得以融合。所谓风水观念是中国古人为了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产生的一种理想的环境观,它建立的是一种理性精神下的理想的空间结构。风水观念是环境选择的学问,原始居住形式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类型,无论是何种类型都形成相应的环境观。仰韶文化时期聚居地选址已经有了明显的环境选择倾向,大多靠近水源,面向阳光,位于河流交汇处,居民区与墓葬区有意识分离,出现阳宅与阴宅分离的前兆。而在卜辞中也出现卜宅的记录,《诗经》中则出现主动相宅的记载,《诗经·大雅·公刘》中记述了周先祖公刘“陟则在巘,复降在原”,而后“瞻彼溥原,乃陟南冈”,接着“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进行了一系列的勘察活动,看阴阳,观流水,选定居住之地。当然,风水学的形成是自然哲学观发达之后的产物,阴阳哲学、气论思想、女阴崇拜对风水观念的完善产生很大影响。“风水就是以阴阳为前提、以气为指导思想而展开的。气的概念在风水中运用得最普遍,如生气、死气、阳气、阴气、土气、地气、纳气、聚气、气脉、气母等等。风水中的‘气’是一种无形而连续的物质,如地气是藏于地中的,好似人之血脉。”自然与人同理,都是由气而生,并起变化,人与自然之间必然存在感应和沟通,自然与人一样也是有机构成。约成书于唐代的《宅经》(上)说:“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同一性关系,将住宅环境比作人体,显示了全息观念。“中国古代的大地有机说为风水的‘地母崇拜’和女阴象征铺平了道路”,因为人与万物都离不可气血,地之生物也离不开气血。水为山的血脉,山则是母体的象征,山应该具备女性的类似功能,如有胎息、有生气、有交媾之区、有孕育之穴等等。

托名郭璞的《葬书》论述了气、山、水之关系,他说: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土形气形,物因以生。夫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因为水可以聚气,地形也可以藏气,气升而为云,降而为水,从而也能构成好的风水生态。

《葬书》的“四灵说”还对四周山峰形势提出要求,即“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而且要求“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山势需要阴阳交互,高下相倾,形成一个包孕感与生机感潜在其中的理想的地理环境。藏风得水、地形藏气、四灵坐镇是郭璞风水学的主要核心,他揭示了山、水、气之间的辨证关系,认为理想的地理环境是山水相得,藏气生气。这一思想影响了后代的风水观念,大多主张山形高大且包孕,水流环曲而有生气。佛隐在《风水讲义》中说,风水宝地应该是:“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在风水观念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观,体现着阴阳思想,追求昂扬的气势和理想的秩序。古人认为山水的姿态,以它们独特的姿态和关系体现着自然生气,从而激发了人的精神。所以,当受玄学影响的山水诗消息之后,中国人写山水时,都重视其伦理性、品格性和建立在阴阳哲学与气论之上的秩序性,将山水的姿态在自然大环境里写,同时,在描写山水的姿态中折射出人的性格和气势。这种重视阴阳交合、山水形势、人景同构的生态观和审美理想,也从李白的诗歌创作中得以生动表达。

二、风水原则与呈现自然

李白对山水的审美感知和艺术处理受到了上述风水观念的影响,山水的艺术呈现保持着诗人的自由气质和鲜活的个性化感觉,但同时又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中展开的。审美感知是对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西方理论界也很早就认为,为了追求美,艺术家不仅要复写自然,而且还需要偏离自然,卢梭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而在许多现代美学理论中,又只对表现的事实感兴趣,而不管表现的方式。事实上,艺术一方面源自情感和心灵,另一方面来于自然,而将自然呈现出来的千变万化的方式形成着层出不穷的艺术形式。杜夫海纳认为:“‘在这世界里,人在美的指导下体验到他与自然共同实体性,又仿佛体验到一种先定和谐的效果。这种和谐不需要上帝去预先设定,因为它就是上帝,上帝就是自然。’毫无疑问,在杜夫海纳看来,自然的审美化是人与自然的重要联结之维,因此,自然美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学问题,而是生命(有限)与世界(无限)的把握和超越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可以进行充分诚挚和远大的交流,自然与人和谐的刹那,自然向人呈现着它的风姿和精神,正如王岳川先生所提到的,自然的审美化中体现人的生命存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自然审美化时所表现出的形式,这些形式的表现与审美文化和审美方式关系密切。

