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700000018

第18章 别让孩子一辈子啃老 (1)

"房奴"加"孩奴"等于"一生为奴"。

你愿意一辈子为"奴"吗?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不知从何时开始,社会上开始出现"啃老族"的现象,不少受过高等教育且年过25 岁的子女,经济仍无法独立,生活依赖父母的例子越来越多,"父母终生劳苦、子女轻松快活"的现象越发严重。

对于如今年近60 岁的老年人来说,在劳苦一生后,退休后生活的最大"敌人"竟是子女。影响老人,特别是城市老人退休品质的最大障碍,竟是供养孩子的日常开销。

这群共和国的同龄人感叹:当我们正上学的时候,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当我们该工作的时候,碰上了上山下乡;当我们谈恋爱的时候,还只能靠介绍;当我们结婚的时候,只能两张床一并靠;当我们工作正起劲的时候,碰上了下岗;当我们老了想享享福的时候,碰上了啃老的80 后!

事实上,不只中国有"啃老",全世界都有"啃老"。日本新闻称,在日本,年龄在15~34 岁的"啃老族"已达到64 万人。很多80 后依然习惯于从父母那里获得零用钱。

在欧美,"啃老族"又被称为"尼特族"(NEET)。该词最早出现于英国,后来逐渐在其他国家出现。"尼特族"原指20 多岁的年轻族群,不升学、不就业,成年后开支仍来自于父母。他们缺乏自立意识,经常向父母长辈伸手要钱,只想吃喝玩乐不想多干活挣钱,没有钱便向父母要,既不关心父母的辛劳,也不珍惜金钱,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赖家王老五》(Failure to Launch),说的是一个35 岁的单身帅哥像只恋巢的小鸟,赖在父母家中不愿搬出去:"和父母住在一起有什么不好?反正房间也空着,回家有人做饭洗衣服,不用自己打扫房间,也不用交房租,比住酒店还舒服。"老爸老妈却受够了儿子饭来张口的懒散作风,不惜出钱雇用一位女士,让她设法把儿子撵出家门,于是演绎了一段浪漫而好笑的故事。

中国在目前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尼特族"或"啃老族"的问题十分明显,归根究底就是父母太过宠爱,"一家三代6 个大人对着1 个孩子",把所有资源全输送给了一个"命根子"。

"啃老族"的出现,使得"养儿防老"这一根植于中国人思想里的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但若深思并追根究底,"啃老族"的出现正归咎于其父母的宠爱。子女在父母过分呵护的环境下成长,逆境应变能力变低,不单自身难以独立,增加家庭负担,从长远看更会扼杀整个社会的创新及求变精神。

父母在子女成长期,应注意培养孩子自身的技能,摒弃其依赖父母供养的心态,以提升竞争力,并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在新时代下自力更生。

父母应该从小教导孩子储蓄及自我负责的观念,让孩子明白父母现在帮孩子出钱付学费、生活费,是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经济能力,等未来经济独立后,就应该学会自立,包括经济自立、风险自负。

"卡奴"、"房奴",终还有"解放"的一天,而儿女债的"偿还"却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千万别让孩子"啃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始终认为,对孩子而言,家庭教育远远重于学校教育。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培养精英? 造就领袖? 做开心的普通人? 还是培养应试机器?

我相信,在孩子出生后,不管孩子个性如何,智力水平如何,性格情商如何,大多数父母的愿望只是让他生活得更加幸福。

而上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家庭才是永远的。所以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父母应该比学校考虑得更长远。

无论智商、情商、灵商,还是财商,都是如此。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以财商为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会在父母进行储蓄、投资、捐赠、纳税、消费和使用信用卡等经济行为的时候,逐步学到父母理财的方式,所以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建立良好的理财观念。

有调查指出,儿童的金钱观和消费模式,主要受家庭和朋友影响,而学校教育的影响有限,6 成儿童认为受父母影响最大,两成受传媒影响,一成半左右受同学或朋友影响。

在国外,人们把理财教育视为道德教育或人性教育。理财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以传播知识、增进智能为目的,其核心在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金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父母既是理财教育的启蒙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孩子可以在与父母的生活中受到教育。

