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也是麦道夫的法宝。他与妻子常笑眯眯地出现在募捐晚会上,表示愿为解决贫穷、疾病、不公等问题出力。多感人啊!一些大名鼎鼎的慈善机构,也开始把大量资金放在他那里,不轻易取出、动用。
2008年12月11日,当麦道夫被警方带走,坦承自己是个大骗子时,曾视他为神的人崩溃了。涉案金额达1700亿美元。作案的手法很简单,原始的“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者的资金支付前者的收益。这种方法,在投资者信心高涨期很好使。然而,当金融危机降临、面临赎回压力时,必定破产。
如此简单的手法,还有人入瓮?可看看受骗者名单,你会大吃一惊,都是世界一流的大银行和以“聪明睿智”著称的人: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日本东京野村证券、苏格兰皇家银行、德国曼氏集团、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和大众银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欧莱雅“女王”莉莲·贝当古……聪明人为什么也败给麦道夫?
巨骗的聪明之处在于看透世人:无论才情多少,都大致有颗膜拜强者的心。海伦一张绝世的面孔,就叫浮士德与梅菲斯特交换灵魂。同样一盘泡酸菜,放在普通碟子里和放在青花瓷碗里,味道仿佛差了上百倍。老农父母叫你看山、看月亮,你道:“土得掉渣。”时尚宝典教你这样做,你陶醉地深吸一口气:“这才叫返璞归真……”
皮相如此重要。越上层的人士,在光环和标签里浸泡得越久,也就陷得越深。
所以,高级骗子才不玩初级骗子装可怜的那一套。他们大摇大摆穿着明晃晃的衣服招摇过市,迷惑众生。
巨骗的收场,给我们反向的启迪。峨冠博带者未必值得尊敬,布衣履者或能交付真心。相信自己,相信喧嚣之外内心的判断。对股市、房市,芸芸世间看不懂的异象、怪象,都应作如是观。伪装的长袍,终有一天会被时光撕下,那时你会发现,“巨无霸”还不如二表哥的鳝鱼计划。
凄然之后拈花笑
——我们从来不缺乏直面不幸的决心、勇气、气概,我们缺的是跟不幸说拜拜的神来之笔。
2009年年底,三则新闻打动了我:
一是美国“纽约号”军舰的扬帆起航。
11月2日它驶入哈德逊河,静静地等待被美国海军正式列入编队。这样一个“军事化”活动,当天却引来大量民众围观,其中包括造船工人、钢厂工人、消防员、孩子以及其他市民,人们时不时发出阵阵啜泣,神情凝重。
这不是艘普通的军舰——通常情况下,只有潜水艇以上级别的舰艇才会享有以州的名称命名的殊荣。它的身体里,有7.5吨钢铁来自一场刻骨铭心的灾难——从“9·11”废墟余留的钢铁里就地取材。
此前说起世贸大楼,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总是一堆废墟,永恒地倒在那里,又寂寞又沧桑。通常的思维路径是:除了遇难者的骸骨,都留着干啥?都作废品处理好了,免得心伤。
这艘军舰,却让人看到美国人处理伤痛的别样方式:既然忘不掉,就永远记住好了,只不过要把痛苦的伤痕变成壮美的刺青:在世贸大楼倒塌的当月,已经开始了军舰的图纸设计;行将退休的工人,甘愿延迟服务年限,以“建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条船”;其间又经历卡特琳娜飓风之劫,许多工人家园被毁,家属罹难,可他们迅速再集结……
如今,“双子塔”重新站起来了!化身为重达24900吨、航速每小时24.2海里、可搭载360名船员和80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海上巨无霸。当它驶进港口时,连高举火炬的自由女神像仿佛都在遥遥敬礼:欢迎你归来。
墨西哥人乔·布拉沃年轻时穷困潦倒,连画布都买不起,平生大愿却是做个画家。怎么办?举笔维艰之下,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玉米饼上作画。在墨西哥,玉米饼廉价之极,一公斤才卖55公分,10几张换不了一瓶可口可乐。
可这种“画布”的缺陷也可想而知:质地粗糙,着色难以持久,容易脆裂……
对此,乔·布拉沃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改良:用丙烯酸树脂在饼上作画,画完后在炉火上烘干防止脆裂。针对不同面饼的平滑度,他对症下药,有的用来画美女玛丽莲·梦露,有的用来表现酷酷的切·格瓦多,有的则以中国龙、锦鲤、熊猫为主题,玉米饼上坑洼不平之处,被他巧妙地填上粟米或点为眼睛……现在,乔·布拉沃独特“画派”已成为一绝,去多个国家、地区布展,画廊里一幅画的售价从1200美元到3300美元不一。
