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700000025

第25章 幼儿园中的4堂理财课(4~6岁) (1)

4 ~ 6 岁的孩子会逐渐注意到父母钱包里的纸币和钢蹦儿,能给自己买很多东西。在这个阶段,父母应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的作用。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已经能认知钱的价值,父母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要努力工作才能得到的"。

4 ~ 6 岁的孩子吵着买东西是非常自然的行为,但应该让他分清楚什么是"想要"、什么是"需要",而不是看到喜欢的都要买。

所以,建立小孩的金钱观念就很重要,要训练他们购物时抱着正确的心态。

花钱初体验

场景:"妈妈,我要买玩具。""你每天都吵着要买玩具,我哪来那么多钱?""去刷卡就有了啊!"类似这样的对话,相信父母们一定不陌生!

曾有朋友对我说,有一天,他下班回家后,读小学的孩子对他说:"爸爸,你晚上去加班吧,我要钱买玩具了!"那孩子只知道金钱能购买他所需要的东西,却不知道父母亲必须付出辛劳才能换取金钱。

的确,在街头、便利商店都有ATM 机的年代,天真无邪的孩子经常看到父母拿着银行卡刷卡就能取钱。日子一久,就以为只要按几个数字,就有钱可以拿,就有东西可以买,却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这样的情形会让孩子以为钱很容易就可以到手,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在孩子开始用钱之前,让孩子知道钱从哪里来及钱的作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孩子4 岁开始,父母不妨让孩子认识金钱及学习管理金钱的能力,慢慢地就可以避免孩子吵着要买东西的状况发生。

4 岁以上的孩子,可开始教他们认识不同币值,包括钱币大小、人物、形状、样式及故事等。要注意的是,教导孩子认识钱币时,应使用真正的金钱,否则会混淆孩子的视听。不同币值,可以购买到一些什么东西,让他们对金钱具备初步的认知,有助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若有机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妨玩"扮家家酒"的游戏:妈妈准备一些钞票,小朋友可以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零食或布偶等,让孩子自行定价、贴上价格标签,在游戏中买卖或交换。

举例来说,给孩子一个5 分的硬币,和5 个1 分钱的硬币。

打开一盒糖果,让孩子买糖果,糖果1 分钱买一块,或者倒一杯果汁,5 分钱一杯。孩子可以自由分配钱的用处。

在"扮家家酒"的过程中,孩子有金钱可以使用,他们会知道金钱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东西想要就可以买,如果钱不够,就会买不到东西。此外,让他们给商品定价,也能了解孩子的价值观。

而等孩子长到五六岁时,不妨在超市买单时,让孩子把钱交给售货员,当孩子开心地将找回来的钱交给父母时,请父母不忘再问孩子一句:"今天买的东西多少钱,找回几元?"这一方面是训练孩子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及早培养孩子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还练习了孩子的加减法,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谨慎面对金钱的态度。

此外, 父母在训练子女的理财能力之前, 先要教导子女学会珍惜及节俭。在教导孩子时,应与其分享父母工作赚取金钱的辛劳,让他明白金钱是要有所付出才换来的,因此要好好珍惜金钱及自己拥有的东西,不随便要求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用品。

通过各类机会教育,例如父母一天上班赚多少钱,如果要买一个玩具或衣服,父母要工作多久才能赚到,让孩子慢慢理解赚钱不易,让孩子知道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ATM 机平白无故吐出来的,而是父母牺牲陪孩子的时间,辛辛苦苦赚来的,使孩子养成买东西谨慎、比价的习惯。

目前很多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因而只想给孩子最好的,常常对孩子的要求让步,这样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看到什么都要买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不珍惜,以及任何东西都要最好的消费习惯时,将来长大后就很难调整。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基本价值观入手,培养孩子的财商。

财商小游戏

买东西的游戏

等到孩子有数字的观念时,父母可为孩子设计买东西的游戏。从10 元(10个1 元)买两样东西,比较"贵"和"便宜",逐渐扩充到买3 样、4 样、5 样、6 样东西,这东西应是玩具、糖果等小孩接受度高的物品,切记无论怎么购买,总价一定得是10 元。

比如说,10 元1 辆玩具汽车,8 元一个铅笔盒、5 元一杯果汁、2 元一块糖果、1 元一块动物饼干。通过"买东西"的游戏,孩子会自己搭配选择,从而让孩子知道,钱是有限的,买了贵的东西,就不能买其他了,而若买了便宜的,就可以多买几个,若没钱,就什么东西都不能买。

让孩子从小了解金钱的分配,并建立购物时根据金钱额度调整购物的能力,是理财的第一步。

孩子满地打滚怎么办?

