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0600000020

第20章 造势时代 (5)

但是从西湖论剑以后的发展来看,你不得不承认马云的颠覆性在这个论坛上得到了挥洒式的发展。在这个论坛上,阿里巴巴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五大巨头之一。有一家媒体的互联网记者说:“马云就像韩国举办奥运会,把跆拳道加入其中一样,顺利地把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界推销了出去,虽然到这个时候大部分台下的听众还是不知道阿里巴巴到底在做些什么。”而更妙的是,他甚至还不需要像韩国一样“办个奥运会”:第二届西湖论剑他就有了“收成”,杭州市政府把这个论坛加入到了西湖博览会的行列中。而从第三届西湖论剑开始,马云的东道主身份优势就毕现无遗,西湖论剑每年都邀请互联网界当年表现最为出色的公司出席,而阿里巴巴则始终以种子选手的身份列入这个名单之中。虽然阿里巴巴自身的发展确实很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西湖论剑这个平台上的借力之举就没有了意义。

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

作为一个附带,我们不得不把阿里巴巴在第一届西湖论剑后采取的一个大的战略行动纳入本章。而这个行动的意义是如此重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把它作为单独一节来描述。

要说变化快,马云在2000年9月的变化的确快。“9月11日,就在西湖论剑刚刚结束后一天,刚刚还在人群面前高谈阔论的马云一回到公司就向阿里巴巴的主管一级骨干宣布,公司处于最高级别的紧急状态。一下子从笑容可掬变成了神情极为严肃。‘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他对我们说。”

于是当时的高层很快在西湖边的汪庄开了一个会,提出了一个B2C的计划,即Back to China(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回到沿海)和Back to Center(回到中心城市)。

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纲要,这三个口号中的每一个都意味着阿里巴巴重要的调整。“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汪庄的那次会议相当于红军在长征时的遵义会议。”马云这样评价那一段时间阿里巴巴的行动。

为了弄清这个调整对于阿里巴巴的意义,我们不得不先来看一看阿里巴巴在2000年拿到风险投资以后整个公司的架构。

在这个架构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阿里巴巴早年的雄心和雄心背后的幼稚。他们试图设立的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司架构,仅分公司他们就设立了上海、香港、伦敦、北美四个,颇有把“红旗插遍世界”的势头,也符合马云后来对阿里巴巴未来的描述。而事实上,以2000年阿里巴巴的运作能力、资本和眼光来看,这个架构不啻于是一种灾难。幸好马云的理想主义色彩还不至于把他拖离地面,在最关键的时候他还是回到地面上,因此也就有了阿里巴巴现在的发展。否则我们很可能在互联网热潮破灭的死亡公司名单上多看到一个名字,虽然它已经离赢利只有一步之遥。

有了这样的印象之后,我们已经理解了为什么马云如此看重阿里巴巴的这个“B2C”了。而进一步地了解阿里巴巴在此时的相关措施,可以让我们了解整个阿里巴巴在执行上的决断力。

整个阿里巴巴的B2C计划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节流,其次是开源。我们先来看节流:

“回到中国”就意味着对海外的调整。除了一开始就在香港注册并在那里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外,阿里巴巴在拿到风险投资以后还在硅谷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包括香港在内,内地以外高薪的职员大概有四五十人。按照原来阿里巴巴的计划,在内地以外的分部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台湾的分支机构当时已经准备开设。而在这次会议之后,这些机构的发展全部停顿了下来。

“我们是全球的眼光当地制胜,我们的拳头打到海外这个位置,再打下去已经没有力量了,迅速回来;回来后在当地制胜,形成文化,形成自己的势力再打出去。如果不在中国制胜的话,我们会漂在海外。我们要防止的对手是在全球,而非中国内地。在中国,互联网真正要赚大钱还要有两三年时间,这两三年内挣的钱只能让你活得好一点,但活得很舒服、很富有不可能。现在我们不可以在中国内地以外地方养一支300到500人的队伍,成本太高了,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在香港、在台湾都不行,只有在中国内地才行,而且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马云当时这样对《中国经营报》的记者说。