我曾问过不少金融界人士,培养孩子财商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们的回答很一致,是身教。

《庄子·天道》云:"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

有这么一个笑话:

爸爸:"小明,我们来演戏,你演爸爸,我演你。"小明:"好呀!好呀!"小明立刻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爸爸,大声喊道:"小明,你去墙角罚站!"这个笑话指出了一个事实: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人父母者,要管教小孩前,请先照照镜子吧。

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负面行为7 成来自父母,父母都做不到的事,很难要求子女改正。

父母从不念书,又怎能让孩子去念书;孩子每天赖床、上学迟到,是不是父母太晚睡;孩子爱看电视,父母是否也是"沙发土豆"。

在财商教育上,父母必须是言行一致的人。如果父母一掷千金、挥霍无度,却要求孩子事事节约,言教与身教不一致,恐怕会造成孩子理财学习的矛盾与混乱。因为孩子对于金钱的知识,不仅在于父母给零用钱的多寡,也在于给零用钱的方式及父母对金钱的态度。

举例来说,有些孩子会看到父母的金钱都是从ATM 机里来的,用完可随时再提款,会令他们误会金钱是无穷尽的。建议在带着孩子一起购物时,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用信用卡,用现钞交易,会令孩子对钱有认识。

父母的行为,在孩子眼中是一清二楚的。如果我们经常毫不考虑就买一件奢侈品,或是在他面前表现出对奢侈品的欲望,他们会清楚地看在眼里。

在带孩子出去购物时,也可主动问他选择乘出租车还是地铁,并向他解释,如果乘地铁,就会有余钱买零食和故事书,乘出租车则没有,从而让孩子领会简单的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

在家里,让孩子以负担家务的方式赚钱是金钱教育很好的开始,这可以让孩子知道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赚来的。

除了从家务中落实金钱教育外,超市也是分享金钱观念的绝佳地点。

比如,带着孩子逛超市时,不妨进行各项生活用品的比价,让孩子开始懂得精打细算。通过适当的鼓励,孩子还会主动帮妈妈比价,告诉妈妈要买哪个牌子,或是哪家超市比较便宜,俨然是个小小理财专家,成为家长的好帮手。

在与孩子逛超市时,孩子很容易对不同颜色的价钱牌感到十分好奇,此时父母应告诉孩子,不同颜色的价钱牌代表有没有折扣。

也许孩子下次逛街时,就会提醒父母有哪一些特价品,遇有想买的东西也会先看一看价钱牌的颜色。

在超市购物完成后,不妨把剩余的零钱给孩子,让他学习储蓄,并向他解释钱的用途;当钱储到一定数量时就要存入银行。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解释存钱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展示金额,因为这样才能给予孩子真实感,不会对储蓄概念全无头绪。

大多数人的最大消费不在买房、供车,反而是到星巴克喝杯咖啡、购买零星杂物、到餐厅吃饭,这些统统都是可以避免的生活消费。所以,父母不应放过任何生活小节,教导孩子合理使用金钱的重要性。例如,购物前要先比较款式、颜色及品质;不要赌博,爱惜物件;若子女完成非分内的家务工作,应给予奖赏等。

当然,家长也不用显得过于着急。孩子的童年时光是宝贵的,你没有必要过早让孩子变成小彼得·林奇或小巴菲特,也没有必要把你们家变成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有时顺其自然,让孩子从生活中自己领会反而更好。

谈论理财就和讨论其他问题一样,你的作用就是要以适合孩子年龄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此外,家长应从小事做起,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国外,孩子摔倒了,父母一般不会去搀扶,而是让他自己爬起来。是置之不理吗?不!这是对孩子自身素质的提前教育。要让孩子"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培养自信、坚强、独立、克服逆境、勇于挑战的意识。

从小娇生惯养,会让孩子丧失健全的精神,进而缺乏生活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和自尊自强精神。而中国特有的传统观念,也造成了不少中国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也"长不大",在心理上不能"断奶"的特性,在经济和人格上自然就难以独立了。

孩子是父母一辈子最大的牵挂。财富可以传承,但财商却必须通过学习获得,因此,父母都应该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以及对财富管理的规划能力。

总之,孩子财商的培养,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只要父母开始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

富如何过三代

2 000 多年前,孔子提出"三十而立"的观点,并逐渐成为中国人的金科玉律,但如今呢?