场景:5 岁的小明每次和妈妈逛街,不是要买糖果,就是想买玩具,只要妈妈说:"不可以!"小明便立刻哭个没完没了,再不然就是赖在地上,怎么拉都拉不走。甚至有时路边的阿婆、阿姨们也会说:"不过几十块钱,买给他不就得了。"孩子动辄满地打滚,父母该怎么办?

很多孩子会满地打滚,要求父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会心软,但这样既不能令孩子明白社会的现实,更加不可能帮助孩子学好理财。

要改变孩子的想法,秘诀在于软硬兼施和因地制宜。例如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在街上满地打滚,家长不应因心软或尴尬而就范,更不要讹称自己无钱。孩子很聪明。满地打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玩具,所以家长只须回应"我是一定不会买给你的"来表明及重申坚定的立场,让他们知道撒娇是不能得逞的。如果孩子有零用钱,家长亦可在孩子满地打滚时,要求孩子自行负责费用,孩子自然了解到凡事皆需要付出,不是撒娇所能解决的。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言出必行、始终如一的行为十分重要。

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其实这很要不得,要让孩子建立起父母不会骗他、说到做到的观念。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父母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

父母要尽量做到言行始终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却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要避免孩子出门就吵着买东西,家长的临场反应很重要。举例来说,孩子如果经过玩具店,指着玩具说:"我要买!"并赖在店门口不走,此时妈妈不要激动地说:"不可以,妈妈没钱!"一旦发现妈妈口气不佳时,孩子也会跟着激动起来。孩子更无法明白,没有钱买玩具,为何还有钱去买菜。遇到这种问题,不妨试着理解孩子为什么想买。妈妈可装糊涂地试着说:"可是今天没有准备买玩具的钱。"再不然说:"如果我们买了玩具,可能就没有钱买菜了,宝宝就要饿肚子了!"等等这类话语,让孩子明确知道,妈妈有准备"买菜的钱",但没有准备"买玩具的钱"。

当然,父母也不用完全不理会孩子的要求,我相信,很多父母是愿意为孩子付出的,只是不能让孩子觉得满地打滚就能得到任何东西,这种习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做的,就是有节制地向孩子提供资源。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节制,而为了训练孩子节制,父母每次带孩子去超市、百货公司时,不管买什么,都应该告诉他"只能买一样"。父母与其直接答应或拒绝孩子的要求,不如给他10 元或50 元钱,告诉他:"你自己选择可以用这些钱买到的玩具!"在孩子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可以借此教导他了解钱的大小概念。例如告诉他:"价格后面有一个0 的可以买,两个0 的就太贵啦!"孩子不但能因此认识数字大小,也能连带了解钱的价值。

若是孩子想买的是大型玩具,且金额又很高,这时不妨用"延迟满足"的策略,让孩子因为时间太久而忘记或已经不喜欢,从而打消购买玩具的念头。

举例来说,6 岁的小明到了玩具店里,想买一台1 000 元的电子游戏机,由于金额很高,这时候妈妈就采取延缓策略:"这个玩具太贵了,等到圣诞节再买吧!"如果等到了圣诞节,小明又向妈妈要求玩具时,这可以体现出小明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再给他买。当然,另一个可能是,时间久了,孩子对玩具的新鲜感降低,自然也不会再主动要求买玩具了。

曾有研究显示,如果父母用延缓购物策略,让孩子在买玩具之前再想一想,学会等待,可以训练孩子克制欲望的能力,将来孩子长大后,比较不容易受到广告或舆论的影响。

而另一个策略是:父母不要爽快地一口答应,让孩子自己先付出努力,通过努力来获得想要的玩具,亦能令孩子更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同类推荐
  • 教子从此不累: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的轻松教子方案

