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500000040

第40章 论书籍与阅读 (2)

某位作家写出了评论古代的某位伟大思想家的文章、书籍等作品,读者大众也就跟着捧读这些东西,而非那个思想家的著作。原因在于读者大众只愿意阅读最新印刷的东西,正如一句话所形容的那样:相同羽毛的鸟聚在一起。因此,对于读者大众而言,当今的某一肤浅、乏味的头脑所写出的沉闷及唠叨的废话比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更具亲和力与吸引力。我很庆幸自己的好运,因为年轻时的我就有幸拜读施莱格尔的这一优美格言——也就是从那以后,它就成了我的座右铭:仔细阅读过真正的古老作品以后,今人对它们所作的评论并没有多大意义。啊,各个平凡无奇的头脑是多么的千篇一律!这些人的思想简直就是从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同一样的场景让他们产生的只能是同一样的想法!除了这些,还有他们那些卑微、渺小的打算和目的。不管这些小人物唠叨些何种形式毫无价值的无聊闲话,只要新的印刷出版,傻乎乎的读者大众就会继续追捧它们,而那些只能静静地躺在书架上的伟大思想家的巨作却无人问津。

读者大众的愚蠢和反常行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他们把各个民族不同时代保存下来的珍贵稀罕的各种思想作品束之高阁,偏要一门心思捧读每天频频出现、出自平庸头脑的胡编乱造,纯粹只是因为这些文字是新鲜出炉,且印刷油墨还没干透。从这些作品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要怀有鄙视和无视它们的态度,用不了几年,这些劣作就会永远招致其他人同样的对待。它们只是为人们嘲弄流逝的荒唐年代提供了一些笑料和话题。

无论何时,都存在着两种并行发展却又互不相干的文字作品:一种是实实在在的,而另一种只是表面上这样。前者渐变成为永恒的作品。在这一方面努力的人是为文艺或者科学而生的人;他们不但认真执著、不张扬,而且踏踏实实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在欧洲,即使一个世纪的时间也不能产生十来部这样的作品,但它们却能持久存在。另一种文字作品的追随者却是以文艺或者科学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策马扬鞭,紧随其后的是利益牵涉的人之间所发出的喧哗和鼓噪。他们每年都要把成千上万的作品送进市场。但过不了几年,人们就会不禁问道:这些作品现在跑到哪儿去了?那些人过早享有的盛名和轰动一时的名声现在又飘向何处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文字作品形容为光阴一去不复返,而前一种的文字作品则是静止的、常驻的。

如果在购买书籍的同时又能买到读书所用的时间,那该有多好!但是,人们往往经常把购买书籍错误地看成是已经掌握和吸收了这些书籍的内容。

期望读者记住他们阅读过的所有东西就等同于期望他的肚子里能够留得住他们吃过的所有食物。食物、书籍分别是读者在身体上及精神上赖以生存的东西,它们决定了二者此刻的存在状态。正如人的身体只吸收与之同类的食物,同样,每个人也只记得住那些让他感兴趣的事情,即记住与他的总体思想或利益目标相符或相关的东西。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但很少人会有类似于总体思想的东西。所以,如果人们对所做的事情没有客观的兴趣,他们读的东西便不会结出果实:因为他们留不住读过的任何东西。

“复习是学习之母。”凡是重要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才行。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进行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更好、更充分地理解书中所讲内容之间的整体关联,而且只理解了书的结尾才能明白书的开头;另一个原因就是再次阅读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心境、情绪已经与第一次阅读时有所不同。这样,我们阅读后获得的印象也会不一样。这种情形就好比是在不同光线之下审视同一样物体。

一个人的著作是他本人思想的精华。所以,尽管一个人有着伟大的思想能力,但阅读他的著作会比与这个人交往获得更多的内容。从最重要的方面讲,阅读这些人的著作的确可以取代、甚至超越与这个人的近身交往。甚至一个写作才能平平的人所写出的文字都会有一定意义上的启发,能够给人以消遣所以值得一读——原因就在于这些东西是他的思想的精华,是他所思考、研究和学习过的东西;而与这个人的交往并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所以,与某些人的交往无法让我们满足,但他们的作品却不妨拿来一读。所以,高度的思想修养就会逐渐使我们完全只从书本、而非具体的个人那里就能寻找消遣和娱乐。