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阿里巴巴海外高薪的员工被邀请回杭州发展,很自然地,有一部分不愿意离开香港或者美国的人就流失掉了。不过,因为看好阿里巴巴的发展前景,也确实有人因此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来到了内地。

“其实在那一段时间马云是十分沮丧的。他是一个重感情同时也重承诺的人,而回到中国内地时阿里巴巴的海外人员流失,实际上是向他的这两个基点提出了挑战。很多流失的海外人员把阿里巴巴邀请他们回中国内地,看作是迫使他们离开的一个手段,因此他们选择离开了,同时不免也有些抱怨。他们会说马云你给我们画了如此之大的一个饼,但现在却迫使我们离开,因此你没有遵守你的诺言。而信守承诺是马云极为看重的一点。另外,他当然也看重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而正是这一点,使这一些人中的一部分后来又回到阿里巴巴工作。”阿里巴巴的一位创业元老这样说。

不过看来马云个人的这种心理并没有妨碍阿里巴巴这个决策的执行,所以,马云在很多场合里说:“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出来的。”而在“回到中国”的决策过程中他所受到的“冤枉”,在他心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段落。但他把这种“冤枉”仅仅看作一种冤枉而已,这种冤枉并不影响决策的执行。

相对于“回到中国”来说,“回到沿海”和“回到中心城市”是相对小的一个调整。同样是因为拿到风险投资以后,阿里巴巴开始在全国布点,当时已经铺开的点包括重庆、昆明、大连等地。而在汪庄会议上,马云和阿里巴巴的高层经过讨论后,认为阿里巴巴最现实的赢利途径在于它的历史传统客户,也就是外贸企业。而中国的外贸企业80%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五省一市,因此,必须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这五省一市中来,集中力量才能突破一个缺口。同时阿里巴巴的高层们认为,布点必须集中,必须发挥中心城市对周围的辐射力量。因此,把点设在中心城市是合理而有效的。

在“回到沿海”和“回到中心城市”的调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隐含前提:那就是在汪庄会议上,阿里巴巴的高层们已经把赢利提上了议事日程。

“马云和我们都是做小公司出身的。”阿里巴巴的一位高层这样解释,为什么在2000年中国互联网公司都还是一片莺歌燕舞的时候,阿里巴巴就开始考虑艰难困苦的赚钱过程,因为“花着投资人的钱,我们自己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对这句话的最好印证是阿里巴巴在获得投资以后的薪水情况。1999年9月阿里巴巴拿到了风险投资,从湖畔花园马云自己的房子里搬到了正式的办公场地——华星大厦。这座楼不是杭州最好的写字楼——在互联网热的时候,很多公司租的都是一级城市的顶级写字楼——甚至连一流的办公场地也算不上;相应地,阿里巴巴员工的工资也没有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动辄上万——“拿到风险投资后我们确实涨了一次工资,从创业时候的500元钱涨到了1000元出头一点。当时我们高兴的是,终于不用花自己的积蓄过日子了。”阿里巴巴的一位创业元老这样回忆说。

理解了这些就很容易理解马云和他的高层们为什么急着要赚钱,因为他们觉得花着投资人的钱心里不安,这一点点的差别造就了阿里巴巴成为互联网公司中第一个宣布赢利的公司。

但在所有这些问题之上的问题是:拿什么赚钱?

从阿里巴巴当时的会议记录来看,汪庄会议中阿里巴巴所能拿来赚钱的项目是:

网上电子市场:阿里巴巴的高层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能在浙江300家市场拿下10%,按每家30万元的收入计,就可以拿到1000万元的收入;

付费会员:他们打算从阿里巴巴当时将近10万的会员中选取1万会员收费,大致价格在每人1500元;

网上虚拟主机: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可以用他们的贸易机会来使客户把自己的虚拟主机放在阿里巴巴,此项业务的估计值被计为900万元;

在线促销:在当时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网络广告,这一项被算作了500万元;

