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300000016

第16章 声律之美及哲学阐释(1)

诗赋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显现,或哀或喜,或悲愁气结,或忧郁缠绵,这些情思变动的轨迹必然表现为语言的律动,在声音上,形成长短、节奏、高低、情调的错综变化。诗赋的声律从根本上来说,来于诗人内心的律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在声音形式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因为诗赋的写作,在声音上也存在修辞、赋形的过程,文字毕竟不是音符,对情思的自然动荡难以忠实记录,它只能依赖平仄、押韵、粘对等手段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感,这音乐感也不完全是摹仿自己声音的,而是对文字声音具有文化建构意义的形式化。中国文字属于单音节字,又可形成灵活的结构,通过声调的错综变化、音韵的和谐呼应而形成优美的体式,而这种体式也影响着意象的微妙转换、气氛的潜滋暗长,从而触及到情性之幽微、世界之奥妙,创造出或婉转动人、或跌宕起伏的艺术境界。

一、沈约声律论及其哲学内涵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精严声韵的诗体的出现,《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郭绍虞先生在其《永明声病说》界定了永明体的特征:永明体重在四声,律诗则讲平仄;律诗讲粘,永明体不讲粘;永明体只注意一句两句间的声律,没有注意到通篇,等等。永明体由于明辨四声,在声律上十分严格,其中有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说。

关于四声八病,议论分歧新解迭出,可谓洋洋大观,可当专门之学去悉心钻研。关于四声起源,有外来说和本土说之争,在外来说中,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最为通行,他说:“中国文士乃据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三声,合入声适成四声。”他指出,平、上、去三声的分别与围陀《声明论》三声的分别类似,是根据声音高下划分的,再加上入声,便成四声。在本土说中,有俞敏、饶宗颐、李新魁等人,如俞敏认为“说汉人研究语音受声明影响没毛病,说汉人分四声是‘摹拟’和‘依据’声明可太胡闹了。汉人语言里本有四声,受了声明影响,从理性上认识了这个现象,并且给它起了名字,这才是事实”;李新魁认为“四声的叫法也早于沈约之前存在”。无论是本土说还是外来说,笔者以为于讨论沈约四声相距较远,“沈约四声”是运用于诗歌创作的四声,考问其外来还是本土固然重要,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沈约声律论中四声的独特的规定性是什么?其文化气质和诗学气质是什么?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论及:沈约是如何理解四声与五声关系?四声八病说的内涵是什么?沈约四声的哲学内涵?

首先看沈约是如何理解四声和五声关系的。沈约所言四声是运用于作诗的四声,对此沈约颇为自负,在陆厥和沈约的辩论可知详细。陆厥对沈约四声之说并不以为然,认为声律的讲求古已有之,历代众贤均有实践。

《厥与约书》曰:范詹事自序“性别宫商,识清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沈尚书亦云“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或“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大旨钧使“宫商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辞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观历代众贤,似不都暗此处,而云“此秘未睹”,近乎诬乎?

案范云“不从根本中来”。尚书云“匪由思至”。斯可谓揣情缪于玄黄,擿句差其音律也。

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岨峿妥帖之谈,操末续颠之说,兴玄黄于律吕,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故愚谓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至于掩暇藏疾,合少谬多,则临淄所云“人之著述,不能无病”者也。”

陆厥认为创作中讲求清浊、五声、律吕古已有之,前贤只是没有明确指出,而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论只会给创作带来负面效果。这里问题的关键是,陆厥把沈约的四声等同于五声,而在沈约看来,四声与五声不是同一物。沈约回答道: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灵均以来,未经用之于怀抱,固无从得其仿佛矣。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邪?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训义,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

自古辞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故鄙意所谓“此秘未睹”者也。以此而推,则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处。

若以文章之音韵,同弦管之声曲,则美恶妍蚩,不得顿相乖反。譬由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

陆厥认为,前人早识宫徵,只是没有“屈曲指的”,沈约毫无异议,但他认为,“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为提倡“曲折声韵之巧”,为求得声韵的“参差变动”,四声的存在是必要的。这里的五声,当指音乐上的五声,是文字去匹配、迎合的对象,因为文字众多,而乐律又无规则可言,所以,高下低昂,非思力所致。在创作过程中,为保证文字的音乐性,若没有四声而只有宫商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时候,需要天机自启和灵感闪现。如果有了四声,每一个字便有了特有的声调,这样就便于规避八病,即所谓“善用四声”,“能达八体”,从而形成文字本身的音乐感。显然,沈约是要在一定法度的规范下,自觉地建立诗句之内曲折参差的声调变化。也正是四声八病说的提出给中国诗歌音律注如入了人为的严格规定,所以陆厥有“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的责难。

