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4900000030

第30章 原始佛教思想(13)

对于佛陀的这种无我说,觉音在《清净道论》第18品中概括为“只是名色,而没有人及补特伽罗”。他总结说:“有数百部经,只说名色,而没有人及补特伽罗。正如‘车’这个词,只是表达车轴、车轮、车身、车杆等部件依据某种关系互相聚合,而当我们逐一考察各个部件时,我们发现依照绝对意义(第一义),并没有车。正如‘房屋’这个词,只是表达木材和其他构件依据某种关系围绕空间,而依照绝对意义并没有房屋。正如‘拳头’这个词,只是表达拇指等手指依据某种关系捏合。正如‘琵琶’这个词,只是表达琴柱、琴弦等。‘军队’表达象、马等。‘城市’表达城堡、房屋、城门等。‘树’表达树干、树枝、树叶等依据某种关系聚合,而当我们逐一考察各个部分时,我们发现依照绝对意义,并没有树。同样道理,‘人’和‘我’只是表达五取蕴,而当我们逐一考察各个部分时,我们发现依照绝对意义,并没有‘人’,可以据以妄称为‘我’或‘我的’。换言之,依照绝对意义,只有‘名色’。凡是作如是观者,他的见解才是如实之见。”

关于“我”的第三类使用法,即表示灵魂。在佛教诞生的沙门思潮时代,灵魂观念十分盛行。在《长尼迦耶》第l《梵网经》中,佛陀归纳了沙门思潮中关于世界和灵魂的过去和未来的种种观点。与《梵网经》相对应的汉译佛经有《梵网六十二见经》和《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六十二见”显然是泛指的简便说法,意在数量颇多。若按巴利文《梵网经》,应该概括为二见(anudihi)、十论(vāda)和六十二理由(vatthu)。关于灵魂的种种观点,大体分成三类:有些沙门认为世界和灵魂永恒,有些沙门认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有些沙门认为死后灵魂断灭。佛陀对于这些灵魂说全都持否定态度。他对众比丘说:“如来知道这些,而且他所知道的高于这些。他知道这些,但不接受这些。他不接受这些,心中知道回避这些的方法。他如实知道感受的产生、消失、滋味、危险和不可靠。众比丘啊!如来无所执受,达到解脱。”

从巴利语三藏看,佛陀对于灵魂之类形而上学问题,一般只是加以否定,而不作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著名的“箭喻”充分说明佛陀的这种立场。“箭喻”出自《中尼迦耶》第63《摩罗迦小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第221《箭喻经》)。摩罗迦子抱怨佛陀回避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世界有常,世界无常,世界有限,世界无限,命即身体,命为一物,身体为另一物,如来超越死,如来不超越死,如来既超越死,也不超越死,如来既非超越死,也非不超越死。”(汉译《箭喻经》译为:“世有常,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于是,佛陀以箭为喻:若有人被毒箭射中,医生准备拔出毒箭,而中箭者非要先弄清箭是谁射的?箭是什么样的?由什么材料制作的?诸如此类问题。那么,没等他弄清这些问题,他就会死去。佛陀借此说明那些玄学思辨,不能导致解脱。

佛陀的教义是从苦谛出发,着重考虑怎样摆脱人生的苦难和烦恼。在《中尼迦耶》第22《蛇喻经》(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第200《阿梨吒经》)中,佛陀讲到有人认为“这个世界,这个我,在我死后,我将持久稳定,永恒不变,永远存在”。针对这种看法,佛陀告诫众比丘:“如果接受有我说,悲哀、烦恼、痛苦和沮丧就不再出现,那么你们可以接受有我说。但是,你们发现接受有我说,悲哀、烦恼、痛苦和沮丧就不再出现吗?”众比丘表示否定。佛陀说道:“对,众比丘!我也没有发现接受有我说,悲哀、烦恼、痛苦和沮丧就不再出现。”接着,佛陀又说道:“众比丘!即使真的有‘我’或‘我的’,那也是不可捉摸的。因此,所谓‘这个世界,这个我,在我死后,我将持久稳定,永恒不变,永远存在’,这种见解难道不是完全荒谬的吗?”《中尼迦耶》Ⅰ.137、138。由此可见,对于佛陀来说,能否摆脱人生的痛苦和烦恼,达到涅槃,这是最重要的。理论上的有我无我还在其次。

正因为如此,佛陀有时对有关“我”的提问,采取沉默的态度。在《杂尼迦耶》第44《无记说集》中,一位婆蹉种(Vacchagotta)出家人问佛陀:“尊者乔答摩!有我吗?”佛陀保持沉默。婆蹉种又问道:“尊者乔答摩!那么,没有我吗?”佛陀依然保持沉默。于是,婆蹉种离开了。然后,阿难问佛陀:“世尊为何不回答这个婆蹉种出家人的问题?”佛陀回答说:“出家人问我‘有我吗?’如果我回答说‘有我’,那我就站在持‘有常说’的沙门婆罗门一边了。出家人问我‘没有我吗?’如果我回答说‘没有我’,那我站在持‘断灭说’的沙门婆罗门一边了。再者,出家人问我‘有我吗’如果我回答说‘有我’,那我的回答符合‘一切法无我’的知识吗?”阿难回答说:“肯定不符合。”佛陀接着说:“出家人问我‘没有我吗?’如果我回答说‘没有我’,那将使困惑的婆蹉种更加困惑。他会说:‘原先我还有我,现在不再有我了。’”[1]