中国供应商:当时对这个项目的估计是发展200个客户,收入在3000万元。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初步聚集了人气之后,阿里巴巴当时的高层对于未来的赢利项目也是一片茫然,并没有像马云在2005年那样对作者可以描述出一个清晰的阿里巴巴的未来。以上5个项目的罗列,基本上就是当时流行的IT技术与阿里巴巴核心业务的初步结合,而对每个项目的可能赢利潜力的估计也是不准确的。

“事实上,是在中国供应商运作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才下定决心把其他所有的项目都停下来,只做这一个项目。而中国供应商的实际赢利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一位阿里巴巴高层说,“并且讨论时被提起的可能赢利项目还远不止你看到的这5项,应该有10多项,但经过讨论以后,那些项目都被淘汰了。”

汪庄会议中另外值得记录的一笔是在它的结论中:阿里巴巴的高层把5项又排除成了3项,指出网上虚拟主机、中国供应商和收费会员中的排名业务相对成熟,同时网上广告的业务只能维持,效果不好。运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中国供应商项目因为它的成长速度最快,而最终成为阿里巴巴的实际操作项目。

我们在了解了这一决策产生过程之后,可以来看看这个转折点对阿里巴巴的意义是什么——它避免了阿里巴巴的死亡,重新把阿里巴巴拖回到地面上,对这一点作出贡献的是马云和他的高层的“小公司出身”,他和他的高层考虑问题都是从现实出发的;它最大程度地容纳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所有的技术都有可能成为阿里巴巴赢利的工具,又使公司云游于技术之上,视技术的使用结果而定其命运;它把一个潜在的大挫折变成一个现实的小挫折,在避免了阿里巴巴的彻底失败以外,又用一个机构调整的挫折来考验马云和他的团队凝聚力。

到这一节为止,我们将要暂时与马云和他的团队的创业故事作一个短暂的告别,进入到阿里巴巴的产品世界了。阿里巴巴的产品世界不同于普通的公司产品,它集中了高度的智慧,非常值得一读。

而在这个节点上,我们来总结一下马云和他的团队最初创业历程中值得回味的东西。

作为这支团队的领导者,马云的个人经历不可小视。与互联网创业热中的很多人相比,他多了一个街头学习的经历。因此,他更加懂得在中国这样一个“江湖”里如何找到生存点和发展点;同时他的教师经历给了他口才,使他知道如何去最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梦想,这几乎成了他创业过程中领导能力的核心组成;少年时就开始的语言学习,给了他英语这个交流工具,使他具有国际化思考的能力;最后,“做小公司出身”让他知道心疼钱,这成为阿里巴巴没有被列入互联网公司死亡名单的核心原因。

另外,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创业历程中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去面对风险投资?

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多少事业可以离开风险投资。没有迅速做大的好生意,面临的问题是被收购或者是被仿冒两种前途。而马云可以一直在外宣称“投资者是娘舅”,这说明了他在投资者面前的强势,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前途。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马云之所以能保持这种强势,首先是因为他提出的目标都超过了投资者的要求,并且,请注意,他把它们都做到了。而更重要的是,在引入投资之前,他和他的创业团队已经结成了一个几乎是生死相依的盟体。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前提下,投资者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利用这个整体,另一种是放弃这个机会。而相形之下,看好机会的投资者当然会选择利用这个整体。

而这种整体的形成,马云在其中起到了水泥的作用——把团队中的所有人都联结起来。

第一届西湖论剑中国互联网五巨头合影

同类推荐
  •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

    本书通过对工作分析概念、流程和应用的全面介绍,以及对以工作为导向和以人员为导向的多种工作分析系统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形成一个对工作分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指导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工作分析的应用。全书系统全面,分析透彻,每章篇末均配备有案例研究或拓展阅读以及相应的思考题,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
  •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通朋电气的收益从25亿美元增加到1005亿美元,净利润从15亿美远上升为93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也从最初的大约94美分上升到40美元。凭此惊人的业绩和他创立的崭新的经营理念与不凡的人格魅力,他被誉为“全美头号经理”、“全球第一CEO”。每位年轻人都有着无尽的潜力,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如书尔奇一样杰出傲人,那么从现在开始仔细阅读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并学以致用。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会慢慢地接近他,直至超越。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福布斯写给未来的精英