没有什么事会比阅读那些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让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即使随便抽出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哪怕只是读上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觉得耳目一新,浑身轻松,精神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感觉就像是畅饮了山涧清泉。这究竟是因为古老的语言和其完美特性,还是因为古典作家们著作里的那些伟大思想在历经数千年后仍然保存完好,其力度也不曾有分毫的减弱?或许两个原因兼而有之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们一旦放弃了使用那些古老语言——当下就存在着这种威胁——那些新的文字作品就将空前地被粗野、肤浅和毫无价值的涂鸦文字所充斥。特别是德语这一具有古老语言中不少优秀特质的语言,现在正遭到“当代今天”的拙劣文人有计划的和变本加厉的破坏以及摧残;因此,越发贫乏、扭曲的德语也就逐渐沦为可怜的方言和粗话。

我们可以将历史划为两种:政治历史和文学、艺术历史,前一种是意志的历史,后一种则是智力的历史。所以,读政治的历史从头到尾让人忧虑不安,甚至是心惊肉跳。整部政治的历史无一例外都充斥着恐惧、欺骗、困苦和大规模的厮杀。而文学、艺术的历史读来却是令人开心愉快的,哪怕它记录的内容包含了人们曾经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这种智力历史其主要分支是哲学史:哲学史是智力历史的基本低音,它发出的鸣响甚至能够传到其他历史中去,而且,在其他的历史观点和看法中,它也从根本上起着主导作用。所以,理解正确的话,哲学也是一种极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虽然其作用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对于世界历史而言,半个世纪始终是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因为它能够提供的素材源源不断,事情的发生永不枯竭。但是,半个世纪并不能为文字写作的历史提供多少素材,对其而言,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因为滥竽充数者的胡来与这种历史更是毫不相干。所以,五十年之后,我们仍然是在原地踏步。

为把这种情形弄明白,我们把人类知识的进步同一颗行星的轨迹进行对比,在每次取得显著进步以后,人类往往很容易就会踏上弯路——这点我们可以用托勒密周转线说明。在走完每一圈托勒密周转线以后,人类又会重新回到这一周转线的原点。但是那些伟大的思想者却不会轻易地迈进这些周转线,即使他们曾经的确引领着人类沿着行星的轨道前进。由此可以说明为何获得后世的名誉必须经常是以失去同时代人的支持为代价,反之亦然。

与事物的这种发展过程相关的一个事实就是大约每经过三十年,我们就可以看到科学、文学或艺术的时代精神宣告瓦解。也就是说,在此期间,种种的谬误愈演愈烈,直至最终被自己的荒谬所摧毁,而与这些谬误对立相反的意见与此同时却声名鹊起。这样,情形就产生了变化,但接下来出现的谬误却时常走向了与它之前的谬误截然相反的方向。这些事实恰恰为文学史提供了实用的素材,用于表现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反复现象。但文学史却偏偏没有留意这方面的素材。

与我所描述过的人类进步轨迹相符合的是文字写作的历史:它的大部分内容不外乎是陈列和记录了许多早产、流产的文字怪胎。而那些为数不多的自降生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作品却根本用不着在这一历史中寻找足迹,因为这些作品永远年轻地活在人间,我们无论身在何方都能遇到这些不朽之作。只有这些作品才是我在上面已经讨论了的、属于真正文字作品的唯一构成;而记载这些历史所包含的人物却并不多。我们是从有思想文化内涵的人的嘴里了解到这一历史的,而并非从教科书的大纲和简编中得知。

我希望有朝一日会有人写出一本文学的悲惨史——书中记录着那些傲慢地炫耀本民族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每个国家,以及这些人物在世之时,周围环境究竟是如何对待他们的。这样的一部悲惨历史必须让人们关注到:所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与一直占上风且荒唐、拙劣的东西进行无休止的激烈恶斗;几乎每个真正的人类启蒙者以及在各种学问和艺术上的大师们都是殉道者;除了个别的例外,这些非凡的人物都是在贫穷困苦当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们既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和同情,也没有自己的学生和弟子,而名誉和财富等却归于在这一学科中根本不配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情况就跟以扫的遭遇(此典故见于《旧约全书》)一样:长子以扫为其父捕猎野兽,他的孪生弟弟雅各却在家里穿上以扫的衣服骗取了父亲的祝福。但是,尽管如此,那些伟大人物对其事业的挚爱支撑着他们,直至这些人类教育家的苦斗终于落幕——长生不朽的月桂花环此时向他们招手了,这样的时分也终于敲响了:

沉重的铠甲化为翅膀的羽毛,短暂的是苦痛,恒久的是欢乐。

——席勒《奥尔良的年轻太太》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

    《心灵鸡汤(小学版)》收录了上百则故事,选文出新。很多选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从不同角度给同学们带来精神上、思想上的启迪。这些选文,丰富人文内涵,且文章生动有趣,无论是单纯的阅读,还是积累写作素材,同学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
  • 老子密码

    老子密码

    细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常识性的秘密:官员史家尊孔孟,商人文人骂老庄。然而,一但商人文人戴上官帽,有了政治地位却又走向公开赞赏孔子,暗里仍然使劲地研究老庄。因为此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是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的田野哲学。
  • 读禅学领导

    读禅学领导

    在王帅专著的《读禅学领导》当中,并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晦涩难懂的言语。《读禅学领导》这本书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小故事入手,辅以简单通俗、耐人寻味的话语,并且结合了现代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给予现代领导者一首静心曲,让我们在迷失的道路上,追寻着这首美乐,找到成功的方向,体会人生的真谛。愿每一位现代领导者都能够从一个个经典的禅学故事,一句句开悟心灵的话语当中,体会到禅学中的领导精髓,而且运用到实际的领导工作中去,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愉悦、幸福,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思想上的升华。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热门推荐
  • 木非烟

    木非烟

    她是灵界新上任的婆婆,为了灵族的安危,舍弃最爱的长太息嫁给冥族大冥司,却在婚礼那天遭遇歹人毒手,身体四分五裂,命在旦夕。长太息刻骨削肉将她拼接,救其性命。当她醒来之时却不见爱人的影子,踏破山河,访遍六界,只想对最爱的人说一句那从未说出口的话:“我爱你!”......
  • 梧桐树下的青春

    梧桐树下的青春

    他是帅气狂妄的校草,却爱上她这个小土妹。奈何因为重重误会,他们最终分手。多年后,阔别校园,他们再次重逢。而她早已不是当年恐龙妹,轻熟性感令他心跳不止,当年青涩爱情能否再续?
  • 狂妄小毒妃

    狂妄小毒妃

    凤云倾,药谷的传人,医毒双绝的冰美人,却死于父亲收养的义妹之手,尸骨无存,而她,御医世家九小姐,家族最没用的废柴,未婚先孕又遭退婚,羞愤上吊而亡,当废物变奇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一时之间,毒女的恶名,传遍天下!然而,即使名声不怎么好,但上门提亲的却趋之若鹜,只为她那一句:只有我的人,才值得我庇佑!
  • 杂七杂八的杂文

    杂七杂八的杂文

    曾经的,正在的,将来的。感谢发明文字的人,你救恕了我的心灵。
  • 邪王霸宠:祸水小狐妃

    邪王霸宠:祸水小狐妃

    她是千年修行的狐妖,却一朝为恩人附体重生。再次醒来,她是国公府庶出二小姐,为复仇而来!佛口蛇心的嫡母、蛇蝎心肠的大姐、弱柳扶风的白莲花,统统撕毁她们的美人皮!故作高明的道人,步步紧逼的江湖术士,舌灿莲花的千年狐子,整座皇朝波橘云诡,山河摇摇欲坠,只是,路边捡来的妖孽美男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她的背后,在她的耳侧呢喃:爱妃,再给本王生个娃儿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校园杀手的青春

    TFBOYS之校园杀手的青春

    两人的互相信任才是爱情的味道!不知道他们又能怎么尝到这种味道?
  •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独家专宠:总裁先生太放肆

    独家专宠:总裁先生太放肆

    新婚之夜,他高高在上,残忍宣布:“我娶你,就是为了折磨你,让你永远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她一夜之间沦为最悲惨的新娘。抵死折磨,他动了心不自知,她心灰意冷,终于找到机会逃离:“我们离婚!”“女人,你休想逃!”他惊怒,这时才发现自己不能没有她!后来,掘地三尺找人的他,单膝跪在她身前,深情哀求:“老婆,跟我回家,我发誓今后只宠你一个!”
  • 念念流年

    念念流年

    那个时代的他,将军,身披铠甲冷冷扫过。那个时代的她,丫鬟,粗布衣衫眉眼弯弯。丫鬟配将军,不协调啊,尤其是个爱做春梦,满身冒傻气的丫头,她也没办法,老娘生就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德行,大将军,您呢,爱搭理不搭理,姑娘我是看上你了,大不了我对着你色眯眯一辈子好嘞。泡上冷酷傲慢将军,没点道行还真不行!