佛陀对阿难的这番解释主要是说明他不愿陷入沙门思潮中的有关“我”的玄学争论,同时也说明这种玄学思辨容易将人引入歧途,无助于理解佛法。但是,现代对佛陀“无我说”持异议的论者时常引用这段资料作为证据。其实,对于佛陀在这次谈话中否定的“有常说”(sassatavāda)和“断灭说”(ucchedavāda),应该结合《梵网经》来理解。在《梵网经》中,“有常说”是指世界和灵魂(我)永恒,“断灭说”是指“灵魂(我)在死后断灭”。因此,佛陀在这次谈话中说的“没有我”,是指“断灭说”的死后没有我。“死后没有我”的前提是“死前有我”。显然,这与佛陀全然否定“我”的“无我说”是不同的。何况,佛陀在这次谈话中也已明确揭示自己的观点:“一切法无我。”(sabbe、dhammā、anattā)

对于现代学者,理解佛陀“无我说”的另一个难点是怎样与“轮回说”协调。在印度古代,耆那教和佛教都接受婆罗门教的“轮回说”。耆那教承认灵魂,也就与婆罗门教一样,确认灵魂是轮回的主体。而佛陀倡导“无我说”,不承认灵魂,那么,众生在“五道”(人、天、地狱、饿鬼、畜生,加上阿修罗则为“六道”)中轮回,转生的承担者不是我(或灵魂)又是谁?这要结合佛陀的“缘起说”来理解。佛陀用“十二因缘”说明人的生命现象: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包含“三世两重因果”,即连接过去和未来。按照佛陀的观点,只要人没有去除“无明”(无知),那就永远处在轮回之中,而转生为什么,则依据人自己的身、口、意制造的“业”。唯有去除“无明”,才能进入涅槃,彻底摆脱轮回。

如上所述,佛陀认为人由五蕴和合而生。佛陀所谓的转生也就是五蕴的转生。按照佛陀的“无常说”,五蕴始终处在刹那生灭中。因此,在他看来,转生只不过是五蕴刹那生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佛陀不承认五蕴中有哪种蕴是独立的、永恒的存在。在《中尼迦耶》第38《爱尽大经》中,比丘嗏帝认为“这个‘识’转移,轮回,独立不变”(汉译《中阿含经·嗏帝经》中译为“此识往生不更异”)。佛陀问道:“这个‘识’是指什么?”嗏帝回答说:“这个‘识’说话,感受,随时随地感受善恶业报。”佛陀训斥嗏帝道:“傻瓜啊!我对谁说过这种法?我不是一再说识因缘起,无缘则无识吗?”《中尼迦耶》Ⅰ.256-258。在《杂尼迦耶》第22《蕴集》中,佛陀也明确地说道:“如果有人说‘不管色,不管受,不管想,不管行,我将显示识的来、去、消失、产生、成长、增进或发展’,那是无知妄说。”《杂尼迦耶》Ⅲ.58。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拿“识”来比附婆罗门教或耆那教的轮回主体灵魂。而且,我们也不能拿“心”和“意”来比附灵魂。在《杂尼迦耶》第12《因缘集》中,佛陀说道:“如果无知的人将四大元素的产物——身体认作我,也强于将心认作我。为什么?人们看到这个四大元素的产物——身体存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而我们所谓的心、意和识,日夜消长,此起彼伏,犹如林中跳跃的猴子,抓住这根树枝,放掉那根树枝。”《杂尼迦耶》Ⅱ.94、95。也就是说,心、意和识这些精神因素比物质因素更加变化无常。

通过考察巴利语三藏中佛陀关于“我”的三类使用法,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说,佛陀的“无我说”是成立的。至于佛陀的“无我说”在佛教此后的发展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则是另一问题。这里只是针对学术界的不同看法,探讨佛陀的“无我说”内涵究竟是什么,努力还它一个本来面目。

注释

[1]《杂尼迦耶》Ⅳ.400、401。

七、涅槃说

涅槃是原始佛教追求的最高目的。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谛指人生充满痛苦,集谛指痛苦的原因是有欲望,灭谛和道谛指通过修习八正道,灭寂欲望,达到涅槃。但涅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在古代印度,涅槃这一概念并非佛教独家使用,印度教和耆那教也使用这个概念。而在佛教内部,涅槃的概念也随教义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佛教的涅槃概念。

涅槃(巴利语nibbāna,梵语nirvāa)一词,从梵语语源学上说,是由动词词根vā(吹)加上否定性的前缀nir演化而成的名词,原意是“吹灭”、“清凉”、“平静”。“涅槃”这个词作为宗教哲学术语,在佛教以前已经出现。与佛教同时代的耆那教也崇尚涅槃。耆那教认为涅槃是摆脱诸业,灵魂升至世界的顶端,享受绝对的安乐。婆罗门教的《薄伽梵歌》中,将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称作“梵涅槃”。但佛陀既不承认个体灵魂(“我”),也不承认永恒的世界本源(“梵”)。原始佛教对涅槃的理解主要是指修行达到的伦理和心理的最高境界。