到李白这里,自然的呈现形式是独特而有文化内涵的。李白在呈现自然山水时,具有人格化特征,葛晓音先生有论:“李白则能在融合盛唐众家诗境的同时,始终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突出在山水意象之上,因而具有强烈的个性。”我们可以注意到,强烈的个性并不意味着主观情思修改了自然的客观性,而是唤发了自然的活力,使它与作者心灵彼此映照,一起爆发出生命的光辉。李白以天真坦荡的诗情充分地感受并表达了自然生命的气韵及其机体、纹理,自然山水也以一种理想化的方式呈现着它自己。李白飘逸豪放的美学趣味为世人熟知,纵放洒落的情怀、奇瑰壮丽的山水为人叹羡,但这些艺术气氛是依赖着山水景象中具体的结构和肌理而形成的,这是他不同于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王维山水诗的特质。《蜀道难》一诗,写蜀道的险绝:六龙回日之高标、冲波逆折之回川、畏途巉岩、摩天连峰、绝壁枯松、飞湍瀑流、砯崖转石,层层展开,引人入胜又赫人耳目,以天然的结构和肌理生动地展示了山水的气势和诗人的精神世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廻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蜀道难》中的景色是作者虚构的山水,但感觉十分逼真,原因在于作者精心营构了山水的肌理、山水的生气。奇峰与流川,枯松与绝壁交响成具有理念意义的自然景观,体现着景色之险和心情之恶。《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则是写实之作,但其中也不离理想性山水观念,也就是说,作者在写实时也遵循了某种程度的程式化,从而显现出审美性的山水自然。诗人的心灵之眼以吞吐宇宙之势俯瞰巡游,看到了山川的浩荡绵延。庐山和星斗争辉,俊秀挺拔,又如屏风铺张,将高耸的影子投在了澄静的湖中,闪耀了青黛色的光芒。瀑布如银河倒挂,与香炉峰遥遥相望,而廻崖沓嶂直凌苍茫云霄与壮伟的天地间,大江茫茫一去不返。山水在无垠的宇宙间姿态横生,以超绝逼人的遒劲壮伟之气势跃然纸上。是什么使山水如此精气十足、灵动蓬勃?李白其实在以自然的理想方式来呈现自然。当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时,它是被在审美感知中创造的,正如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斯所说,“现实不是一个不变的给定量,独立于认知,相反,它是某种建构的对象。”发展多样化的感知方式使其区别于传统艺术论,“我的真正任务可能并不是为艺术而创造艺术,而是发展不同的感知角度和方式,以及变化多端的感知和理解图式,并且加以示范”。李白的文化模式无疑受到了风水思想的影响。李白想落天外,超然脱俗,虽然其境界超过了风水中的自然,但其诗中的山水的基本架构与风水学中的理想山水观是有相通之处的。就以《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为例,作者对山势叠张、水流或倾泻直下,或回曲生光的景象,进行了刻意的状写,气势辉赫,生趣淋漓。其中的山水呈现是符合风水原则的,他发现并强化了这种观念。

同类推荐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做整个的校长

    做整个的校长

    《做整个的校长》是作者从事校长工作一年多以来的工作总结和人生体悟,包括励志演讲、学习思考、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共建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孩子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具体到一所学校,初中三年的学校教育虽然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却马虎不得。需要注意的是,过程里面虽然有主有次,但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如果说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而你仅仅选择了重要的,可能在你今后的人生过程中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回头弥补丢掉的东西,就像柏拉图走过整个麦田也没有摘到象征爱情的最大、最饱满的麦穗一样。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下)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下)

    年满十八的傅红雪,为了给父亲白天羽讨回公道而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复仇之旅。仇恨,使他勤练武功;仇恨,使他忍受别人所不能忍的污辱,这所有的一切全为了报父死之仇。然而,就在傅红雪终于能够面对各个仇家时,他却迷惘了!
  • 语言艺术全书3

    语言艺术全书3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旅游法理论与实务

    旅游法理论与实务

    书的内容由导论、旅游合同、旅游法律关系中的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旅游法律关系中的消费者和旅游热点问题法律透析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体现了旅游法律规范的前后逻辑关系。
  • 神级阴阳眼

    神级阴阳眼

    我叫胡八道,胡说八道的胡,胡说八道的八,胡说八道的道。嘘,我的眼跟普通人不一样哦……
  • 异世小兵的故事

    异世小兵的故事

    如果上苍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新活过一次,你还会如此平凡么?人生还会有遗憾留在世间么!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他不是废材,但也没有能成为天才,但上苍给了他这次机会,就让他代替你我从新活一次吧,看看他能活出怎样的精彩?
  • 异次元雇佣系统

    异次元雇佣系统

    吴胜的父亲在小兴安岭失踪,为了寻找父亲的他,却在一次意外开启了神秘的雇佣系统。原以为时来运转的吴胜,却发现还有许多拥有系统的幸运儿,吴胜在与其他系统拥有者斗争之时,也同时发现了自己父亲不为人知的秘密……
  • 重生之上古世纪

    重生之上古世纪

    这是一个被称做光芒和玫瑰的时代,这是一段关于神和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织,毁灭和拯救的故事——史诗级玄幻巨作,剑与魔法的激烈交锋,让你欲罢不能!现在,这扇通往异界的大门已经打开了,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吧!
  •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简介:在众多的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它的种类非常多,不仅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也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据科学家统计,它们的种类能达到120万多种。在节肢动物中,不仅包括我们经常见到的苍蝇、蚊子、蜻蜒这些昆虫,还包括像虾、蟹、蜘蛛等这些动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虫类。节肢动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很多都十分有趣。虽然大多数节肢动物比较矮小,但是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并能通过自己的独门绝技保护自己。侯书议主编的《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将细细给大家道来。
  • 绝品仙尊

    绝品仙尊

    一个哇哇落地的孩子竟然同时拥有两个灵魂而却平安无事,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和一个异世仙尊的灵魂遇到一起,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仙尊说:我会法术我会符。高材生说:我会科技。方宝儿说:你们俩的长处融合在一起。可以融合吗?融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二氧化硫的反应方程式和符令的巧妙结合,二氧化硫符令横空出世,毒尊会用毒?靠边站,老子一张二氧化硫符令直接让你肺水肿,不服是不是?好吧,我这里还有一张写着原子弹裂变反应式的符令,送给你了......新书需要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票票,看着开心的朋友们,给点帮助吧
  • 宋朝往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巅峰对决

    宋朝往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巅峰对决

    本书以北宋末年一段人所共知的改革风波为背景,激情讲述王安石变法时代宋朝的权力格局与自救路径,特别是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品、人品、学品做了颇见新意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