如今30 岁左右的年轻人,是最幸运的一代,他们在中国经济起飞的背景下长大,享有最多升学、发展、自主的机会;同时,他们也可能是最倒霉的一代,因为一踏入社会就遇上经济转型、竞争激烈,且报酬较低的年代。

财商小贴士

财商教育若能从小做起,掌握孩子吸收理财观念的黄金时期,培养其拥有良好的金钱观念和习惯,再加上父母在生活上无时无刻的细心引导,想教出善于理财、不为金钱所役的小富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20 多年前,我们父母的说法是"养儿防老",但在生了瓜瓜后,我并没存"养儿防老"的念头。在我看来,若靠瓜瓜养老,远没买招商银行股票或靠房养老可靠。

对广大中产阶级父母而言,生儿育女更多考虑的是付出,而不是收获,子女有出息、财富得以传承是父母最大的收获。

说到财富传承,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但这并非打不破的魔咒。深入了解一些能够富过好几代的家族可发现,在处理如何与财富相处上,都有非常严谨的教养。

在我看来,所谓"啃老族"的出现,是财富传承的终结,也是"富不过三代"的真正原因。而如今"啃老"的盛行有两大原因:

第一是学校教育过分"向钱看",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和心理辅导,导致不少青少年缺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第二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不少家庭对独生子女充满溺爱,导致很多独生子女缺乏艰苦奋斗和自立的意识,严重依赖父母,要父母满足其消费欲望。

犹太人有句谚语,"财富可能归零,智慧却长伴左右"。纵使留给子女再多的财富,没有培养好子女的理财能力,财富终究会被挥霍一空。

德国最老的投资银行家族梅兹勒家族富过三代的秘诀只有一个:不让孩子关进"金鸟笼"。他们的小孩上最普通的学校,每天走路去搭公交车上学,与所有同学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样的食物。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沃尔玛集团的沃尔顿家族已逝董事长山姆· 沃尔顿,奉行的财富教育核心理念是"劳动让人有价值"。

老沃尔顿从来不给孩子们零花钱,他的4 个孩子从小就开始打工,在商店里擦地板,帮忙修补仓库的房顶,晚上帮助装卸简单的货物,老沃尔顿则根据一般的工人标准付给他们工资。

"股神"巴菲特也不是天生的,他从小就懂得靠送报和捡高尔夫球来赚钱,11 岁就投身股市,一辈子浸淫在投资事业中,自然累积出凡人所难及的高深功力。

同类推荐
  • 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

    本书主要讲述了:教子成才,是当代父母竭尽所能、倾力而为的最大心愿。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聪明、更加有出息,父母们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从小为孩子积累成才的资本》通过对当代众多家庭教育的成与败、得与失的深入研究和提炼总结,通过对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模式的比较与归纳,精心编写而成。书中内容新颖,逻辑清晰、文字流畅,有助于广大读者愉快地阅读。书中力图避免空洞说教,注重实用功效,从而能为广大父母开发与培养孩子的多项综合素质提供有益的帮助与指导。
  • 医生教您提高宝宝免疫力

    医生教您提高宝宝免疫力

    本书分五部分,首先介绍免疫力相关知识,又依次阐述了儿童合理饮食与免疫力提高、儿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取与免疫力提高、预防接种与免疫力提高、日常生活保健与提高免疫力。
  • 帝王将相家训

    帝王将相家训

    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自小便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且涉世较深,深知个人功名与家庭兴盛得来不易,因而他们把家庭教育看得很重,例如教导子孙要刻苦学习、 安分知足、节俭持家、孝顺父母、友爱兄长、谨慎处世等等。
  •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

    孕妇可不可以滚床单?宫外孕是老公没瞄准吗?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剖宫产什么时候该做?老婆在产房生孩子,老公们该做些什么?……一本让育龄女性安全生孩子的贴心读物。作者精选并解答了30余万人关注的关键孕产问题,是孕产版的《只有医生知道》,直播妇产科实况,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各种热播医疗剧。在这些典型的案例中,您不仅可以了解到更为细节化立体化的孕产知识,还可以真正走进产科医生们的内心世界。不看就亏大了!市面上的孕产书,真的很难选,好像都差不多。这本书寓知识于故事,还随书赠送孕期大事录,让你知道怀孕的大小事,真正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果断拿下,不纠结。愿你一儿一女拼个“好”。
  • 俏妈咪产后恢复一本通