如此看来,五声和四声的关系是在沈约这里是简明的,五声和四声是两物,五声是指文字的音乐性,与情感关联,四声是字声调,属于人工雕琢的章句修辞。但由于音韵学上五声和四声比附很多,给区分四声与五声造成很大困难。当代学者卢盛江在其《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网罗众家观点,其中涉及唐段安节、唐徐景安、清戴震、清陈澧、清邹汉勋、王国维、魏建功、陈寅恪、逯钦立、詹锳、郭绍虞、罗根泽等人,谁是谁非,卢先生未加轩轾。笔者认为,参照沈约与陆厥的辩驳,对当时四声与五声的关系有作进一步澄清的必要。唐段安节、唐徐景安、清陈澧、清邹汉勋,大多建立五声和四声的比类关系,如段安节以平声为羽,上声为角,徐景安则以宫为上平声,商为下平声,等等。魏建功反对这种将五声和四声对照分配的做法,他用五声和方位固有的关系与元兢、李概建立的四声与方位的关系对照,指出其理论的矛盾处。按照一般的常识,五声与季节、方位、五行具有固定的伦理关系,如果四声确实是与五声互换而来,它们与方位也应该形成一个新的合理的固定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另一方面,沈约之四声确实是一个新事物,是它引发了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巨变,是四声的运用形成了永明体,也是永明体演化成为格律诗,这是不争的事实。戴震对五声的认识,也可反驳四声五声比类论者。他在《书刘鉴切韵指南后》说:“古之所谓五声,宫商角徵羽也者,非以定文字音读也。凡一字则函五声,诵歌者欲大不逾宫,细不过羽”,而不是“此字用商,彼字用宫”,所以,宫商不是字之定音,字字可宫可商。王国维、郭绍虞所持观点大概相同,王国维认为:“阳声一,与阴声平上去入四,乃三代秦汉间之五声。”李登、吕静之五声,是不用魏晋音,而用古音,沈约四声是对由五声转化成的七声的化约。可见,王国维的五声和四声基本等同。郭绍虞认为:“从阳声三、阴声三与入声,简化而为四声,那么,五声与四声是同一回事,若以五声看作旋律之高低,那才成为不同性质的二项事物了。”显然,郭绍虞也认为五声与四声是一回事。而事实并不如此,沈约的四声和五声是性质决然不同的,可以从他与陆厥的书信中明显看出。相比之下,陈寅恪、逯钦立、詹锳、罗根泽等人的见解更为合理,认为五声是音乐上的音调,四声则是文字中的声调。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永明以前的所谓音声,率指音乐上的宫商角徵羽,不是文字上的平上去入。”逯钦立认为:“就字音之异,口调之而分五类,此之谓‘五声命字’,李登《声类》是也。就字音之同,纽转之而归四类,此之谓‘一字纽四声’,沈约《四声谱》是也。五声则宫商角徵羽,四声则平上去入,二者办法不同,体制各异,然于文字作有系统的归纳排比则一也。”詹锳先生认为:“五音在乐律中所代表者本为‘比较音高’,与西乐之阶名相当,是谓‘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在乐律中所代表者既为音程之高低,则其应用于韵书自当指字调之高低而言。”“以旋律之高低为五音,以字调之升降为四声,以四声之抑扬为‘飞沉’,为‘浮声’‘切响’。”虽然詹锳先生认为四声蜕化自五声,但毕竟认为两者本质各异,五声是音乐上的,四声是文字上的。上述三家见解符合沈约四声的实际情况。

四声是一新生事物,它是针对文字的精细的语音修辞,它很好地将所有的汉字统摄在一起,从而为形成严密精致的诗体准备了条件。四声八病就是在精细运用四声的基础上形成的。所谓八病,是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根据《文镜秘府论》:“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以上四病都好理解,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我们结合王运熙先生的解释来介绍:“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王运熙先生解释说:“此是一韵(两句)内之病,谓韵脚之外的九字中不得有与韵脚叠韵、同声调之字。”“小韵诗,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王运熙先生解释说:“此谓一韵之内,韵脚之外的九字内不得有叠韵、同声调之字。”王运熙先生第239页:“小纽(正纽),谓两句之内有隔字双声。”除两双声字连用外,不可出现双声。王运熙先生第239页“所谓大纽其实不是犯双声之病,而是用了声母、声调均不同但韵母相同(或相近)之字。”犯“大纽”与犯“大韵”、“小韵”的区别是,声调不同,如果声调相同便是犯“大韵”或“小韵”了。