在巴利语三藏中,涅槃通常是指“心的平静”、“完全平静”。这里包含从语源学上引申而来的隐喻:佛陀常将贪瞋痴比喻为火,必须予以熄灭;熄灭了贪瞋痴之火,也就获得内心的清凉和思想的平静。由此,“断爱”、“止贪”、“寂灭”、“离苦”、“和平”、“宁静”、“清净”、“善”和“解脱”等均是“涅槃”的同义词。《杂尼迦耶》中,佛陀明确告知比丘罗陀说:“罗陀啊!灭除贪爱,就是涅槃。”《杂尼迦耶》Ⅲ.190。《杂尼迦耶》第38《阎浮车集》中佛弟子舍利弗也是这样对游方僧阎浮车说的:“涅槃是灭除贪,灭除瞋,灭除痴。”《杂尼迦耶》Ⅳ.251,相应于汉译《杂阿含经》第490经:“舍利弗言,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涅槃就是灭除贪瞋痴,这一概念完全符合原始佛教的教义特点:重伦理修养,轻抽象思辨。

同类推荐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她穿越前是一名私家侦探,是发现暗恋的人魏之远一个惊天秘密,不慎滚落楼梯穿越。穿越后为石兰谷神医的唯一徒弟唐雪晴,医术高明。一次绑架,她遇见了他,遇到与暗恋的他长得一样的人东方野,可是物是人非,她渐渐死心了,只想隐身在深谷中,可是命运再次把两人纠葛的一起,他会再次背叛她吗?她陷入深深的抉择中,而他却深深的爱上她,可是二世的冤孽能最终修成正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嫁给我吧

    少年,嫁给我吧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周群

    周群

    青龙门弟子周欧不幸转世成为了燕族族长之子,但是也成为了燕族弃子。当所有人都是修炼肉体窍穴只有他修炼炼气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不平凡。(求推荐和收藏。)
  • 妃我莫属:独爱陵王后

    妃我莫属:独爱陵王后

    前世遭遇男友背叛,一朝之间竟穿越了,还做了探子。在爱情与生死面前,她果断选择了爱情。上天对她残忍,也在之后对她好。当经过生死浩劫,她成为后宫唯一独留的女人成了陵王的独一宠爱
  • 诱爱

    诱爱

    我是一位知名的大律师,二十八岁站在人生制高点。我高傲,刻薄,睿智,精明,却在一夕之间失去所有。我用盔甲面对全世界的敌意,保留最真的自己给最亲的人。没想到,他却在背后给了我致命一击。丢盔卸甲的我,输的一败涂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教主的小丫鬟

    穿越之教主的小丫鬟

    “朱小浅,起来!”某位教主将床上睡得香喷喷的人儿揪起来。朱小浅自穿越来第一次睡的安稳觉,将教主的床霸占不说,竟把教主一脚踢下床。某一日,“玄冥,将朱小浅的全部私房钱充公。”某女紧抱面前如小山的包袱,挥泪如雨,“大银,这素偶滴心血,求放过。”某教主青筋暴起,大怒,“朱小浅,你还真是一只猪,好吃懒做,将本殿的令牌都能给卖了。”她一次次的错,由他承担;一次次的怨,由他来受。……“小“猪”,过来。”“不要。”“这里有你喜欢喝的美酒,陈酿了30年。”“好呀,其实早就想和大人回去了。”某小“猪”擦着口水道。…………看“面瘫”教主。。。
  • 倾鸾记

    倾鸾记

    倾鸾是倾鸾记里的女主角,开始与萧然,白玄裳,上官君麟开始了虐心的三角恋,还有三名女主角,姽婳,与清绝,初蝶。还有一个大魔头【凌啸溟】,狐妖妖【剑凝萱】神、妖、魔开起了一场大战。。。。。
  • 芳兰轩集

    芳兰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次元手办

    异次元手办

    扭蛋机是一个很坑人的玩意!我投币!投币!再投币!我就不信出不了金品质的御坂美琴手办!出了个张飞手办?男版的?一次性使用?没有捡肥皂的好习惯,直接消耗化为属性值好了!呃,还是提取技能算了。什么?三秒撸?这是什么破技能?张飞的黑历史?出了个稀有舰娘手办?战列舰昆明号?这个放在太平洋上,保证明天成了头条新闻,不行,我要低调。出了个铜品质绫波丽手办?没有初号机!拿来暖床用得了!什么?铜品质没有这功能?出了个怪医秦博士萌娘版手办?这个可以有,泡妞神器。......我的金品质御坂美琴手办呢?我的炮姐呢?这个世界,存在天堂、地狱!存在天庭、地府!存在各种无限世界!电影、综漫、游戏、也存在神话故事,自定义科幻世界,更存在各种不合理的设定!这是发生在平行世界的故事。家里有一堆乱跑的手办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次元异能手办,值得你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