三是把妻子绣进湘绣的湖南企业家。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悲莫悲兮生别离”,说的就是这对夫妻。吴耀存与妻子袁友秋都是湖南长沙人。6年前,袁友秋因突发脑干梗塞,卧病不起,不能动、不能说、不能笑,只得以输液为生。
吴耀存的种种不离不弃,如辞去稳定工作、接管妻子的湘绣作坊,如有空就去看她,为其擦洗身子,这里不必细说。只说他花了整整4个月,一针一线地把自己与妻子相守的照片绘成刺绣,四边是漂亮的山水……虽未看到刺绣作品的图片,但单是想象那幕图景,便足以动人。
深情不难,难得的是深情同时雅致。
这一点,吴耀存做到了。
人生百年,困厄总是不期而至。哭天抢地者有之,痛定思痛者有之,义愤填膺者有之,悲情兮兮、做挺胸脯状往前走的人,也不少。但说到用俏皮的方式来应对,变废为宝,就不多了。
我们从来不缺乏直面不幸的决心、勇气、气概。
缺的是跟不幸说拜拜的神来之笔。
是从灾难中找到财富与希望的奇思妙想。
是那么一点点福至心灵。
是凄然之后潇洒放手、然后拈花一笑的艺术。
斜晖暖阳
——他们在污浊的人世涤荡过、在目睹社会之种种怪现象后,依然保持一份美好的情怀,毅然决然地做“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的工作。
他的举动,在一些人眼里,不合时宜。
退休了,70多岁了,月工资3000,没事情下下棋逛逛公园多好,他倒好,拿出两年的积蓄,花8万元鼓捣出个专利——宽90厘米(另一种宽120厘米)、长度为240厘米的微型公寓。在这里边,可以打电脑、读书、晾衣服、睡觉。每月只收取租金250元,向年轻的北漂们开放。
“我看过蚁族的报道,觉得心酸,6个人挤在几平方米的地方,上下铺、没有隐私、空气也不好……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啊。国家以后还指望着他们出力呢!”老人说起他设计胶囊公寓的初衷,“它只是过渡时期用,等他们收入提高了,自然会找到更好的住处。”
可误解他的,也不少。
有网友以一贯的讥诮思维,开始嘲讽了:“三间房子,租几年他就能回本了。”
“那是给人住的吗?憋屈!转身都难。”
“要私密性干吗?一个人长期待在这么小的房间里,会发疯的。”
果然,胶囊公寓开发后,长时间都无人问津。倒是一拨拨的媒体,感兴趣地问这问那,让老人一夜间拉了13次肚子。4月7日,终于迎来了第一位访客——山西姑娘张琪,带着一个整理箱入住。
胶囊公寓能走多远?会像日本的胶囊旅馆那样普及吗?
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另有一位68岁的老人,江苏连云港市的赵秀珍,也在做一件“自不量力”的事情——修补公路。
7年前,赵秀珍挖野菜时,险些被砖头绊倒,她就下决心补路。地面上裂缝多,老人小孩经过,自行车驶过,都可能摔倒呢。她补路的工具极简单,一个破旧的脸盆,一个空酱油小塑料桶,一把小铁铲,一双黄色皮手套而已。她补路的方式,不用专门学过泥瓦匠也能学,即把河边的石块敲成“石楔子”,再和水泥铺在表面。
这简单的劳动,重复了7年之后,便不简单。7年过去,赵秀珍在连云港修补的凹坑,数也数不清。“大概有几百个吧。”她对记者说。
须知,女娲补天,也不过恒河沙数里的一瞬。
人们常说“赤子无邪”,却忘了这世界上,另有一种美好的存在——苍老天真。赤子无邪,有先天的优势,他赤条条而来,一尘不染,元气醇厚,故而能坦荡真诚。苍老却保持天真者,更可敬了,他们在污浊的人世涤荡过、在目睹社会之种种怪现象后,依然保持一份美好的情怀,毅然决然地做“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的工作。
黄日新的胶囊公寓,不管推广与否,至少表达了人们对高房价的反抗与嘲讽。
而赵秀珍的行为则提醒了某些市政工程的领导者,该有所作为。
洪流滚滚,还是会有人讥讽这老迈而“幼稚”的举止,就像永远会有人无情犀利地指出那狭小房间的硬伤。
但此际,我想起约翰欧文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上帝对人最大的审判,就是使人心刚硬。”
同理,可不可以说,“上帝对人最大的眷顾,就是让人在斜晖降临之际,依然不失来时的温暖与天真?”
此刻少说话
——有时,是少,而不是多,帮我们重振河山。
大透水突如其来时,赵卫星以为,他们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