同类推荐
  • [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东欧]三大教学方法原理原则与教学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前言在中国,做电视本来是广电系统的独家盛宴。近几年,各方力量都开始进入视频领域,这个领域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几年内,我们见证了在这个原本属于广电的视频领域,逐渐融入更多的行业,汇聚成一个“热闹江湖”的过程。我们花费一年时间,对进入视频领域的各方力量的“掌门人”进行了采访。他们的探索、实践、思考,体现了这个行业从萌芽、野蛮生长、混战到逐渐规律发展的过程,是“网络视频”或“网络电视”领域的宝贵财富。我们将这些思想汇集成册,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行业发展到此阶段的一个见证。在本书的书名中,我们提到“网络电视”这个概念。目前在行业中,出现了很多……
  •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

    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

    网络传播的互动参与性可以被用来促进公共交流,因而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其在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期望。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些个案,都让人们对网上舆论的影响产生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些个案在广阔的网络传播背景上占据什么样的地位,网络上的公众表达从整体上处于怎样的状态,能在多大范围内对社会产生影响,现有的研究尚很难就这些问题给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回答。本研究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传播的实际运作状况出发,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两种方法,对网络上的公众表达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试图对网络表达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提供判断。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热门推荐
  • 星空之痕

    星空之痕

    一个神秘的水晶,一个新的开始,命运的轨迹谁在掌控,一条巅峰之路,一个强者撕开命运枷锁。一切的一切都在(星空之痕)
  • 大柴刀

    大柴刀

    瓦尔多大陆公历1900年。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所有的生灵,无论是人类还是兽人,精灵还是魔兽,所有的智慧生物全都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悲伤与心悸。这突然而来的悲伤是如此的强烈,带来的冲击让所有的生物停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按下了暂停键。人类眼眶泛红,兽人掉下眼泪。精灵捧心而立,魔兽双膝下跪。短暂的悲伤过后,这股情绪如同他来时一般诡异的消失,仿佛是造物主宣示自己存在所开的玩笑。末日的谣言在四处升起。然后一年过去,两年过去,瓦尔多依然平静。
  • 梦幻自然

    梦幻自然

    小说的主人公叫方南,是一个单亲孤儿,高中毕业后跟随伯父南下经历了一系列超常规事件后,自己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未来,决定挑起家族的大梁,探寻未知的世界……
  • 秋杀令X

    秋杀令X

    武力,权力,财力;亲情,友情,爱情;乱世之中,弱肉强食。弱者的命运被无情的践踏,于是他们开始在各自的旅途中用自己的鲜血反抗着命运的枷锁。龙鳞大陆,元素纪元475年,金城城主铜尚发动兵变,弑兄篡位。两年内,金国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为稳定政局,新王决定将公主北嫁水国,以消外患。不料公主逃婚,新王在谋士介白建议下颁布一连串密令,最终稳定了政局。然此密令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天下大乱,金国在内的五大国依次被灭,此时正值秋至,故后人称此密令为——秋杀令。乱世之中,弱者们开始谱写一段东方的魔幻史诗。
  • 胭脂粉扣:离鸾错

    胭脂粉扣:离鸾错

    她——一个半工半读的女留学生他——一个外表纨绔内心深不可测的太子因为一场车祸,上天将她送到属于他的时代。因为一次离落,上天再次将她送回他的身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前世今生生死缠绵。一切都来得那么不容易,她说:无论我离开还是回来,爱都是我唯一的对白,你是我唯一的爱。他说:心若惜,莫相离。纵是离鸾皆有意,波折起伏共天年。我们今生来世,天上人间,不见不散。
  •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凤九言,原名凤微言,当朝大将军京城首府凤家的嫡长女。狗屁的人微又言轻!离开凤家,老娘从此叫九言!一言九鼎!谁敢不从!不做千金偏爱侠女的她舍弃了贵族身份,开始闯荡江湖。她内心要强,是为了要活下去;她的薄情毒辣,那是为了要顾着你的周全……
  • 关小霞

    关小霞

    作品反映了人内心需求的东西,一直在探索......
  • 都市修行高手

    都市修行高手

    一个神秘的古门派弟子,一个传奇的佣兵之王,一个使人胆寒的杀手组织头目,一个无所不能的强者,在杀手界他被称为撒旦,在佣兵界他被称为凯撒大帝,在国外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作者的QQ:1662550677,群号:494241882)
  • 神徒

    神徒

    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大改中,无内容,敬请恭候
  • 回唐

    回唐

    黑夜里,摇曳的树枝上的蝴蝶的翅膀,随风煽动着,那一骑黑马哒哒的马蹄声穿过光化门,穿过西市,进了怀德坊,宣告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因为方炎这个特殊的人的到来,因此而变动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