    俏妈咪产后恢复一本通

    本书将传统和现代产后护理概念相揉,从临产期开始到产后的恢复生活,按科学的生理过程进行讲解,并制作出适合每种情况的恢复方案,摆脱你初为新手的恐慌。
热门推荐
  • 我的男友有点儿病

    我的男友有点儿病

    沈伊刚刚大学毕业,父母便奋不顾身地奔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怀抱,去那里挥霍钱财,帮助其增长GDP。只留下了一间心理诊所和1000块生活费。沈伊现在很郁闷,已经一个月没有生意了,再这样就要饿死了。就在这时,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来: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就这样,沈伊踏上了拯救精神病之旅。一号病人:幸存者的内疚二号病人:社交恐惧症三号病人:被害妄想症四号病人:抑郁症五号病人:幽闭恐惧症六号病人:多重人格渐渐地沈伊发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仁术便览

    仁术便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恨你exo可是我更爱你

    我恨你exo可是我更爱你

    这本书写的是虐文,一开始男主非常恨和讨厌女主,到恨之入骨的程度,后来,女主长大了,她要让伤害过她的人,都不的好死。可为什么就是忍不下心去杀了他们呢?因为她真的很爱他们。
  • 上古世纪之燃烧的远征

    上古世纪之燃烧的远征

    洛林终于踏上了前往原大路的远征,先知的预言,不详的噩梦我们寻找到的究竟是故土还是地狱......
  • 爱在时光里

    爱在时光里

    以一个名为旧约的咖啡馆作为背景诉说着来到这里的人生往事,和一个个在这里许下的约定后发生的一些温暖的事情。曾经的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许下了许多的约定和承诺,但是我们又能遵守多少呢!最终不能守住的约定带着伤都变成过眼烟云,那本该守住的约定只因为我们的迟疑也和我们背道而驰。
  • 衣食住行与健康长寿

    衣食住行与健康长寿

    本书分6篇,全面介绍了有关健康长寿的相关知识和保健方法,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保健知识。
  • 灵图风暴

    灵图风暴

    这是一场由一张破图引发的人仙神三界风暴——“人界是我的!”“仙魔妖界是我的!”“神界是我的!”“哦,别争了,我有灵图,你们都是我的。”风动抠了抠脚,如是道。
  • 骷髅猎人

    骷髅猎人

    琥珀森林、虚空之窗、七大奇迹……星空高塔下,埋藏着多少历史的斑驳,又传颂着怎样动人的乐章……正在前往——神谕。自然创造了万物,万物懈怠了自然。他站在神明的肩膀上,看待一马平川的时空。是惩戒?还是救赎?李墨游抬起手,向荒野中洒下一片种子,身后是茂密的森林……注:本文世界观过于巨大,与一般网游文有所偏差,前期阅读起来可能有所……坎坷?好吧,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另注:本文绝壁是一碗干净利落好鸡汤,它治愈心灵,阳光励志,让人发愤图强!它不仅仅是游戏,更是都市感情,热血玄幻……呵呵哒(好吧,就让我安静的看自己装会逼……)】
  • 天武阵帝

    天武阵帝

    十六岁时,父亲被杀,三大家族之一浩家开始没落!十七岁时,浩家被仇敌屠杀,一夜惨遭灭门!十八岁时,母亲离家出走,即说是嫌弃浩家没落,跟一个有钱的公子哥一起逍遥快活去了。如此身世看一个倒霉蛋如何逆袭成为霸主!!!
  • 中国一九五七

    中国一九五七

    小说对一九五七年“反右”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展现出一代知识分子无端遭劫,心灵经受阉割的苦难历程。作品以北京某大学整风反右开篇,到一批知识者获罪落狱,几易劳改农场改造而收笔,通过对众多人物复杂故事情节的构建以及独特环境的烘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莘莘学子难以言状的炼狱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