    教子从此不累:资深心理教育专家的轻松教子方案

    本书将引导父母学习如何在与孩子的谈笑互动间,化解所有的成长难题。帮助父母学习育成智慧,享受育成快乐,引导孩子学习成长智慧。
  •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也称作“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基因。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能否兴旺,以及对外的社会形象。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本书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教授最新力作,列举了数十个优秀家风故事,让读者感受优良家风的熏陶,明白“家风是什么”,并且确立自己的家风,让子孙世代受益。
  • 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本书针对1—6岁孩子的情商培养。以亲子互动的形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强、关爱他人、珍惜劳动成果、克服苦难等优秀品格。本书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培养小孩的爱心与智慧(1-3岁),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安全意识、注意力、阅读能力、爱心、责任感等。第二部分培养小孩的独立与社交能力(3-6岁)。重点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自信坚强等优秀品格与耐挫能力、审美情趣、良好沟通能力等情商能力。本书写的生动有趣,事例丰富,穿插名人名言、事迹、实验报告等,全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孩子情商,是重视孩子情商培养的家长的不二选择。
  •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

    “我做妈妈了!”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欣喜之余,也会开始不遗余力地打造孩子:为孩子选最好的幼儿园!进各种培训班!但妈妈们努力过后往往发现:孩子不爱读书?不懂艺术欣赏?怎么办?!妈妈们在培养孩子的路上乐此不疲,却也困惑盲目着……本书记录了从孩子出生到初中的时光里,四个年轻妈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起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经历。从妈妈们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未来。要做一个孩子心中理想的妈妈,妈妈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勇敢改变自我,和孩子一起长大,指导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的成长。
  • 这样教孩子对了吗?

    这样教孩子对了吗?

    我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不听话呢?为什么孩子这么不肯用功学习呢?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说谎了?为什么我家的孩子那么不合群呢?……无数的问题困扰着年轻的父母。教他他不懂,劝他他不听,哄他他不长记性……火了,打一顿吧,孩子问题不见少,甚至还会疏远你……头疼啊!该好好想想了——是否自己的教育态度出了问题?是否需要好好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让我们跟着专家的指引,重新出发。
热门推荐
  •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中国的家长总是最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 高冷男神强势爱:傲娇女友别想逃

    高冷男神强势爱:傲娇女友别想逃

    她小时候,因为爸爸公司出事,不得不将她‘寄放’在他好友家中。从此,她的生命里多了一个他。“唐栖,我告诉你,你不准再来插手我的工作”,她和他在一起之后,他什么都要管,终于在某一天,她终于受不了了,向当事人控诉。而当事人只是一脸的无辜的看着她,淡定从容的说:“你是我的。”而她彻底愣住了…………
  • 缘定今生劫

    缘定今生劫

    记忆里,有你~有人说,不是在最美的记忆遇见你,而是因为遇见了你才有了最美的记忆,那你,你在最美的记忆中,会想起谁~~
  • 追星小说:那一年我爱上了你

    追星小说:那一年我爱上了你

    幸福其实要自己把握。而不是,让别人掌握。那少年,爱了就是爱了,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 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晚眺

    晚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目击天安门(一)

    目击天安门(一)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王爷的圈养妻

    王爷的圈养妻

    清纯少女被逼上花轿,恶魔王爷辣手摧花。代嫁丫头原是私生女,错入王府被囚失身。金屋藏娇,锦衣玉食,你还有何不满?代嫁入府,欺君犯上,你可知罪?晓风残月,媚夜清凉,荧红的烛火下,她攀在他胸前宽衣的手有些瑟瑟。他邪魅地在她耳边轻笑,激起她身上一阵粟麻,手上的动作终于快了一分……他要她,她便一生一世无处可逃!
  • 魔道涅槃

    魔道涅槃

    我只个修仙大宗的小徒弟,却发现自己成了魔,前途岌岌可危;但那又怎样?!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醉卧红尘,拔剑生死。但到最后,竟发现自己的生涯居然只是别人剧本中的一环?那么,就让我们撕掉剧本,以天地为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