    福布斯写给未来的精英

    福布斯说:“商业的目的是要创造幸福,而不仅仅是财富的堆积。”这本书不仅仅是交给你如何致富的,而且告诉你在财富中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福布斯》杂志的创办人福布斯写给未来精英的一本书。一共包括100个小章节,每个章节告诉大家一个关于财富、幸福、快乐、事业、人生的大道理。物质成功并不一定会带来积极、活跃的人生,充满快乐和幸福的人生。如果人生目标正确,不但能获得物质成功,也能获得精神成功。
  • 个人管理学

    个人管理学

    本书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阐明了个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体系架构和特点,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个人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本书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大学、中学学生和职业人士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怎么能没有刀

    怎么能没有刀

    西风瘦马,邋遢老头,残阳如血的天南官道上。少年远望着雨幕中的巍巍大山,一身破旧的麻杉洗的发白。“他娘的,出来混,怎么就忘了带刀呢?”少年懊恼道。邋遢老头咧开嘴笑道“少爷,那山上有刀。”少年喜笑颜开:“哈哈,本少爷就说嘛,这个江湖怎么能没有刀呢!老黄,小黑,前方开路!”......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银灯一曲太妖娆

    银灯一曲太妖娆

    她有两张脸,一张在白天扮演着理想中的自己,一张在黑夜里沾满血腥。他也有两张脸,一张在人前受人瞩目笑靥倾城,一张在面具后面做回自己。哪一个才是真实?黑夜里他和她的相遇是同命天涯,还是一个错误?
  • 修仙狂徒

    修仙狂徒

    【王小蛮新书《盖世仙尊》已发】穿越异界附身世家落魄少爷,脑海带着本时灵时不灵的残破符法,心眼里藏着点小心思。且看他在残酷修真界中左右逢源,誓做纨绔的修仙生活。《盖世仙尊》已发!书友群群号58330105!
  • 恶魔高校DXD

    恶魔高校DXD

    穿越到恶魔高校DXD的龙家大少的传奇故事,咱是莉亚丝吉蒙里的未婚夫耶!咱是赤龙帝耶!咱是后宫王是也!
  • 净天阙

    净天阙

    世界是丰满的,人生是不可知的。人常言道: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也就所谓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或者说:狗改不了吃屎。此话虽然难免有些绝对,但却有着很大的人生。人生就是被用来感慨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人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人生依旧继续,笑容应该依旧绽放!
  • 异能小子传奇

    异能小子传奇

    书,是不用简介的。这只是一本轻松的,用来消遣的小说。书名俗气些就俗气些吧,这东西本就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难道要我改个《控能大色狼》吸引读者?我不愿意。多情但不11,情节尽求合理但不自找郁闷。没兴趣写悲剧,更没兴趣写主角懦弱,是主角的,谁也抢不了,不是主角但主角想要的,咱们去抢过来。YY,就这么简单!
  • 合同婚姻之冰山老公娃娃妻

    合同婚姻之冰山老公娃娃妻

    易可可很冲动,所以把婚姻当成了自尊的填补品;而他是八卦杂志的绯闻一号,众人口中的冰山牌印钞机;一纸合同把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牵扯到了一起,挂着老婆的头衔做着林大总裁家的VIP女佣,原来真的存在‘盖着棉被纯聊天’的剧情……爱情的保质期是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一辈子,后来的后来,那高高在上的68楼,是否是她可以到达的地方?
  •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

    《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最新版)》从天文科技、民族服饰、古代政制、饮食文化、诗词杂赋、中医养生等十三个方面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展示中国文化,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知识堆砌书,而是一幅绚丽多彩、深入浅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文化知识的篇章。书中包括名家的经典论著、真实的感人故事、通俗的知识讲解等。全面而又深入的介绍和展示文化的由来、发展、变化及影响,使读者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徜徉。
  • 时空混战之一代枭雄

    时空混战之一代枭雄

    “我靠,这究竟是什么世界,敢不敢靠谱一点。什么剑仙对天使,核弹对禁咒的。”凌希心中暗暗的在想。“这小妮子给我一个人扔到这个世界,别让我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